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赵桂敏 姜 涛 姜学仕(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 抚顺 113300)
“抚育”大黄是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野生植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良食用大黄新品种,于2016年4月完成了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备案编号:辽备山野菜2015002),并命名为“抚育”大黄。“抚育”大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根茎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疗效。植株高大,根茎粗壮,叶柄作为蔬菜可炒食、凉拌或制成速冻蔬菜,也可晒制干菜,口感清脆,美味可口;也可作为酿酒的原材料,酿出的大黄酒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还可以用来加工成食品、饮品、保健品等,具有提高免疫力、明目壮骨、止血凉血、健脑解毒等功效。种植“抚育”大黄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繁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抚育”大黄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适宜生长在寒温带地区,温度在15~25℃时生长良好,超过28℃生长缓慢,若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则会枯萎。二年生以上的植株在5月中下旬开始抽薹开花,三年生以上优良植株的成熟种子可用于播种,种子寿命一般为2年。根耐寒力强,可在-30℃低温条件下安全越冬,但怕积水,高温多雨季节易烂根。
应选择完成转换期的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种植。幼林地及果树行间均可栽植。前茬作物以豆类、蔬菜或马铃薯为宜,不宜连作,需要耕翻,结合耕翻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4000 kg,整细耙平,然后做成宽1.2~1.5 m,高15~20 cm的高畦,畦间挖好排水沟。生产田可根据情况打垄或作畦。林地可直接播种或栽植。
深耕深度在30~40 cm,这样能把带病的土壤和病残体翻入地下,达到减少菌源的目的,同时也会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土壤深耕后,可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药材扎根,提高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使植株强壮,抗病抗逆性提高。同时在播种或栽苗前使用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或99%恶霉灵5 g+30%的绿亨2号20 g拌细土,然后采用沟施、穴施或撒施的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杀灭病原菌,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将药液用清水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再用喷雾器喷洒于土壤表层,使药液渗透到土壤地下,杀死土壤中的病菌以及虫类,常用的药剂有毒死蜱、阿维菌素、辛硫磷等。
选择干净、饱满的新鲜种子,播前晒种1~2 d,再将种子在30℃以上的温水中浸泡30 min,沥干水分,再摊开晾晒1~2 h左右,拌入适量细土即可播种;或将种子放在20℃的温水中浸泡4~6 h,后将种子拌入适量细沙,再用湿布盖起来,放在26~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天要翻动2次,有少量种子萌发后即可播种。
2.4.1 种子繁殖“抚育”大黄有3个播种时期,即春播、夏播和秋播。辽宁东部地区,春播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但夏播容易遇到干旱炎热天气,影响种子出苗及成活,可在播种后进行盖草遮阴保湿,待出苗后立即揭掉覆盖物;秋播一般在9月下旬至上冻前进行,要适当增加覆土厚度,一般当年不出苗,翌年春季出苗。
种植方式采用穴播时,株行距50 cm×50 cm或50 cm×60 cm,穴深2~3 cm,每穴播种5~6粒,覆土1~2 cm,稍加镇压。如遇土壤板结地块,可用镐头刨穴,穴深3 cm左右,撒入5~6粒种子,盖土厚度以刚好看不到种子为宜,稍加镇压即可(适用于林地)。当采用条播时,在畦面开沟,按行距10~15 cm开3 cm浅沟,将种子按间距2~3 cm均匀撒入沟内,盖上1~2 cm细土,每667 m2用种量2~3 kg。适时浇水,施肥,除草。每667 m2可育壮苗3万~5万株。
2.4.2种苗繁殖苗长至8~10 cm时,选择阴雨天进行移栽,株行距50 cm×50 cm或50 cm×60 cm,挖穴深15~30 cm,每穴1株,去掉侧根和尾梢,将苗直立或斜放穴内,培土压严。栽植时不要窝根,覆土厚度以盖过顶芽4~5 cm为宜。
2.4.3 分株繁殖收获药材时,选留母株带芽、肥大、健壮的根茎,按芽眼数量纵切3~4块,切口处蘸草木灰或高锰酸钾液,早春或晚秋按株行距50 cm×50 cm或50 cm×60cm、深30 cm挖穴,每穴放1块根茎,直立或斜放穴内,培土压严,覆土厚度以盖过芽眼5~6 cm为宜。分株繁殖生长较快,一般第2年就能开花,第3年就能收获药材。
当叶片长至5~10 cm、出2~4片叶时实施间苗,选留强壮大苗,去掉弱小苗。当叶片长至15 cm以上时,进行定苗、补苗,每穴留1株壮苗。每年要定期除草3~4次,做到有草就除,要保持床面无杂草。注意松土、除草时不要损伤根茎。
