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思思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中国民间舞蹈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将民间舞蹈看作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民间舞蹈鉴赏来看,我们可清晰地辨识其中的民俗习惯和民族特色等内容。同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传统特征鲜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民族风俗也在不断演变,但部分传统文化节日仍保留了传统特征,如火把节、泼水节等,民间舞蹈文化也不例外,其传统特征源远流长,延续至今,民间舞蹈在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特征的同时,表现了民族特性,给观赏者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1]
中国民间舞蹈能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体现地区民俗文化[2][3]。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舞蹈具有显著的民俗性特征。以我国少数民族黎族为例,黎族的舂米舞将当地的民俗特色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这一舞蹈的创作与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舂米舞当中用到了舂米道具,表演者通过配合舞蹈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使用木臼舂米的场景,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传承价值。
不管哪种类型的舞蹈,都具备表演性特征,且此特征是一项基本特征,在民间舞蹈当中也不例外。民间舞蹈的表演性特征有助于舞蹈动作的创作、刻画,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大部分民间舞蹈的表演性特征都非常鲜明。以藏族的热巴舞为例,它由专业的表演者手持热巴鼓进行相应的舞蹈表演,其文化价值及欣赏价值都比较高。
传承和发扬民间舞蹈单靠个人很难进行,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可以将民间舞蹈当作一种集体艺术,通过综合大众的审美、智慧,使民间舞蹈的集体性特征有效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许多民间舞蹈参与者较多,且通常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表演,我们可以进一步以集体为传播媒介,使民间舞蹈的传播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以彝族的阿细跳月、藏族的果谐等民间舞蹈为例,二者都是老少皆宜的集体性舞蹈,这些民间舞蹈的表演可将欢乐、热闹的场景气氛展现出来,让表演者抒发欢快的情感。
民间舞蹈除了具备上述鲜明特征以外,还具有许多实用价值,主要包括:
民间舞蹈内容丰富,类型繁多,区域不同,民间舞蹈的类型、内容也有所不同。并且,许多民间舞蹈是集体表演,集体当中的表演者互相之间可以进行舞蹈、文化以及其他话题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扩展自己的社交圈,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在此背景下,人们会通过运动的方式减压,从而达到舒缓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参与民间舞蹈可以强身健体[4]。一方面,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活动有助于维持人体各项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使机体的适应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活动有助于人的机体免疫力的提升。此外,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活动还能使人的机体代偿功能得到有效强化,使相关基础疾病获得康复。总之,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活动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民间舞蹈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态适当参与民间舞蹈活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民间舞蹈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同时,民间舞蹈涵盖了历史、人文、舞蹈、音乐、美术、服饰等文化知识,向人民群众、青少年群体普及民间舞蹈文化,可发挥教育功能,促进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民间舞蹈还具备娱乐表演价值,在相关大型体育运动会、庆典活动上表演民间舞蹈既可以传播地区舞蹈文化艺术,又可以起到娱乐大众的作用[5][6]。民间舞蹈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将民间舞蹈和体育旅游、民俗旅游有效结合,可以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如前所述,民间舞蹈特征鲜明、价值巨大。但是,从现状来看,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民族民间舞蹈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当中。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状况和现代社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相较于现代,古代人对民间舞蹈的热爱程度更高。古代人的娱乐、休闲、生产、实践等活动均和民间舞蹈存在较大的关联性,这正是我国民间舞蹈得以传承发展至今的一大原因。然而,在现代社会,舞蹈种类不断增多,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古代人存在很大差异,现代人更愿意选择学习现代舞蹈,尤其是年轻一代[7]。在此背景下,民间舞蹈的受众规模进一步缩小,在受众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难度大大增加,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工作者需重视这一问题。
