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2022-11-25 08:18:09黎子良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治法灸法鼻炎

黎子良

贺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贺州 542800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多见疾病,且极难彻底根治,主要是与其发病机制较为多样相关,除了遗传原因外,日常生活工作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及并发症等均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1]。因当前该病难以根治,只能对其进行控制,临床西医治疗方式多为药物控制,若用药时间过长极易对机体造成不可预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患者整体健康构成较大影响。随着近些年中医外治理论的持续稳定发展,加上部分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临床体制逐渐成熟,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已成为主流[2-3]。过敏性鼻炎在中医中属于“鼻鼽”范畴,是因卫表不固、脏腑虚损所导致,以骤然与反复发作的流清涕、鼻痒、鼻塞及喷嚏等为首要特点的鼻病,《杂病.....犀烛》中记载:“鼻鼽.....而成”,中医外治法历史久远,早在《素.....论》中便存在“内者.....外治”的相关记载,其后代相关医者著作中同样多有涉及。中医外治法较为多样化,如穴位埋线、针灸、刮痧、针灸、拔罐、穴位注射等,也可完全依照患者具体情况与病情状态选择合理且专业的治疗方式,在确保理想临床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健康风险[4]。本文现针对中医外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展开下述分析,主要综述内容如下。

1、针灸疗法

1.1 毫针刺穴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外治法总体研究进展较为快速,如通过针刺穴位方式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治疗见效较为明显,穴位注射、毫针刺穴、穴位埋线等均是不同形式针刺穴位方式的直观表现。而通过毫针刺穴方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操作便携,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其主要是在掌握患者基本状况前提上,确定商曲、下脘、中脘、中脘上穴、气海、上风湿点及关元等穴位刺入毫针,能使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明显改善[5]。

1.2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中医针刺穴位法中较为多见的一种过敏性鼻炎治疗方式,其是通过结合药物与针刺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能依照相关疾病,根据穴位治疗作用与药物的药理性能,选取相应的腧穴及药物,发挥出其综合效益,从而起到有效治疗疾病的作用。穴位注射具有作用快速、操作便捷及无副作用等优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合理分析其病理,确定鼻炎的发展进程,以选取适当药物剂量与治疗疗程,防止过于形式化配比注射而造成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6]。

1.3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特殊的一种针灸疗法,通常在皮下相应穴位埋入羊肠线,经羊肠线在体内慢慢软化与吸收,对穴位进行长久的刺激,以充分发挥出穴位的调治效果,继而起到改善微循环、调节脏腑经络、恢复损伤的组织与细胞,加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促使过敏性鼻炎复发机率降到最低[7]。穴位埋线在操作过程中对每个步骤的规范性与专业性均有较高要求,任何环节发生失误均会造成治疗效果不同程度降低,医师在操作须依照具体情况,确定各个阶段的操作流程,穴位埋线须配合穴位自血注射,且穴位埋线之间间隔的跨度须控制在15~20d左右,持续4次为1个疗程,穴位自血每次注射时间须间隔1周,持续5~8次为1个疗程。

2、艾灸疗法

2.1 隔姜灸法

艾灸法同样是过敏性鼻炎较常应用的中医外治法,可通过天灸法、热敏法及隔姜法作进一步的细分。艾灸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方面的原理在于通过艾条燃烧的方式,促使其产生温热效应后,对感受器进行刺激,从而激发机体的调节机能,而隔姜法则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约2~3cm直径、0.2~0.3cm厚度的生姜薄片,在生姜中间部位用针刺成数个小孔后,在针灸腧穴部位放置生姜薄片,随后在姜片上放置艾柱,将其点燃后施灸。隔姜灸法对过敏性鼻炎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艾柱的放置与制作须完全达标,艾柱通常为花生米大小,须紧贴姜片,方能保证隔姜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赵冉等[8]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取针灸结合隔姜灸印堂穴治疗后发现,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充分说明此种方式的治疗可行性。

