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媛 孙旭捷
(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 100055)
儿童时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逐渐影响并决定一个人未来的生活习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由于学生受到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思维想法新颖,追求时尚自由,他们的需求体现出了明显的个性化发展趋势[1]。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基于一般和抽象的表达,缺乏满足这些需求的情感、经验和体验。一项针对小学生博物馆教育项目的研究表明,在多次参观博物馆后,学生表现出观察、思考、联想、比较和探究答案的能力。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体育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将博物馆教育视为“非正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博物馆不再是“高大上”的同义词,而是今天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场所之一。
儿童博物馆建立的宗旨是希望营造让儿童充分参与和体验的学习氛围,强调以过程为主,而不以最终结果为主,来培养儿童的创新思考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美国的儿童博物馆将迎合儿童的需要和爱好,激发儿童潜能,刺激儿童对外界好奇心作为使命。儿童博物馆是以博物馆的形式,通过各种展览、活动和活动,来唤起儿童的好奇心,帮助儿童更好地探索和学习。
《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定义为18岁以下的所有群体,儿童博物馆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这是一个致力于儿童需求和利益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对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探索还比较浅,相关的研究资料也不够丰富。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可以知道,一个儿童获取知识依赖于直接的经验,必须通过直接知识、个人经验和实践活动获得知识与经验,以最有效地满足儿童的需求[3]。因此,幼儿园学前教育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深化体验,唤醒博物馆意识,丰富知识和经验,培养审美素质和良好的教学质量。
1899年,纽约的布鲁克林成立了世界上首个儿童博物馆,与普通的博物馆不同,这个博物馆从儿童视角出发,充分研究儿童心理特征,以贴合实际儿童兴趣的方式设计的儿童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儿童为中心的博物馆结合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作为实践中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改变了传统的展览方式,倡导触觉和渐进式学习。
发展到20世纪时。1913年,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成立。1917年,底特律公立学校协会也建立了儿童博物馆,这为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在社区资源的帮助下,印第安纳波利斯也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儿童博物馆。当时,“做中学”的概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实践教学在儿童博物馆中变得更加普遍。60年代,儿童博物馆经历了重大变化:互动参与取代了实践活动,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互动方式,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的研究博物馆。到20世纪末,有400多家博物馆,拥有超过3000多万的游客。儿童博物馆不仅存在于西方,也存在于东方,日本和韩国也在这一时期先后创设了一些儿童博物馆。
我国在儿童博物馆方面发展略微缓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博物馆的形式也并不丰富。1936年,我国在河南省博物馆开设了第一个儿童科学馆,购买了一批科学仪器,出版了学龄前儿童教科书。其实,我国第一家儿童博物馆是上海的儿童博物馆,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也在2010年,成功建立。于是,伴随着多用途的博物馆应运而生,许多私人的博物馆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以上海互动儿童研究馆和豆豆科技博物馆最为出名。两个公司均是由从国外学习回来的教育工作者创建的。2013年,在老牛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儿童博物馆科研中心,标志着中国儿童博物馆逐步规范化、专业化,儿童博物馆的研究工作也开始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儿童博物馆逐渐发展起来。而且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制度,儿童博物馆为与之适应,产生了多种类别。例如,西安地区的国王的朋友博物馆,类型独特,表现形式新颖。儿童博物馆不仅受到许多专业人士的尊重,也受到公众的尊重。
像比于以往的普通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的受众范围更具体[4]。中国的博物馆能够追溯到南通博物馆。早期儿童博物在西方国家的流行和后来自主创办的博物馆其目标都是向大众提供教育和欣赏的机会,以及对保护文物的研究机会。自诞生以来,儿童博物馆一直将儿童视为中心为儿童提供服务。它旨在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早期获得生活经验。自成立以来,它一直强调儿童的重要性。
儿童博物馆更注重互动,与少年宫和游乐场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少年宫,年轻人可,学习人文、科学和艺术与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与这两种形式相比,儿童博物馆更具互动性。在博物馆里,儿童通过直接触摸身临其境地体验。这种体验已不仅仅局限于幻想、娱乐和游戏,更多的是通过与人之间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和体验,突出了参与者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突出了自身的情感和心态。
