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特征分析

2022-11-25 00:07
关键词: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薄 海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特征分析

薄 海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全面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中,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政治主张扩充自身,注重组织的思想纯洁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组织路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一大批“又红又专”党员干部的培养中创新组织建设;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之前,党的组织路线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相融合,注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纪律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建设呈现出新局面。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围绕政治目标、服务中心任务,在群众中汲取力量。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在组织体系建设上,继续坚持人民立场、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确保发挥党组织的生命力、引领力和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特征分析;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百年进程,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自身的组织建设,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党的组织建设,可以为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有助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进党的事业科学向前、行稳致远。

一、不同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主张鲜明,注重组织的思想纯洁性

建党初期,党的组织建设处于“模仿—创新”的模式中,是模仿性质的建设。幼年时期的党,组织建设经验不足,很多想法和理念都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并且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并没有一个明晰的组织路线和组织框架。尽管如此,此时党的组织建设的特点和宗旨等基本原则问题还是比较明确。1920年,上海早期的党组织就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其中强调“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1]。可以看出建党初期,党的组织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就是完成中华民族所期待的政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在全党和其他群体性组织中推广马克思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的观念。

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来看,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是注重党组织的思想纯洁性。经过大革命的考验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党组织思想纯洁的重要性。早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党组织在思想纯洁性问题上存在隐患。当时国共合作使得党组织很多成员并非中共党员,很多领导干部思想上持有不同观点。井冈山斗争时期,针对大革命时期投靠敌军叛变的党内分子,不听从党的指挥、不服从党的安排的党内分子,以及从事革命事业不积极、不热情的党内分子,毛泽东开展了一次“洗党”活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基本要求,强调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要克服所有的非工人阶级的思想观念。延安整风运动使得全体党员认识到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的统一性,认识到思想上的纯洁是党的组织生命力的重要前提。在不断纯洁党组织思想的过程中,很多重要的党性教育手段也逐渐形成,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方法等。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干部能力培养

从1949年到1957年,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展开,与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深度融合在一起,与国有企业的组织发展融合在一起,党的组织能力也逐渐渗入到全国各种企业的组织管理之中。在这一期间,党中央构建了全国统一的财政经济政策,并顺利实施了第一个5年计划,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组织体系也逐渐由党组织来接管和引导。以农业方面为例,借鉴苏联经验,党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每个合作社的社员都将土地作价入股,统一经营。1950年全国只有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增长到130个,1953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将近1.5万个,到了1956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达到了75万个[2]。可以看出,党组织已经完全掌控了社会资源要素的配置,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过程都有党的组织监督作为保障。

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这也为党员干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1957年毛泽东提出“又红又专”的发展思路,全党上下按此要求培育新人,进行组织体系创新。为了从组织上确保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3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如何围绕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配备干部的问题,提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问题。从1953年开始,中共中央将经济发展作为党的重要任务,并在思想上倡导全体党员与广大群众学习《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著作。各个省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使得当时的党组织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紧密融合在一起。同时,各省市党委也将具体经济任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着力调整各区域的经济政策,将矿业、冶炼、农业经济、军工企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抓手。通过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在恢复国民经济与建立工业产业基础的发展战略中有序开展。

(三)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之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也展现出众多新的特征,其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党中央十分关注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组织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从1982年开始,党中央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号召农村党组织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方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在全国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党员领导干部放松对农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思想建设的问题,比如个别党员干部认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重要。对此,党中央强调既要抓社会主义经济又要抓社会主义精神,并于1984年推行全国文明村镇的建设活动。整个八十年代,党在农村的组织建设总体上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并重,而在九十年代,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保持以经济生产为核心的基础上更加深化,开始了制度上的创新建设。

从1990年开始,中央组织部开始在全国各省展开广泛调研,讨论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问题。当时多项调研报告和会议公报都涉及基层党组织自身组织力建设薄弱的问题。党中央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一是强调在基层建立一套高效的领导班子,要求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在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具备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领导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不断优化领导班子自身结构,确保党的组织建设与现实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相一致。二是强调农村基层组织要有一支好队伍,强调好的党员队伍最关键的就是具有组织力,服从上级安排。三是强调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确保党组织在自我革命、自我创新上的生命力,实现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并且重新调整了党员入选的评判标准,严格党的组织纪律。

