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聪,李宗山
(1.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2.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迈入新阶段。专业群作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桥梁”,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载体,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对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政策推进进行探究,以期对未来高职专业群发展提供参考。
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该文件提出要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1.1.1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时期(2005—2010年)
2006年11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成500个左右特色专业群;通过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实习基地、课程体系等方式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群建设的提法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自此,重点专业群、示范专业群、现代化专业群、特色专业群、品牌专业群等说法相继出现在各省市高职教育的立项文件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对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展示了极大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高职专业群建设发展。
第一,确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专业设置需反映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向市场驱动、宏观引导、就业导向转变,同时,鼓励开展创业教育,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以就业为导向,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这些都为专业群的组建提供了指导。
第二,实行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以保障经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中央、地方以及项目院校的职责,指明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专项资金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费、项目管理费以及非基建类费用。该《办法》的出台起到激励效应,不仅为专业群建设所涉及的层面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专项资金使用程序化管理,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提高了使用效益。
第三,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以提高教学质量。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质量提高与否的核心关键所在,因此,需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积极探索校企组合新模式,创建突显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依据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1.1.2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时期(2010—2014年)
为深入推进“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此,2011—2012年实施了“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第一,加强政府统筹与地方及行业的调控作用。2011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职布局与规模,引导学校科学定位。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配合地方和行业联合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第二,确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原则、目标及重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明确坚持服务和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校企对接、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教学团队和实施第三方评价的目标以及重点支持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特色引领型、国际合作型专业。通过对相关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的支持,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
从以上政策轨迹可以看出,各高职院校通过遴选方式确定了示范院校及骨干院校,能够对其他高职院校的建设起到示范辐射作用,这一时期突出强调职业面向,不断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性,试图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的变革,整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自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由政策推动转变为常态化内涵提升,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在专业设置方面赋予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设置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亦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区域内职业院校科学定位,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高职专业目录。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得以系统化和程序化。
第一,确定试行专业诊断改进制度。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职业院校逐步建立针对人才培养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明确诊改制度的主要任务及实施要求。为进一步落实诊改工作,当年12月下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方案中通过设立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来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指出专业质量可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诊改和课程质量保障三个诊断要素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周期性诊改制度和实施全面的诊改工作,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落实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障机制已经悄然形成。
第二,明晰专业群特征及实施策略。《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进一步明晰了专业群建设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鼓励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依托专业群,共建研发机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国务院2017年1月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建设一大批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加快培养现代产业急需人才,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2015年10月《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提到专业目录每5年修订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把招生计划、报到率、就业率、办学情况评价结果等作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的基本依据,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通过增设、合并、更名和取消相关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目录的发行,为高职院校的规范办学提供了依据。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到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调整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强调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可以说,伴随我国新兴产业崛起,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通过高职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对高职专业群建设、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增强专业、产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扩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提高学校内部质量成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期的主要特征,通过建立专业诊断改进制度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要素建设的发展。
2019年1月,《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高职专业群建设进入到职业教育改革时期。
