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福专 范晓强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过73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从1949年到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11.7万人增长到2605.03万人,毛入学率从0.26%提高到57.8%。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2]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3]高等教育不仅从广度,而且向着实际需求方向纵深发展。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1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全体大会上指出,中国教育在顺利实现“有学上”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构建满足人民“上好学”愿望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将着眼优先发展、公平可及、因材施教、开放灵活,努力让教育资源全程伴随每个人、让教育成果平等面向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人、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本文基于1949~2021年我国本科院校名单,分析和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本科院校布局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加快发展高水平本科教育提供借鉴。
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大多数学者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东西分布相对均衡,尤其是以相对量的角度分析时,相对于人口和经济、更加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西部地区的分配并不处于劣势。其次,从全国各个行政区划角度分析,各个行政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平衡。[5]胡耀宗的研究表明,1998~2009年,全国31个省份的高等院校数量大幅度增长,高等院校空间分布日趋合理,但各省份之间高等教育绝对数量和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分化,出现高等教育巨型规模地区、超大规模地区、大规模地区、小规模地区、超微小规模地区五种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省域经济增长规模、人口基数、高等教育传统以及省级政府努力程度的差异。[6]以2013年为例,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89所)、武汉和广州(均为80所);其次为济南、上海、重庆、西安,高校数介于60~70所之间;接下来为郑州、天津、南京、成都、哈尔滨、合肥、长沙,高校数介于50~60所之间。[7]最后,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经济社会转型具有同步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重地是高等教育布局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时期,区域经济空前发展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实力格局。如,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苏、浙江等省份高等教育领先地位保持稳定;广东、山东等省份实力也实现显著提高;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受经济转型、财力下降影响,高等教育实力出现下滑。[8]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不过主要有三种观点:“二阶段论”“三阶段论”和“四阶段论”。
有学者从宏观视角切入,以制度变迁为节点,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7年“文革”全面学习又全面否定苏联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整顿恢复到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大国目标的实现。[9]在二阶段基础上综合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奠基时期(1949~1977),即1949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要学习苏联模式,有计划地普及教育,直至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重新走向良性发展时期。振兴时期 (1978~1998),即1978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发出1978年高校扩招计划,拉开振兴中国高等教育的总序幕。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即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直至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大国。[10]也有学者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历程视角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仿苏时期,“教育革命”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荡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高校扩招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11]
综上,目前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地区分布的研究已有不少,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既有研究大多将本科和大专高职教育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但是就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在社会和高等教育中所处的不同地位而言,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存在明显区别,不应混为一谈。针对本科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全国性数据对本科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基于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分析和梳理1949~2021年间我国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
2021年9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名单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本科1270所、专科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12]本文以教育部公布的1949~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为基础,分析自194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发展变化历程。
1.2021年高等院校本科数量省份分布
根据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及主管部门所在地,统计各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数量。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湖北、广东7个省份的本科院校超过60所,浙江、河南、湖南、四川和陕西5个省份的本科院校超过50所,其他省份的本科院校数量均不足50所,尤其是海南、西藏、青海和宁夏4个省份的本科院校数量甚至不足10所。这表明,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数量存在明显的省份差异。
2.东中西部地区差异
参照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将全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份共有本科院校621所,占全国全部本科院校的48.90%左右,中部地区共有395所本科院校,占比三成,而西部地区10个省份共有本科院校254所,占比五分之一。这表明,我国本科院校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
笔者以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登录各本科院校官网,根据院校官网的学校简介记录各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的年份,描述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数量年度变化,探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发展历程。
具体的处理方式:(1)1949年及之前招收本科的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的年份按照1949年计算;(2)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按照升格为本科的时间或开始招收本科生的年份计算。
1949~196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数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从不到100所发展到300多所;1961~1977年间,数量的增长速度相对平缓,甚至一度出现零增长;1978~1998年间,依旧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时期;1999年至今,又进入一个十分快速的增长期,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之前增长速度。2006年开始增速有所放缓。
借鉴学界的观点,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与本科院校不同时间段的增长特点,笔者将我国本科院校变化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0年,快速增长时期;第二阶段:1961~1998年,平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飞速发展时期。考察本科院校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本科教育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上升式发展。
1949~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经过数次调整,不仅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本科院校的数量变化在不同时期必然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党凭借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区领导高等教育的经历,借鉴苏联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改造,初步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党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相继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出台了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系列文件,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开启,以“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的质量革命工程以及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代表的“四新”建设全面开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与路径。[14]
强有力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5]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推动了我国本科教育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16]近年来,我国政府管理理念转变,不断优化政府高校职能,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先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17]等重要文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高校自主性增强,学校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事业取得重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结构完成了由中央集权型向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转型。[18]
1949~2021年,中国经历从弱国到强国的转变,这也是高等教育从衰到兴的过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因素。而经济发展归功于人才,本科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之一。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大量高等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等教育需要重新建设,担当起振兴国家经济的责任。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建设,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并开始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院校调整。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改善了我国高等学校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内地增设了不少高校, 带动了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当时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专门建设人才;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19]
20世纪60年代,我国先后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高等教育受到影响,发展较慢。1978年,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发生重大转折,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发展新时期。可以说,高等教育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助力者。之后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获得重要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得以平稳发展。
1999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全国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合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升为本科院校,同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相适应,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逐渐形成国家和地方政府办学为主,民办高校为辅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事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教育体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1952年开始,教育部根据中央规定,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调整;1958年9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的指示》要求,“应大力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资源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20],达到普及高等教育的目的。同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由此,在“十五年普及高等教育”“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等政策引导,形成了全民办学的热潮。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高等教育法》,我国政府开始通过法律途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确立了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地位,促进了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激发了高等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21]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扩招正式开始,招生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教育部逐步将专业设置权下放给各个高等院校,各院校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专业招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国际化是大学与生俱来的特征。我国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了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难性,国家制定并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通过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开展境外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参与构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体等举措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发展。开放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打开了视野,将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为高等教育发展开掘了新的动力源。[22]
使用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的地区分布与发展变化,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取得了跨域式发展,从1949年不足100所发展到2021年的1270多所;我国本科院校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发展不是直线式,而是曲折上升;根据我国本科院校数量年度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0年,快速增长时期;1961~1998年,平稳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飞速发展时期。
事实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发展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化,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而这些人才基本是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作为技术的创造者和知识的再生产机构,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部分,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2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培养应必须与社会需求一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校人才的供给。高等学校数量和布局调整必须从社会需要出发,并且要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或者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机构重视教育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进而培养出具备不同素质的人才,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