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史事探析①

2022-11-25 06:38
中国藏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日报藏族自治区

央 珍

抗美援朝史是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研究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和70周年之际都发表了重要讲话。②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6日第3版;《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4日第2版。学术界对抗美援朝的研究也不断掀起高潮,相关研究成果迭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多角度阐释了抗美援朝的历史及其伟大精神和当代意义。①学界已有不少梳理和评述抗美援朝研究相关成果的文章,代表性的论文有齐德学、郭志刚:《抗美援朝战争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23—32页;周一平、吕振宇:《2007年以来抗美援朝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6期,第107—128页;曾群芳:《抗美援朝运动研究述评》,《福建党史月刊》2015年第6期,第41—44页;李雅兴、闵雪:《七十年来抗美援朝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年第6期,第76—85页;石善涛:《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5期,第33—47页。但少数民族与抗美援朝的研究成果较为薄弱,大多为新闻报道性质的内容,缺乏系统、深入的史料挖掘和理论研究。②在云南、贵州、甘肃、四川、新疆等地方性的抗美援朝研究中对当地少数民族略有涉及,但专题研究非常少,在知网上查阅到2021年发表的仅有2篇论文:冯兵、樊子豪:《我国少数民族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历史贡献与启示》,《邓小平研究》2021年第4期,第112—123页;卯丹:《抗美援朝战争中贵州回族的爱国与和平贡献》,《回族研究》2021年第1期,第26—31页。其中,有关藏族人民抗美援朝的研究更鲜有论著问世,亟须加强。③目前仅见1篇专题学术论文,即:聂文晶:《四川藏区抗美援朝运动探析——基于民族认同的视角》,《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35—40页,该文仅局限于对四川涉藏地区的研究。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百废待兴,涉藏地区更是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一方面刚获得解放的涉藏地区既要加强新政权建设和培养民族干部,又要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尽快恢复社会生活秩序;另一方面正值和平解放西藏任务的部署和执行时期,在交通运输、后勤补给和宣传动员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但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普及和深入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并转化为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建设的磅礴力量。藏族同胞也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不仅提高了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团结,顺利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更是立足自身能力,实实在在地为抗美援朝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对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历史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无疑能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源和精神财富。

一、藏族人民支持抗美援朝的具体行动和表现

涉藏地区人民积极响应全国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步调一致,相继成立地区性的抗美援朝分会,并认真落实全国抗美援朝运动的统一部署,组织和开展各项支援活动,并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一)召开时事座谈会和宣讲报告会,订立爱国公约,加强抗美援朝宣传动员

涉藏地区面积辽阔、人口分散,包含城镇、农区、林场和牧场等不同区域生态,群众的组织化程度不一,要普及和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就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召开各行业及各类人群的抗美援朝座谈会与组织多种形式的时事学习,是宣传抗美援朝意义的重要方式。1951年2月27日,康定藏族各界人民举行抗美援朝时事座谈会,参会的有“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西康分会副主席阿旺嘉措,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夏格刀登和日库活佛、孔萨益多、段仁克贞、甲联陞、土登比布、滇真嘉措以及康南北各县和金沙江以西之在康定经商的藏人和喇嘛等六十四人”④《康定藏族各界人民举行抗美援朝时事座谈会》,《西康日报》1951年3月6日第1版。。截至1951年4月底,西康省藏族自治区首府康定城区就有“三千八百九十四人有组织的进行时事学习”⑤《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西康理化县,“在五一前几日,该县人民政府在康南工作团的指导与帮助下,先后召开了青年、妇女、工农、商人等四百余人,喇嘛七百余人的抗美援朝座谈会,讲解抗美援朝的意义”①《藏族自治区理化县人民政府邀请各行业及喇嘛寺商人座谈》,《西康日报》1951年5月19日第2版。。1951年“五一节有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是康定空前未有的大集会”②《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各藏族自治县也纷纷举行各行各业代表参与的示威游行活动,西康理化县的五一劳动节大游行有“人民群众(包括喇嘛)与各乡人民代表及党、政机关人员及驻军共二千余人”③《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两千余人举行示威并通过爱国公约》,《西康日报》1951年5月19日第2版。。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代表、志愿军归国代表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在各藏族聚居地举行报告,提高了藏族人民的政治觉悟,有力地推动了支援抗美援朝的各项工作。1951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三位归国代表嵇炳前、李维英、张甫来到青海西宁,向四万八千名各族各界人民,报告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最寒冷的天气里,常常吃不上饭,就吞口雪和敌人拼命,克服了各种困难,打败了美国鬼子的英勇故事。④《各族各界人民热爱志愿军代表》,《青海藏文报》1951年4月26日第11期第1版。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张凯镇、赵元福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申东根、李文英四位同志,来到西康省藏族自治区进行报告,召开了藏民座谈会,访问了藏族同胞,参观了康定民族学校,与康定中小学的同学们举行了联欢会。军区藏民团的同志们说:“这样的报告比上十次政治课作用还大。”⑤《志愿军归国代表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在藏族自治区报告后已返抵雅安》,《西康日报》1952年3月31日第1版。195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四川组的张莉容、于世法两位代表来到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作传达报告,同学们都深深地被志愿军可歌可泣和充满英雄气概的革命意志所感动,受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都表示“我们一定要团结互助克服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胜利地完成祖国人民给予我们的学习任务”⑥《赴朝慰问团代表的报告鼓舞着各族同学胜利前进》,《西南民院校报》1953年1月27日第1版。。

