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22-11-26 00:41赵越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外科阑尾阑尾炎

赵越

(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0)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持续伴阵发性剧烈右下腹痛,也常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血常规检查结果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快速增加。尤其是急性阑尾炎,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引发阑尾脓肿、腹膜炎等各类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可分成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在治疗效果上,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为研究普外科临床治疗效果,人体结构上,阑尾位于人体的右侧髂窝内,具有形似蚯蚓的盲性管道,长度在5 到10 厘米之间,起于盲肠的根部,也是较为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中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管腔阻塞或者是由于细菌的入侵,这也是普外科非常常见的急腹症。本文选取本校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与临床疗效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患者6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18~24 岁,平均(21.26± 1.37)岁;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19~23 岁,平均(21.28± 1.40)岁。所有纳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的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按医嘱督促患者禁食休息,使用静脉输注方法提供给患者电解质、水分等,保证患者身体内电解质和水分保持平衡,保持充足的体能。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依据患者病情给患者镇静、止吐治疗。本研究给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并使用甲硝唑联合治疗,2 次/d 静脉滴注。治疗全程监测患者体温并做好记录,经3d 治疗后检查患者血常规。若患者经过治疗腹痛症显著减弱,且体温水平恢复常态水平,可为患者办理出院。若患者病症并未减轻,还需进行下一步治疗。观察组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自愿接受阑尾炎治疗手术,具体方法如下:术前麻醉,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也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在患者右下腹麦氏点作出5cm 长度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腹外斜肌腱膜等,进入腹腔。确定阑尾位置后,使用钳夹将阑尾系膜提起,让盲肠末端和阑尾根部完全暴露。从阑尾根部开始切断阑尾系膜,并结扎。完成阑尾根部结扎后,将阑尾切除,使用碘伏消毒处理残端,并完成缝合。手术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性出血情况,清点手术器械后,可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并对感染展开观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状态,经B 超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X 线检查多种检查手段确定患者体征,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从而有效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速度,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2 到6 周之内要进行临床观察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再详细对比患者在疼痛、诊断正确率、并发症以及伤口感染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症分型比较 急性阑尾炎患者60 例均得以确诊。两组患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例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例数、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例数、阑尾周围脓肿例数相比较,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出血、术后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作为一种常见急腹症,患者发病后病情明显,疼痛剧烈,发病初期患者产生中上腹以及脐周疼痛,数小时后疼痛部位转移至下腹部。患者未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也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可能性。伴随右下腹疼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不适症状,很多患者还会出现低热、反跳痛、腹部压痛等病症。诊断急性阑尾炎主要通过腹腔镜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超声检查三种方式。经血常规检查,发现患者白细胞等指标大量升高,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对于女性患者超声检查可发挥出重要诊断作用。腹腔镜也是诊断患者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也可发挥出治疗作用。

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阑尾管腔阻塞,其二是细菌的入侵。比如,当体内的垃圾、蛔虫、肿瘤或者炎性导致官腔出现阻塞之后,腔内的压力就会有较大程度的升高,从而出现腹痛的症状。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表现主要有四种病理类型:急性单纯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以及阑尾周围脓肿。另外,阑尾的动脉主藏在阑尾的系膜内,没有侧枝终末动脉,由回肠动脉分出,若是出现运血出现障碍,就非常容易导致阑尾的坏死。在对阑尾炎的诊断方面主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其一是,要非常注意病史采集的时间阶段。经过大量的临床实例证明,急性阑尾炎的疼痛通常会出现在患者的上腹部,进而逐渐扩展至周边,经过6 到8 个小时之后,会出现疼痛的转移现象,所以,医生在询问患者的病情过程中需要倾向于疼痛的特点,进而为准确判定是否患有急性阑尾炎而提供基础。其二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出的具体病症,根据病症进行具有、有效且针对性地分析,另外还要准确地判别是否由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以及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疼痛;其三是,医生要尽可能多地进行辅助性的检查工作。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都会显著增高,但是部分病人并没有升高的现象。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并予以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普外科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