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分析及优化研究

2022-11-25 13:21苗泽惠张雪一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119
安徽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工程量装配式

苗泽惠,张雪一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9)

1 引言

现阶段,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亦未形成良好的市场化竞争模式,导致预制构件等价格信息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对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无法进行全局把控比对。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慢,设计团队、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从业人员的经验较少,没有足够充分的实战经验,不利于管理层等各层工作人员进行高效工作。对于装配式工程量清单来说,其内容较传统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有较多的不同之处,但由于目前大部分仍套用传统工程量清单,便会使得工程量清单项目缺项或者漏项,不利于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精准的造价预算。除此之外,伴随着绿色环保建筑理念,在装配式建筑构建期间,构件的标准化、精准化等对材料、技术等要求也随之提高。

2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高的原因分析

2.1 设计阶段

与传统现浇阶段设计工作相比,装配式的设计单位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设计内容更冗杂,设计阶段更持久。首先,将投资限额作为设计造价目标,分解为各个专业的目标,其次由各个专业设计队伍依据分目标进行初步的设计概算,并保证初步设计概算与项目投资额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基于此进行施工图深化与限额设计,始终确保设计预算不超设计概算。因此,设计单位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设计人员专业的设计知识,还要将限额设计与后期施工等穿插在整个设计阶段。例如,设计人员在对PC构件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掌握项目的特点与需求,还要了解构件的制作、安装、拆分、围护、支撑、机电水电安装等方面。针对装配式建筑而言,设计阶段是装配式建筑造价的黄金阶段。但是据我国目前发展而言,拥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匮乏,设计人员对深化设计、设计拆分、设计变更等较难把握。同时,无法提前了解下一阶段构件生产的各种真实情况,故这些原因使得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较普通建筑造价预算偏高。

2.2 预制构件采购、运输阶段

预制构件采购阶段是装配式建筑的特有阶段。装配式建筑能够工业化生产安装,较重要的环节就是预制构件的生产。就目前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起步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大,数量也少,导致构件生产企业不能批量生产,从而逐步造成构件需求少,供应随之减少。而供应单位数量下降,势必会造成构件价格上涨的情况。加之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阶段,新产品、新材料等市场价格较高。预制构件的采购价格的上升就带来整个工程预算的增加。此外,装配式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市场价格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控还不够,市场上构件价格参差的现象较多。这也就导致了预制构件的采购价格过高,从而大大降低建筑企业对装配式的投入。

另外,生产预制构件与实际项目施工现场距离较远,所以在对构件和材料运输过程中会额外产生大量费用。与此同时,因为预制构件材料的重量及体积较大,在运输过程中还应采取特殊的加固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对质量和工期造成影响,在对装配式工程构配件材料的运输时期,所花费的运输费用较大,不易控制。

2.3 施工阶段

对于整个建造过程,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比例最大的阶段。与传统建筑的施工阶段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与构件生产企业、运输单位的协调工作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对此阶段的人工费来说,装配式建筑PC 构件的运输、安装对工人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对施工方管理班组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对于施工机械而言,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选择的机械台班费和进出场费用等,都高于一般施工所用机械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装配式设计施工经验较少,不只是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也不足。就存在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不合理等状况,造成此阶段工程变更较多。总体来说,在施工阶段不仅要支付较高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还需承担各种管理费用、工程变更等费用。

3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优化策略

针对装配式各个阶段影响造价因素分析后,不难发现,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各个阶段的人员选用、机械选择、方案比选等计算均缺少一定标准性。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期科学高效降低工程造价,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3.1 完善市场信息及标准规范

3.1.1 PC构件市场价格信息的完善

装配式建筑大部分使用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部分现浇相结合。其中工厂预制的构件在整个造价预算中占比较大,故PC构件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造价预算的把控,这就要求PC构件市场价格信息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来说,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PC 构件的价格通常包含原材料费用、劳务费、模板费、工厂厂房租赁费用等,这些费用的组成就造成了PC构件价格的不确定。因此,在提出装配式造价预算优化策略时,较重要的是对预制构件市场价格进行深度的把控。对整个行业来说,尽快对预制构件制作统一的市场化标准,统一预制构件的价格组成,同时增加装配式建筑构件价格的动态信息展示。对于企业来说,提高构件的标准化,明确PC 构件的价格构成,降低预制构件的价格不确定性。

