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世笙 魏 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直面青少年教育与成长的现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全面发展,以塑造理想人格。新时代教育改革与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内在高度契合性。
理想人格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与社会关系中对个人的综合期待与要求,为特定社会成员提供了做人的基本方向和最高标准。[2]“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人理想人格的至高追求;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即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3]新时代的理想人格是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轻视或忽视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培养。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意味着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教育领域不再过分注重数量、规模和普及程度,而是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和高质量发展。[5]学校和家庭更加尊重青少年的喜好与需求,更加重视青少年的主体性和可塑性,更加注重青少年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为满足人们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追求,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加强和提高教育改革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6]2019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努力培养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恪守良好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7]2020年3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明确指出要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8]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9],促使学校将体育和美育摆在突出位置。2021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指出学校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让学生回归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0]综上,新时代教育改革始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人格为归宿,为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学校教育多元发展提供了明确思路,为新时代塑造青少年理想人格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时代的理想人格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而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因此,新时代教育改革要以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为大任。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应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1]本文以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为出发点,以青少年的人格现状为基础,将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内涵概括为有坚定理想信念、有乐观人生态度、有强烈创新意识、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多元文化冲击和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致使青少年受到“丧文化”“躺平”“摆烂”等不良思潮的影响,逐渐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人际关系失调、意志力薄弱、心理状态失衡、畏避社会责任等问题。新时代,党中央多次指出要通过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使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部分地方和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够,教材内容、评价体系等都有待健全。同时,强调新时代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2]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认知与实践相分离的状态,而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加注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河北某小学发起“城乡互动课堂万里行”的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回顾先辈们的艰难岁月,激励其奋发向上、坚定理想信念。[13]北京市某中学举行的校园爱心义卖活动[14],使青少年获得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带来的精神成就感,环保意识也得到加强。新时代课程思政较过去更加强调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除此之外,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更应该将爱国主义厚植青少年心中,引导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履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克服这一主要矛盾,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愈发重视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然而,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占比7.4%。[15]学校繁重的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轻视、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青少年自身的低抗压能力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本该朝气蓬勃拥有无限可能的年纪变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甚至对人生绝望。社会、学校、家庭这种短视、功利主义倾向的错误育人观念致使青少年沦为成绩的工具,压得他们喘不上气。国家很快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学校和家长应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6]各级各类学校很快将“双减”落在实处,其成效显著。有关数据显示,分别有83.5%、63.3%的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非学科类培训。[17]这表明《双减政策》减轻了青少年的课业负担,家长和学校也赋予青少年更多自己选择的机会,部分青少年也表示他们更加向往校园生活,《双减政策》把本属于青少年无忧无虑的童年、跳跃的思维以及活泼好动的天性都归还给了他们。除此之外,教育理念的改革使得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表达和宣泄情绪,走出自卑和自负的情绪怪圈,正确认知自我,积极乐观生活。
以往教育的本质就是直接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以应对相关考试,从而达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水平。[18]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既阻碍了青少年思维的长远发展,使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容易造成青少年认知方式单一化,思维方式僵化,遑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然而,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19],并认为这一目标是最重要的。新时代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促使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2020年12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创新教学方法。[20]2020年3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实践体验,手脑并用,培养青少年结合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2021年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学生应用新技术,还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学习能力。[22]目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青少年发展需求,翻转课堂、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线上资源丰富,青少年有充足机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将构想付诸于现实,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部分学校也将校企融合提上日程,赋予青少年更多动手创造和实践的机会。
教育评价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评价改革是推动教育整体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突破口。[23]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教育评价的异质性和价值目标的缺失,教育评价内容的匮乏,教育评价规范的异化和扭曲,教育评价主体的参与度不均衡,教育评价方法的使用不均衡,教育评价结果的功利化取向。[24]以上问题表明教育评价体系已经偏离其本质。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评价体系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5]2020年10月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要求促进评价方法多样化,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德育评价,加强体育评价,完善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26]从评价主体来说,不再局限于教师,学校开始重视家长评价、同伴互评以及学生自评多种主体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评价类型来说,学校考虑到青少年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以及增值性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看,完善德育评价引导青少年注重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体育评价使青少年拥有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健的体魄;改进美育评价帮助青少年学会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追求高尚的情操;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使青少年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以上对于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都指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青少年理想人格塑造为核心目的,以青少年理想人格塑造为大任。为此,塑造青少年理想人格应从自我教育改革、家庭教育改革、健康教育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四个方面进行。
自我教育,简言之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它是主体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而自觉进行的教育活动。[27]新时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视域下,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不仅要依靠各级各类教育,而且要让青少年学会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因此,塑造青少年理想人格,重点在于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其一,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青少年在各种压力之下,自我能动性未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缺乏自我教育的独立性和积极性,找不到合适的理想自我。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教育部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主体性,强调学习方法、评价体系的创新性和多元化。《总体方案》明确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学校和家长应该着眼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指导帮助青少年确立奋斗目标,找到合适的理想自我。[28]