订立爱国公约是各地抗美援朝的具体举措,在藏族人民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1951年7月,青海省首届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的决议中对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提出了具体要求:“订立前必须深入宣传订立爱国公约的意义和好处,道理讲清,办法交给群众,经过群众反复酝酿讨论,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和任务,订立内容生动具体,明确可行,通俗易记的爱国公约,时间不要订的太长,条文不要订得太多,并应经常和定期检查,以免流于形式。”⑦《青海省首届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决议》,《青海日报》1951年7月28日第1版。青海玉树藏族群众订立的爱国公约上写着:“种好庄稼发展生产,赶快做好皮筏,搞好副业生产。”⑧《牧区展开爱国运动 玉树扎武藏民认真执行爱国公约》,《青海日报》1951年11月3日第2版。1951年4月底,“仅康定城区及周围乡村就有一万二千五百余人签名拥护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⑨《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民族学校的同学也订立了爱国公约。⑩《康定自治区民族学校同学经酝酿讨论订立爱国公约》,《西康日报》1951年6月8日第2版。藏族妇女同样不甘落后,泽仁汪姆是一个贫苦的藏族妇女,在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下,她订立了个人爱国公约,“努力增产捐献,每天早出晚归多背石头,过去每天挣六斤米的工钱,现在要多挣两斤米的工钱来捐献,每月捐献五万元。”①《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新人新事》,《西康日报》1951年9月19日第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常年战争和内乱,导致全国货币贬值、物价水平畸高,如青海西宁1951年6月的物价水平如下:人民茯茶每封61000元,面粉每斤1950元,大米每斤2700元,红糖每斤9200元,绵羊毛每斤9400元,牛皮每斤11000元,羊皮每张45000元,羊肠每根6000元,混合大黄每斤5000元,麝香每两280000元,小麦每斤1350元,青稞每斤1200元。见《六月三日西宁市物价》,《青海藏文报》1951年6月6日第16期第1版。

(二)参加赴朝慰问团、写慰问信,为前线志愿军加油鼓劲

来自西康的藏族巴登,担任了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西康组组长。1952年9月,他带着西康藏族人民的委托,由康定出发前往朝鲜。“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我感到无上光荣。”这次慰问之行让他印象深刻,“过去,我没有到过内地,对祖国的伟大还体验得不够;这次沿途看见了很多美丽的城市和广大无边的土地,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祖国真正伟大,真正可爱。”在朝鲜前线,他穿着藏族服装,受到志愿军战士的格外关注,“尤其我穿着藏族衣服,他们对我特别热爱,他们很关心地问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情况。”②《用实际行动来支援我们最可爱的人》,《西康日报》1953年1月14日第3版。回国后,他积极参加赴朝慰问团的宣讲活动,在雅安的宣讲中,他说:“两年多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不断提高了作战技术,丰富了作战经验,在祖国人民的支援下愈来愈强了,当我们回国时,他们频频向祖国人民保证:朝鲜战争得不到最后的彻底胜利,绝不回国。”③《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西康组代表昨日到达雅安》,《西康日报》1953年1月10日第1版。来自西南民族学院司法班的藏族学员马良能,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④《我们见到了最可爱的人》,《西南民院校报》1954年1月20日第3版。他说道:“和我们最可爱的人一起时,每一个时刻都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感受到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⑤《向我们最可爱的人学习》,《西南民院校报》1954年3月4日第2版。

藏族人民也积极地向奋战在前线的志愿军写慰问信。甘肃省卓尼自治区那木拿族和朝勿、纳浪庄等村的藏族群众,都写信给人民志愿军战士祝贺胜利。夏河藏族爱国人士黄正清发动当地藏族人民写了许多慰问信。⑥《西北各族抗美援朝运动深入边远地区》,《人民日报》1951年1月12日第3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丹巴县在1951年8月1日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并在会上通过了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同志们的一封慰问信。⑦《丹巴县各族各界人民向前线志愿军致敬》,《西康日报》1951年8月8日第2版。朝鲜前线也给藏族的慰问支援寄来回信:“收到你们从遥远的祖国边疆寄来的大批慰劳品,使我们增强了多杀敌人保家卫国的勇气,……望你们在家好好生产,继续支援我们。我们将以胜利的消息来答谢你们的支援和亲切的慰问!”⑧《志愿军某部写信给藏族自治区抗美援朝分会》,《西康日报》1951年10月17日第1版。西南民族学院开展了数次“一人一信”运动,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支援“最可爱的人”。⑨《为了祖国,我们越战越勇敢——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志的来信》,《西南民院校报》1952年8月15日第3版。该校语文班的藏族学员吴建国在慰问信中附上了一张照片,“是上学期我们小组全体穿着自己民族服装照的一张照片”,他收到了志愿军寄来的回信:“吴建国同志:我以兴奋的心情读完了你充满热情的来信,同时也看到了你寄来的在伟大的祖国——各民族友爱的大家庭中愉快地生活的你们的照片!”⑩《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致敬!》,《西南民院校报》1953年1月1日第3版。这封回信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各少数民族师生。

