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式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应用进展

2022-11-25 08:18:09覃雪连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细胞脑干呼唤

覃雪连

田东县中医医院 广西 百色 531500

重症颅脑损伤一定条件下会对网状结构与环路造成损害,致使网状激活系统受损,皮质功能传递与整合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陷入意识障碍中。交通事业的新时代交通事故频频出现,颅脑损伤发生率于外伤性颅脑中占15%以上,重度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威胁人类健康。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目标应放在恢复患者意识上,激发患者的求生意念,将脑部神经传导通路激活,对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1]。临床借助高压氧疗法,能够实现意识的恢复,但容易造成二次伤害,风险较大。呼唤式护理操作具有较强安全性、有效性,临床逐渐对其引起重视。本研究现就呼唤式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1 呼唤式护理概述

1.1 呼唤式护理概念

呼唤式护理是在手术、药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操作者利用多种刺激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改善其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渐渐恢复意识,是一类全新的护理。提出这一概念后,至今定义依然未得到更新,模式不够统一和规范[2]。现有文献对此护理的描述,将其概括成外界原因,刺激并协调患者生物学功能,激活患者脑细胞抑制状态,增加患者大脑皮质血流灌注,确保患者脑细胞于轴突代偿机制中进行修复,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改善。

1.2 呼唤式护理作用机理

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可塑性强,具有较强修复效用,受损脑细胞在外界的刺激下,能够对结构进行再造。具体为:①语言刺激在安慰与鼓励下,能够将患者情感中枢生理反应唤醒,还可刺激处在抑制状态下的大脑皮质,调节脑组织血氧的供给。②音乐刺激能够激发患者的想象,唤醒沉寂的脑部神经,使受损区域血液循环加大,调节受损细胞。③经对皮肤的刺激能够对神经细胞轴索进行修复,使脑部网状结构更为完善,恢复丧失的大脑皮质功能[3]。④光照会刺激患者视网膜与大脑皮质,对视反应进行改善,增强大脑皮质兴奋性。这些方法均能够促使患者苏醒,另外,患者的亲朋好友与患者的关系最亲近,昏迷的患者对声音极度敏感,大脑反射机制在刺激下,神经功能会迅速恢复。李亚斌[4]等学者表示,亲属呼唤的基础上添加患者喜欢的音乐,会对患者脑干中记忆作用的细胞进行刺激,出现神经脉冲并传输至脑干网状结构,对觉醒-睡眠周期进行刺激,促使患者渐渐清醒。与常规的护理相较,呼唤式护理会使患者脑部众多区域血流供应加大,对脑干网状结构进行调节,脑细胞代偿机制的运行会加快,挖掘出大脑皮质潜能,促使患者清醒。在音乐的刺激下,会经声音传导路径传输到脑桥,使大脑皮质变得兴奋。促使大脑右半球出现想象,对情感中枢进行刺激,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情,对身体进行调节。

2 呼唤式护理方式

2.1 声音刺激

2.1.1 直接呼唤

语言护患的操作者即为护士,将昏迷的患者当作清醒的患者来护理。对其开展常规宣教工作,如:遵循常规操作对患者进行评估,用宣传性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指导,呼叫患者姓名,询问其身体上的不适,预期沟通和交流,用赞许、鼓励等支持性语言对患者进行刺激,提高患者对外界的反应度。

2.1.2 亲情呼唤

家属与患者最亲近,是患者生活的共同经历人员,需家属经亲情护患与患者形成良性互动,帮患者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谢艳丽[5]学者表示,家属可先回忆对患者比较重大的事情,对这些内容进行朗读,语句之间停顿1-2s,每次呼唤时间30min。呼唤时,家属可重复呼唤患者名字,多融进鼓励性的语言对患者的苏醒意愿进行刺激,调动患者沉寂的生物学功能,对脑部网状系统对刺激的反应进行改善,使脑细胞更为兴奋,自发性将脑电波释放出来,加速患者的意识复苏。

2.1.3 音乐刺激

乐符与音乐能够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调动起来,用音频信号经通路传导到感觉中枢神经系统,将脑组织上系统网状系统激活,使大脑皮质更为兴奋,传输至丘脑,给予机体很多暗示,使其变得兴奋,充分调动患者记忆与联想能力,加速患者意识的恢复。音乐操作时,事先与患者沟通,结合患者的爱好,选择熟悉的音乐。王振宁[6]等学者表示,因音乐呼唤对周围环境的安静程度要求较高,降低噪音的干扰,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大感染,可用耳塞开展音乐呼唤。

