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隽迪
(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上海 201100)
博物馆作为记载、存留和延续人类文明历史的场所,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两个关键词,即“人性化”和“科技化”。“人性化”既是博物馆的发展定位,也是发展目标。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交互体验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已成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辅助手段。展览作为博物馆面向公众的主要展示平台,也是博物馆最能体现“人性化”和“科技化”的前沿阵地。由此,“以人为本”的策展新理念应运而生,较之传统意义上以“物”的解读和展示为核心的策展构想,“人性化”的策展更加强调人与物、观众与展览之间的双向赋能,侧重于挖掘人与物、观众与展览的多重关系,探索物为人所用的各种可能性。
近年来,以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360度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多媒体科技在文博界掀起了追捧浪潮,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式的展览环境和展示手段。AR和VR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博物馆对于“物”的表述和呈现提供了超越二维平面和静态空间的多种可能性,“AR-VR博物馆展览互动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以及增强现实的交互感,提升参观者参观博物馆的交流互动体验。”①进一步满足和开发观众前所未有的感知体验,以及和博物馆对话与交流的新兴途径。
上海市徐汇区艺术馆和敦煌研究院于2018年联合主办的“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采用了360度全息投影技术,首次将静态的敦煌壁画“动画化”,使观众体验了一场栩栩如生的360度沉浸式的敦煌壁画乐舞。
河南博物院在2020年重新改造推出了“泱泱华夏,择中建都”的基本陈列,该展览作为“精品文物+互动体验”强强结合的成功案例,其展线中共安排了42项科技展项,将多媒体的展示和陈列设计空间完美结合,营造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展览氛围,由此获得2020年全国“十大精品展”的荣誉。
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公司单位主办合作的“遇见敦煌——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于2021年7月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开展。此次展览运用了3D光雕数字技术,打破了常规物理空间,使用48台4K超清投影机营造出幻丽多彩的全沉浸式三维境界,给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视觉冲击。
上述这些令人震撼的多媒体互动体验展项的背后是文博界权威机构和商业资本的强强联手,是实力雄厚的学术指导团队和技术制作团队的精诚合作,以及动辄成百上千万的投资金额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毋庸置疑,科技构建了观众和展览之间新的桥梁,同时也为策展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技术创新让展览可以自由地“走出”博物馆的大门,观众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在家里也可以欣赏“云展览”。“线上+线下”的双向运作,虚拟展览与实体展览的结合,为文物展品拓宽了与外界交流展示的途径。然而任何事物都具备正反面,高科技亦如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使用,才能锦上添花,如果盲目炫技,脱离展览的表达主旨和观众的真实诉求,只会本末倒置,违背初衷。
国家级/省直属博物馆、博物院和各省区市中小型博物馆之间的差距已算是“老生常谈”“见怪不怪”的话题和现象。从展览的角度切入来看,中小型博物馆难以发展壮大、实现破格升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每年财政拨款捉襟见肘,以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近年临展经费为例,做展年预算在70万~100万的平均线上徘徊,与上海市内其他同级别博物馆的展览经费相近;而以上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市一级馆、国家直属博物馆每年仅引进国外交流展一项的资金预算高达数百万。同样,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每年征集和外借文物展品的金额预算亦不高于展览经费,导致馆内优质文物的数量屈指可数,难以形成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藏品体系;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仅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数量便不少于百余件。
二是平台交流的局限,“大馆”与“小馆”之间缺少联动。由于经费不足造成馆藏文物质量和数量的良莠不齐及展览储备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中小型博物馆对外交流和跨级“向上”联动的困难,小馆难以打造可以独当一面的交流展,难以引进馆外的优质展览资源,形成“跨不出、引不进”的被动局面。
三是策展人才与学术资源、成果的匮乏。“大馆”财政经费充足,做展部门人才济济,每年展览的质量和数量远胜于中小型博物馆,由此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术素材,为策展人才的培养和策展学术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沃土。反观“小馆”,由于拨款经费受限或者不足处处掣肘,环环被困,难以培养和留住优秀策展人才。
综上,全国各地区不同级别大、中、小博物馆的展览运营呈现出鲜明的“分层”现象。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展览经费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且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由此,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中小型博物馆能否有效发挥“以人为本”的策展理念?如何在高成本科技展项缺位、顶级文物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输出具备高文化、高艺术价值和观众形成积极互动及深刻的精神、情感共鸣,并产生良好社会效应、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展览?