(三)立足生产,踊跃捐款捐物,为抗美援朝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

西康人民在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号召以后的几天中,就捐献了人民币一亿四千余万元。①《抗美援朝动态》,《人民日报》1951年8月15日第4版。1951年5月,西康人民政府主席桑吉悦希在总结人民政府成立半年工作中提到,“各族各界大部都签订了爱国公约,保证以实际行动来支援中朝人民部队和进军西藏的部队,先后收到慰问金五千五百九十六万零九百元和大批慰问袋、慰问信”②《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西康晋京代表阿旺嘉措等在国庆节前写信给毛主席汇报:“我们藏族自治区在本月中,已提前超额完成‘西康藏族号’高射炮一门的爱国捐献计划,并全部入库。”③《藏族自治区去年晋京代表阿旺嘉措等在国庆节前写信给毛主席》,《西康日报》1951年9月29日第1版。抗美援朝总会规定捐献具体办法:为了便于计算起见,所有捐献一律以人民币计算,捐献人民币15亿元即作为战斗机一架,捐献人民币50亿元即作为轰炸机一架,捐献人民币25亿元即作为坦克一辆,捐献人民币9亿元即作为大炮一门,捐献人民币8亿元即作为高射炮一门。见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宣传部编:《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835—836页。康定在1951年6月12日一天内,“就有藏族自治区民族学校、人民政府公安处、税务局、康定分区及城区第五居民委员会捐出了总数在三千万元以上。”④《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热烈展开捐献运动》,《西康日报》1951年6月17日第1版。据1951年6月18日以前的统计,仅康定木雅区人民已捐献人民币三千七百四十余万元,牛十六头,马七匹,金、银各一部。⑤《各地召开抗美援朝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日报》1951年7月18日第1版。同年9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爱国捐献超过原订计划。⑥据现有材料统计,全区各族各界捐献数目如下,康定:工商界二亿一千九百万元;居民八千三百五十一万二千零四十元;锅庄一千零二十八万元;喇嘛寺七十六万元;机关、学校一亿八千九百六十二万零五百元;木雅区四千万元;泸定县一亿元;甘孜县一亿五千万元;丹巴县一亿元;瞻化县一百五十万元;道孚县两千万元;炉霍县一千万元;理化县二百二十万元;义敦县四百三十一万九千五百元。见《藏族自治区爱国捐献超过原订计划》,《西康日报》1951年9月17日第1版。西康的普通藏族百姓也踊跃开展增产捐献,如雅安茶厂职工五十人捐献了工资以外的生产酬劳金二百五十万元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朝鲜前线。⑦《原康藏茶叶公司职工捐献二百五十万元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西康日报》1951年6月8日第2版。康定木雅乡藏族农民苦丁全家七口人,共捐献了五十万元。⑧《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爱国号召》,《西康日报》1951年6月13日第1版。以拣牛粪过活的藏族妇女所隆西不但把自己拾牛粪增产卖得的半个藏钱捐了出来,还发动另外一个搓羊毛线卖的藏族妇女也捐献了半个藏钱。藏族妇女金错,积极鼓励丈夫增产捐献。⑨《理塘各族各界人民展开爱国增产捐献》,《西康日报》1951年8月23日第1版。瞻化县藏族妇女龙真,听到抗美援朝的宣传后,即认捐了一匹马。⑩《瞻化藏族人民踊跃捐献 已缴款一千五百多万元》,《西康日报》1951年10月16日第1版。四川木里的藏族群众也自觉捐献了金、银、人民币、麻布、羊皮等约值五百多万元。[11]《木里各族人民踊跃缴纳捐款》,《西康日报》1951年11月6日第1版。

青海涉藏地区也积极行动,至1951年8月底,玉树、称多、囊谦三县的各族同胞和各机关人员,已捐献人民币两亿两千三百六十五万元。[12]《玉树分区各族人民订出爱国公约 踊跃参加捐献》,《青海藏文报》1951年8月26日第24期第2版。同德藏族牧民从几十里以至几百里外,把成捆的羊毛驮到县里来。羊毛是他们支持抗美援朝的武器,他们认为:早一天缴完牧税,就会早一天取得抗美援朝胜利。“工贡麻族年乃亥部落的八十八户应征户,在开征的第二天,就有七十多户一次缴了九千零六十六斤羊毛,达到缴税额的百分之九十六以上”。[13]《同德草原的抗美援朝》,《青海藏文报》1951年12月15日第36期第1版。甘肃省天祝自治区仅有五万多人口,该地藏族农、牧民在四十天内就捐献了“天祝号”战斗机1架,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完成捐献计划的第一个地区。①《一年来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抗美援朝运动》,《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4日第3版。天祝自治区第二乡的六千多藏族农民和牧民,还写信给毛主席报告开展增产节约的情形,“明年我们决定再把庄稼的收成提高一成,把幼畜的成活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把全年挖药材、打猎等收入提高到六千万元。从现在到过春节的三个月中我们全乡打算节约烟酒等费一千万元,全部用来添置生产工具。”②《天祝藏族农牧民写信给毛主席报告开展增产节约的情形》,《青海藏文报》1951年12月22日第37期第2版。

完成和平解放西藏谈判任务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全权代表土登列门在离开成都前,代表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捐款两千万元用于购买飞机、大炮,并写信给抗美援朝总会:“我们这次到北京,来回已有两个多月了。在此期间,我们亲眼看到广大人民热烈展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爱国运动。我们特捐献人民币两千万元,作为购买飞机大炮之用。这是一个极微小的数字,仅表示我们对抗美援朝的坚决拥护和决心。我们回到西藏以后,一定尽一切努力,坚决执行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彻底驱逐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全部势力,以此来支援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英勇的朝鲜人民。”③《西藏谈判代表阿沛捐款两千万元购买武器》,《云南日报》1951年6月24日第4版。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桑颇·登增顿珠三位谈判代表也在离开北京前,“曾留交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刘格平副主任委员人民币一百万元,请他转给抗美援朝总会,作为捐献飞机大炮的用款。”④《西藏三代表行前曾捐款并表示将发动西藏人民捐献武器》,《人民日报》1951年6月15日第1版。在1952年3月欢度藏历新年之际,拉萨各族人民热烈展开爱国捐献运动,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二月二十六日止已捐献一千多万元。⑤《拉萨军民欢度藏历新年》,《人民日报》1952年3月4日第3版。

