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美国媒体的政治偏见研究
——以“弗洛伊德事件”为例

2022-11-25 06:34张议丹
西部学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列表

张议丹 韩 秀

2020年5月,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的“弗洛伊德事件”①引起了全球轰动。近年来,黑人遭暴力执法或被枪杀案件已不在少数,缘何“弗洛伊德事件”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事发适逢美国大选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带有浓重种族主义色彩的该事件是否已沦为美国大选中领导人竞争选票的“工具”?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如何运用这一“工具”获得竞选优势?新闻媒体向来在大选中承担重要角色,故该事件相关报道具有较大研究价值。本文检视美国主流媒体对该事件的呈现区别,探究美国媒体的政治偏见及其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建立语料库

本研究中语料选自美国媒体机构CNN和FOXNews。这两家媒体机构具有较大影响力,且CNN被视为民主党喉舌,FOX News被视为共和党人的大本营,具有典型性。研究围绕弗洛伊德事件发展进程中“特朗普教堂拍照”一事选定报道。2020年6月1日晚,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敦促各州镇压“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骚乱;随后步行至拉斐特公园圣约翰圣公会教堂,手执圣经进行拍照。该事件有两个热点:一是执法人员此前强行驱散了拉斐特公园的抗议者,警察是否使用了催泪瓦斯、是否为和平抗议、清除行动是否与总统访问有关等备受争议。二是特朗普手举圣经拍照,此举引起了多样的理解与评价。

自建语料库时,在两家媒体的官网搜索引擎中分别键入关键词“Trump”“St.John’s Church”及“Lafayette Square”,时间范围设为2020年5月25日(弗洛伊德事件事发日期)至2021年6月25日(宣判日期)。逐一人工分析搜索结果,剔除无关报道,限定体裁为“新闻(news)”,整理得到CNN报道12篇、7629词,FOX News 10篇、5720词。

(二)语料分析理论框架

本研究以费尔克劳夫批判性话语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费尔克劳夫认为,话语是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三维统一,在文本分析向度关注文本语言特征,话语实践向度关注文本与话语实践的关系过程,社会实践向度关注话语实践与社会语境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层关系[1]。该方法注重语言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可从文本出发,揭示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揭露暗含的偏见、歧视等社会问题。

根据语料特点,本研究在文本分析向度借助Laurence Anthony开发的AntConc3.5.9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新闻关键词进行检索分析;在话语实践向度聚焦语篇生成,统计分析转述引语;在社会实践向度考察社会因素对两家媒体机构报道差异性的影响,并从“后真相”视角对文本呈现的美国媒体政治偏见进行论析。

二、分析过程与结果讨论

(一)文本分析向度

运用AntConc3.5.9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生成关键词列表,人工剔除介词、冠词等无分析意义的虚词,得到CNN新闻关键词列表如表1,FOX News新闻关键词列表如表2。

表1 CNN新闻关键词列表(部分)

表2 FOX News新闻关键词列表(部分)

比较可得,事件参与者“Trump”“president”“protestors(protesters)”“police”,地点“park”“Church”“house”均位于两表前列且序号差距小。

“statement”“officers”“Floyd”仅在FOX News列表中出现,说明FOX News更关注这三项内容;“Floyd”指乔治·弗洛伊德,在该事件中仅为背景信息,不做分析。“statement”主要指公园警察事后发布的公告;“officers”主要指执法人员及政府官员;且事件争议点“tear”和“gas”在FOX News列表中的序号显著小于CNN;可见,FOX News报道聚焦于“驱散公园抗议者”。FOX News通过“警察发现了藏匿的金属棒,遭受了抗议者攻击,迫于形势使用了烟雾罐和胡椒球”等表述,赋予了公园警察“平定骚乱,公正执法”的正面形象,又因其决策在更广泛意义上代表了政府决策,这一形象得以延伸至执政党。

“White”“John”“photo”在CNN列表中的序号显著小于FOX News;“John”指教堂名称,“White”指白宫,为背景信息,不做讨论。“photo”指特朗普手执圣经所拍照片,可见CNN更关注第二个热议点,此结果的出现是因为CNN报道多表述对“拍照”的不满。

(1)Greg Brewer,bishop of the Episcopal Diocese of Central Florida,tweeted that he was "shaken watching protestors in Lafayette Park gassed and cleared so that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 do a photo op in front of St.John’s Episcopal Church holding a Bible.""This is blasphemy in real time,"Brewer said on Twitter.