3.1.1 “以人为本”不等于“高科技输出”
展览以虚拟互动体验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运用与输出,确实呼应了“以人为本”策展理念的部分主旨,即从观众的多感官享受和沉浸式交互的维度拓宽了观众和展品、展览、博物馆之间交流互动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从生理层面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的愉悦体验。实际上,“以人为本”的策展理念不仅仅是单纯地通过技术创新满足观众的生理感知,同时也需要借助“物”和文化的力量来构建通往观众心灵的桥梁,即来自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深度体验、共鸣和升华。
3.1.2 “以人为本”和“物的展示”之间的理念关系
“以人为本”的策展理念并不意味着对“以物为本”原有理念的全盘否定,无论展示手段和展览目标如何改变,展品或文物始终作为展览的基石,对展品属性进行客观全面的挖掘和研究,是展览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展品属性主要包括文化属性和物质属性,文化属性由展品的历史形成(种类和流派)、地域特征和人文交互构成,物质属性由展品的材质、工艺及个体独特属性构成。展览主题的策划应当在不偏离展品属性的实际情况下,充分展示展品属性的特征和优势。展品属性的表达应该紧扣展览核心内容和故事线,与展览形式设计相融合,与展示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衬托。
由此,展览策划借助科技互动手段充分释放人的联动想象,迎合人的感知需求,营造“人性化”环境氛围,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第一层面的践行。而通过尽可能地遵循、还原并展示展品/文物的本真性、特殊性和文化性,挖掘人与物、观众和展览之间更具时代价值的多重内在联系,并借由双方在现实语境下碰撞、融合、交流产生的灵感和张力,获得传承、传播历史文明精粹、创新当代城市精神文明面貌的动力,这是“以人为本”理念更深层面的功能作用。
3.2.1 “就地取材”“与民同乐”的策展主题构想
挖掘城镇历史遗留与当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探索本土原生态文化的历史变迁与传承,展示与老百姓物质生活、情感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风尚,讲述老百姓代代相传、喜闻乐见的人文事迹。将考察人与物质、社会、文化、地域构成的历史/当下关系作为展览故事讲述的切入视角,通过展览策划建构和重塑人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一是挖掘具有重要地标意义的文化遗产。博物馆有必要发挥和运用自身的职能、条件和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展示和传播。将具有重要地域象征意义和地标价值的文化遗产作为展览主题,策划时需要从以下两点展开构思:第一是展示内容尽可能真实客观地保留和还原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过程和真实现状;第二是将人和文化遗产之间的丰富联系作为展览故事讲述的重要切入点,尽可能生动地呈现人和文化遗产在共同建构城市地标历史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影响。二是将家喻户晓的民俗文化作为展览主题,既能够有效地传承传播本土文化精粹,又能使观众产生情感和精神上的强烈共鸣,强化自我身份认同和乡土记忆,反哺于当代社会文明意识形态的塑造。该类主题策划可从以下两点展开构思:第一是故事线的设计突出关键的人物与事件,抓住普通大众对于本土民俗记忆与情感的连接要点;第二是在保证观众能够充分参与互动体验的同时,大胆留白,为观众提供二度创作、解读、重塑民俗文化的空间,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起到实操性的推动作用。
3.2.2 基于“人—物”对话方式的展示手段构想
一是“人—物”的空间关系对话。展览空间/场所作为展览展示和故事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其进行多种维度的挖掘和探索。其中,展品属性的场景化融合与展示,是展品借由展览空间完成与观众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现参观者与参观内容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场景化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观环境的场景化设计能够使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场景下能够让参观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所获信息的可信性、有趣性”②。