(四)藏传佛教寺院和僧人群体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抗美援朝

1950年12月,赵朴初发表了《全国佛教徒一致起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奋斗》的文章,掀起了全国佛教界的抗美援朝活动。1951年2月2日,来自北京市的32个藏传佛教寺院的喇嘛代表和众多佛教界的僧尼汇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抗美援朝爱国示威游行大会。随后,涉藏地区的各大寺院、藏传佛教领袖以及普通僧人都积极响应号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中。

来自云南丽江十五大寺喇嘛联合总会的藏族僧人代表,听了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后,受到极大的鼓舞,特给志愿军代表写信:“您们这种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精神感动了全民族的心灵,您们的英名已轰动了全世界。这是您们的光荣,是祖国的光荣,也是我们少数民族的光荣。”⑥《丽江十五大寺喇嘛联合总会负责人写信给志愿军代表》,《云南日报》1951年7月21日第1版。并订立了各寺喇嘛爱国公约,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云南中甸县喇嘛寺八大康参负责人鲁冗当仓等,代表全体喇嘛一千二百人写信给《云南日报》说:“我们中甸喇嘛寺八大康参的全体喇嘛,为了抗美援朝,除了尽力协助人民加紧生产支援前线外,还号召滇西北地区所有的喇嘛教徒,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⑦《中甸喇嘛寺八大康参负责人致信本报表示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云南日报》1951年5月3日第2版。日库寺是康定一座较大的寺庙,拥有喇嘛三百余人,下辖九个寺庙,全寺僧人在生产、学习、念经三大口号下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的爱国运动,通过承挖药材、开垦荒地等增加收入,踊跃捐款三百万元;订立学习制度,隔七天或十天,由寺中堪布召集全寺喇嘛讲解抗美援朝的道理和时事问题,僧人们的政治觉悟日益提高,认识到“抗美援朝每个人都要出力!”全寺还组织了一百零一个喇嘛经常念经,祈祷毛主席的健康!中国人民志愿军早日胜利!①《在抗美援朝爱国运动鼓舞下 康定木雅区日库寺喇嘛生产学习都有很大成绩》,《西康日报》1951年9月19日第1版。

1951年2月6日,青海省湟中县三万多名各族群众在塔尔寺灯节召开了抗美援朝大会并举行示威大游行,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大会发表讲话支持抗美援朝行动:“抗美援朝,争取和平是中国人民伟大的举动,我非常拥护。”②《湟中三万多各族人民开了一个抗美援朝大会》,《青海藏文报》1951年2月6日第6期第1版。塔尔寺法台夏茸尕布率领喇嘛教抗美援朝宣传队,前往贵德、同德等县藏族人民聚居的游牧地区,向当地人民讲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意义,发动各民族人民参加和平公约签名和订立爱国公约。③《青海伊斯兰教和喇嘛教人士曾分别组织抗美援朝宣传队》,《人民日报》1951年8月14日第1版。同年5月1日,塔尔寺的两千名喇嘛,高举红旗和领袖像,参加了湟中县两万多人的抗美援朝大会,旦巴喇嘛代表全寺喇嘛读了五项爱国公约,在大经堂前,一千六百九十九名喇嘛在和平公约上签了名,并给毛主席发致敬电文,对解放西藏表示积极拥护。④《塔尔寺喇嘛参加大会 一千六百余喇嘛签了名投了票》,《青海藏文报》1951年5月16日第13期第1版6月19日,塔尔寺全体僧众在讲经广场上举行了塔尔寺响应爱国捐献运动动员大会,提出捐献“喇嘛号”飞机大炮。⑤《塔尔寺僧众开动员大会 提出捐献喇嘛号飞机大炮》,《青海藏文报》1951年6月26日第18期第2版。

1951年6月25日召开的青海省各族各界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座谈会上,经青海省抗美援朝分会统一部署,决定“青海各地喇嘛寺院王公、千百户,合捐战斗机一架,定名为‘青海佛教号’,由班禅先生和喜饶嘉措副主席共同负责”⑥《增加生产捐献飞机大炮 本省各族各界决定捐献战斗机三架》,《青海日报》1951年6月27日第1版。。当月,贵德县某寺庙率先捐款一百二十万零九千元。⑦《省抗美援朝分会公布六月份捐款数目》,《青海日报》1951年7月10日第1版。8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喜饶嘉措在塔尔寺召开了有一百多名僧官参加的座谈会,讲解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是保护自己的宗教、民族和家庭。十世班禅额尔德尼首先捐献了一万元银元,塔尔寺也捐献一万元银元。同时,两位佛教领袖联名写信给全省各大小寺院、千百户、札萨克,号召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踊跃参加捐献运动。⑧《努力完成“青海佛教号”战斗机 班禅、塔尔寺首先捐献》,《青海藏文报》1951年8月16日第23期第1版。同年11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特致电政协全国委员会,“誓以个人力之所及,号召各地藏族人民与佛教界信徒,积极参加各地抗美援朝运动,踊跃捐献武器,争取早日完成‘佛教号’战斗机的捐献计划。”⑨《班禅额尔德尼致电政协全国委员会》,《西康日报》1951年11月7日第1版。

