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瑞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的具象化体现,使多种艺术之间进行充分的融合与协调,最后呈现出一种极具艺术价值与艺术美的杰作。在我国的歌剧发展之路上,民族歌剧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并且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之后的声乐表演之路的高速发展。
经典歌剧《木兰诗篇》由著名作曲家关峡和伟大的编剧刘麟共同呕心沥血地创作而成,这部艺术作品以著名传统诗篇《木兰诗》为创作基础与灵感,让观众充分地感受到了强烈的中华民族魅力,也正是这样使得这部作品极具民族特色。这是由彭丽媛、戴玉强、雷佳、谭晶等人主演的赞颂峥嵘豪情和中华传统的妇女美德的原创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从军是我国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整部作品中都呈现了特属于中华民族的坚韧、含蓄以及柔情。具有内敛与激情这两种极具冲突的艺术美感。也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特色,使它成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特别是歌剧中木兰的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在这部唱段中,不仅拥有凄婉柔情的艺术旋律,而且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在爱情的幻想与期待中美如画的场景与期盼。在我国北魏封建时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大背景下,再加上作品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民大众广泛的共鸣,都促使这部民族歌剧成了一部经典之作。
关峡用“奇、美、和”来形容并概括《木兰诗篇》,一个流传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传奇故事,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女扮男装替父出征,热爱和平、充满正义,再加之西方与东方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使得《木兰诗篇》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①让中外艺术在作品中相互交融,这也是歌剧《木兰诗篇》的特色特点与动人之处。关峡一直坚信歌剧的创作与表演中,音乐就是最核心的底板,音乐可以将人物和剧情衔接起来。因此他认为剧情受到音乐决定。
《木兰诗篇》描绘以残酷的战争作为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阶级矛盾加剧。这些因素是北京《木兰诗篇》背景构造的部分。《木兰诗篇》对北魏时期的腐败统治以及利欲横流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对劳苦大众的反抗精神进行了讴歌和赞扬,这和劳苦大众的精神追求形成了融合。在《木兰诗篇》中木兰果敢又善良,充满了峥嵘豪情。歌剧《木兰诗篇》的音乐广泛收集了中国的地域民谣,再加以再次创作。在歌剧剧情的需要和歌剧的文学脚本的情景设置中摸索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歌剧的艺术形式逐渐丰富起来,伴奏采用管弦乐队随歌剧一起即时表演,民族歌剧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摸索和探寻中,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舞台风貌。
这是首曲式结构为A、B、C的不带再现的单三部咏叹调。A段中,“啊,哥哥,我的好哥哥,我多想亲亲的喊你一声?”,欲言口止的感情夹杂着无尽的矛盾、羞涩:第二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你可知道木兰心中的女儿情”与第一句虽然只有略微的差别,但却是木兰情感的一次推进,在力度上应比第一句稍强,情绪稍激动。②此时的木兰似乎也渴望能够得到爱人的呵护与拥抱,来抚平战争映射在她身上与心头的痛苦煎熬。全曲在第三部分的二重唱中随着音乐把剧情和人物感情双双推向高潮,战争与和平的拷问,爱恨情仇地铺叙在前面两段音乐的托称铺垫下升华到情感的高点。恍惚中她看到刘爽而满怀喜悦地招手,憧憬着在不远处二人相互遥望深情对唱,直到那时而真切时而模糊的身影慢慢地消失不见。
