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构建探析

2022-11-25 06:06刘中亮周统建
江苏高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场域要素生态

刘中亮 ,周统建

(南京林业大学a.校长办公室;b.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37)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自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内多数高校已陆续按要求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推进实践平台、师资团队等要素建设,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不过,近年来,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总体上仍然存在着多要素协同弱化以及相关主体融合共生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的构建,力图破解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要素协作联动及相关主体协同共生的核心难题,以期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场域及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理论演绎

“场域”是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构型”[1]。布尔迪厄指出,社会并非是一种基于总体逻辑的机器,而是由各种相对自主的场域构成,每个场域都具有自身的必然性、运行逻辑和客观关系空间,诸如艺术场域、政治场域和科学场域等。每个场域都有自身的逻辑,这些逻辑也影响了场域的力量关系和社会空间位置,场域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步摆脱外界影响、增加自主性并形成自己逻辑规则的过程,而且某个场域的发展受到来自于其他场域的影响[2]。“生态场域”理论是在布尔迪厄“场域”概念基础上演绎而成,它将场域要素的秩序构建与良性互动等意涵纳入概念框架之中,“生态场域”就是指特定时空交汇而成的群体,是在互动过程中呈现出良性态势的关系网络[3]。就本质而言,生态场域理论强调多重场域因素多元共存、开放协同和融合发展,“生态场域就像一个有机系统,行动者在遵循秩序的前提下,各自按照固有的轨迹进行互动,最终呈现出‘人—我—物’三者互补共生的良性态势”[4]。

将生态场域理论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话语转换,可以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为解决当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难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是对生态场域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强调的是“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为根本指向,以高校为中心,以课程为主导,多主体多要素相互协同的具有鲜明内生动力性、可持续发展性、自我调节性和互利共赢性的育人系统”[5],它以生态场域为基础,主要体现为系统要素间的关系性和系统性特征。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生态系统构建等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例如,亨瑞·埃茨科瓦茨指出,大学的运行随着与产业、政府之间关系的变化而适时调整[6],甚至大学“将取代产业和政府,成为发挥创新组织者作用的核心螺旋线”[7],迈克尔·L·费特斯强调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具有一系列“成功要素”[8]等。除了理论上的开创性贡献,欧美一流大学也非常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建构,例如,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即包括政府、产业部门、非营利性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多个部门,以分享共同认可的目标和价值观为系统存在的基础[9],等等。

总体而言,迄今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从生态场域理论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状态还难以充分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是在分析创新创业影响因素方面,仅关注了创新创业教育显性因子的分析,忽视了深层次的理念与制度、运行机理与范式、关键要素与结构模型等问题的研究;二是缺乏系统全面的调研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主要是经验体悟式的,缺乏对持续调研数据的跟踪,同时,对已有调研获取数据的深度挖掘不足,进而影响对存在问题的精确性把握;三是对策性研究缺乏深度融合,尤其是针对共性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方案仍较少,许多研究缺乏本土关怀,理论与实践脱节,简单套用现成模式难以触及深层次困境和矛盾,需要投入力量进一步强化对策性研究。由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发展态势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主要是由“物”“人”以及“包括政策、理念在内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相关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对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比较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场域,分析影响决定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的“物”“人”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要素,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呈现以下三种特征和发展态势。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呈现为要素已相对齐备的网络构型。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推进和快速发展,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作为一种客观性社会存在,主要呈现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各要素间的客观关系网络构型。学界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开展,随后,这一教育理念被引入亚洲。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高校已经深入人心。各高校充分响应国家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统筹人、财、物、科技资源等创新创业生态场域要素,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凝练形成各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成绩显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逐步由抽象走向具体,从内隐趋于外显,从起步走向成熟,初步形成要素齐备、多元共存、开放协同和融合发展的要素齐备的网络构型创新创业生态场域。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呈现多元融合发展的特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其重要组成包括以下四种要素。一是教育价值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精神营养和思想力量,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价值引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启示等。二是专业知识传授。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关注对学生创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专业教育为其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良好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专业实践能力是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专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实现理论的深化和实践的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看作是专业教育的推进环节,是一种使专业教育更具体化、更深层次的教育活动,打破了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了高校专业教育改革。三是信息素养培育。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仅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线教育课程、电子图书馆、智慧教室等极大地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变革,而且,创新创业教育还可借助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四是实践能力提升。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均在强化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联上下功夫,通过科学实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实践锻炼,将在专业教育领域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教育外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行动,因而实践教育事实上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环节,创新创业教育赋予实践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和动能,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如果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再多的实践教育也很难使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正是由于价值引领、专业知识传授、信息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等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信息化教育和实践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带动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信息化教育、实践教育形成融合发展态势。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呈现“三维”延伸拓展态势。站在面向未来的时间节点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从横向合作、纵深推进、未来发展三个维度拓展、延伸、壮大。横向合作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朝着“政产(企)学研用”多主体合作化方向发展,在政策扶持、平台建设、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成果转化、居民服务等方面,与政策咨询、产品研发、科技发展、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技术进步等相衔接,形成“政产(企)学研用”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创新创业行动的合力[10]。纵深推进维度,创新创业教育立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朝着“全部门、全职员、全物资、全平台、全过程、全面发展”“思政-课程-教材-实践-孵化-创业”全链条全覆盖方向发展,在政策激励、部门考核、人员评优、业绩评价等方面,与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社会的人才培养满意度等相匹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化、体系化和精细化发展。未来发展维度面向奔腾而至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实施“生态+”“智能+”“碳中和+”“创新创业+”等举措,形成面向未来发展的数字化、生态化、智能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横向合作、纵深推进、未来发展三个方向的拓展,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多主体、全过程、全方位、体系化”的教育,开创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构建路径探析

