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馨,陈跃鑫*,杨 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1. 血管外科; 2. 骨科, 北京 100730)
自2014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意见》发布以来,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始进入“双轨制”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医学专硕”)不仅需要完成作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任务,还需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履行“住院医师”的临床义务。面对新的培养要求,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医疗人才,成为了各大医学高校和教学医院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临床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三方面浅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下医学专硕的综合能力培养。
拥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是一名优秀临床医生的基本条件。目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医学专硕进行二级学科范围内的轮转,这是对各科专业临床和理论知识进行回顾的良机。然而,很多医学专硕在轮转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是“够用就行”,且缺乏回顾,导致出现“转一科,忘一科”的情况[1]。另一方面,由于仅轮转二级学科或相关学科,其他学科的诊疗主要依靠会诊,使得医学专硕养成了依赖心理、逃避心理,不愿意去深度学习专科知识。这种心理也成为了夯实临床基础知识的一个障碍[2]。针对这样的现象,一种解决方式是从各大医院所应用的病历系统入手[3],将各科的常见病和典型病例进行相应的总结和梳理,在医学专硕遇到类似患者时,可在病例辅助系统中学习到本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诊疗原则,帮助医学专硕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型科研学习型病历系统”正是基于这样的构想,将临床病历书写、自主学习和辅助科研这三者功能融合为一体,这样既节省了医学专硕工作和专科学习的时间,同时将知识结合了临床病历,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效率,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医学专硕在接受本科教育时,不同的疾病体系、同一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机制等,可能会被分割到不同的专业课进行授课,这导致了医学专硕进入临床之后,无法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网络,无法将不同体系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和关联,缺乏相应的系统性思维的能力。长期以来,临床工作中形成由上而下、上传下达的工作模式,这使得医学专硕习惯了在临床诊疗活动中被动地去接收和执行上级医师下达的相应指令,而不是在临床工作中主动思考,主动求证求因,寻求解决措施。这造成了医学专硕在诊疗过程中缺乏应用已有的知识对诊疗措施进行识别和选择的能力,即缺乏相应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正是优秀临床医师不可或缺的两种思维模式。
为了提高系统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一方面可通过上级医师或教授带领医学专硕进行临床案例分析,帮助其梳理和优化知识框架,提高医学专硕进行思维训练的意识。另一方面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引导医学专硕跳出思维定式,模拟“如果你是患者的主治大夫”场景,鼓励医学专硕尝试从上级大夫的视角去思考临床的情况,提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在上级大夫带教的过程中得到验证和修正。通过这样的主动“拔苗助长”的方式,提高医学专硕发展系统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4-5]。
医学专硕的本质仍是“研究生”,因此科研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然而,医学专硕在入学后便直接进入临床,并未经过专业的科研培训,科研相关的能力主要在阅读文献、撰写文章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这导致医学专硕一提到科研便觉得毫无头绪、无从做起,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尝试,这不仅浪费时间,也缺乏效率,更重要的是多次碰壁还可能造成对科研失去兴趣,或者是“谈科研色变”,不敢再碰科研。尽管有些医学高校也设置了科研课程,但由于课程时长及深度受限,且专硕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临床工作和临床知识的学习上,难以完成科研知识的深度学习,导致对于科研知识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专硕对科研的兴趣。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考虑为医学专硕提供系统的科研培训,优化科研课程设置。在进入临床之前即开始科研课程学习,并在进入临床之后持续为医学专硕提供科研学习平台。合理安排研究生的临床工作量,并做到科研平台的全天候开放,最大限度地为研究生的科研提供硬件支持[6]。科研课程应包括文献检索、阅读、软件的应用、学术论文的撰写,还包括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等。通过科研课程的学习,让医学专硕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培养和增进科研能力,训练科研思维,敦促其掌握科研方法,从而减少畏难心理,增强对科研的兴趣。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医学已不能被视为一个封闭的学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7],以多学科协作为例的科室之间的合作,以“医工结合”为例的医疗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均展现了学科间和学科内的合作和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鼓励医学专硕进行交流是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方面应鼓励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科研型硕士研究生进行交流,定期开展组会、读书报告会、学术沙龙等,共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互相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应提高医学专硕的学术汇报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同时,在各大医院和高校在举办讲座时,不应仅局限于医疗行业内的教授,其他专业的领军人物、创业榜样的经历和经验同样可开拓医学专硕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医学专硕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一项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调研[8]中,有55.12%的学生从医目的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53.02%的医学生对未来从医道路的艰辛没有做好准备;41.27%的学生表示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将不会选择医学这个专业。医学生从医目标不明确、对医学缺乏热爱和对未来的迷茫等均可能造成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医学专硕心理失衡,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9]。
欲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虽无可厚非,但它应该只是医学专硕人生目标的一部分。医学本身的“帮扶精神”和“探索精神”均应包含在医学专硕生人生目标之中,使目标更加饱满和立体。这可能需要医学专硕的导师和带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特长,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点,完成其全面目标的设定。另外,医学生对医学的印象可能停留在“背书”和“考试”的层面上,而实际上,医学的“价值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赋予了医学迷人的特质,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对此可能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高校可通过设立人文社科类讲座向医学专硕生普及相应的知识,促进医学专硕心理、生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医学专硕更加侧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然而,某些科技评价中的“唯论文”论,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学专硕。比如导致医学专硕学习和进行科研工作过程中掺杂一些功利性的目的,比如获得科研奖励,获得更完美的简历等;而不单纯是从临床出发,利用科研手段,解决临床问题。更有甚者,少数专硕甚至会产生“无需做好临床工作,文章才是一切”的想法。而要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健全的研究生评价和奖励体系。对于医学专硕,学术论文的撰写虽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作为医学专硕培养的全部。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轮转科室带教老师评价、导师评价、患者评价甚至研究生自身评价和互评,均应纳入相应的评价规则中,以建立全面的评价和奖励体系。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培养出临床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是各大高校和医院的共同目标。为顺利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夯实自身基础,勤勉不倦;还需导师们充分关心医学专硕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为医学专硕提供学术指导,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调整心理状态;同时各规培基地需要完善自身教育模式,建立健全的科研培训机制、评价和奖惩体系,以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