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森
(黎明职业大学 宣传部,福建 泉州 362000)
高职院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围绕怎样实现通过学党史达到育人目标来展开。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要巩固通过课堂学习传统教育方式传授党史知识的主阵地地位,更要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方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者的党史知识理论水平。党史知识课堂学习主渠道和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在当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党史知识课堂学习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给养,同时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促进了党史知识课堂学习的吸收。通过网络与新媒体在个人兴趣爱好层面抓好平台运用和管理,有助于促进党史知识课堂学习的消化,增强育人功效。高职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学校知识汇集、信息传输和文化传承平台,在党史育人工作中责任重大、作用突出、效果显著。因此,在学校战略发展大方向下,将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职能融入到高职院校党史育人工作目标中,尽力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在高职院校发挥更多作用与作为,将助力党史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络和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膨胀式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传播速度更快、篇幅更短小精炼、内容更直击人心,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显著传播特征,这也给党史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发展为高职院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更便捷、信息量更大的平台,开展线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传统的授课教学在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到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弥补了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史的空缺,为充分发挥党史育人功效带来了更大便利。但近年来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网络与新媒体具有双向互动、内容丰富、传输即时等特点,为党史学习教育助推育人工作赋予了新载体,进一步拓展了党史育人工作开展的方法和途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都要根据网络与新媒体的特点对自身进行提高,才能进一步做好党史教育工作。党史育人功能有其内在的意蕴和价值,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党史育人功能可以有更充分的发挥,这个新平台就像一颗新的种子,在高职院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结出累累硕果,为社会主义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不断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
网络与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图文、视音频的方式对党史进行宣传,从而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宣传时间过长且内容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对党史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党史育人功能的发挥。网络上除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还有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党史育人功效发挥中起了副作用。杨林山认为:“我国的传播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也不可否认西方国家在传播技术上的优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先进的技术在网络上传播不良信息,动摇学习者的信念,甚至伺机获取秘密信息,将他们的扭曲价值观渗透进学习者的头脑中,在文化领域进行侵占,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很容易受其影响。在教学活动开展不到位的情况下,会让学习者动摇理想信念。”[2]网络与新媒体存在于虚拟的环境中,信息鱼龙混杂、使用者行为难以管控等特点也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网络与新媒体特征,创新工作理念与方法,让网络与新媒体在党史育人工作中发挥作用、有所作为、为所当为。
发挥网络与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党史育人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对上级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工作进行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不断丰富并条理化线上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持续掀起广大师生学习党史的热情,学习教育宣传要形式多样、渠道多变、载体多元,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报道高职院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进展成效、创新举措,不断提高学思践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3]。网络与新媒体载体有着丰富性、即时性和双向性等特点,为党史育人功能发挥提供了新平台、拓展了教育样式。在信息时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基本达到人人可上网、处处可上网、时时可上网的条件,以官网和“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网络与新媒体日益成为广大师生获取党史知识、发挥育人功效的重要工具,这不仅拓宽了党史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扩大了党史育人的广度、深度和维度。
各种媒体平台相互学习和借鉴、转载,可以扩大党史教育的覆盖面和接收面,让学生不仅能够在院报或者校报上学习到有关党的知识,也能够在新媒体中阅读到党的知识,二者相互补充[4]。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上的资源既有积极正能量的信息,也有消极负面的消息,高职院校要在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资源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资源,传递党史育人的正能量。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上有海量的党史学习资源,高职院校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脉络、根据不同平台受众群体特点对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出方便本校学生阅读的党史资料;也可以按照专题进行分类,使党史教育更有目的、有计划和条理性。要发挥平台的共享性,通过对各个平台党史资源的有效整合,让一套党史资源在不同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之间流转,既最大限度地提高受众群体,又有效地发挥党史的凝聚力,可以剔除网络中的错误思想,充分发挥党史育人功能,重塑平台育人自信,提高党史的教育影响力。
当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优势进行信息传播,其核心在于内容要优质,才能获得广大师生的关注与喜爱。在内容布局上,要坚持原原本本学,注重并尊重历史的真实性,运用唯物辩证法宣讲党史,设身处地去构设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感受认识那段光荣岁月。在内容设计上,要把握青年群体的特点,追求快、专、精。充分发掘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整合并提炼专业学者的研究成果,挖掘出与高职院校群体最密切关联的内容。在内容设置上,有针对性地创作特色内容,根据师生感兴趣的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整理归纳,能有效提升师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宣传身边优秀党员风采,鼓励广大师生在现实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和学习工作的实际成效。
在新时代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不只是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改革创新,也是增强高校党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构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5]。黎明职业大学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各类资源,拓展理论知识学习内容的同时,使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更鲜活,效果更显著,推动了学校网络与新媒体运营方式的重大转变,促进了党史学习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
黎明职业大学结合环境治理、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时事热点,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做好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和网络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官方网站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栏目,注重党史知识内容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等时下热门APP不断推送党史有关知识,方便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消化吸收;组织“百年党史铸辉煌——全媒体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并给予获奖人员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学校还通过自己的摄影摄像团队,拍摄还原党史中的历史情节和人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史呈现在师生面前。此外,学校通过做党史海报、IP形象、歌曲短视频、文化产品等,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党史育人提供新的渠道和平台。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网、人民网、泉州广播电视台等都开设了党史学习频道,包含丰富的党史故事、红色电影、红色歌曲、英烈故事等视频、音频、文字、图片资料。高职院校要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平台合力,创新工作思路,活用O2O模式。例如黎明职业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二维码为抓手,将线上资源导入线下,师生通过扫“码”即可观看学习线上资源;学院组织人员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的《百年百部经典》、共产党员网上的《党史故事100讲》等影视资源分别生成二维码,张贴在楼道宣传栏、党员活动室等位置,师生只要用微信或浏览器等APP的“扫一扫”功能,即可在线观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结束时指出,“要抓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6]全国庞大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高校进行党史教育的宝库。黎明职业大学外语与旅游学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对全国3000多个红色旅游景点作地图标记,完善红色景区数据库平台构建。人们只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红旅汇”,点击想要查询的红色旅游景点,即可查询相应资料,里面既有景点文字介绍、图片,也有开放时间、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游客打开红色地图,定位自己的位置,选择想去的红色旅游景点,就可以直接导航前往。学校将红色旅游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同学接受红色教育,构筑更完善的党史育人体系。
应用新媒体技术全方位辐射大众党史传播途径建设,带给大众以更加独特的党史形式体验,便于大众主动接受党史,且能够起到促进大众认同党的执政和领导意识的发展[7]。高职院校可通过组织党史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对象涵盖全校所有师生,扩大学习竞答的覆盖面和接收效果,营造学党史、知党情、颂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黎明职业大学通过定期约稿和征文并组织评选,将优秀作品进行报送和展示的形式,让师生深刻领略共产党经百余年的艰辛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勉励广大师生要从当下做起,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