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铃薯植保技术

2022-11-25 05:34袁盛硕张远兰孔维信
江西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染病块茎甲虫

袁盛硕,张远兰,孔维信

(1.宣威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曲靖 655400;2.宣威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 曲靖 655400)

对于马铃薯种植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病虫害都应当先考虑预防,再结合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种植户也要多学习植保技术,降低减产危害。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马铃薯的植保技术可以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药物防治等措施,选择合理的植保手段能够降低马铃薯病害无限制扩大传播的风险,从而能够保证马铃薯的产量,保证马铃薯种植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1 马铃薯的病害及其防治

1.1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感染的病毒病中最常见的有卷叶病和花叶病,除此之外还有竖顶型和坏死型的病症表现,这些都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病害。一般来讲,发病时能够肉眼观察到的马铃薯植株比其他植株发育情况差,如植株短、叶片小等,叶片上还会出现感染的斑点,部分病害严重的植株叶脉与叶茎失去输送养分的功能,呈现坏死状态。

对病毒病的预防首先是要在选种时就采用经过检疫的健康马铃薯,确保种薯自身是不携带病毒的。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若发现有已经表现出症状的植株可以用药物喷洒治疗,2%浓度的植病灵乳剂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药剂,可将其稀释到1000倍液对马铃薯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感染非常严重的植株则要将其连根拔除并尽可能清理残根,对拔除后的土壤适当清理,将染病严重的植株带离马铃薯田再进行无害处理。

1.2 马铃薯早疫病

早疫病的成因同样是真菌感染,但早疫病的症状更加明显、严重。发病初期,病毒侵袭马铃薯叶片导致黑褐色斑点的出现,偶见黑色霉斑,若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则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与霉斑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整株马铃薯的叶片都将变黄,病毒会不断侵蚀主干,最终导致马铃薯植株难以吸收水分与营养,最终彻底枯死[1]。

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在育苗期就可以开始了,调制适量的奥力克-霜倍尔的500倍液对马铃薯幼苗喷洒即可。种植后则要追肥,增加肥料中有机肥的比例,通过增加营养来使马铃薯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自愈力全面提升,防治马铃薯发生早疫病。若已经发现染病植株则要加大田间管理的力度,增强人力巡逻,及时将染病植株进行隔离,防止早疫病传染健康植株,通常需要将染病严重的植株连根拔除并做无害处理。

1.3 马铃薯晚疫病

晚疫病比早疫病有着更强的传染力,且晚疫病的病菌通过空气就能传播,加之这种病害多发生于马铃薯的开花期,极易造成大范围传染,大大降低马铃薯田的产量。晚疫病的早期表现是马铃薯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在病害感染过程中将会受环境湿度与温度的影响而加重病情,具体表现为马铃薯叶片上会出现白色霉斑,同时出现大块的褐色病斑,部分感染较为严重的植株会直接从底部与根部开始腐烂。

在晚疫病的防治中,由于其具有强传染性,田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早疫病相同,需要追加有机肥,使植株对病菌传染的抵抗力得到加强,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传染的面积进行控制。除草工作也要加大频率,防止杂草争夺营养,也防止杂草成为真菌传播的媒介。发现有植株感染后可用甲霜铜进行治疗,选择50%浓度的700~800倍液进行喷洒治疗,注意要尽可能使药剂均匀覆盖叶片。

1.4 马铃薯黑胫病

土壤中的湿度过高是导致马铃薯出现黑胫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的水分加上环境温度高就容易诱发黑胫病。一般来讲在低洼地、或是降水量较高的地区更容易受黑胫病的困扰。黑胫病在马铃薯的不同生长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当黑胫病发生于马铃薯育苗期时,种薯先是局部腐烂,难以发芽,或是整块种薯彻底烂死在育苗土中。当黑胫病发生于马铃薯生长期时,已经染病的植株会比其他植株更加矮小,叶片更小且发黄,叶片尖部上卷,严重者枯萎并伴有异味,整个茎部发黑。

黑胫病贯穿马铃薯生长的各个阶段,又受种植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在选种时就要加强检疫,选择抗病性更强、对环境适应性更强的马铃薯品种。播种时要将适量的草木灰与土壤充分混合再将种薯种入土壤之中。黑胫病也有一定的传染性,且难以治疗,一旦发现病株,就应立刻拔除,以防止附近的健康植株受到影响。

1.5 马铃薯青枯病

该病的表现与其他病害略有不同,刚刚感染时叶片呈不正常的苍绿色,叶脉则呈现褐色,这使得染病植株有些不易被发现,到了病情严重的后期,植株的茎部会出现褐色条纹,地下的薯块也会发生腐烂。

对于青枯病的防治首先是选择能抗病的品种,其次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络氨铜水剂进行喷洒治疗,也可选择52%的百菌通进行防治。染病严重的植株处理也同样是直接将其拔除,带离马铃薯田进行无害处理[2]。

2 马铃薯的虫害及其防治

2.1 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对马铃薯植株危害很大,长久以来使马铃薯种植户深受其困扰,这也是马铃薯种植中一种臭名昭著的害虫。马铃薯甲虫会不停低啃食马铃薯叶片,尤其是在马铃薯的生长后期到成熟期这一重要阶段,若是防治措施不及时或不见效,马铃薯甲虫将会快速繁殖并在马铃薯田中泛滥,整片马铃薯田将会绝收,造成巨大损失。

