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刘婷婷,赫 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离退休人员办公室, 北京 100005)
2021年初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北京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之两会上提出与健康有关的话题,“未来最值钱的三件事”:第一件是我很健康,因为不会拖累家人;第二件是我能让别人健康,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第三件事是我走在传播健康的路上,生命才更有意义。这三句话登上了各家媒体头条,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我们多年从事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对“未来最值钱的三件事”感触颇深。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是指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最先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欧洲[1],中国1999年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1982年维也纳老龄大会的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10%以上[2]。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引起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从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而且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比例越来越高,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年轻化比例越来越低。加之,当下的年轻人面临的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往往房子排在爱情之前,不想结婚、不想生子的大有人在。统计数字显示,结婚率和离婚率出现“尴尬交叉”,结婚率逐年降低,离婚率上升,也成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
当社会在不断高速发展时,社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这种激烈的社会环境已经造成人们巨大的生活压力,基础医学研究所和院校同样融入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而在这种大环境中衍生出这样的群体,他们上半辈子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在科研、教学以及党政和后勤等工作岗位,辛辛苦苦为生活为家人去打拼劳作,下半辈子却颤颤巍巍地为自己求健康。他们在健康与生活二者当中,选择了生活。等到能解甲归田退居二线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时,却一身病痛,年轻的时候贡献、打拼以及赚钱养家,年龄大了退休在家又总是担心自己会拖累谁,又能依靠谁。父母在子女工作或成家后,总是不愿多去打扰,平时遇到身体不适,轻易也不愿意说出来,怕子女担心,更害怕增加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害怕拖累子女,成为子女的负担。尤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压力愈发加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曾推出一支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讲述了年迈的父亲为了不让出门在外的女儿担心,对孩子隐瞒了自己正在独自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的事情。还嘱咐孩子要照顾好自己,家里一切都好。这也是千千万万父母的写照。
其实,我们失去健康的时候不是真的只有自己痛苦,还有我们的家人、朋友,他们会和我们一起难受。同时我们的病痛还会给家人带来负担,这种负担除了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家庭富裕的不担心钱,但也会为我们分心、担心、忧愁。而家里刚够温饱开支的,突然生病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正所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场大病回到解放前”。
回忆我们认识的一位黄老师,从90年代自己父亲去世到2017年,这期间她的丈夫、公婆、弟弟接连因病离世。直到2017年底,退休没多久的黄老师被确诊患有宫颈癌,这一年对她来说是失去最多的一年,她不仅仅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自己的健康。据黄老师回忆,当时听到医生说她患癌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那一年经历好几次和至亲的生离死别,心理上好像都变得麻木了,但是一想到自己女儿,还是打起了精神去积极面对。她说她要坚持,要健康起来,不能去拖累自己的家人。当年在家人生病的时候,黄老师常常是身体力行地去照顾与陪伴,这个过程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到底有多煎熬,除了要准备随时面临至亲的离去,还要承受每天来回奔波照顾病人的身体疲惫。她深深体会到,不当累赘不仅仅是为了节约金钱,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好的身体。她那年所经历过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去经历了。
听到黄老师的经历,看到她现在展示的积极乐观心态,不禁感慨,这一生无论我们是年轻力壮还是步履蹒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有机会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追求我们想得到的一切。家人最大的希望并不是我们能不能让他过更好的生活,我们的健康和快乐其实才是他们的愿望!当我们明白生命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才能得到延续的,不要感叹老天不公,也不要轻言放弃,有希望就要去坚持。
伟大的哲学家泰戈尔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福祸相依,你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的身边,抚慰你的心灵。
人生着实过于短暂,真正能把握的只有当下,一定要好好珍惜。无论何时都要牢牢记住,我们的健康不仅属于自己,为了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要记得珍惜自己,我们的健康就是亲人最大的幸福。好好活着,健康地活着,才能去爱我们身边的人。
我们还认识这样一位心怀大爱的前辈。她说:“我不仅要好好活着,还要有意义地活着!”她就是利老师,她不仅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自己患病的老父亲,也在无偿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利老师父亲在本当安享晚年的古稀之年被确诊患肠癌,在听从医生安排做了手术后,家人才发现后面的康复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工程。大家几乎都是谈癌色变,但利老师却没有气馁,看到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想到医生曾说最多活不过3年,但是她就是坚信有方法能治疗父亲的病。在父亲术后康复期间,利老师四处奔波,非常积极地为父亲寻找癌症术后疗养身体的方法,同时也在不断地积极参与和寻找各种抗癌康复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家人积极心态的影响,已经古稀之年的老父亲在术后康复期间配合度也提高了很多,从一开始的反感抗拒变得十分配合。这个心态的转变极大地带动了身体的好转。在她寻找康复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其父亲的寿命从癌症术后到最后离世,间隔了十几年,远超过最初预期的3年。
在这十几年如一日的陪伴和四处奔波寻找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利老师通过自己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态,帮助父亲延长寿命十几年。爱老尊老养老原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利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要等人不在了再去感慨,也不要在此生留下遗憾。利老师说她要有意义地活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经历过与家人的生死离别后,她现在每天都走进医院、社区做义工,去帮助那些无助的有抗癌需求的患者,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初的迷茫,想及时地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指引,不用像自己当年为父亲寻找治疗方案那般走了各种弯路后才找到优质的平台,及时为家人提供好的治疗方案,早日缓解病痛折磨。自从接触到癌症后,只要是身边有人有抗癌方面的需求,她都是不求回报地去奉献。
2021年北京两会上提出了“未来最值钱的三件事”,我认识的这些前辈们都做到了。回想他们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他们退休去做义工,帮到那些迷茫的需要帮助的人时,他们内心非常地满足。结束工作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况且这部分懂得健康重要的老人还在帮助别人变得更加健康,这种大爱源于他们懂得珍惜当下与感恩将来。心怀感恩,皆是美好。其实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已经将它消磨了一半。生命只有一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