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文
从哲学上来讲,元宇宙是一个唯名论的概念,即是说它是一个关于我们对未来的展望的集合概念。
元宇宙应该怎么去理解?当然有很多种可以思考的角度,但是我会从“现实的重塑”这个角度,来考察一下元宇宙对社会和媒介的影响。
谈到Meatverse,将它译为元宇宙是一个炒作,因为它的本意更接近元空间或元界。不论怎样,一旦叫作元宇宙也就赋予了这一隐喻的内涵。历史上有三重宇宙:第一重宇宙,是一种作为自然的宇宙,当然它开始是作为上帝的宇宙。关于这个宇宙,它到底是一个universe还是一个cosmos,可以有多种说法。除了天然的、外在的、上帝的宇宙,另一个宇宙是中世纪,也包括中医里面,从西方到东方,到中国,都认识到有一个小宇宙,就是你的身体内部是一个小宇宙。第三个宇宙是人造宇宙。从达·芬奇到培根时代,恢复了古代哲学里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的思考,在这种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的思考里面,有些属于现实主义的,试图通过对事物的量化来把握世界。而莱布尼兹走得更远,他主张一个人的逻辑和思维,可以用量化的方式来刻画。我们现在讲的所谓的虚拟现实,实际上是人造世界、人造宇宙、人造现实,属于第三种宇宙。
那么人在创造宇宙的时候其根据是什么?是一种量化的即可以计算可以测量的东西和更真实的思想。在莱布尼兹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跳跃,思考这个世界它是怎么能够实现和谐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以往是在几何里面才有那样对真的绝对地把握,而算术始终都只是近似的,如何达至绝对的真?实际上,计算,甚至到今天计算机的出现,其实是一场冒险,让我们要把这个世界作为一个包含信息和可计算的机器来加以把握,甚至试图用信息和计算构建人造的意识和智能。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元宇宙当成什么?未来的数字技术会怎么样?谈到数字技术的未来,自然会想到有游戏、虚拟现实等等这些新型的、在线的、沉浸式的体验。显然,我们可以用很多东西来概括它。比方说,我们可以说数字化未来将是每个实体都有一个数据的影子的世界。现在数字产业界选择用元宇宙来概括它,应该没什么问题。以往的互联网也有很多想象,如比较技术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还有源于科幻作品的赛博空间,起初都是对技术未来愿景的想象空间,它们对互联网初期的发展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现在的元宇宙,相对于二三十年前的互联网来说,它甚至还不及后者当时成熟。那么元宇宙现在是什么?它是一个集合,这就是大家说的这个元宇宙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不过很重要的一点,你不能把这个概念本身本体化,你本来是为了方便地表达一个事物,才去找了一个集合名词,可你最后把它本体化了,把它变成了一个实在的东西,甚至当成科技未来必经的里程碑,或者写到发展规划里,这实际上就会导致本体论错置的谬误。想想前些年的互联网+,元宇宙过几年会不会被抛弃也未可知。因此,我想强调元宇宙它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集合的概念,是一个唯名论的集合概念。
今天对元宇宙进行这样一种商业炒作,它有什么意义?炒作并不是坏事,认为炒作就等于不好,是比较幼稚的想法。实际上炒作是一种试探,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态势的变化寻找新的收敛点。创新就是不断地敛合(收敛和重新整合)的过程,这样做不行,我就那么走,那么走不行就再换路走,科技未来是一个可以不断动态地调节的一个愿景。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这一次元宇宙热有什么不同?有何独特的背景和意义?前一段在元宇宙里面出现了性骚扰,这个其实以前都有,在用文字聊天的时代都有,不是什么很新奇的事情。那么,这次有什么不同?元宇宙会使得哪些以往一直存在的技术形态得以凸显,会对哪些存在带来改变:虚拟现实,它对应于现实改变;虚拟在场,对应于身体变幻;虚拟交往,对应于脸的重置;虚拟化身,对应于自我的再造;虚拟主体,对应于智能重构。说到虚拟现实的好处,不应夸大其词,虚拟的本义是功能的模拟。尽管鲍德里亚说虚拟现实可能比真实还真实,但那看来只是视觉感知,虚拟现实不可能完全替代现实。就像杂交水稻不能兼容口感和产量一样,又想吃得饱,又想吃得好,这是做不到的。同样的,又想疫情期间开会,又想我们之间还能握手,这个也做不到。尽管查尔莫斯最近出版的新书《现实+》用了四五百页论证虚拟现实跟现实一样真实,而不是二等的现实,但哲学论证并不能改变虚拟现实不是现实这一事实。不论计算和数字构建的虚拟现实多美妙,它的功能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现实的潜能,因此,至少可以说具有特定功能的虚拟现实因其有限性而属于二等现实。类似地,功能性的虚拟化身相对于真实的身体而言也是二等的身体。当然,如果虚拟不一定是功能性的而是想象性的,虚拟现实、虚拟化身可能在超越的意义上更有价值。
