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于2022年6月9日、10日下午在线上成功召开。本届年会设置“‘双碳’赋能”“绿色发展”两个论坛,围绕未来影响行业发展的“双碳”和“绿色”问题,聚焦分享行业在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科技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方向,推动行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的12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参会人次7.8万。
2022年,既是“十四五”发展的重要之年,也是我国磷复肥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之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给行业带来危和机,“双碳”战略逐步落地推进、行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格局等,给行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做了《守正出新 行稳致远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报告。深入分析了磷复肥行业在产能优化、结构调整、高质量和绿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化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行业发展特点;介绍了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2021年在稳运行、保供应、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反映企业诉求、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2022年行业的发展和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要求,提出安全生产、保供稳价,深化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有效推进行业绿色发展三条工作和发展建议,为行业发展指出了方向。
与会专家认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消费、工艺过程、农林土地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88%,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2020年,化工行业碳排放量为13.84亿t,居工业行业第4位。化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油气开采、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含甲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磷铵等子行业,这些子行业是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对象。专家指出,磷复肥行业未来将在磷矿与磷酸生产的源头、产品生产、磷石膏和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创新、减肥增效等环节抓好节能降耗,实现碳减排。
绿色发展作为国策,是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在行业面临环境约束、产能过剩、减肥增效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行业发展战略转变为坚持现代农业需求导向、生态环境友好,深入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产,全方位推动行业生态循环经济绿色运行。会议专家详细解读了我国磷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行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认证技术要点进行了说明,对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享我国农田磷肥减施增效原理与技术。
郑州大学教授、《磷肥与复肥》主编汤建伟做了《我国磷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介绍了我国磷化工行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形势,阐述了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区别以及循环经济的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提出磷复肥工艺生态化的四个重点研发方向:一是磷石膏综合利用与建材行业有机结合。磷石膏危害环境,成为磷化工发展瓶颈,用于制备建筑胶凝材料能够巨/海量消纳磷石膏,应将此作为最主要路径。二是从磷矿中回收伴生资源,实现部分资源替代。磷矿中有氟、硅、碘、镁、钙、稀土金属、稀有金属等伴生资源,其中氟化工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萤石被列入“战略性矿产”和“禁止外商投资产业”,回收氟不仅节约萤石资源,开辟了氟化工新的原料来源,提高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而且减少带入湿法磷酸、磷复肥和磷石膏中的氟,净化产品,减少氟对土壤环境、农作物和人畜的危害。三是开发新型磷酸萃取技术与磷复肥制备生态工艺。将选矿、制酸与制肥,以及精细磷化工、氟化工、硅产业等与磷复肥工艺有机耦合,节能减碳,实现低碳约束下的磷酸高浓度、高洁净度,氟高逸出率,伴生资源高分离率,消除尾矿、磷石膏排放,解决传统磷复肥工艺带来的种种发展瓶颈和弊端。四是传统磷资源贫化要求产业发展向非常规磷资源寻求出路。非常规磷资源包括中低品位磷资源、含磷富营养化水体、伴生资源、土壤固定闭蓄态(固定、难溶)磷资源等。
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在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引领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行业思辨与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