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倩
(福建省邮电学校,福建 福州)
随着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工程的持续发展,市场在该行业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缺失,职业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优化、调整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方案,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信息专业人才。
当前社会存在高端人才不足的困境,而通过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能更好地解决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中职学校在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时,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创新,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优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当前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结合当前教育背景,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制订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是符合市场需求,为市场输送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重要人才培养渠道。该专业虽然在持续地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但结合中职院校的教学组织现状,其专业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践课程缺乏、教学评价不完善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作为课堂的实践者,个人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效果。但现阶段,中职院校在通信专业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但当前整体的教师队伍却存在着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部分教师只片面掌握了开展理论化教学的方法,其个人的实践能力尚未得到有效的训练,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市场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市场、与社会脱节。
教师对学生简单、机械化的理论灌输不利于学生投入社会开展相应的工作实践。专业教学往往是按照相应的教学方案系统地进行教学工作的落实,但当前在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上,却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虽然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但教师个人实践能力不足,在课堂中注重理论教学,在教育实践组织时尚未将理论课程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导致人才培养工作难以落实,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不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培养。
中职通信专业是一门强调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既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让学生在项目的参与和实践锻炼中掌握工作的技巧和方法。面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训练,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进行相应的实践课程设置,通过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来保障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但当前部分中职院校在对电子信息类学生开展专业教学时,虽然设置了实践类的课程,但却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更多地倾向于学生机械地对教师的实践性操作进行模仿。学生虽然动手参与了实践,但在实践中缺乏思考、缺乏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工作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场合下,面临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实践中被动学习、机械模仿,难以掌握知识,难以融会贯通、灵活地应用新技能。
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往往会通过课程评价的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下,学校要根据专业的技能训练要求,搭建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的成果来指导课程优化。
但当前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组织时,对学生进行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更多是通过总结性评价的方式,通过考试、考核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的过程性评价。
该种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这种评价成果难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最终评价的结果难以客观反映课堂的组织情况,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影响了该门课程的优化,影响了教学实践工作的改革。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分析当前教学工作和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教学现状不断变革教学方法,构建出与现代化人才培养理念相融合的教育方法与模式。面对通信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教育工作与组织可先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专业的师资团队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而在中职院校教育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要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出发,搭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统一的背景下,在理论教学中融合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强化理论认知。
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对当前的师资团队进行优化,积极聘请复合型人才,保障教师团队良好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通过企业导师进入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训练相融合,通过专业性的教师团队构建,使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高质量地组织,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职院校最终培养的人才要进入企业参与社会建设,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虽然职业院校将更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指向了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学校系统中组织了实践课程,但实践存在机械模仿、组织方式单一的问题。虽然有实践课程的名称,却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并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因此,当前学校要主动创新实践课程的组织方式,在对某一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也通过针对化的职业技能训练,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等不同实践方法,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工作的具体需求,在分析、参与、调整、完成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进入企业,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实践,培养职业适应能力。而学校也可以在开展专业知识教学时,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融合,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全过程参与来更好地强化理论认知。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环境的提供、实践平台的搭建、实践教学高质量的组织下,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保障学生的日常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明确个人的不足,了解在能力提升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与调整中,既能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又能针对性地锻炼个人的专业技能。
在当前的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学校要采用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完整地呈现。了解学生对项目的参与情况、对理论实践的理解情况,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也通过最终呈现出来的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课堂的组织情况、学生的真实反馈是其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反馈,可以使教师明确课堂组织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在当前的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践课程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基于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背景,在积极响应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下,通过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落实,以理实一体化结合为目标导向,对学校教学工作组织进行优化,在人才培养时以提升技能水平为核心,从专业师资团队的打造、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三个角度出发,在专业教学中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要求,也通过基于现状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与优化来使课堂设计更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利于学生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