其二,创新青少年自我教育方法。《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要以青少年的体验为基础,拓宽青少年的学习路径,完善各项体系保障。[29]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应当积极与当地军区、社会各级服务部门、博物馆等取得联系,给青少年创造身临其境学习的机会。此外,学校应适当加强榜样力量的影响,结合身边的正反面典型事例、政治时事等帮助青少年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能严格要求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其三,优化自我教育氛围。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其成长环境极其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荀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说法,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无不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当积极优化青少年自我教育氛围。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勤于研究、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良好社会风气。良好的自我发展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学会劳动、宽容、自律、勤俭节约、感恩。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学校应注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和优势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内图书角、教学走廊、空教室等资源对学生进行隐形教育;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学校各种节日的策划,采用评比、展示等方式,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自主意识,提高其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布朗分布伦纳(Brown Bree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作为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是一个“微观系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0]在应试教育氛围下,家长将学习看作孩子“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青少年理想人格,以家庭教育改革为根基采取相应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随着竞争意识、平等意识的增强,我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家庭教育焦虑现象。有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每年50%以上的支出用于教育,29%的家长愿意支付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学费支出。[31]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望使得青少年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不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盲目比较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注重发掘孩子的优势和特长。[32]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提出家长要注意家庭教育方法,树立良好家风。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以及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家长要不断反思,利用各种机会接受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努力提升自身教育素养。
其二,构建家校共育模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3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越来越多教育者研究家校共育视域下的更多教育可能性,显而易见的是,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成长和活动场所,其形成的教育合力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形成。第一,学校要开设“家长培育课堂”,组织家长接受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第二,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制定《家校共育手册》,让家长有机会向各任课教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约定家长进校园、进课堂的时间,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情况;定期举办“家长讲座”,让从事相关职业或者具有相关经验的家长分享心理、医疗卫生、消防安全等知识,家长之间也可以彼此交流并探讨育儿经验,在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塑造孩子的理想人格。第三,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线下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专家讲座、组织有效的亲子活动;线上可以通过微信群定期汇报孩子的表现情况,联手建立电子成长档案。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34]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35]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36]基于此,我们必须以健康教育改革为手段帮助青少年塑造理想人格。
其一,注重青少年身体健康。目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不容乐观,2016年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体质调查(PAFCTYS)表明,我国青少年严重缺乏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4.4%和11.9%。[37]新时代,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必须行动起来。一要完善青少年体育制度体系。学校应重视体育课程,保证体育课不被占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注重体育考核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教师应以青少年全面锻炼为主,尊重青少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二要营造校园体育锻炼的环境。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大力弘扬奥运精神,使青少年懂得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顽强不屈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格、团结合作的精神等。三要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学校要定期组织校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社团供青少年选择,培养和支持他们的兴趣和喜好。
其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15%—20%,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情绪控制和学习成绩方面。[38]这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主要包括社交与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调节、心理问题与援助支持。[39]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一部分青少年误认为咨询心理问题就代表有心理疾病,因此大部分学生羞于开口。为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消除青少年心理误区,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学校应建立一个完备的心理咨询室,着重培养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三要组织心理体验活动。学校要定期组织各班级学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分享会,邀请专家教授来学校开设心理讲座,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与同学友好相处,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评价是完整教育过程的必备环节,[40]具有导向功能、监测功能、激励功能、筛选功能和诊断功能。[41]《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四个评价”,即改进评价结果、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42]长期以来评价体系中隐匿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完善、评价结果呈功利化趋向、忽略对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评价等。因此,要以评价改革体系为抓手,塑造青少年的理想人格。
其一,明确教育评价指向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忽视了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导致青少年丧失学习热情。《总体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评价内容,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43]思想上,教师应引导青少年正确认知自我并接纳自我,树立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的理念,让青少年从思想上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学习上,教师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发挥其想象力、给予其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生活中,教师应引导青少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热爱生活、做人阳光上进。
其二,创新教育评价方法。《总体方案》指出要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新时代,学校应该创新教育评价方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一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可以衡量一些无法量化的能力和隐形影响,如青少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青少年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职业和资源等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影响,这些能力的检测方便教师引导青少年扬长避短,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二要注重增值评价。增值评价是指通过跟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业变化,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的净影响,对学校或教师的学业成绩成效进行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44]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比,增值评价更注重青少年的发展性,体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学校可以设立“进步奖”,表扬和激励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提高青少年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可自己的成绩,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
理想人格反映民族文化精神和理想,是时代赋予的各种优秀素质在人身上的综合体现。新时代的理想人格在借鉴吸收西方理想人格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人提出的君子品格,既要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人格,也要协调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和谐统一,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通过教育改革塑造青少年的理想人格,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