二、抗美援朝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涉藏地区治理的建设性意义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共中央提出了“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要求“打仗建设两不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藏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涉藏地区社会治理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一)积极参与抗美援朝体现了藏族人民对新政权的拥护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藏族聚居区相继成立了人民政府并召开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时任西康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桑吉悦希提到藏族人民对新政权的两点感受,一是政府成立以前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宣传和征求藏族人民的意见,甘孜、丹巴等县组织了访问团和工作组到游牧地区去访问。二是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人民为政府服务,藏族百姓反映说:“过去我们藏民到县府不是背水,就是扫地、喂马,现在藏族人也能当县长了,真是我们梦想不到的。”①《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号召也体现了藏族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可,正如藏族妇女智马在访问中说道:“为了保卫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好日子,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参加抗美援朝运动!”②《藏族妇女智马访问记》,《西康日报》1951年10月20日第2版。

藏族社会在抗美援朝时期组建了各级各类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如青年团支部、妇女联合会和妇女代表会议等,加强了群众的组织化程度。1951年5月4日,西康的丹巴县正式成立青年团支部,“丹巴藏、回、汉各族青年共一百三十余人,于五四青年节举行青年座谈,并订出各族青年爱国公约”。③《丹巴各族青年订出爱国公约》,《西康日报》1951年5月19日第2版。相继召开妇女座谈会、妇女代表会议,成立妇女组织,极大地提高了藏族妇女的政治觉悟程度,在抗美援朝的各项爱国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杰出的妇女模范人物。旧社会“妇女不算人,面条不算饭”,出席妇女代表会议的西康藏族妇女阿果利说:“在毛主席民族平等的政策下,我们妇女在各种工作中都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并起着积极作用。我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④《雅江举行首届妇女代表会议》,《西康日报》1951年9月29日第2版。木雅区阿泰乡藏族妇女志玛跑到六十里外的牛场里,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理塘藏族妇女金错在动员拥护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签名运动时,她整天不休息地把自己负责地区的人民都动员签了名后,又跑到别的地区宣传抗美援朝和解释签名的意义。康定木雅区六十六岁的藏族妇女青措,由于解放后不支“乌拉”,废除了苛捐杂税,能够安心生产,家里日子好过了,她知道志愿军打美国鬼子,需要飞机大炮,自动拿出一饼(约一斤)新鲜酥油,一定要工作同志收下转给志愿军,她说:“作为捐献,实在有些少,但是我要表示我的心意。”⑤《藏族自治区妇女觉悟程度逐渐提高》,《西康日报》1951年10月20日第2版。可见,抗美援朝提高了普通藏族老百姓的政治觉悟与参与热情,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国家、对政府的拥护。

(二)抗美援朝促进了藏族人民对和平解放西藏的全力支持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从北京返回青海,在青海省人民政府举行的晚会上致辞:“在毛主席英明的领导下,完成了三十多年来谁也不能解决,谁也没有办法解决的西藏问题。”⑥《省人民政府举行晚会欢迎班禅额尔德尼先生》,《青海藏文报》1951年7月6日第19期第4版。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正是全国上下正在抗美援朝时,二者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抗美援朝对西藏和平解放进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的鼓舞,“无论是在千山万水、雪山草地的长途行军中,或是在斩荆凿石的生产修建工作中,我们只要想起了您们忘我的英勇斗争,听到了您们的捷音,就增加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力量。”①《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致电志愿军祝贺新年》,《人民日报》1952年1月3日第3版。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已解放地区藏族人民落实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表现在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全力支持上,“全国人民特别是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和昌都地区藏族人民的积极支援与西藏僧俗人民的协助下,人民解放军根据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于去年九月间胜利进驻拉萨。”②《驻拉萨解放军和西藏军民举行庆祝大会》,《人民日报》1952年2月2日第1版。

1950年11月17日,康藏前线藏族农人、牧人、商人、喇嘛高举着国旗、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像,打着大幅藏文标语,举行响应抗美援朝的集会。会上大家一致表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用最大的努力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③《康藏前线藏族人民集会响应抗美援朝》,《人民日报》1950年12月5日第1版。率先获得解放的昌都地区已有三千七百七十八名各寺院的喇嘛和男女藏胞,在拥护缔结和平公约的签名簿上写道:“我们誓以全力支援解放军迅速解放全西藏,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去。这就是我们藏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实际行动。”④《昌都各寺院喇嘛和男女藏胞已有三千七百余人签名投票》,《西康日报》1951年5月17日第1版。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是解放军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隶属西康的理化、巴塘、康定等地的藏族群众在运输、物资保障、翻译引导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理化县副县长毛垭在人民代表会议上保证坚决完成两万驮支前的运输任务。⑤《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巴塘藏族人民成立了支援前线委员会,“组织了修建组、采购组、供应组、柴草组、运输组、担架组和引导翻译组,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在修造船只的工作中,远近各村的群众和城区的全体木工,昼夜不停地赶造木船和皮船,在很短的时间内加速完成了5个大木船、15个小木船、50个牛皮船,运输了大批军用物资。”⑥《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西康日报》1951年6月6日第2版。据不完全统计,巴塘藏族青年男女“到西藏前线人民解放军中担任工作的有一百六十余人”⑦《向藏族军属拜年》,《西康日报》1951年3月11日第3版。。康定也积极行动,“康定各族人民,曾携带帐篷粮食,梭渡大渡河、雅拉河的柳索桥,翻越张古山,完成了大批柴草的运输任务。当进军部队经过康定的时候,康定各机关部队除自己跑到三、四十里以外的大山去打柴割草,供应进军部队的需要以外,并采取生产与支前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了群众性的打柴割草运动。”⑧《康定各族人民翻山涉水运送粮草 妇女组织起来积极支援部队》,《西康日报》1951年11月4日第1版。在当地人民政府和妇联的领导下,藏族妇女都与男子一样热情参加了支援进军西藏的运输工作,德格、理塘、雅江、石渠、白玉等县藏族妇女,日夜赶着牦牛跋山涉水,运输军用物资。德格的藏族青年妇女曲梅巴贞就是运输一百多次、爱护物资的支援模范。康定各族妇女组织起来,帮助战士缝补衣服、烧水、煮饭、做干粮口袋、碗套等物,鼓舞战士们奋勇前进。⑨《支援解放西藏的运输模范藏族青年妇女曲梅巴贞》,《西康日报》1951年7月23日第2版。