儿童在心理上的需求与成年人大不相同,基于这些明显的差异特征,想要做好一个儿童博物馆,就需要儿童博物馆去建立符合这些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展示方式[5]。由于儿童积极、好奇和有趣的心理特征,儿童博物馆为他们提供了大量资源,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讲述他们的经历。因此,儿童博物馆将重点关注儿童的成功经验,以及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和机会。儿童博物馆是由一家专门的设计公司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儿童的职业心理而设立的。这样有针对性的定制和管理,能更好地贴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儿童博物馆能把儿童教育、儿童娱乐、儿童研究等多种功能进行很好的融合。这就使儿童博物馆功能性和实用性变得很强,成为协助家长和学校教育儿童的重要方式,不断为身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和知识[6]。休闲是指儿童博物馆中的娱乐活动,儿童在参观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互动是指儿童美术馆注重儿童和美术馆展品的关系与交互,并降低儿童的沮丧和孤独。如果儿童通过自己的研究快速获得经验知识,他们就会受到这些知识的影响,从而实现他们真正的学习目标。研究意味着,在参与儿童博物馆的过程中能有效调动儿童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去,能帮助他们提高独自思考的能力。
中国儿童博物馆已经发展了近30年,自从河南省博物馆开设儿童展览以来,儿童博物馆的儿童教育就开始进入发展的轨道。现在,许多学者在关注着博物馆对儿童的成长。博物馆是一种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小学还是幼儿园来说,都是十分有意义的[7]。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儿童博物馆的教育可分为三类:在已有博物馆搭建儿童展厅、建立单独的儿童博物馆、在幼儿园创建儿童博物馆课程。
在博物馆举办儿童展览是发展儿童博物馆教育最全面的途径。1936年,河南省美术馆设立了科普馆,购置了各种科技设备,以提高幼儿园和幼儿园学生的科技水平。例如,深圳儿童博物馆于2009年开业,许多中小学斗鱼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让学校获得免费参观和展览的机会。博物馆开始将儿童纳入服务对象,很好地体现了公立学校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南通博物馆在为儿童提供博物馆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自成立以来,南通博物馆让更多的儿童真切接触到了各种动物、植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也直接证明了儿童博物馆项目的成功。2014年,举办了“阳光少年”活动,包括“陶瓷艺术节”和“新年祝福传统绘画”,提高儿童的生活技能,并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这些,还举办了“小小讲解员”的趣味活动,许多为提升儿童学习成长效果的一系列活动。课程包括博物馆知识、仪式、唱歌和体育锻炼。这种培训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通博物馆是一个综合型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充分发挥馆藏、科研和展览的优势,为广大少年和儿童提供了众多高质量的展览。该博物馆中心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儿童对活动的热爱,增强了儿童的整体素养。南通美术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为举办特殊儿童发展览提供有利的环境。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南通博物馆致力于为成年人和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展览的概念、举办方式、思维的变化、儿童对彼此理解和语言的介绍,以及他们对展览细节的关注都得到了及时更新。
我国现阶段有备案的儿童博物馆数量只有2个,分别是上海儿童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此外,还有许多由热衷于学习西方思想的人创办的儿童博物馆,如豆豆科技馆和国王的朋友儿童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的建立反映出社会开始对儿童重视起来。在未来,儿童博物馆的概念将成为热点,儿童博物馆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受欢迎。儿童生活技能的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上海儿童博物馆:致力于对儿童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的儿童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3—10周岁儿童为对象的专门机构。它一直秉承着宋庆龄夫人“为孩子们奉献最珍贵的一切”的宗旨,在儿童的教育中,以宋庆龄夫人的思想为中心,肩负起了儿童的教育事业;给儿童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放松场所。
博物馆主要以展览和活动的形式存在,博物馆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常设展览。在儿童博物馆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引导着儿童探索海洋、空间、城市和自然。特别是“旅行@家”展区,是以上海友好城市为主题的展区。它具有深刻的沟通性、多元文化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儿童可以领会到众多的地域文化,玩到多种多样的游戏,尝试不同的社会角色。目前的活动包括三个主题:“实践课程”“科学讲座”“互动体验”,活动丰富多样,儿童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需求参与。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也多种多样,动静有机结合。鼓励儿童参与互动交流,强调亲子和谐交流,因地制宜在节假日和周末开展项目,倡导多元文化和科学理念,提高亲子关系质量。
