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成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镇问城初级中学,甘肃 平凉)
在中学学习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心灵细腻。而在教学环节,教师也需要适当、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的学习,积极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引思”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就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不能把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都使用“填鸭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选择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培养记忆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善于思考时,就可以进一步发展本身的智力水平,时刻保持积极的逻辑思维状态,发展发散思维。
“让学”是指“让”“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不能不断地给学生传输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相反,要让学生自己探索认知。“引思”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水平不一样,个人之间也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让学”打开学生的主动性,“引思”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与“引思”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挖掘知识要点,梳理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
人们主要借助语言表达来表达逻辑思维,并将这种“让学引思”的思维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这样既能满足学生上课时间和内容的需要,又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中学语文课上设置适当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发展思维,提高逻辑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我的时间”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体验时间的连续性和完全不可逆性,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进而拓展时间与世界的联系,让学生积累作文写作材料,正确引导学生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增强思维的拓展性。
“让学引思”可以促使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逆向思考,打破常规,帮助学生清楚地提出大量相关的课堂问题。比如,在《狼》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狼的贪婪、奸诈和心机,同时,教师也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站在屠夫的一边,分析屠夫对待狼的心态变化。这种逆向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狼所代表的一类性格或者角色形象的含义,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和这个角色接触或者相处。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逐层进行探讨。从两个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广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通常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授,教师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这样难以有效处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遇到的疑问。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学语文教学新理念,初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积极思考和研究的教育情境。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语文课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设置开放式的语文课题,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并在合作互助中找到相关课堂问题的答案,促进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和帮助学生在学习和观察中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通过提出不同角度的教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中,不断地从更多的角度和层次对课文内容本身进行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朗读标准答案。如在《愚公移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和帮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批判,重视学生勤于发现思维盲点,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提问学生:为什么人们对现在看来很“荒诞”的故事感到惊叹?作为中学生有没有必要从更新的角度看待古人的智慧?这些问题都很有教学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可以深入思考愚公移山的内涵,从单纯称赞愚公本身的毅力的惯性思维圈里跳脱出来,从而发展自身的发散性思维。
以“让学引思”为基础,不断充实现有的教育资源,让中学生主动去思考语文课堂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把握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方向,合理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重视不同思维方式的实践,可以很快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想象,正确引导中学生对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生产加工;运用发散思维教学法,根据课文中提出的句子或四字成语,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身的思维,使学生完成和作者的情感共鸣。
教师在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补短板,发挥长处,向他人学习。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且可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以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为例,当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并安排每个学习小组的日常任务和总体学习目标,促进学习小组学生的合理学习和讨论。例如,第一、第二、第三学习小组的学生可以思考和探索文章内容中所描述的白求恩的精神实质,可以从所见所闻这几个角度来探讨;而第四、第五、第六学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学习讨论文章中如何将叙述和议论结合,分析讨论这种方法的好处。讨论完教师设定的整体学习的总体目标后,学生的学习观点会更清楚,总体目标会更加容易确立,很容易提高学习效率。在讨论时,不同立场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白求恩不仅有国际主义精神,还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有的学生觉得这篇文章是基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只是对他展现出来的片面行为进行叙述有点过于狭隘,不能只讨论“帮助他人”的维度。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记录每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总结,学生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启发。在不同学习小组的辩论中,一些学生也会尝试向其他学生请教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正确对待学生的自主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在小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为“小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按照学生主导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面的分组讨论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可以为学习小组的学生设定整体的研究目标;同样,在“小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扮演引导人的角色,通过不断地检查来弥补疏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如上所述,教师让第一、第二、第三学习小组的学生学习白求恩精神实质的内容,由于每个研究小组的侧重点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比如,第一学习组的学生从课文内容信息的整体呈现上,感受到白求恩的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精神;第二工作组的学生直接引用了文章中产生的词汇和句子,感受到白求恩具有国际性,因为国际性的核心思想就是利他主义的核心思想;第三兴趣组的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解读文章,感受到白求恩具有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刻苦钻研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实质。虽然学生表达和描述的方法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联系: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看,共产主义的本质可以包括国际主义的本质、利他主义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社会实践来看,共产主义的社会精神实质可以包括工作的责任感。实际上,不同的研究角度实际上都有着一定的共通点,它们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几个领域,因此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将不同的讨论角度串联起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实施者的效能,协助学生检查不足,并且拓展总结课堂学习的积累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人们的自然思维和概念来塑造发散思维的方法。教师帮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独立思考,可以有效提升逻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质量。以《小石潭记》为例,在本文的任务内容中,学生需要分析作者描写的场景中体现情感的技巧,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讲解。有的学生可以按照文章内容的顺序设计思维导图:心乐之—似乎是快乐的—孤独、悲伤和寒冷。设计好了相关的思维导图后,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到创作者的精神状态从“心喜”转变为“精神凄凉”的原因:表面上,他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但那时也有几个同伴和作者在一起,有人陪伴的话不应感到凄凉,所以“精神凄凉”的真正原因是作者本身有着不愉快的事情。因此,学生追溯了创作者撰写文章内容的环境,了解了创作者悲伤心态的由来,同时形成了深入的理解。
教师利用“让学引思”可以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