(四)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纪律建设完善党的组织路线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全面从严治党,以组织纪律建设为主线,不断深化组织路线创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党的组织建设,要求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和发展党员质量、数量都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党的组织纪律被作为核心词汇反复强调,要求全体党员要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纪律建设相融合,构建党组织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从党的十九大开始,“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同向同行。不论是党组织的纪律建设还是党规、党法的完善修改,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能够把各级党组织统一起来,实现科学治理。可以看出,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有一套严密有效的治理制度和组织纪律体系。党中央希望能够通过一体化、整体性的组织方式优化各级党组织的人员、物资配置,这也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完善的集中表现。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对中共六大提出的组织路线的继承与创新,更加强调组织建设的政治性、使命性和方向性。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开展,是因为在党的组织建构的任务中还有很多工作有待于完善,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对自身社会效能发挥的促进作用问题。从组织架构上来看,党的组织体系在反映、传达党中央权威性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纵向组织架构与横向组织架构仍需要优化、调整。在党代会、人代会、常委会等相关组织的职能上还需要进一步明晰,以此减少职能上互相替代或重叠的现象。此外,党中央也发现党员干部组织工作存在的缺陷,如干部培育过程中的思想松懈、考核机制不严、监管方式效率低等问题。对此,党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抓住了“管人”的关键,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组织路线的认识,将党的组织路线规划执行得更加具体更加实际。

二、党的组织建设百年经验启示

(一)围绕政治目标,完善组织建设理论

党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重要保障,而理论建设是重要基础。一方面,党的组织建设可以不断促进党的政治建设,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方向和实践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组织建设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建设党组织的思路与借鉴。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前景,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探索党的组织建设的运转模式,并不断调整党的组织功能,使之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民的诉求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经验和组织理论。百年经验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围绕政治目标积极开展党的组织建设,这其中理论建设又是至关重要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全面融合,党的组织理论与党的政治理想更加趋于一致。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理论吸收借鉴了现代化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使党的组织建设更加人性化、扁平化、柔性化,可以有效满足各级党组织的发展愿景。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组织形成了一体化的思想意识,在政治理念、组织纪律、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形成了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团体性学习、标杆性学习使得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越发完善,确保了组织体系在各方面都得到稳定的提升。因此,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为指导,不断进行组织理论的学习建设,确保全党在共同思想理论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统一。

(二)服务中心任务,注重组织建设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否在服务中心任务上提供坚强保证,真正做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关乎组织建设的质量问题。党的组织建设的质量提升,首先要消除党内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的工作态度,不能为了实现“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而片面极端地降低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要求党组织在思想建设上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也要求党的组织建设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相匹配,不断提升党组织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时所具备的专业能力。百年历程,党的组织建设就是在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专业能力上的协同提升过程中实现的。

党的组织建设的质量提升主要表现在党组织的领导力上。概括来说,就是要确保各级党委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展开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具体来说,坚持“四个自信”和确保“两个维护”是现阶段提升党组织建设质量,保证党组织领导力的基本原则。只有在这两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让党组织在政治上更加具有领导力,实现党中央和基层党组织的系统发展,共同创建具有领导力的组织运行机制。

(三)筑牢群众基础,重视基层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组织建设要依靠的根本性力量。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从改革创新精神再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无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取得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变革。百年经验铁证般地呈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得民心”就要求筑牢群众基础,这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切胜利的重要法宝。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与精准扶贫工程紧密相连,与基层各项民生事业的开展协调一致,与老百姓幸福感的提升共同发展。特别是在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与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转融为一体,相关市场化运作、金融资本的引入、多元平台的打造等具体工作任务都能够得到有效监管。走群众路线得民心,党的组织建设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

新时代,走群众路线、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党的组织建设的各项活动,都要从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立场出发。在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的引导下,各级党委必须不断守正创新,激活人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百年历程风华正茂,未来党的组织建设应进一步筑牢群众基础,以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汲取能量、强大自身,让群众的民生福祉成为党的组织建设的评价指标,以此推动党的组织建设朝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向发展。

(四)坚持组织路线,抓好党的人才建设

组织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抓好党建,关键性的工作就是抓好人才。党的组织建设百年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各方面精英人才,正是这些中流砥柱带动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让党的组织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3]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离不开党的优秀人才的努力奋斗,也离不开全国各领域人才的支持与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4]在未来的发展中,党的组织建设要更加关注基层领导干部的培养,能够让支部在基层领导干部培养与基层人才塑造进程中发挥引领性的作用。党组织既要管好人才,还要把人才培养好、引导好。党组织只有充分信任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和专业领域人才的努力才能真正把握人心,形成基层人才群体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向心力。只有如此,党的组织体系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精英人才。

三、余论

百年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不断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不断回馈的过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宏观组织形式建构到微观实践操作的发展过程,为中国和世界政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的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党的组织更加有力量,在遵循人民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让党的组织发展与国家发展的政治前景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前景融会贯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望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党的组织建设仍然需要继承有效经验,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即全党上下要以系统性思维,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将组织建设的政治责任与组织结构、功能优化相结合,既要突出党中央对全党各组织、各领域的决定性领导,又要突出各地区党组织在具体工作时的自我适应与调适能力,使党的组织永葆生机,确保最终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献选集: 第1册[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 549.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248-249.

[3] 习近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 人民日报, 2020-8-12(01).

[4] 习近平.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J]. 求是, 2020(15): 9.

D26

A

1674-327X (2022)03-0001-04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3.001

2022-02-07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L21BWT009)

薄海(1982-),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
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党的“组织路线”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我省书写新时代组织工作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