第一,明晰高水平专业群改革发展任务。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重点支持一批条件优良、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率先发展,并提出未来专业群发展愿景。该《意见》明确将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改革发展的任务,提出要健全专业群建设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发挥其集聚效应,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融合;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这表明专业群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范畴。同月印发了“双高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明确了高水平专业群需具备定位准确、组群逻辑清晰、具备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创新团队等基本条件。为确保目标如期实现,2020年12月底出台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学校自评和部门评价方式,开展绩效评价,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专业群建设和“双高”院校核心指标进行量化监测,使得专业群建设和高职院校各工作之间形成统一合理的格局,绩效管理符合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到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遴选高水平专业群。“中国特色”成为当前的时代使命,专业群任务从早期示范院校时期体现的“引领改革”到当前强调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专业群建设的内容螺旋上升的态势。
第二,加强专业群教师团队和课程建设。教师作为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为适应当前社会大变革时期对人才的需求,2019年5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指出按计划、分步骤建成一批覆盖骨干专业(群)、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明确了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经验成果的建设任务。通过开展全面培训、创新在线培训、专项课题等形式,教师团队素质、信息化水平、教改研究等得到显著提高。同年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到明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形成调研报告,科学设置专业课程,选取6—8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推进“三全”育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该《指导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设计、调查分析、起草审定、发布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流程与要求,保证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教育改革时期以探索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融合为主要内容,将产业需求作为建设出发点,将专业群作为改革重点,相对于传统的专业对岗位的单一产教关系,职业教育改革时期将产教关系上升为非线性的多维协同,对接产业链、岗位群。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成为关键词,可以说,这一时期更加关注高职院校与产业关系,重视内外互动对接的内涵建设,高职教育的类型属性得到显现。
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期示范院校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到职业教育改革时期“双高计划”中“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建设作为核心任务贯穿于始终。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示范校、骨干校到特色高水平建设阶段,高职专业群建设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对专业群的组建逻辑上,形成了基于产业结构、基于岗位需求、基于知识逻辑建构专业群等几种突出的建群模式。[1]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前的推动力量、建设中的共享程度、建设后的评价结果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还面临着建设驱动行政导向明显、建设过程中资源整合不畅、建设效果评价机制欠缺等问题,故此,笔者从需求驱动、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三方面进行前景展望。
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点,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专业的优化整合以及专业群建设的大胆实践,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驱动力来看,推动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力量还是主要来自于政府,自国家推行专业群建设伊始,便打下了“行政导向”的深深烙印,比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时期,政策文件中所提及的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便成为此时的规定动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应处于专业群建设主体的高职院校,此时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从示范校计划到“双高计划”,一些高职院校采取应付方式,对专业往往缺少深入调研和科学设计便对专业进行增减合并形成专业群,这就导致专业群建设先天不足,效果和预期相差甚远;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为基本面向,专业群产生的背景正是基于即便是某一个实力雄厚的专业也无法单独面对产业集群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从专业建设流程来看,专业建设通常是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之后,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元素转化为新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用于人才培养,以实现产业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的有效对接。由于行业、产业的发展处于变化之中,产业需求会随着技术更新而进行扩张或萎缩,故而专业群建设也处于持续调整中[2]。人才培养则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周期性特点,因此,为增强主动适应性,高职院校应更好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从政府的“行政导向”以及企业、行业需求的“外部倒逼”行为转向高职院校主动作为,这要求高职院校需具有前瞻意识,能积极把握产业发展动态和行业升级趋势,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对接,以此化解人才培养滞后和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专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引起资源的整合。专业群建设是打破原有专业组织、资源的约束和限制,通过实现资源的统筹优化来提高专业群建设水平[3]。但由于受传统专业建设模式和思维僵化影响,专业群建设易形聚神散,缺乏群内资源的深度互融,师资、实习实训、课程教学资源等资源共享显得举步维艰,未实现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因此,资源的整合共享是专业群建设的重点,高职院校需进行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是校内资源的整合共享。专业群建设应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对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平台+模块”“平台+模块+方向”“低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等多种模式的课程体系;整合实习实训项目,建构实习实训综合共享平台;聚集一批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团结高效的“双师型” 教师团队,形成专业群教师团队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4]。
其次是校外资源的整合共享,包括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行业产业企业资源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不单是校园内部资源的调整和优化,其动态调整更需要在共建共享的前提下加强与政府、社会以及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要切实实现政府、社会以及行业企业参与到高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动态以及对人才的发展需求,进而对专业群进行适当调整,实时优化专业布局,使得各专业能紧贴产业行业发展,增强外部适应性,专业群更富有活力。
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其表现为诊断、鉴定和改进的过程。自提出专业群建设要求以来,各高职院校便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专业群建设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效果,这都需要通过效果评价进行鉴定。目前,我国的专业群建设评价工作大多停留在高职院校内部的自检自改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立项审查活动中,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考虑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活动,涉及到多元利益主体,因此,在评价过程中,除了政府和高职院校外,还要积极大胆吸纳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参与到专业群建设评价。一方面,任何一个专业群从产生到发展都有生命周期,专业群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实时调整的动态系统工程,行业、企业处于区域产业情境中,可实时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吸纳行业职业标准,将技术领域明晰为学习领域,在此过程中,也通过多元主体的诉求和利益表达,探索最为合适的专业群建设。另一方面,第三方评价作为专业评估中介,在理论、实际运用或者在专业化、规范化及程序的操作执行上,比政府评估及高职院校内部评估更专业[5]。而且作为独立的评估实体,能够不偏不倚,独立行使专业群建设评估行为,向委托者提供专业化的评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