展品属性与展览空间成功融合的关键在于对展品本体特质、文化内涵的精准捕捉,通过恰到好处的细节设计,构成与展览空间布局自然协调的关系,让观众以空间体验的方式解读展品。即使没有虚拟技术的支持,采用实物素材的架构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二是“人—物”的双向塑造对话。“以人为本”理念下展览最终的呈现和展示可以由人与物共同构成,一场展览在观众和展品的双向塑造过程中形成动态且半开放式的完整性。人/观众作为体验对象和再创造者,通过解读器物获得与过去世界的对话,赋予当下世界的灵感,完成对于未来世界的创造与期望。抛开AR和VR技术,观众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操作展品实物的零件结构、制作原理、形成过程,也能够顺利进行再创作或创新的体验。
3.3.1 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
上海闵行区博物馆于2020年面向公众推出的“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将上海市近代建筑遗产作为展示对象,讲述了上海近百年来“万国建筑博览”的传奇故事。展览包含“万国博览”“技护瑰宝”“再现荣光”三个展区部分,围绕上海市典型建筑遗产介绍、具体保护修缮措施、修缮示范项目成果三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中西合璧”的上海近代建造技术体系特色,及上海建筑遗产保护工程的全新理念和技术水平。整个展厅采用了脚手架的场景化设计(图1),为观众提供了施工现场的情景模拟体验,使观众进入展区仿佛身临其境,增加对建筑建造的熟悉和亲近感。第二部分展区采用了施工“安全帽”的场景装饰(图2),素材的选取贴近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增加了观众对建筑建造的熟悉和亲近感。第三部分展区为了体现上海建筑遗产的修缮变化和成就,巧妙采用了三维立体图画的呈现原理,将“再现荣光”主题融入墙面壁画的场景化设计中,观众通过不同的站位视角可以从同一幅画中看到同一座建筑遗产修缮前后外观实况的真实对比(图3)。
展览布展花费共30万元,获得了2020年上海市“十大精品展”奖项。展览在展出期间大获好评,作为上海市区博物馆打卡热点,勾起了老一辈上海人的强烈情感共鸣和回忆,成为新一代上海人学习本土历史文化的佳地。上海闵行区博物馆趁热打铁,邀请上海市建筑协会的专家和高校研究学者针对大众开展了有关上海历史建筑的系列学术讲座,助力上海市地标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3.3.2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上海历史博物馆于2021年元月面向公众举办了“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图4、图5),展览聚焦于晚清至1980年代上海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借由民俗节日、菜品种类、宴享场合等多视角切割,把老上海人“吃什么”“怎么吃”“用什么吃”“在哪里吃”展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展览分为“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个部分,通过饮食商业文化背景复原、仿真食品玩具等场景化展示的精心设置,既突出了上海饮食中西融合、吸纳南北的特点,又体现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人文气质。
3.3.3 全国敦煌艺术大赛获奖作品展
“全国敦煌艺术大赛获奖作品展”(图6)脱胎于上海奉贤区博物馆于2021年四五月举办的“印象敦煌——沉浸式数字影像交互展”,是近年来国内博物馆实践“人与物——双向塑造”策展理念的典范之一。博物馆将观众在“印象敦煌——沉浸式数字影像交互展”交互体验中产生的二度创作灵感与实践形成于成果展示,由一个展览和观众共同创作了另一个新的展览,这样的创新尝试突破了物体固有形态的限制,为未来博物馆展览策划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动向。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当下,博物馆务必更加积极而深远地探索展览在帮助恢复并稳定世界文明秩序、重塑社会活力过程中可以发挥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中小型博物馆亦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策划出好的展览。
注释
①李婷婷,王相海.基于AR-VR混合技术的博物馆展览互动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3(22):185.
②杨扬.浅析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式展示设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