豆豆家科技馆:我国第一家面向0—8岁儿童的科技馆,于2010年正式推出。目前已经有建筑工地、汽车爱好者、魔豆游乐场、绿色超市、水上世界、幼儿园、科学实验室、美术馆等8个展览场馆。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并提供活动,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
在豆豆家科技馆,儿童有机会体验丰富的游戏和活动,有助于帮助提高交流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感共鸣能力、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国内也能体验国外的优秀教育方式,是一个私人儿童博物馆的典型代表。如今,豆豆家科技馆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深受家长和儿童的欢迎。
儿童博物馆项目是在幼儿园实施的自然科学教育项目。这种尝试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无锡市铁皮盒博物馆是幼儿园意识与幼儿计划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这是幼儿园一次有益的尝试。幼儿园展览的物品都是从儿童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筛选,并根据已经确定的活动主题进行数据和素材的收集,制定流程和方案,科学地设计课程。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儿童对铁皮盒很感兴趣,就会鼓励他们提问,并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让儿童在家里寻找身边的铁皮盒,经过一系列活动后,教师带领儿童到其他教室参观。然后,儿童被要求介绍自己的铁皮盒,并尝试对其进行分类。铁皮盒博物馆建成后,教师带儿童参观了铁皮盒博物馆。教师针对铁皮盒组织了专门的讲解活动,让儿童踊跃发言,讲解自己与铁皮盒的故事。活动源于生活,但又超越了生活。活动包括用语言讲述历史,用科学讲述数学概念,确定它是否是一个铁皮盒,把幼儿的教育作为一种以儿童的爱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是把自然史和儿童教育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典范。
1.展馆设计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在现阶段,几乎每一家博物馆在儿童教育过程中都面临着缺乏设计经验、缺乏系统的儿童心理辅导等问题。儿童博物馆展示的是0—8岁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与成年人不同。为了使儿童博物馆对儿童更具吸引力,并突出其他机构的独特性,儿童博物馆必须从一开始就系统地研究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行为,以指导儿童的发展。由于缺乏对儿童心理学理论的系统理解,儿童博物馆展厅的设计仍以成年人的爱为指导,忽视了儿童相关参观需求。由于儿童博物馆尚未整合,而且大多数儿童与父母一起参观儿童博物馆和成人博物馆,儿童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展览内容与展览方式缺乏创新
儿童记忆力很好,他们会很容易的发现某个事情是否处于不变的状态,不变的东西会使他们失去兴趣[8]。在儿童展台方面,由于人力、物力的原因,展品内容没有及时调整,所以为家长和儿童举办了一些原创展品。虽然私立儿童博物馆有许多内部设计和活动,但自成立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这也降低了儿童的兴趣,因为很难确保他们从博物馆教育中持续受益。
目前,展览类型与传统手工展览类型相对应。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对无聊的内容了解不够,也无法吸引儿童参加单个核心展览。我国儿童博物馆选择展览场地的方式简单、耐用、有序,但这种展览具有需求量大、人员和材料相对经济的优点。但对儿童来说,这种参观不仅难以加深他们对展览的了解,还会减弱儿童对博物馆的好感程度。
1.展馆建设增强专业人才参与
这个以孩子为本的博物馆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儿童的精神发育与成年人是有区别的,因此,儿童的图书馆一定要以儿童可以听懂的文字为依据。同时,还需要儿童心理学家参与儿童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我们才能思考他真正喜欢什么;只有在理解儿童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发展出儿童喜欢的这种行为。这就需要专业公司和人才为儿童博物馆提供特殊设备、材料和理论指导。用心研究的公司才能根据儿童的独特心理和行为方式,设计出最具有儿童特点的博物馆。
2.多元化展览内容与展览方式
展览内容、展览计划和新鲜度都会给儿童带来挑战。因为儿童的记忆力是习惯性的,对一成不变的事物会迅速地丧失他们的兴趣。为使儿童能够持续地把注意力放在展馆上,有必要使儿童博物馆适应这种特殊情况。展览内容应经常更改,不能长时间都是同一个内容。简而言之,展览的方式和形式应该及时更换,与时俱进,这样儿童每次参观博物馆时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快乐,能减少记忆损失。此外,还可以对展馆进行其他修改,以提高其效率,特别强调利用外国住房和各种媒体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3.加大政策扶持、拓宽资金渠道
许多私人儿童博物馆不能被称为博物馆,它们大多是以探索馆来进行命名,所以大多数博物馆被称为“研究博物馆”。在命名方面,公众很容易忽视儿童博物馆的独特作用。国家、省、市、地区应该加大对民办儿童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应该与有关的博物馆进行协作,以便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目前,我国的儿童博物馆面对的是缺乏足够的教育经费。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也可以通过与个人公司合作的方式获得赞助,还可以和公益组织一起创造一个好的公众印象,这样不但能招揽更多的志愿者,而且会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达成双赢。为使大众认识儿童博物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开展公共教育,以澄清儿童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之间的差异,以及儿童博物馆对儿童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