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考生地理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2022-11-25 09:21
新课程 2022年36期
关键词:画图读图定位

王 皋

(珠海市第三中学,广东 珠海)

地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学科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考试综合题的分析解答中,并逐步形成的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高考地理通常考查以下几项重要能力:提取并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并活用地理知识、描述或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及探讨地理问题等。要达到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考地理四大考核能力又细分成很多小能力、枝能力。要从小能力培养,慢慢形成大能力,从枝能力培养,逐渐达到干能力,不可一蹴而就。

一、注重地理实践,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研究领域广,需要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材料积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地理素材,感知地理现象,逐步探究并获取地理规律。地理课堂不局限于讲台上,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田野,走进工厂,踏入社会,亲自去外面广阔的地理天地,去观察、询问、体验、探讨,在活动中开阔学生视野,验证书本理论,提高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野外地理实践活动的项目很多,但地理观察是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地理实践活动。如通过手工自制简易的风向标、日晷仪、量雨筒,通过观测、记录、分析,获取一手地理资料。再比如,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的河流、湖泊取得水样品并用观测、化学测试等方法检测水质,获取一手乡土水质状况地理资料。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人口流动、就业分布等地理信息。在这些地理活动中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地理学习的感性材料,多种地理能力得以提升。

地理实践活动不完全要走出校门,课堂上也可以开展。仔细观察地理课本会发现,课本中编写了不少“活动”及“研究性问题”。这些“活动”素材其实是专门为方便地理实践在课堂上开展服务的。这些活动素材源于生活,如果调动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应对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好“活动”或“研究性问题”这一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积极性,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理论结合起来,深入探究讨论,策划解决方案,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读图、绘图,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阅读地图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地理学习能力[1]。教师要利用好课本和地图册上的插图,带学生看图,引导学生思考,挖掘地图中有效信息和知识点,锻炼学生读图能力。

光读图还不够,要动手填图绘图,多画图,多填图,画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记住了。而且学生也大多喜欢画图,喜欢动手,当然学生不会主动去画,需要教师布置好作业,安排好画图、填图任务。要利用好《北斗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巧用临摹纸,让学生照着图画,先从学生最熟悉的中国地图、本省地图画起,布置任务,每人买好绘画本,对着《北斗地图册》上的地图临摹、绘画。反复画,达到不用原图随手画图的效果。中国地图和本省地图画熟练后,再画世界简图,这三幅图一定要熟练,达到随手随画,遇到题目,一笔画出一幅简图,方便做题。这三幅地图画熟练了,再画中国各个省政区图,画世界主要国家政区图,画七大洲简图。大洲及世界分区简图,不仅要画熟练,还要对着《北斗地图册》,填图,标注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河流、地形等地理要素。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画的过程中,就把零碎的地理知识记住了。地理学科零碎知识点多,死记硬背行不通。在画中记,达到记住、会用的双重效果。当然,熟画熟用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布置好作业,学生画多了,填写多了,就把地图上的重要信息记住了,写题时也就更快捷、准确。

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板图,如教师在黑板上一笔画成一幅中国“雄鸡”地图,学生一定惊讶并佩服老师的画图本领,于是也开始模仿老师画中国“雄鸡”地图,画多了就记住了,解题也快捷了。当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在讲台上绘图自如,需要平时勤加练习,把基本功练扎实。当然,板图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展示给学生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喜欢画图,让学生画熟地图,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画图高手。

画图、读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从地图中获得、提取自己需要的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地图上信息多、杂,哪些信息是有用的,需要甄别。同时要注意各地理信息间的联系,由抽象的地理图片推断区域的地理实际。由图表数据变化的趋势,推断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原因。如根据三类产业构成图中各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分析三类产业分别所处的地位。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该地的气温状况和一年中气温变化特点。