防治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植保技术中的一大重点,发现有马铃薯甲虫在田间出没时就要提高警惕,人工捉杀一些甲虫,破坏卵块,同时采用苏云金菌制剂,根据马铃薯田的大小及发现虫害的规模,采用600倍液喷洒杀虫。马铃薯甲虫容易产生抗药性,要及时更换新杀虫剂,如磷铵、爱美乐,不同杀虫剂交替使用能够更有效地杀虫。对健康植株也可以适当采用丙烷火焰气来驱虫,预防虫害,降低马铃薯田被虫害破坏造成的损失。

2.2 马铃薯蚜虫

蚜虫与甲虫一样,在马铃薯种植中十分常见且危害极大,二者皆以马铃薯叶片为食,使马铃薯难以进行光合作用转化养分,最终导致马铃薯植株枯死。蚜虫的危害还在于他们自身可以携带病毒,啃食叶片的同时常常使马铃薯感染其他病害,并传播病毒,使健康植株感染病害,最终导致马铃薯田减产。且由于蚜虫啃咬前期植株外形表现不明显,种植户往往不能及时观测到,时间一长马铃薯叶片才表现出叶片与植株的茎发黄,而这时往往难以治愈了。

蚜虫体型小难以发现,常常潜伏起来,这就需要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使蚜虫无处躲藏。发现蚜虫后可以用药剂治疗,对于受害尚轻的植株可以选用氯氰菊酯乳油,以2%、3000倍液的比例喷洒植株进行治疗。部分有条件的种植地也可以利用蚜虫越冬的天性,避开蚜虫活跃的五六月份,种植春薯与秋薯。

2.3 马铃薯块茎蛾

马铃薯块茎蛾对马铃薯的破坏非常严重,其幼虫能够进入马铃薯的茎叶中直接吸食马铃薯植株的养分和叶肉,人肉眼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块茎蛾幼虫通过这种“茹毛饮血”的方式生存在马铃薯植株内部,能够直接导致植株干枯死亡。当马铃薯种薯在地下静静发芽时,块茎蛾幼虫就会潜入地下,进入种薯内部,将其整个吃空使薯块断绝发芽的可能,直接烂死在地下[3]。

对块茎蛾的防治首先要从耕种开始,避开炎热干旱的季节,或是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加强灌溉,帮助土壤保水,轻培土以覆盖略显干旱的地表,防止土壤失水导致块茎蛾泛滥。田间管理中也要重视诱杀块茎蛾幼虫,采用一些激素药物等将其捕杀。在薯块存储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达到保护薯块不受害虫啃食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种植一些马缨丹这样的驱虫植物,防止块茎蛾靠近。在马铃薯进入地窖前也要对薯窖进行较为彻底的消毒,使可能存在的虫卵、病菌等不能破坏马铃薯种块。例如将纱布浸泡敌敌畏在地窖中悬挂熏蒸、封闭地窖药物、消毒等都可以有效减轻马铃薯窖中发生的病虫害。

2.4 马铃薯潜叶蝇

潜叶蝇的幼虫与成虫都会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破坏,但成虫的危害小于幼虫,这是由于潜叶蝇的幼虫与块茎蛾幼虫破坏马铃薯植株的方式较为相近,都是通过进入马铃薯茎叶中直接吸收糖分、水分、营养叶肉的方式破坏植株。受此虫害的马铃薯植株会显现出被啃食后的白色长条状病斑,随着害虫啃食的部分越来越多,植株自身的治愈速度也将会赶不上受破坏的速度,此时叶片由于糖分流失逐渐枯黄,最终整个植株枯死。

潜叶蝇危害大,但防治手段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潜叶蝇的天敌很多,可以适当保护天敌,如寄生蜂等,这样就能够对潜叶蝇的繁殖规模进行控制。这种害虫有越冬越夏的习性,种植户可以抓住害虫休眠的机会对其进行药杀,以此降低虫口基数。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纱网防虫、黄板诱虫捕杀等方式消灭害虫。当潜叶蝇的危害规模扩大时则要选择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目前市面上对于潜叶蝇治疗效果很好的药剂是“斑潜净”,也可以选择其他有杀灭潜叶蝇效果的药剂进行治疗。种植户要根据实际的害虫规模选择药剂配用的量,严格遵照说明书喷洒药剂,一般选择早晚进行药杀,不在日照强烈的中午进行。一般每5~7天喷洒1次,3~5次后潜叶蝇就可消灭干净。

3 结束语

马铃薯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容易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蚀,尤其是蚜虫、甲虫这样非常普遍且容易造成大量减产的虫害。对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首先是防,然后才是治,种植户要提高警惕,加强田间管理,在灌溉、除草等工作上加大重视,对于染病植株也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拔除处理,防止造成大面积感染的现象,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植保技术,掌握更多的防治方法。

猜你喜欢
染病块茎甲虫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吓人的小甲虫
偶感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炭疽和狂犬病相互作用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活着
折纸甲虫
威武的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