在元宇宙中,很多东西都会虚拟化和影像化,而作为现实的数据影子的出现会对现实产生存在论意义上的冲击。值得关注的一个例子如人的脸,就很有意思。按照列维纳斯的理论,脸跟你对他者的责任是相关的,就是说,人和人之间之所以互相能够成为他者,是因为有脸的存在,而虚拟的脸,起不到这个作用。元宇宙里面其实就是有很多这样的悖谬,它看起来是能够替代某种现实,但是,它实际上会有很多替代不了的东西。
一直有两个比较大的担心:第一个担心,在元宇宙里面,因为不仅仅是构造一个虚拟的你,或者是称幻象也好,或者是现实也好,让你去认知,或者让你去交往,但是实际上你自身也要转换成这样一种虚拟的一个像、虚像,而在这个过程中你自身是被数据化的。这样,首先类似虚拟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实验,如果根据你的行为数据构建一个虚拟化身,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人可以成为行为主义或助推实验的对象?比方说,有人想找你借钱,可以先通过行为主义或助推实验找到最容易成功的借钱方式。当然,这种虚拟实验也可以出于好的用途,假如你跟对象分手了,也可以用数字化身技术设计一个分手应用程序,用于宽慰自己和遇到类似状况的朋友。其次一个问题,就是所谓机器中的进化,或者说,人的进化是不是到了信息时代就一定要向数字化、一定要通过所谓的灵魂上传,最后使得人的智能变成一种机器的智能。是不是一定得这样?
这些问题中存在很多悖谬性。什么叫悖谬性?因为在虚拟的斯金纳实验中,它看起来是我能够控制的一个现实,貌似我不在现场也能够控制现场,但实验者并不能判断出实验对象是否真的受到引导,甚至可能反过来被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所控制。另外,在机器中的进化也是,看起来所谓的意识如邓丽君这个虚拟的形象出现了,但是其实邓丽君已经没有了,这个事情它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这种虚拟事件如果经常发生,可能使人的记忆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紊乱。如果整个人类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一种灵魂和意识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现实的人类文明没有了,这个事实也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元宇宙里面的悖谬性。
下面我说一下重塑现实,就是希望我们在这个时候怎样去摆脱刚才讲的那样一些悖谬性。如果从技术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关于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究竟是幻觉还是幻象还是真相,我们可以不用去讨论。但是,对于空间和现实,我们还是可以有选择的。重塑我们的空间,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怎么样让我们的注意力在某一些关心的事情上,这就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的空间,如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我为这个世界中那些我想要去烦忧的那些事情烦忧。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去重塑空间?媒介,就像麦克卢汉讲的那样,它给世界一个地基,立于其上的世界因而有一个形象,即是说在这个世界你怎么样去呈现这样一个形象的时候,必然受到呈现它的地基的影响。而虚拟现实其实改变了这样一个地基。在地基改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去理解作为媒介的元宇宙,理解元宇宙时代的空间和媒介的塑造,将怎么样改变主体和社会。一句话,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个里面就有很多的东西要去思考。