(三)抗美援朝期间藏族社会的生产技术、医疗卫生和内部纠纷等方面得到改善

邓小平在领导西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时,特别强调要联系到实际工作中,应在每项具体工作中去进行。①刘全:《邓小平领导西南抗美援朝运动》,《党史文苑》2013年第9期,第11—16页。抗美援朝运动的组织和开展,客观上也促进了藏族传统社会面貌的转变。一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收入。抗美援朝中的爱国增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族落后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更新换代。1952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举行全区生产会议,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阿旺嘉措在发言中指出:“我们藏族人民有两个病。一个是过去民族不平等,现在共产党已经给我们治好了。一个是生产很落后,人民穷困,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医生,这次会上讨论的计划和办法就是药。只要我们努力实行这个计划和办法,我们的日子就会一天一天过的更加幸福。”②《我省藏族自治区举行全区生产会议 决定今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爱国增产运动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土特产 认真保护畜牧业》,《西康日报》1952年4月15日第1版。西康国营的乾宁农牧场,积极对附近藏族农民进行耕作技术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耕作技术水平。③《对省农场爱国增产竞赛挑战 藏族自治区乾宁农牧场坚决应战》,《西康日报》1952年4月13日第1版。道孚、邓柯、巴塘等县也成立了国营农场,并采用内地的条播或点播方法种下小麦、青稞等作物。④《道孚、邓柯、巴塘等县国营农场正式成立》,《西康日报》1951年5月12日第1版。为扶植和发展藏族农民的生产,政府还发放农业贷粮和种子,并试种茶叶。⑤《甘孜县府贷放籽种粮解决了一些农民困难》,《西康日报》1952年5月13日第1版。甘孜县由各乡工作组领导群众采用“育苗法”试种茶籽58斤。该县孔撒乡的巴登吴须特别把一块准备种菜的园子留下来,要求区人民政府发给茶籽试种,并对工作组的同志说:“人民政府又给我们办了一件大事情!自古以来,我们天天离不开茶,但是,从来没有想到:今天我们自己也能种茶了!”⑥《乾宁、道孚等县藏族农民普遍试种茶籽播种完毕》,《西康日报》1952年5月19日第1版。除此之外,各地积极鼓励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和采挖药材等,如康定木雅区1951年春耕多开垦了三十多石的荒地,种植了五千四百株树木,并组织二百多人上山挖药材,向康定贸易分公司签订了一万斤大黄的合同。⑦《康定木雅区藏族人民积极进行农副业生产》,《西康日报》1951年5月17日第1版。青海省的藏族牧民改善饲放方法,各种牲畜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⑧《全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贡献了巨大力量》,《人民日报》1953年8月3日第2版。

二是人畜的卫生防疫得到显著改善。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曾先后派出三个医疗工作组赴西藏调查卫生医药情况,进行医疗工作,并拨款四十亿元作藏族人民医疗费用。⑨《全国民族卫生工作两年来获得显著成绩》,《西康日报》1951年9月6日第1版。为给藏族牧民防治牛瘟和口蹄疫等传染病,特组建牲畜防疫队到基层工作。“为了发展藏族人民的牧畜防疫事业,最近又组织了五十九人的牲畜防疫队,到各县工作。”[10]《藏族自治区半年来工作的概况》,《西康日报》1951年5月16日第1版。及时防治了牛瘟蔓延,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的人民都这样说:“人民政府来了,不仅人翻了身,牛也翻身呀!”[11]《藏族自治区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暨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写信给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和全体指战员致敬慰问》,《西康日报》1951年10月25日第2版。中央防疫队和西北口蹄疫防治委员会还到青海给藏族牧民治病[12]《中央防疫队给各族牧民治病》,《青海藏文报》1951年2月16日第4期第2版;《西北口蹄疫防治委员会给各族农牧民的一封信》《青海藏文报》1951年4月6日第9期第2版。,并进行防治知识宣传[13]《牛害了口蹄疫怎样治》,《青海藏文报》1951年3月26日第8期第2版。,协助扑灭共和等地的牛瘟[14]《共和的牛瘟大部扑灭》,《青海藏文报》1951年12月22日第37期第1版。。云南省卫生处组织了流动性医药防治队,深入到涉藏地区开展医疗卫生工作。[15]《加强兄弟民族地区医疗工作》,《云南日报》1951年3月26日第2版。此外,人民解放军入藏部队的医务人员积极为沿途的藏族人民治病,极受欢迎,过去老百姓遇病就求神,现在则互相传告:“有病找解放军去治。”据入藏部队卫生部门不完全统计,已有一万多个藏族百姓和喇嘛得到治疗,其中喇嘛即占百分之十五。驻昌都某部的医务人员还协助进行预防天花的工作,仅在第一天,就为一百八十名藏族儿童接种了牛痘。为照顾边地藏族百姓,部队的许多门诊所还特地增加夜班,并派医务人员出诊。巴塘和宁静两地诊疗所的部队医务人员,曾在东西千里、南北百余里的地区为当地藏族百姓出诊。据巴塘诊疗所四个月的出诊统计,受诊人数即达一千二百人。①《入藏部队医务人员积极为藏族人民治病》,《西康日报》1951年10月20日第2版。