在传承及发展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对民间舞蹈进行创编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创编民间舞蹈过程中,需创编设计的内容较多,包括舞蹈动作设计、服装设计、舞蹈内容设计、风格的选择及确定等。在古代,许多民间舞蹈都是人们在日常生产实践当中自编自创的,同时,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内容也存在明显差异[8][9]。当然,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即参与人数较多,创作群体规模比较大等。在现代社会,随着舞蹈种类的增多,加上现代人们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使民间舞蹈创作者数量越来越少,人们参与民间舞蹈创作的热情较低,在此情况下,民间舞蹈创作难以实现创新,这限制了民间舞蹈的传承及发展。
民间舞蹈与民族文化关系密切,在古代,民间舞蹈具有民族文化属性,且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的文化属性、内涵也各不相同。但是,从现状来看,部分民间舞蹈在编导方面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首先,民间舞蹈传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人直接沿袭原本的民间舞蹈,在动作设计、服装设计、音乐场景设计等方面均无明显改变,此类创编方式虽能有效还原古代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但因现代受众的喜好、审美与古代人存在较大差异,这使民间舞蹈难以获得现代受众的喜爱,并且,部分受众也难以从中汲取民族文化内涵。
其次,一些民间舞蹈和现代元素虽然有所融合,但是存在融合过度的问题,这样会使民族文化的内涵被消解[10]。比如,在现代人欣赏、感受一段民间舞蹈时,如果现代元素过多,便会使受众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现代舞的场景及动作上,而民间舞蹈的场景及动作便难以被体现出来,也难以进一步提升民间舞蹈的传播范围。
总之,从现状来看,民间舞蹈在民族文化中的渗透性不够理想,这样既难以传承发展民间舞蹈,也会使民族文化的内涵难以得到有效体现。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协调好民间舞蹈与民族文化的内在关联。
为了解决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现状中的问题,使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持续推进,需有效落实优化策略。结合实践工作经验,笔者提出的具体优化策略如下:
如前所述,民间舞蹈受众有限,文化传承难度较大,有必要合理科学借助新兴媒体提升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效果。由于民间舞蹈受众中中老年人占比颇高,而中老年人对传统媒体的接受度更高,所以,有必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比如广播、电视媒体等,传播民间舞蹈文化知识,使中老年人在加深对民间舞蹈文化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活动,以此促进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媒体随之发展起来,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因此,可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传播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在扩大民间舞蹈影响力的基础上,使受众通过新兴媒体了解、学习民间舞蹈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活动,促进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同时,可发动普通民众利用新兴媒体设备拍摄民间舞蹈作品,然后上传到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台,通过作品的交流、学习,提高大众对民间舞蹈的审美,进而促进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针对舞蹈创作者参与度较低的问题,需重视文化创新,提高民间舞蹈创编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舞蹈创作者在民间舞蹈创编中的参与程度,主要做法为:一方面由专业人士向民间舞蹈创编者普及现代舞与民间舞蹈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创编者不仅仅将注意力聚焦在现代舞创编当中。另一方面加深创编者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为民间舞蹈创编的创新奠定扎实基础。此外,民间舞蹈创编者需在传承古代民间舞蹈表达形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民间舞蹈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使民间舞蹈的传承、创新双重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目前来看,民间舞蹈在民族文化中的渗透性不够理想。对此,有必要创新方法,提升民间舞蹈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渗透性。民间舞蹈题材选择需考量当代人的审美和文化素养特点,选取当代人易于接纳的题材。而对于教育意义不够突出的题材,则可以适当删减,以此提升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在民间舞蹈服装设计过程中,需最大化还原民间舞蹈原有面貌,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时,有效体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提炼及传承。在民间舞蹈动作设计过程中,相关编导工作人员需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生产行为为依据,将舞蹈语言融入舞蹈动作中,实现民间舞蹈动作创新,提升民间舞蹈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民间舞蹈既有艺术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员的智慧结晶。民间舞蹈的传统性、民俗性、表演性以及集体性特征鲜明,且当代价值多样。但从现状来看,民间舞蹈的传承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需借助新兴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提升民间舞蹈文化传播效果;同时,重视文化创新,提高民间舞蹈创编质量;此外,还需创新方法,有效提升民间舞蹈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渗透价值,有效传承民间舞蹈文化,为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