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赏识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的作用

2022-11-25 05:49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学困生政治思想

李 杰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第一中学,甘肃 陇南)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被思想政治成绩所困的学生,而赏识教育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了新的教育路径,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挖掘他们的优点,从而帮助他们增强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信心,使他们克服畏难、自卑心理。下面,笔者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赏识教育进行一些探索。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一)严重的厌学情绪

很多学生步入高中之后,发现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内容程序化,且内容枯燥乏味,很难理解,所以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意识不到学习思想政治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学习思想政治课只是为了应付每次的考试,为了满足高考的需要,而有的学生虽然很用功,但是在实际的考试中,分数却不理想,这使他们觉得力不从心,且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长此以往,他们觉得学习思想政治很无趣,也得不到应该有的收获,所以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对思想政治课程产生厌学心理。

(二)逆反心理作怪

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长期处于被教师忽视的环境中,常常会觉得教师“偏心”,只关心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忽视他们,因而使得他们心理不平衡,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常常会产生逆反心理,老师布置的作业偏偏不写,并且在对待课堂纪律时,常常比较对抗,为了反抗教师,他们故意在课堂上做各种小动作……这样不仅引不起教师的注意,还会适得其反,教师会对他们产生负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和矛盾,也常常因为这样的逆反心理而使其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二、赏识教育运用的必要性

(一)产生内部学习动力

很多学困生觉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太多,且内容比较枯燥,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时没有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似无头苍蝇乱撞,因为自身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的动机,所以成绩不理想。但是赏识教育能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发掘这些学困生的优点,常常会因为这些学生的小进步而给予他们相应的肯定和激励,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这些学生在面对自己时,不再自暴自弃了,而是同老师一样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看待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将老师的激励转换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内部动力。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如此,兴趣是导向标。很多时候,这些学困生在面对思想政治课程时,觉得教材知识无趣,因而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而赏识教育却能实现学习兴趣从无到有的转化,因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运用了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这些学生,并从这些学生身上找寻他们的闪光点。通过教师的言语激励,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闪光点运用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激发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三)树立学习信心

很多高中生在一次次考试中,常常因为分数的打击和其他学生的对比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常常会感到挫败。因此,很多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常常因为自信心的缺失,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全部依赖分数。但是赏识教育却不同,赏识教育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全凭分数,即便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也不会就此否定他,认为他是一个差生,而是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给予肯定的微笑或者鼓励,这样会让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也有助于学生自己撕下“学困生”的标签,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

三、赏识教育的运用策略

在面对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赏识教育,以帮助这些学生早日脱离学习困难的境地。

(一)让学困生沐浴教师“爱”的阳光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倾注于学困生的心理健康上,因为他们常常会出现厌学、自卑以及逆反等行为,消除这些心理障碍的影响,能帮助他们早日完成转化。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赏识教育就是对“爱”的践行,教师应该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关爱,让他们在教师“爱”的阳光的照耀下,不断消除自己的各种不健康心理。而教师通过自己对这些学生的关爱,用真诚的爱与学困生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打开他们的心门,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思想政治教师依据赏识教育的原理,用真情实感去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会干预他们的心理,让他们在教师真挚的“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怎样对待这些学困生,他们就会以相应的方式对待教师,这就是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这些学生要给予特殊的对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学生消除了这些消极心理,在实际的学习中也会更顺利。

(二)将赏识教育作为教师的长期教育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将赏识教育作为长期要秉持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魅力,在课堂中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都能沉浸在有趣的课堂中。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并深入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特点,为其建立学情档案和成长档案,并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制订具有个性特点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尊重他们,用一些赏识性的个性化语言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和鼓励。这样的交流形式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对这个教师产生崇拜感,进而喜欢上这个教师的课,不断克服厌学等心理的不良影响,不断产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最后,教师应该经常给予学困生激励,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关爱中不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发挥正能量,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从而转变他们的学困生身份。

(三)采用分层赏识教育的方法

1.建立学困生档案,为分层提供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些学生初步分类,根据不同的表现,为他们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根据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具体情况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分层过程中学到知识,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获得,提升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类实施

教师应该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针对不同的内容对学困生进行赏识教育。比如“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中,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赏识教育,先让学生克服对哲学的偏见,为学生展现哲学在生活中运用的有趣现象,从而让学困生感受到学习哲学的趣味所在,让学困生在自己总结生活中的哲学现象的同时,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释说明,早日去掉学困生的标签。

(四)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参与,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而赏识教育则相反。赏识教育旨在构建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课堂,为学生更好地与老师交流搭建畅通无阻的桥梁,让每一位学困生都能和教师对话,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自觉地成为课堂的主体。因而,教师应该采用双向交流的模式与学困生对话,并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营造课堂气氛,构建吸引学困生注意力的课堂,从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四、运用赏识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其他教育方式,多管齐下,方能达到学困生身份转化的目的,如果只是片面地运用,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应该注意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能就学生所犯的错误给予赏识,而是应该根据所犯的错去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让这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完善自己。一方面,虽然教师是赏识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同样不可或缺,只有形成这样教育的立体模式,这些学生的学困生身份才能更快转化。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时,一定要注重使用语言的技巧和方式,要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让学困生进一步感受教师的真诚,让他们能够在教师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不断获得健康心理的塑造。

虽然目前并不是所有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都能运用赏识教育,但是为了转化这些学困生的身份,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赏识教育理念,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呵护他们的心灵健康,并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引导每一位学困生更加自信、快乐地成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赏识教育一定会在教育和转化学生的道路上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学困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