(2)"When peaceful protestors dispersed in order for a President,a President,from the doorstep of the people’s house,the White House,using tear gas and flash grenades in order to stage a photo op—a photo op—on one of the most historic churches in the country,or at least in Washington,DC,we can be forgiven for believing the President is more interested in power than in principle,more interested in serving the passions of his base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in his care,"Biden said in an address in Philadelphia.

例1中“watching”一词证实了暴力驱逐的发生,还将gas用作动词“用毒气杀伤”,夸张文意,煽动受众的愤怒情绪,使其形成对执法人员的负面印象。例2中,拜登形容抗议者为“和平的”,称总统为满足政治需求用催泪瓦斯对付抗议者,CNN将本句置于段首,受众极有可能先入为主将抗议者视为“手无寸铁”的受害者,而将特朗普视为“政治暴君”;这一认知下,拜登又上纲上线,将拍照提为执政理念问题,称特朗普“重权力轻原则,重建设其政治帝国而轻服务人民”,可谓对时任总统正面形象的粉碎性伤害。此外,“military”仅在CNN列表中出现且序号小,相关语境是,总统称暴力抗议为“国内恐怖行动”,可能会动用军事资源以镇压。这句话语气强硬,故CNN多次提出也表现了不单纯的目的。

“clear驱散”在两表中同时出现:CNN中是主动态,FOX News中是被动态。在CNN的报道中,“clear”语境主要有两种:“the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clear out protestors”,“police and military forces clear out protestors”;与执政共和党相关的参与者都为主语,加深了执政党“不近人情、不解民意”的印象。在FOX News的报道中“cleared”语境仅“公园中抗议者被驱散”一种,被动态弱化了施事者“执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减轻了受众的负面感受,有时还将施事者省略,掩藏责任主体,以维护警察的正面形象。

(二)话语实践向度

新闻报道在生成时,转述引语会被大量使用,而对转述引语消息来源的选择与偏重,则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消息来源可分为三种:(1)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即报道者有名有姓地交代引语的发出者;(2)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即报道者不直接点明引语的发出者,而只用一些不具体的词语来间接加以暗示;(3)似真非真的消息来源,即报道者或者对消息来源并不清楚,或者觉得不重要或者故意隐瞒,却又故作姿态,以显示其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而使用一些含糊不清的惯用短语来交代引语的来源[2]。对语料库中的消息来源进行统计得表3。

表3 自建语料库消息来源种类占比分布

可得,两家媒体机构都是“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占比最大,“含蓄不露”来源次之,“似真非真”来源最小。CNN在具体确切消息来源的占比明显高于FOX News,主要有两种来源的使用频率高:官方机构的公告和政府官员;且引语内容都为“驱散抗议者”一事提供了细节或做出了解释。

(3)Ina statement released on Tuesday by the USPP,the law enforcement agency said "no tear gas was used" when clearing a large group of protestors from the area.The USPP said they took the steps "to curtail the violence that was underway,"pushing back against claims that the protest was entirely peaceful.

(4)White House spokesperson Judd Deeresaid in a statement:"The perimeter was expanded to help enforce the 7∶00 pm curfew in the same area where rioters attempted to burn down one of our nation’s most historic churches the night before.Protesters were given three warnings by the U.S.Park Police."

例3中,FOX News引述了公园警察的公告,声明了警察行为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例4来自白宫发言人,声明驱散抗议者仅是为防止前一晚的骚乱再次发生,将读者注意力转移至骚乱问题;随后,他又以“警察三次发出警告”暗示抗议者不配合。可见,FOX News对这两种来源的偏重,是因为其引语能够在“来源明确、内容兼具事实和解释、且含义有利于执政党”的三重保障下,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信任,且无形中为共和党加分不少。

在含蓄不露消息来源方面,CNN占比高于FOX News 31%,CNN这部分引述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表述“驱散抗议者”的事实细节,另一类抨击或暗示政府、总统办事不妥、言行不佳等。前述可得,FOX News掌握了解释“驱散群众”事实的主动权,CNN因而只能采取策略改变FOX News在这一热议点上的“绝对优势”,鉴于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极容易导致读者无法判断其重要性和可信度[3],故CNN将事实类消息的来源替换为含蓄不露来源,以削弱受众对事实的认可度;又因为受众一般对非具体明确信息来源的模糊性具有较大的容忍度[4],CNN将部分抹黑总统形象的言论来源选为含而不露的来源。可信度“若有若无”的事实和抨击,共同增大了受众被引导至抗拒、厌弃总统和执政党的可能性。