当“抚育”大黄2年以上的植株长出花薹时,不留做种田的应及时割除花序,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根部产量。
“抚育”大黄种子萌发需要足够水分,出苗前要确保床面湿润,生长期要满足水分供应,旱时要及时浇水。水量以湿透土壤即可。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做好挖沟排水工作,以免积水烂根。
移栽第2年4月上中旬将优质农家肥2000~4000 kg混入适量的土,均匀施到植株茎基部,6月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培土,将土培于根头部分并压实,8月进行第2次培土,结合除草培土每667 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5 kg,入冬前割除地上茎叶后晾晒1~2 d,再盖施1层腐熟农家肥,每667 m2施入1500 kg,既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保护越冬芽苞免受冻害。
4.1.1 发病症状在幼苗及成株均可发生轮纹病,主要病状是叶片受害后,有近圆形红褐色病斑,病斑有同心轮纹,上面密布小黑点,病害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黄死亡。“抚育”大黄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此病菌危害。
4.1.2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秋末冬初清除田内的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出苗两周后,用1∶2∶300的波尔多液、50%克霉净6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 d,连续喷3~4次,预防该病害发生。7月中旬使用1∶2∶300的波尔多液或井冈霉素20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防治。发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50%万霉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等进行防治。喷雾时要均匀不漏喷,叶片正反两面及叶柄处都要均匀喷至。
4.2.1 发病症状在5~6月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抚育”大黄易染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灰白色、淡绿色水渍样病斑,后逐渐扩大成多角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无边缘病斑,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灰白色或灰紫色的霉层,发病后期病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最后导致叶片甚至植株枯萎死亡。
4.2.2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实行轮作制;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彻底消灭越冬菌源;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土壤撒上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喷1∶1∶150的波尔多液、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间隔7~10 d喷药1次,连续喷2~3次。发病期用1∶1∶300的波尔多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7~10 d喷药1次,连续喷3~4次。
4.3.1 发病症状根腐病在多雨季节较易发生,潮湿和连作的地块发病最重。发病植株根部最初出现浸润状不规则褐色病斑,病斑会不断扩大,最后根茎全部变黑、腐烂,最终导致地上部分茎叶枯萎死亡。
4.3.2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与前茬种植豆科、禾本科作物或蔬菜、马铃薯的地块进行轮作;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原菌;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生长期经常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病株处的土壤撒上生石灰消毒,以避免病菌漫延;病重的要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病轻的用1∶200波尔多液消毒后另行栽植。雨季发病前用1∶2∶200的波尔多液,叶面喷雾1~2次,进行预防。发病期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雾或灌根,间隔7~10 d用药1次,连续3~4次。可轮番使用以上几种药剂进行防治。
二年生以上的“抚育”大黄每年可采收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次在9月上中旬,每667 m2产蔬菜2000 kg左右。采摘时可用手掰下嫩叶柄,除去叶片,按等级捆成整齐的小捆存放或直接销售。当该品种种植4年或移栽3年以上时,根部即可做药材商品出售。收获时间在10月中下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季化冻后。挖出根部后,去掉残茎,去除泥土和小根,刮去根及根茎周围的栓皮即可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