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东
(甘肃省宁县第一中学,甘肃 宁县)
在科学育人观的大力推动下,教师开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拓展新思维、应用新手段、践行新理念、推广新方法,力求实现历史课堂的提质增效、科学转型与创新发展。教师在多维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开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力求为高中生创建一个科技化、直观化、趣味化以及高效化的认知平台,帮助高中生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强烈的责任担当以及光荣的民族归属感,优化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第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输价值。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传输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片信息以及视频信息等多媒体信息。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帮助高中生积累更多、更好的认知信息,有力夯实高中生的知识基础,拓宽高中生的文化视野,增长高中生的历史见闻。
第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突出的氛围渲染价值。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向高中生输送视觉冲击与听觉刺激,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情绪、主体心理、实时情感、思想变化。因此,教师可以立足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教学氛围,优化高中生的认知状态。
第三,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价值。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提供大量珍贵、真实、直观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以及文字信息,帮助高中生重现无数个历史瞬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高中生讲述历史故事,对高中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因而历史事件的故事性、趣味性、过程性、欣赏性以及教育性都会大打折扣,必然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学对教学手段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教学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为高中生输送足够多的认知信息,而且是越多越好。由此可见,历史教学需要一种高品质、高速度、高效率、多维刺激的信息传输手段,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恰好能够满足历史教学的使用要求,借助功能强大的声、光、电三维信息刺激元素为高中生输送大量的感官刺激信息,从而说明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高科技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最新代表,能够有效促进历史教学向科技化、直观化、虚拟化以及高效化发展,优化高中生的知识学习环境。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出与教学内容具有较高指向性的教学氛围,借助教学氛围感染高中生的认知情绪、主体心理以及情感体验,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刺激加深高中生对认知信息的探究印记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指向性较强的教学氛围,调控主体认知状态。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0 课“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高中生提供电影《鸦片战争》的开端部分,让他们直观地看到清朝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纷纷吸食鸦片的衰败景象,尤其是要让他们看到“烟鬼”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体质衰弱的颓废状况。这样,他们就会对“鸦片的危害”有大体的了解,也能够从触目惊心的“烟鬼”状态醒悟到华夏民族遭遇百年耻辱的必然性,明白贪图享乐、醉生梦死、饮鸩止渴的清王朝必然遭遇历史车轮的“碾压”。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直观展示“鸦片战争”前清朝的颓废景象,能够帮助高中生积累很多信息,也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引导高中生明白“鸦片战争”是华夏民族清除内忧外患、彻底告别过去、重新泥潭奋起的自尊之战、自省之战、自强之战,否则,就会亡国灭种。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提供直观性信息,让高中生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元化直观信息中轻松自在地进行信息获取、知识诠释以及主观处理,尽情享受人性化信息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提供直观刺激、趣味横生的信息类型,优化其认知。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7 课“解放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将来自“百家讲坛”上“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视频资料进行适当删减,转变成体量更小的“‘三大战役’纪录片”,让高中生直接收看,也可以反复欣赏。这样,就能为他们展现一个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秋风扫叶的“解放战争场景”,自然有助于他们识记大量人物、地点与战役。当他们识读教材内容时,必然会与视频信息相互融合,以此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印记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创设直观认知的机会,帮助高中生摆脱对教材文本信息的依赖,借助更加人性化、趣味化的认知方式获取信息,自然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参与积极性、认知主动性以及交流自觉性,启动高中生的生命活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提供故事性、案例性、欣赏性的教学资源,借助教学资源的趣味性与新奇性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与体验性。教学内容具有不可改变性,而教学资源却灵活多变,因而能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认知信息的品质,提高高中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太平天国运动”的短视频下载下来,为高中生提供一个情节较完整的故事素材或纪录片,让他们像看电影一样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灭亡”,共同感悟洪秀全的抗争精神、革命意志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也要看到洪秀全功成名就后沉迷酒色、声色犬马、贪图享受等劣迹。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创设了一个听故事、看故事、知故事的快乐认知途径,自然能够极大地激发高中生的认知兴趣、探究热情、求知动机以及猎奇心理,欢欣鼓舞地参与到故事欣赏之中,必然能够高效悦纳故事内容,从而借助高中生旺盛的生命活力去大幅度提升高中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的识记效果,体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背景,实现教学过程局部空间的科技化、电子化、先进化与互动化,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意识,打造主体互动的参与空间。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打造“互动空间”,彰显生命活力。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6 课“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播放抗日电影《八佰》中的一小段激战视频,以电影视频中的人文诱因刺激高中生的爱国热情、英雄情愫与正义精神。然后,教师再引领高中生一起探究抗日战争中出现的抗日英雄,如林海雪原中的杨靖宇将军、宁死不屈的赵一曼等。这样,高中生就会热烈交流自己知道的抗日英雄的故事,自然能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形成强大的信息洪流,共同记住这些抗日英雄及其光荣事迹。教师还要为高中生提供一些抗日英雄的视频信息,借助视频信息有效丰富这些抗日英雄的人物形象,强化高中生对抗日英雄的识记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全程辅助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推动教学过程走向直观化、趣味化、故事化以及高效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打造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科技含量的教学过程,助力生命成长。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 第六单元第22 课“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播放一部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视频资料,尤其要播放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上空冉冉升起激动人心的时刻,让高中生亲眼看到香港、澳门回归后华夏儿女开心沸腾的喜庆场面。因此,高中生能够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看到“和平统一”的美好局面,大幅度提升了高中生对“和平统一”的主观认识,也提升了认知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推动历史教学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高科技力量,也是帮助教师高品质、高效率、高速度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得力工具,更是为高中生提供直观化、故事化、趣味化以及实效化认知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深度开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积极营造指向性教学氛围,调控主体状态;采用直观性教学方式,优化信息类型;提供故事性教学资源,提升信息品质;创设互动性教学活动,突出主体参与;打造高效性教学过程,达成育人目的,真正为高中生创造一种尽可能完美的认知环境,践行科学育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