(三)社会实践向度

在费尔克劳夫三维框架下,社会实践向度要求话语置于具体社会语境中进行阐释。在“弗洛伊德事件”中,美国的政党政治与种族主义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社会因素。

该事件中,美国政党政治贯穿始终,既隐身于新闻媒体机构——媒体机构的政党背景,又显现于总统竞选——媒体报道助力两党的“选票争夺战”。美国媒体的政党性质早在美国建国初期就已存在:报刊媒体最开始在独立战争中发挥了有力的宣传作用,后不断发展,在美国独立后演变成为“以宣传推崇自己,抹黑打击对手党”为特点的政党报纸,并成为主流;随着美国媒体的商业化发展,演化为带有政治偏见的新闻报道。学界多用偏见(bias)和倾向(slant)两词指代新闻媒体报道偏离客观事实的现象。偏见多指“非刻意”行为,即从业人员期望从客观事实出发产出新闻报道,却受自身意识形态影响,从而使产出报道具有一定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倾向多指“刻意”行为,即有意选择某一特定观点或立场进行报道产出[5]。多数时候,学者对两词不作区分[6],意义多取二者融合,以“偏见”指称,本文提到的偏见即为此意。在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FOX News和CNN有关“弗洛伊德事件”的报道都尊重基本事实,但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定策略使报道达到“维护自己党派利益,抨击对手党”的目的。二者的区别报道无疑证明了美国媒体的政党政治传统已经得以延续,且该传统发展至今,成就了政党政治与媒体之间以利益为纽带、成熟且紧密的互动关系——政党依赖媒体进行宣传以获得政治利益,而媒体凭借有党派政治偏向的报道在一众以“公平、客观”为标准的新闻媒体机构中另辟蹊径,以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浏览量,赚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种族主义本是美国社会的一道伤疤,历届总统都试图以“民主”将其掩盖,可一场大选却让媒体和党派领导者毫不犹豫地揭开这道伤口。近年来,黑人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而受伤甚至致死的案件在美国时有发生,唯独“弗洛伊德事件”因时值大选而被推上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并迅速映射至全球。政党政治与种族主义在该事件中联姻,形成了前者作为“操纵者”,“种族主义”沦为“傀儡”为媒体所用,以服务于政党利益的局面。显然,这种联姻会对种族主义造成负面影响。美国媒体机构的接连报道和大肆渲染让“黑命贵”的呼声响彻世界,但事实上并未对弱化种族歧视起到实质上的帮助作用,这从大选结束后该事件迅速降温中可见一斑,一系列的暴力与非暴力运动加深了美国社会的分裂,美国民主也因此受到了一定挑战。

三、结语

“后真相”指媒体传播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使其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影响的现象[7]。“特朗普于教堂拍照”一事中,民主党背景的CNN在报道上主要以“警察为总统开道,以武力驱逐和平抗议者”以及“拍照是无益的政治噱头”为中心进行铺排陈述,在动摇民众对执政党信任的同时利用了“反警察暴力”的情绪;共和党背景的FOX News则关注“警察遏制暴力抗议”,强化警察的正面形象,并利用民众对暴力抗议的愤怒情绪。美国内政部在历时一年完成了事实核查及法律审查后,证明了公园警察有权在拉斐特公园冲突中清除抗议者,公园警察没有部署催泪瓦斯,但其在执法过程中有不当行为,如警告声音过小,使用了胡椒球、无刺激性毒刺球手榴弹等。可见,两家媒体机构的报道都对部分有利于自身党派的事实进行了夸大,具有显著的后真相特点。

本文以费尔克劳夫批判性话语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对CNN和FOX News就“弗洛伊德事件”进展中“特朗普教堂拍照”一事报道进行分析,证明了美国媒体政治偏见在报道中的存在。在“后真相”时代,美国政党为获得竞选优势,将政党政治赋形于媒体偏见,使主流媒体准确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了干扰,这不仅为美国种族主义带来了与媒体相关的全新挑战,也为“弗洛伊德事件”所栖的美国民主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注 释:

①“弗洛伊德事件”: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后,当地民众走上街头抗议,骚乱活动持续升级,并在全美蔓延引发了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

猜你喜欢
列表
Python核心语法
学习运用列表法
PowerShell 如何管理SharePoint 列表项
扩列吧
巧用列表法妙列方程组
列表——探索规律的好帮手
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列表
列表法解分式方程问题探索
列表画树状图各有所长
不含3-圈的1-平面图的列表边染色与列表全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