三、加强定位训练,提高学生地理定位能力

以某个陌生小区域或局部地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或区域分析能力是近几年高考主观题的特点。不能准确定位,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上失去方向,整个题目将无从解答。地理定位有方法,根据不同的尺度,地球上可以划分无数的区域,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区域都熟悉。但对重要区域定位通过专题训练做特别识记,然后通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如给出某地(62°E,48°N),让学生分析当地的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如果不能利用经纬度定位,确定大致区域,那就很难做好这道题。如果学生能对某些特殊位置准确定位,如记住了我国领土最西面位置大约是70°E,40°N,根据经纬度能初步判断这个区域可能是新疆以西的某地,从大尺度判断该区域大致的位置是中亚,然后从该区域整体出发,在世界大区域中定位小区域,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怎么学会定位呢?地球上有很多特殊的地理事物,它们的经纬度位置需要用简单的方法记住,当然不一定要很精确的数值,记个大概的整数就可以了。如上海、台湾都在120°E附近,定位120°E就可以,120°联想到急救电话120,非常好记。再如横断山区、河西走廊都在100°E附近,定位100°E,联系到中国人民币最大面额100元,一下就记住了。当然,记整数的经纬度也有技巧。最好把同一条经线或纬线穿过的特殊地点串起来一次性记住,避免知识点太零碎不好记。例如,110°E穿过的特殊地区,就可以按纬度分布规律串起来,从北往南,分别是阴山、秦岭、巫山、海南岛。110°E联想到报警电话110,方便记忆。按着同样的方法,可以把90°E、120°W、60°W经线穿过的特殊地点都记住。重要经线记住了,再按同样方法把重要纬线经过的特殊地点串起来,如神奇的30°N穿过的地方,从中国上海,到武汉,到重庆,到拉萨,拓展到全世界的印度新德里,埃及开罗,美国密西西比河口、新奥尔良,以此把特殊经线穿过的全球重要节点串起来,达到触类旁通,熟练掌握地理定位。此外还可以根据地图的轮廓和形状定位,不同的地理事物图像的形状轮廓不同。有的地理事物形状很特别,要特别记忆[2],做题时根据其形状特点来定位。包括河流、山脉、大洲、国家、省级行政单位地图等,如黄河形状像汉字“几”或字母“N”、广东省地图像大象鼻子、云南地图像孔雀开屏等,这样既形象,又好记,还好用,定位非常方便。此外,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地图上只要确定了一个地理事物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和它邻近的另一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如四川盆地在横断山以东附近,云贵高原在四川盆地以南,黄土高原在秦岭以北。最后,用图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利用图中或题目中暗示或提示信息,如图中标注了山峰太白山,那就暗示这里是秦岭,如果图中标注了0°等温线,那就要联想到我国秦岭—淮河一线。记住了这些特殊的位置,当考试遇到一个陌生的区域,可以迁移联想到自己熟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再从已知推测未知,解决地理问题。

四、化抽象为具体,逐步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高中生还不太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空间想象也不是太强,但高中地理学科有些空间思维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很多知识都需要地理空间思维来解决。如区时、地转偏向力、正午太阳高度、大气环流、洋流等。这些知识抽象、空间性强,要理解这些内容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形象思维是地理空间思维形成的基础。要形成强大的地理思维能力,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大脑中形成空间地图,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的标志[3]。要想形成空间地图,需要多读图和多用图,要有一定量的读图感知和积累。当然感知地图的方式是多样的。让学生对照地图模型绘制地图,对照世界地图描地图轮廓,对照地图册填图,在地图上比较地理差异。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除了靠学生反复读图和用图形成空间地图外,教师还可以用图册、插图或板图,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地理实物展示、Flash动画模拟,用形象的东西逐步提高学生理解空间问题的能力。如讲黄赤交角、地球运动,教师可以用多媒体Flash演示,附带用地球仪演示。再比如,讲地质构造的背斜和向斜时,可让学生用课本当教具,把书本书页想象成岩层,双手挤压书本两侧,使课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让学生观察课本变形及区别,学生一下子就认识了背斜、向斜,形象简单。但不能一直看实物图,看过一些图后,适当锻炼学生不看图去想象,从直观教学到逐步的空间想象,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地理的学习其实并不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师生合作,地理肯定能慢慢学好。

猜你喜欢
画图读图定位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画图理解“同样多”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画图理解“多多少”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