三是解决历史纠纷,促进民族内部团结。1950年11月17—2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康定举行,会上签订了各族人民团结公约,规定各民族间与民族内部的一切纠纷,应通过人民政府,用调解方式协商解决,禁止械斗、打冤家、暗杀、毒害等行为。②民族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 1949—1983》,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81页。随后,邓柯、德格、白玉、石渠等县都签订了“爱国团结公约”。③四川省德格县志编纂委员会:《德格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巴塘、义敦两县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之下,联合召开团结会议,解决了六十年来历史纠纷案六十六件。④《巴塘、义敦两县联合召开团结会议》,《西康日报》1952年6月25日第1版。云南中甸县也相继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区、松赞林寺互换团结公约。⑤云南省中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甸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15—316页。1951年12月7日,云南境内的中甸、德钦及维西与西康境内的乡城、巴安东区五方民族头人在解放军工作队的调解下,最终和地方政府领导人共同协商,订立了《滇康边区第二届藏族协商会议团结公约》,以改变涉藏地区长期以来仇杀不断的现状。⑥韩丽霞、杨学政:《云南藏族的人权历史与现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8页。1952年,德钦县地方各实力派系代表通过协商,签署了《德钦县各族人民团结公约》。⑦云南省德钦县志编纂委员会:《德钦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45页。有纠纷找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成为藏族人民的基本共识,在《滇康边区第二届藏族协商会议团结公约草案》中提到:“藏族人民团结起来,为了巩固我们的团结,不打冤家报私仇和暗杀等行为,过去一切纠纷应通过双方人民政府共同协商调处。”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迪庆州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90年,第150—151页。青海塔尔寺的喇嘛教宣传队在宣传期间还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圆满地解决了内部纠纷案六件,增进了藏族人民内部的团结。⑨《青海伊斯兰教和喇嘛教人士曾分别组织抗美援朝宣传队》,《人民日报》1951年8月14日第1版。

三、抗美援朝对藏族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贡献

抗美援朝的宣传动员,成功地将国家意识、国家话语全面覆盖至涉藏地区,国歌、国旗、宣传标语、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和照片展览等多渠道的宣传形式深入边远的藏族农牧区,“许多过去与外地隔绝的地方,现在也展开了这个爱国运动”⑩《藏族自治区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暨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写信给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和全体指战员致敬慰问》,《西康日报》1951年10月25日第2版。。抗美援朝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藏族人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号召的重要旗帜

抗美援朝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的新闻报道中,爱国主义无疑是最鲜明的关键词。 “使广大的藏民、喇嘛、牧民都能普遍地受到一次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①《藏族自治区五一以前普及抗美援朝运动初步总结及今后的工作任务》,《西康日报》1951年5月28日第2版。,这是时任中共康定地委宣传部部长的刘长健对自己工作任务的明确定位。报道中时常用具体参与人数的统计来说明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如“白玉县从七月份展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以来,藏族各界人士已达三百多名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②《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后白玉县藏族同胞受到了爱国教育》,《西康日报》1951年8月16日第1版。。1951年9月17日,《西康日报》专门发表题为《向藏族自治区的人民祝贺》的社论文章,“藏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已基本上完成了他们原来的爱国增产捐献计划,我们特向他们祝贺!他们通过这一运动,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加强了对于伟大祖国的热爱。”同时,该文也对涉藏地区抗美援朝的意义进行了掷地有声的说明:“我们必须认识:爱国增产捐献运动最主要的意义还是要通过这一运动,使每一个人都要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③《向藏族自治区的人民祝贺》,《西康日报》1951年9月17日第1版。

(二)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增强了藏族人的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