对于构建元宇宙的媒介,我想说的一点是要摆脱技术至上主义。技术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不能把我们人类向未来的跃迁变成一个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京剧《智取威虎山》和最近播放的花了大价钱制造的《智取威虎山》电影,你们说到底哪个好?这个非常清楚,可能除了影像技术上略显新奇,至少我个人对电影《智取威虎山》没有留下太多印象。所以,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现实,它不只是一种技术现实,换句话说,现实它根本就不只是什么像素。何况现在虚拟的元宇宙里面的那些服装,游戏世界里面的那些人、物也好,说得难听一点,是极其丑陋简陋的。甚至,可能是我的偏见,现在阶段的游戏世界里面有些影像还远远不及皮影戏。所以,对现实的重塑,它一定要有文学的、艺术的、想象的、人文的一些积淀和创造,而非技术决定一切,绝不是像素越高,实时性越高,它就越好。实时性越高,影像变幻得越快,让人眼应接不暇,比人思考的速度还要快,最后的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元宇宙的未来其实是有很多好的方向,不一定要遵循诺斯替教的想法,认为肉身不完美,试图通过灵魂上传获得永生,追寻与现实不一样魔幻的世界。
在技术进化中,技术和人的关系应采取何种取向?这是人类面临的大问题。我们现在也不一定要简单地抨击大科技公司推动的元宇宙热,而应该允许人在元宇宙里面去进行一种尝试。你可以尝试各种生活形式,那么你对这些生活形式尝试了之后,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去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或许会更好。因为在游戏中的沉迷也只是沉迷,不是真实的生活。即便我不太赞成沉浸于元宇宙之中,但是否投入其中,痴迷也好,放逐也罢,是不是可以让每一个人有所选择?
但这个问题还是很难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因为元宇宙系统,它究竟是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系统,是不是像莱布尼兹说的那样子,最后要有一个管理员,把所有的东西都管得明明白白(实际上也管不明白)。虽然可以想象一个绝对服务于所有人的上帝,让每个人都如同单子一样联结成一个先定和谐的元宇宙。但在真实的世界中,随着元宇宙的构建,可能更需要诉诸多元文化,一个马赛克式的被各种各样的文化所共同集成的充满多样性的文化共同体。你或许会问这样的话:元宇宙里会不会再遇巴别塔?我想在真实世界的难题和悖论,元宇宙可能一个也逃不掉。因此,在元宇宙构建过程中,同样要探索这里面的技术和人的关系,要探索如何应对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新冲突。如果只是简单的批判,或者是简单的说教,我觉得可能不一定使问题得到改善。
不论如何,对科技未来需要有不同的立场,要有人来批判元宇宙,指出它可能造成人的精神的堕落。但也需要有人去开创这样一种文化,如果他确实觉得这样一种实践、这样一种生活形式,能够带来更多的创造。
很多东西是有待深入研究。比如元宇宙中的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实质上是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试验,不能说现在产业化了就能跳过必要的伦理审查和规范。目前,科学上还没有对长时间虚拟沉浸进行详尽的研究。如果你长时间在这个元宇宙里面待着,究竟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现在已经有人提出来,小孩子在八岁以前,是不能够让他随便在虚拟世界里的生活,成为所谓的元宇宙原居民。耐人寻味的是,当一个人没有小孩子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是有了小孩子,我一定让他生下来就戴上这个头盔。但是当他/她有了小孩子以后,可能持相反的观点。还有一些问题,包括媒介里的网络仇恨、反智主义以及数字人、虚拟影响者、深度伪造等等,有待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不管元宇宙时代会不会真的来临,都可以对其愿景和问题展开讨论,先行者的探索也值得鼓励,这可能是人类面向技术未来的基本认知策略。简言之,如果技术与人合体,是人的宿命,当我们把技术作为人的一个内生的变量来应对它的时候,那就只能够跟着技术去起舞,在起舞的过程中找到繁复万变的节奏,找到通向无尽未来的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