3.1.2完善装配式建筑造价计量规范

工程计量计价规范是建筑工程计量的标准化文件。在建造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混凝土现浇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构成存在较大的区别,现今的计量计价规范制定的工程量清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列项缺失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计量计价规范。我国目前对装配式的计量等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现有的装配式工程量清单构成,还不够完善。一是装配式较现浇新增部分的完善,例如PC构件计量应由数量、体积、钢筋、坐浆长度、注浆工程量和接头数量、抗剪连接件数量、外墙缝的数量、预制构件外墙交接后塞保温块、外墙防渗聚氯乙烯塑料棒等构成;二是对常规内容,在清单项目中进一步全面描述,明确工程量。通过对计量计价标准规范的完善,满足对于装配式建筑造价把控的需要,实现对装配式计量计价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3.2 针对装配式建筑特质选取合适的计算基数

3.2.1 选取适用于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费率等

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对造价组成中的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计算是用一定的基数乘以对应的费率确定的。企业管理费及利润根据各地区规定的费率乘以规定的计价基础得出。其中,管理费的计价基础一般选择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和,利润则取人、料、机费及管理费的和。规费必须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计算,其计算基数往往只包含人工费。在装配式建筑中,材料费通常是指预制构件的价格,经过统计分析,预制构件费用在装配式造价构成中占比40%~80%,其构件材料费不仅有原材料费用,还包含了机械、构件运输、管理费等相应的分摊费用。这就导致了材料费较现浇结构显著增加,由于大部分的人工费用已分摊在预制构件价格中,所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现场的人工费也会明显减少。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装配率的高低影响着人工费、材料费等的计算基数和费率,因此在预算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调整,选择选取适用于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费率等。

3.2.2选择合适的措施项目计价依据

措施项目费是用于完成工程实体在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应用也就改变了传统的措施项目费用组成。例如,现浇结构所必需的混凝土模板安装等常规项目费用显著减少,脚手架的安拆费用不再按照建筑面积进行计算。在装配式施工中,为满足装配式特殊的施工要求,同时也会涌现出新的一批措施项目。例如,构件运输到现场所产生的的堆放费用、构件进行施工时所产生的工作面支撑费用以及在预制构件安装中所产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措施项目费用。然而,在目前进行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的过程中,其关注点仍主要停留在实体工程项目上,对于辅助工程实体项目所产生的非工程实体项目关注较少,无论是直接措施结构还是间接措施项目,如预制道路、预制支撑架、基坑中的水平和垂直支护结构、预制塔吊和承台基础等,导致计价依据不足。因此,为进一步准确地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选择合适的措施项目计价依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3 推广新型承包模式等加快完善市场化竞争模式

由于装配式建造的不同之处,分阶段管理不仅会造成信息断层,更会加大预算支出。由此,推广应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积极推动项目全周期总体布局,总体把控,资源整合,减少无必要支出。同时,利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装配式建造全生命周期的科学有效管理,既能高效传达信息促进各参与方协作配合,同时降低期间各项支出,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预算这一目的。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的使用率,增加预制构件的产量,提高各方参与人员的实战经验,降低构件的各项摊销支出,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生产的工业化、市场化竞争模式,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体系,达到以市场引导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由于工程造价预算过高以及造价控制等方面的难题,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使用率。只有对装配式建筑造价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优化策略,才能在实际推广中有更完备的理论基础,才能改变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难题。依照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形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因此,以保障施工质量为前提,不断深入完善合理、科学、精准有效的造价预算分析,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进一步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价值。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工程量装配式
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预制构件的需求与供应策略研究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伞式模具在大型预制构件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