在涉藏地区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抗美援朝宣传活动,促进了藏族群众对国际时事的了解,增强了对国家危亡的紧迫感,更是一场国家文化对涉藏地区的全方位辐射,推动了藏族人民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普及和巩固。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普及抗美援朝宣传教育,组建康北、康南两个工作团,共二百三十余人,各团内设有文艺工作队、电影放映队、医疗队和兽医队等,并携带大批用藏文翻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各种宣传品等文件,备有赠给藏族人民的毛主席像、纪念章等各种礼品。④《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两工作团开展抗美援朝和政权建设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4月13日第1版。涉藏各地区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学习教育活动。西康省立康定中学的学生将报纸上的时事新闻用黑板报的形式张贴,发动学生集体阅读,并组织老师作了题为《朝鲜史地》《美帝侵略朝鲜的经过情况及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朝鲜国内的民主改革》和《国际和平力量对朝鲜人民的支援》等的专题报告。⑤《我们学校的抗美援朝运动》,《西康日报》1951年12月20日第1版。1951年,青海省贵德县的藏族群众组织了八个藏文读报组,通过阅读报纸理解抗美援朝的道理,“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还想侵略我国。朝鲜是我们的邻家,我们救邻家,就等于救自己。不抗美援朝,我们就不能过幸福的日子。”⑥《贵德藏民热心读报》,《青海藏文报》1951年12月15日第36期第4版。还提出了今后巩固和发展藏文报读报组的计划:1.向全乡藏民宣传读报的好处;读了报觉悟才能提高,文化上才能翻身;能知道人民政府的政策和国家大事,能识下本民族的文字。2.今冬明春在全乡组织五个读报组,在喇嘛寺院组织九个读报组。3.每月给报社写稿子或写信一次,提出对报纸的意见和反映情况。⑦《读了藏文报纸眼睛明亮了》,《青海藏文报》1951年11月26日第33期第4版。昌都成立了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委员会,该会组织了时事讲演会,听众近三千人;另设立了抗美援朝展览室,该室门口高悬着“兄弟民族团结起来,共同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的巨幅彩画,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①《昌都各寺院喇嘛和男女藏胞已有三千七百余人签名投票》,《西康日报》1951年5月17日第1版。在青海果洛牧区,还组织了帐房流动读报组。②《赴朝慰问团青海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传达》,《青海日报》1953年1月15日第1版。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既增强了涉藏地区抗美援朝的宣传效果,又成功地将国家意识、国家符号辐射到藏族人民中。电影放映队放映的《中国民族大团结》《欢乐的新疆》《抗美援朝》等影片,深受藏族人民欢迎。青海省文教厅的五个放映队携带大批影片、幻灯到共和、都兰、祁连、同仁、河南、尖扎、果洛和玉树等地区,先后放映了四百四十一场,观众达七十五万多人。③《省文教厅电影放映大队到共和藏族自治区轮回放映》,《青海日报》1953年5月8日第1版;《活跃在果洛区的电影放映队》,《青海日报》1953年5月20日第1版。云南中甸的藏族人民看完抗美援朝新闻片后,深受鼓舞,一个藏族青年说:“志愿军这样的英勇作战,我们各族人民一定要加强团结,搞好生产,来支援志愿军打垮美帝国主义。”④《中甸各族人民热爱人民电影》,《西康日报》1952年8月19日第2版。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文工团到西康省藏族自治区进行汇报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⑤《我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文工团连日在雅安市汇报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西康日报》1953年1月25日第1版。文工团的歌舞组、曲艺组、杂技组等分别演出了朝鲜歌曲《快乐的驾驶员》、杂技“飞碟”和“顶杯”、快板“支前忙”等节目。⑥《西康画刊》第5期登载了十四张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文工团在西康文艺表演的照片,刊载在《西康日报》1953年2月2日第2版。此外,练唱国歌、悬挂国旗和巨幅标语以及举行展览等也是常见的宣传形式,如成立西康抗美援朝理化支会时,青年学生练唱国歌,并在街头或墙壁上贴满了“反对美帝武装日本”“拥护世界和平理事会各项决议”等藏文巨幅标语。⑦《理化藏族人民坚决抗美援朝》,《西康日报》1951年5月19日第2版。在庆祝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政府成立大会上,飘扬着五星红旗,会场两旁写着:“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万岁!”“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的巨幅标语,尽管民族语言、服装不同,但都为自己今天已得到的自由、民主,成立了自己的政府而欢欣鼓舞。一致燃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火炬。⑧《康定五千人举行示威游行》,《西康日报》1951年11月28日第1版。赴朝慰问团青海工作组农业区宣传队在互助以照片展览等形式,进行了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提高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抗美援朝和建设祖国的信心。⑨《赴朝慰问团青海工作组在互助进行传达》,《青海日报》1953年1月21日第1版。

(三)“都是一家人”的团结意识空前增强

加强民族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1951年2月16日,乌兰夫号召全国各兄弟民族人民更进一步亲密团结起来,继续展开抗美援朝运动。⑩《乌兰夫号召全国各兄弟民族人民更进一步亲密团结起来 继续展开抗美援朝运动》,《青海藏文报》1951年2月16日第4期第1版。1951年12月12日,毛主席致电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全体代表,特别指出:“帝国主义过去敢于欺负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各民族不团结,但是这个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①《毛主席电勉各族人民努力增产节约加强抗美援朝》,《青海藏文报》1951年12月22日第37期第3版。

康定藏族自治州甘孜县贡隆乡乡长多基泽瓦听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报告后说:“朝鲜人民、西康人民、少数民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帮助朝鲜打垮美帝国主义,也就是等于少数民族自己帮助自己。”②《藏、彝、回、西番各少数民族人士订立爱国计划表示要把抗美援朝运动深入到本民族群众中去》,《西康日报》1951年5月24日第1版。在西康召开的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来自乾宁县的印巴代表说:“不团结就不能安居乐业。民族间与民族内部都应该加强团结,要这样才能搞好生产,建设新的藏区。”③《藏族自治区各县纷纷召开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西康日报》1951年4月18日第1版。青海的贵德县因水利不合理的使用,藏族村民之间存在着矛盾。在抗美援朝爱国增产运动的宣传教育下,双方共同修渠,合理地制定了水利灌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团结。④《抗美援朝运动加强了民族团结》,《青海日报》1951年7月10日第2版。

四、结 语

抗美援朝史是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研究主题,也应成为民族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口号的抗美援朝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全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⑤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4日第2版。可以说,抗美援朝运动,就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赋能”运动,赋予群众“政治能量”“经济能量”和“文化能量”,并在此过程中,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各族群众中滋生、发芽和壮大。

研究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既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治藏政策和成就的梳理,也是对藏族人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众参与意识、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27—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的生动史实和丰富个案,是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历史资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巨大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日报藏族自治区
The Light Inside
《演变》《藏族少女》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灵感日报
论藏族题材电影文化主体性之构建
灵感日报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数据库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