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明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南城区生态路网PPP项目选址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境内。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8 亿元,项目包含石湖路、方前路、胜利路等13 条道路。本次PPP 项目施工的一批道路不仅对固镇地区片区开发提供支撑,同时也能较好地改善固镇新城区的交通条件,提高道路的行车环境,为区域发展打下良好条件。
该项目工程位于两条河流交汇的河道两侧,水域多,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流沙层不仅厚而且位置较浅。该项目新建道路11 条,改扩建道路2 条,新建道路进行封闭施工,两条改扩建道路为方前路和胜利路,方前路全长375.503m,宽40m,胜利路全长1578.316m,宽42m,两条道路是固镇县乡镇通往县城主要道路之一,道路交口较多,局部路段交通行驶混乱,车流和人流量较大。由于两条道路现状路面整体表观一般,板块普遍麻面、露骨,附属设施受到一定损坏,道路的景观性与两侧建筑不协调,部分板块有纵横向裂缝、交叉裂缝断板、断角、接缝破碎以及轻微错台,改造势在必行。
城镇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中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包括龟裂、块裂、纵裂、横裂、坑槽、松散、沉陷、波浪拥包等。在方前路和胜利路的改造的过程中,通过破损路面数据检测,测定路面的有效行车面积,并计算路面的破损率。依据规范,对方前路和胜利路两条道路道路状况展开计算评定,可以获得路面状况指数PCI。综合来看,两条道路原有路面整体加铺条件尚佳,但路面板块之间传荷能力弱的问题较明显。
综合方前路和胜利路两条改扩建道路情况,主要的难点是相关工程的组织衔接工作,需充分了解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施工单位在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的优势。
在城镇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中为得到压实度、摊铺系数等最佳的改扩建施工工艺参数,必须掌握原有道路相关实验检测数据,确定原有道路状况的评级。同时通过对城镇道路改扩建进行分析,改扩建工程涉及路基及排水、路面水稳、石灰及石料供应、绿化、交通安全、桥梁箱涵、路灯电气等,众多专业之间如何协调同步是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成败的关键。
道路改扩建工程紧扣百姓日常生活,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队伍进场前的管理交底、合同交底以及进场后的技术交底和人员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管控,将改扩建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的宣传展示窗口,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提高企业品牌美誉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城镇道路的改扩建可以有效增强原有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改善原有道路的交通状况。但与新建工程相比,城镇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与原有道路密不可分,导致限定条件众多,客观上阻碍了工程的快速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及管线的敷设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燃气管道、光纤光缆等特种管线,导致城镇道路改扩建中对原有管线的迁移越来越困难,种种限定条件成为制约道路改扩建的重要因素。
城镇道路的改扩建工程现场如果管控不当,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复杂多变,项目中的施工机具无法完全避免与非施工人员的接触,导致项目本身就存在着各类风险隐患。因此,道路的改扩建工程的管理者要时刻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树立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奖惩机制,调动项目上下所有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为改扩建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城镇道路的改扩建中的交通组织一直是改扩建项目的重难点。如在方前路和胜利路两条改扩建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两条道路是固镇县的主要交通通道,附近交通干扰大,同时由于两条道路沿线均为企事业单位,道路功能定位为固镇县的交通型主干路,因此组织协调好改扩建道路交通与施工的关系将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具体来说,在改扩建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交通导行方案的编制,与交通主管部门做好前期的沟通交流,在施工中多点穿插式进行,以合理的施工组织最大限度利用材料、设备及工作面,从而加快进度完成既定目标。根据交通导行方案,其一是方前路改扩建段长度375.5m,宽度12m,周边无建(构)筑物,故直接采用全封闭施工,划定绕行路线,相关人员车辆绕行的方法,其二是胜利路扩建段长度1578.3m,现状为双向两车道。考虑到道路长度及保证交通畅通,对胜利路先施工扩宽段,待扩宽段施工完成后,分两段对老路面铣刨加罩封闭施工。
为缓解新旧路基拼接部位应力集中,调整新旧路基拼接部位应力状态,保证加宽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使之成为一个变形协调的整体,减少横向错台、纵向裂缝的发生,老路边坡在清理台面30cm,按1:1 的比例消除边坡后,再开挖台阶。第一级尺寸按150*150cm,向上每级台阶尺寸按100*100cm,最后一级台阶尺寸不足1.5m 时可一次开挖,当大于1.5m 时,分两次开挖。路床开挖三级台阶,开挖位置距路基边线170cm,路床项面下30cm、75cm,各设置1层6m 土工格栅,基底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填方高度大于8m 时,路堤中部增设一层6m 土工格栅。土质挖方段路床顶面下45cm、75cm 各设置一层6m 土工格栅。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台阶部位的整平碾压工作,务必做到台阶部位填土的密实平整,局部不能碾压到位用小型机具夯实。
在方前路和胜利路两条改扩建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两个工作段的搭接部位,要以对接的方式进行。前一段铺装时,留5m~8m 不压。后一段施工时,前一段留有未压的部分,再一起搅拌均匀即可。拌和机械在已经压成的石灰稳定的土层上,不宜进行调头作业。如果必须在上面进行调头,应对调头部分采取保护措施(如用10cm 厚的砂或碎石覆盖),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结合实际选择施工队伍,从而在保质保量完成改扩建工程的基础上确保项目收益最大化。如路基工程中,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较为成熟,施工管理经验丰富。可以选择信誉良好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分包,在招标清单编制时设定最高上限价,确保合理利润。沥青路面施工专业性较强,施工设备、材料投入较大,受环保等原因的影响程度较高,所以要妥善选择施工队伍,确保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条件的达标。
改扩建工程所受到制约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在具体的道路改扩建过程中易受到不同情况的影响,如扩建范围地上与地下管线影响、用地制约、前后工序的衔接问题等。在城镇道路改扩建项目动工前要选派设计经验丰富人员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尤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实际勘察,结合现场实际做出设计文件。同时要组织精干的管理团队结合设计文件等开展过程项目的前期策划,编制切实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关键工程进度计划,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准备。
因工程的局限性较大,所以改扩建工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众多。如协调前期的拆迁进度、路基土石方的平衡、各工种工序衔接布置等。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细化工程的施工方案。结合方前路和胜利路两条改扩建道路工程,对于路基、雨污管网实行平行同步施工,对于桥梁、箱涵、顶管作为单独招标按照程序施工,对于水稳、沥青施工按照分段流水无间歇施工,对于附属工程、交通安全工程、照明工程合理组织穿插施工,最大限度利用机械设备和工作面,通过灵活、合理的项目布置达到需求,尽可能减轻对施工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地方施工的阻力。
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尤其看重施工工艺。要通过多种手段组织学习施工规范,认真收集各种现场原始记录,开展定期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合同履约考核,管控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的施工工艺。同时推广和运用施工扬尘控制技术和施工噪声控制技术,确保施工质量,顺利完成项目目标。
当今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物联网、BIM 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时期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统一的项目信用平台,各施工主体直接从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项目资料,最终达到缩短管理链条的目的,实现提升项目管理效能的目标。
综上所述,道路的改扩建涉及专业多、社会影响大、限定条件多、安全任务重,其建设运营效果和质量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关系重大。通过对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展开研究,可以明确在工程管理中相关的主要关注点,通过认真、精细的项目管理为增加企业收益、实现管理目标,从而更好的推动城市化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