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之策略探究

2022-11-25 04:39常彩虹
新课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礼仪中华教授

常彩虹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幼儿园,甘肃 定西)

随着教育课程的深入革新,学前教育阶段需适时关注幼儿的文学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该项教育课程的教授中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理念,不仅能适时增强幼儿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幼儿较好的阅读习惯,为此后语文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融合有助于培养广大幼儿的民族意识,具体来看,若能在幼儿发展的初期,对幼儿实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提升幼儿对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该类知识后可提升幼儿的道德标准,使其脑海中对集体荣誉形成初步印象,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还能推动文化素质的发展,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学习多项传统文化可提升幼儿整体的文化素养,在学习《卧冰求鲤》后使幼儿明确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适宜的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人的潜意识中,其既是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又是传承者,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可不断影响幼儿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将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属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增加易懂文本的使用频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可利用易懂文本使用频率的增加来提升二者的融合度。具体来看,依照当前幼儿教育规范可知,幼儿阶段的教育多以图像感知记忆为主,由于幼儿注意力较难集中,因而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需采取适宜方式。例如,某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该项课程中,《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可较好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教授中采用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图片的不断变化加深幼儿对该类知识的记忆,使幼儿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可在课余时间为幼儿提供专门的传统文化知识阅读时间,如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的易懂文本,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多种经典文化知识,使广大幼儿逐步了解经典阅读的意义,提升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

(二)更换教学方式

一方面在融合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变换教授方式,利用教授方法的改变来吸引广大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更愿意参与到该类课堂中。例如,某幼儿教师在传授快乐与发展资源包A 版教材时,针对《我是中国娃》中的内容巧妙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教授中教师采用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将该类知识与广大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提升了幼儿的学习灵感,让其了解与观看到更多的祖国河山,增加了对国家、民族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广大幼儿教师还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创设成适宜的活动形式,引导更多幼儿参与到该项活动实践中。比如,教师为了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道,除了要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故事讲解外,还要设计多项与幼儿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的活动,如给父母、长辈洗脚等,透过该项活动的执行,既要让幼儿了解孝道的真正含义,提升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又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借助适宜途径来改善日后的行为习惯。

(三)激发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注重自身教授的趣味性,即在教授过程中激发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基于幼儿年龄较小的事实,若在课堂中教授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较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使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一般来讲,在学前教育中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传授更多与知识相关的礼仪,利用礼仪的培养来引导幼儿更多的行为方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该类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例如,某幼儿教师在传授快乐与发展资源包A版中的《我们都在变》时,向广大幼儿阐述了现实生活中的变与不变,即利用该类教学资源来教授更多的礼仪知识,由于礼仪知识带有极强的实践性,再加上可充分锻炼幼儿的各类肢体,提升其身体的协调性,也使幼儿学到了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知识素养的基础上,激发对该项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幼儿礼仪的学习中使其学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见面打招呼、得到帮助说“谢谢”等礼仪内容,促进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来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认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切实提升知识素养,激发幼儿对知识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猜你喜欢
礼仪中华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