2.2 隔附子饼灸法

此种方式是将附子研磨成细末,通过黄酒进行调和,制作成约3cm直径、约0.8cm厚度的附子饼,在中间部位用针刺成数个小孔后,将其置于针灸的腧穴上并放置艾柱,将其点燃后施灸。此种方式能使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3 热敏灸法

热敏灸是新型的一种中医外治方式,是近些年被发现并逐渐在临床普及推广的,热敏灸法主要是在掌握疾病对艾灸存在一定高度的敏华反应点,如在艾灸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传热、透热、局部不热远部热、透热、其他非热感觉(痛、酸、重、胀、凉等)、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情况,即热敏现象。而过敏性鼻炎患者通常会发生头面部、甚至背腹部与热敏腧穴等特征,此过程便能联合过敏性鼻炎状况通过热敏灸法激发其经气传感,起到散寒、温经及通络的作用,以改善鼻黏膜致敏部位,起到迅速消除过敏的效果。但因热敏灸法是近些年才研发的,应用实践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存在一定不足,对其产生的副作用尚未完全明确[9]。

2.4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是较为传统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利用白芥子、细辛等具有通气效果的药物,通过针刺相应穴位促使局部皮肤充血发红或起泡,使经络受到激发,起到疏通经络及散寒温经的功效,促使患者免疫力逐渐提高,有效改善其过敏性鼻炎临床体征表现[10]。天灸疗法虽可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含有相应中药成分,治疗过程中若未规避与过滤部分中药的毒性功能,便极易导致含毒性中药对皮肤乃至内部经络构成过度刺激,而诱发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密切监测各个环节,保证在改善与控制患者病情的探视,尽量减少副作用风险。

3、其他

3.1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主要是以经络腧穴作为核心,利用专业刮痧手法与特制的刮痧器具,蘸取适量介质在患者体表展开重复性的反复刮动及摩擦,直到皮肤局部产生粟粒状血点,起到透痧活血的作用,这时辅以穴位中药贴敷能快速改善患者病情,且在后续不定期的展开刮痧疗法,能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复发机率。在此期间需注意的是刮痧须由上而下,从内向外顺着穴位柔和均匀的刮动,方能保证疗效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刮到皮肤发红或皮下出现明显瘀点与瘀斑时便及时展开穴位中药贴敷,便能获得理想效果[11]。

3.2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非药物自然疗法的特征极为显著,且推拿自身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在扶伤止痛、推行气血及疏通经络等方面的优势也极为突出。推拿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但需注意的是,此种疗法对临床医师有较高专业要求,推拿的效果完全取决于临床医师的技艺操作水平。

3.3 拔罐疗法

拔罐是以罐作为工具,通过抽气、燃火等方式产生负压,使罐吸附在体表,促使局部形成瘀血,以起到行气活血、活络通经及散寒祛风等效果的一种中医外治方式。葛杜鹃等[12]通过腹针配合拔罐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并与常规进行氯雷他定治疗的过敏性患者进行随机对照比较后发现,腹针配合拔罐疗法相比氯雷他定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更具一定成效,是过敏性鼻炎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充分说明拔罐疗法的可行性。

4、小结

近些年来,中医外治法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面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进展,中医外治法能使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有效改善与控制,且能使其复发风险得到显著降低。通过近些年临床相关报道研究中可看出,针灸疗法仍是中医外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流方式,其特征是无需依靠药物、操作便捷、疗效快速确切及经济实惠等,患者能坚持完成整个疗效,且易于接受此种治疗方式,此外经局部给药治疗方式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治疗,药物可直接经皮肤黏膜进行吸收而直达病灶部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但中医外治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期间也存在部分问题,如缺少关于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尚未对最佳综合治疗的方案进行探讨总结等,当前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缺少动物实验对照比较来对其疗效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今后需增强对中医外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特别是从免疫学方面对该病发病与治疗机制进行探究,针对各个疗法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效果进行分析对比,选取最佳的治疗方式,探究更为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继而为临床更好的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外治法灸法鼻炎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6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0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6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10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6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20 0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