2.2 皮肤触觉刺激

闫斌[7]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利用非声音物理刺激,可对患者的末梢神经产生作用,出现神经闭环,从浅到深对脑干细胞造成刺激,使脑细胞自发向脑电波释放,重新构建大脑皮质功能。皮肤刺激局部按摩和触摸,擦拭患者头部,接着向颈部、胸部等部位过渡,直到脚掌。各部位均擦拭2min。抚触按国际准则来抚触,由头部至背部自上而下自前到后顺序开展,刚开始轻度按摩,渐渐增加压力,多次实施,促使可逆的脑细胞功能得以恢复。抚触期间,呼唤患者名字,讲述患者感兴趣或动人的人与事,对患者的神经元功能兴奋性进行刺激,重新创建神经功能网络。

2.3 光线刺激

王莉[8]学者认为,运用外界的光感效应,能够使细胞生物电活性增强,使大脑皮质兴奋点得到加强,帮助患者意识苏醒。马骜[9]学者表示,反复的光照会对患者的视网膜、大脑皮质进行刺激,促使患者视反应,加大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光线反应经多次开闭窗户或重复对手电筒得到操作,患者视觉通路会受到刺激,枕叶皮质神经元兴奋性会发生变化,局部脑血流会产生觉醒脑电波,将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经对光线强弱、频次的控制,对患者的光觉感知进行刺激。

2.4 温度刺激

温度即冷热感知刺激,经在患者脚心、手掌心、皮肤位置沾上水,重复交替进行刺激,迅速对手掌与腋两侧进行摩擦,对患者头面部进行刺激。用冰冻棉签为患者面颊位置,口腔中面颊内侧等进行刺激,同时呼唤患者,按照患者肌张力强弱确定刺激频率和强度。用温度交替,重新创建传导通路,使人体脑细胞突触出现新关联,促使神经功能的好转。

2.5 味嗅觉刺激

用各类带刺激性气味的物体在患者口腔位置进行晃动,刺激患者的味蕾,如:醋、酒、芥末,联合口腔冰刺激,告知患者气味类型,重复实施,暂停数分钟开展。为患者闻各类带刺激气味的物质,如:风油精、中药,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观察,判断是否有效。

3 呼唤式护理效果

3.1 脑组织改变和昏迷促醒

冯文霞[10]学者表示,为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耳边呼唤,播放音乐,发现昏迷患者受到上述刺激会做眨眼睛、流泪等动作,存在心电监护、血压变化。谢艳丽[11]学者为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用音乐、语言等对皮肤进行刺激,发现在这些刺激下,患者的脑电波得到明显改善。张博锋[12]学者数据中,用呼唤式护理干预患者的DRS评分、脑电波均比对照组好。另外,观察组患者脑干听觉引发电位(BAFP)是峰间潜伏期时间大大缩短。林亚洲[13]在研究中得出,呼唤式护理为患者的应用,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醒,清醒率较高。

3.2 优化生活质量

王声勇[14]学者在研究中,持续测定脑部受损严重的患者,患者的平均颅内压、脑灌注压会上升,对患者开展神经唤醒护理容易引发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平均颅内压会上升,但不会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局灶性神经化学造成影响。饶广惠[15]学者得出:呼唤式护理的干预,患者会出现继发性脑积水,其原因是,在呼唤式护理的干预下,多次语言呼唤能够为患者供应积极信息,将患者身体反馈机制激活,给予其积极的暗示,减轻患者不良情绪,调整神经元兴奋性,重塑神经功能。适当对皮肤的刺激能够使脑干网状结构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强化,使受损的神经轴索得到修复,促使沉寂的大脑皮质短时间好转。因昏迷时间段,身体各功能受损严重,患者生活质量可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减少。

4 展望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情比较特殊,需在短时间内促使大脑功能的恢复,避免病情的加重。呼唤式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简单、容易操作,且无创,在帮助患者迅速清醒的同时,能够将患者大脑功能活动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残疾率与死亡率。此护理深得护患双方的青睐,但是当下护理中,因呼唤式护理定义不统一,缺乏同质化操作,操作质量由操作人员主观经验决定,其效果有一定差异性,后期工作中,会有更多学者深入分析,打造同质化操作,保障呼唤式护理于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使更多重型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脑细胞脑干呼唤
为大鼠移植人脑细胞
无声呼唤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脑细胞消失记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7:32
爱的呼唤
三月的呼唤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新青年(2017年4期)2017-04-15 21:36:3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穿越时空的呼唤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21
睡眠不足会永久损伤脑细胞
科学家(2014年4期)2014-07-11 17: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