第一,按照生态场域理论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个需要从各种政策制度加以推进的过程,学校的顶层设计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目前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规制不到位等弊端,存在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结合不紧密、信息化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度不够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多元主体“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实效性减弱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全局性、全要素的“合力”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应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体制机制建设,把创新创业工作放在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要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调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意识层面的积极引导,“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生态体系保障制度,以期达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的”[1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在“双一流”建设、创新生力军自主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战略设计和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功能”[12];三是系统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信息化教育体系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以更好地实现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需求等。

第二,以生态场域视角搭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平台、创新创业园区、实习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的重要组成要素。长期以来,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课堂内容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特点联系不够紧密、与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实际需求不能完全契合等问题,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各种理论知识,缺乏各种实战经验,在创新创业实战过程中就会出现种种问题[13]。课程体系设置中也常常存在创新创业要素融入不够、绝大多数的课程内容设计更偏重专业的理论知识等现象。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部分高校局限于实践基地的搭建,校企之间缺乏以个人职业发展为目的的深度合作[14]。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阻碍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作用的发挥。就本质而言,生态场域是开放协同的系统,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场域,就需要搭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平台。一是打造开放协同的课程平台,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挖掘和充实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位一体,“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必修+选修”“理论+实践”“核心+拓展”“学校+企业”“专业+思政”“科研+教学”多维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二是搭建开放协同的实验、实践和实训平台,拓宽学校、政府、企业三方沟通渠道,汇聚学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仪器、科研师资和实验空间等研发设备仪器资源,吸引鼓励多方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三是建设开放协同的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推进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建强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平台载体,形成师生共创、校所共创、校企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合作建设新机制,不断增强创业孵化平台的功能。

第三,运用生态场域思维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信息化教育等相脱节等现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创新创业理念结合缺乏有效联结。而且,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急功近利,仅重视利益与金钱,缺乏责任意识与诚信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推进,亟需进行思维层面的积极引导。众所周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不能仅通过师资、课程、项目等单一要素独立实现,也不能仅依靠高校职能部门、师资人员等单一主体独自完成,而是要以“生态场域”思维观照协同整体发展。促进全员(全体教职员工)和全要素(包括人、财、物、环境和信息等)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环境研究、专业及招生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毕业考核、就业创业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等,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各级领导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热心创新创业教育、职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踊跃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财力和物力支撑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等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应以生态场域思维克服以往创新创业教育的“单向度”思维,杜绝产教融合方面的“政府热、社会冷”现象、校企合作方面的“学校热、企业冷”、教学方面的“教师热、学生冷”等现象,积极推进师生互动、校企融通、合作共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强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理解,突破创新创业教育出现的学科化倾向,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走出就业教育的“初级阶段”。

猜你喜欢
场域要素生态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