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海慧
(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甘肃 临夏)
结合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对初中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提出新的要求,如在化学这门学科中,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特别是在实验环节,以此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促使其深刻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知识。
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在化学课程中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实验互动活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从教师角度分析,为学生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开始进入叛逆期,在教学中若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传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开小差现象,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初中化学属于基础性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在实验方面变化比较多。为加深学生印象,教师一般会以实验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1]。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逐一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涉及的实验原理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且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有效掌握相关规律。三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化学课程教学期间,引入趣味性的实验环节,能够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此同时,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四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行为,且在思想方面比较独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运用趣味化学实验,可有效改变以往学生对教师的刻板印象,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另外,对学生进行趣味性教学,能够让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2]。
结合具体课程教学情况,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工作中主要体现在课堂导入环节、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拓展环节。将其应用在教学中的不同阶段,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满足其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这一点[3]。
化学课堂教学会涉及导入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相较于其他学科,学生接触化学比较晚,所以在学习中难免会存在陌生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化学学习中,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导入,促使学生在教师教学思路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和理解相关内容。如在学习关于“洁净的燃料——氢气”内容中,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引入具体的实验,即“氢气爆炸实验”。在实验操作下,学生深刻了解这一内容,接着教师可将其逐渐引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4]。
化学与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但是多数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具体体现在概念、公式、原理和计算等方面。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若是按照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不仅无法提高其学习效果,还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化学教师合理设计实验后,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相关内容。通过具体实验操作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知识点[5]。
如在教学“溶液”时,因涉及的溶解度、溶液质量分数等知识抽象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在教学中演示具体的实验,也就是“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学生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掌握关于溶液的重要知识点。
对教师而言,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的高效性,还要做好学生课外的拓展,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探究,促使其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师需立足教材内容,对化学实验进行相应的拓展。如在“溶液酸碱性”内容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在家中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具体的实验,简单来说就是用食醋去除水垢实验。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食醋酸性影响下水垢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掌握相关离子变化的内容[6]。
为充分发挥出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策略,具体如下:
结合实际教学发现,不少学生在实验中明显缺乏学习兴趣,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应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前期,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各方面的调查,特别是了解其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中。
例如,在围绕“粗盐的提纯”这一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实验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师对学生调查了解后,发现学生对魔术有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立足这一点,让学生在观看魔术表演中激发对内容的好奇心。在教学期间,教师先给学生展示“铁丝腐蚀的相关条件”,接着让学生在实验前准备好有关工具,即小铁丝,同时要求其做好保管。在此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将准备好的多个小铁丝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内,如水里、潮湿空气中等。完成后,引导学生对铁丝腐蚀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观察。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观察和探究出的结论进行总结。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7]。
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元素符号、物质名称等基本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为帮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科学记忆,教师在教学期间首先要突破以往理论教学的方式,结合趣味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基础了解。
比如,在教学“营养物质”这节内容中,教师可通过设计自制豆腐实验,给学生安排课外任务,即要求学生在家中按照要求将水和黄豆混合,并放置一天。完成后,学生需在黄豆泡开后,用豆浆机将其打碎,最后过滤。之后,学生将调制后的豆浆放置在相应的容器内,从而完成豆腐的制作。此次实验不仅操作简单安全,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在初中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作为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期间可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也就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不具备实验条件的现象。
比如,在“铁的生锈”这一实验中,因铁生锈速度与环境因素具有密切关系,而在具体实验中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关于铁生锈的实验现象。在本次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可显著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切实加深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进而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和理念方面发生了新的改变。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运用有趣味性的实验,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并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刻掌握抽象性的内容,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要点,显著提高化学思维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