歌曲巧妙的构想源于音乐素材独特发挥。《木兰诗篇》音乐素材取自中国的各个地域民谣,在以民谣为原型进行改编和精炼中,在音乐的再创作中使其蕴含了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典型的音乐创作形式的融入给作品赋予了更深的含义,也进一步赋予作品更丰富的情感表现形式。作品用了简单的音乐素材。在调式的使用上,作者使用了羽调角调相互交错的行进方式,所以作品也具有了像西方音乐一样的回旋曲式的感觉。作品的主旋律线条与和声伴奏贴合度非常的高,二者时而交互时而分离,音乐灵动的美感蕴含其中。关峡的作品不仅在内在的音律美感上,更是在编曲配器的外在美感上都是饱满而和谐,写实手法与抒情特性兼而有之,乐句与音乐已经高度融合。调式的特性与民族音乐的元素让作品更接地气,更加朴实无华,更加容易与受众达成共鸣。我们当代音乐的创作,如果能与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角度契合或使用,则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种新传承和新发展,作品既能够体现传统音乐的韵味,又具有当下时代所追捧的优美元素。在咏叹调中的旋律进行中,也是呈由上至下的旋律走向的。也正是这种旋律波动使它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伴奏围绕主旋律线条上下波动,并且节奏设置灵动多变富于云南地方民族风情。作品位于整部歌剧的第二章节,唱词与作品的发音咬字有着直接的关系,内容铺叙直接明了。因为救刘爽于生死关头,木兰中箭,在昏迷时,木兰想象自己穿上了女装,恍惚中把心中对爱人的真情诉说全部脱口而出,女性细腻真挚的感情在此刻已无法隐藏,与疆场上英勇作战的将军形象大相径庭,真实的展现了木兰温柔可人的一面和她内心深处低刘爽的深厚情谊。
歌剧《木兰诗篇》在我国的民族歌剧发展进程中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在歌剧的创作过程当中,对于木兰这个具有女性的柔情与刚强的精神这两个冲突性格的塑造上,歌剧创作者采用了在歌剧经久不衰的咏叹调创作技巧,把故事中的主角木兰的伟大而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女英雄形象展现的不仅生动具体而且淋漓尽致。这个经典唱段所演绎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我们坚毅勇敢的木兰为了保护生死相依的战场挚友、更是心中想说而又不能倾诉的心中激起在意的人——刘爽,阻挡向其飞驰而来的敌军之箭而身负重伤后。在战场激烈的动荡与恶劣的条件下,身体的疼痛刺激着她,使她的意识出现了恍惚,那坚韧的一直紧绷绷的意志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在裂缝之中倾漏出长久压抑的女儿情思和浓爱之意以及内心的苦苦为之斗争、煎熬的不可说。展现这支咏叹调,对音色的要求和对感情色彩的渲染都更为严格。谱例中“我的好哥哥”,“我的”后半拍弱起,演唱注意谱面上表情术语“深情地”、力度术语“弱”,特定的恍惚梦境,相对含蓄地表达出木兰对意中人刘爽倾慕之情。
咏叹调音乐包含和覆盖了河南开封地域民谣的优点,正是因为这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层面缩短歌剧过于严肃的艺术形式和普适性的大众接受度之间的差距,就如同当今社会中随意的口语化交流方式,也是为了满足普适性需求。咏叹调的表演是融合理解、展现的过程,表演艺术家不仅仅要深入地去知晓作品的历史,有关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对表演的曲谱不断研习,最终才能把故事通过自己的音乐技巧展现出来,像观众述说,产生共鸣。歌剧《木兰诗篇》中关于木兰的人物原型也是颇有渊源,在剧中木兰军事领导才能突出,军事技能更是高出众人。在音乐形象设计上,木兰就是敬爱夫妇的子女、更是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巾帼英雄、还是有了爱人的情窦初开的少女,这几种形象相互交织塑造了生动立体的女性形象。
这首作品表现的是木兰的心底箴言,内心充满着喜悦之情,梦境中开心地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朝阳升起美妙无比。唱腔咬字也要跟着美丽的心情一块放松,进入音乐主题后,附点节奏型和频繁的切分音是在营造划船的音乐律动,要用幸福的语调描绘爱情憧憬。
在演绎歌剧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于所演绎角色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内心的活动联系真实的生活进行揣摩,其次需要把握要这部作品的声乐艺术语言特征,以及观众对这部作品的一个审美标准和它独特富有的表达方式。《木兰诗篇》这部歌剧在演绎的过程当中也因为它独具一格的艺术吸引力以及深刻的艺术内融而受到了观众与音乐爱好者的热爱和争相欣赏、演唱。在演绎这部经典的歌剧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经过之中,高程度的解析与严格要求自律完成就是歌剧演员们的一直以来所坚守底线与坚持的原则。在歌剧唱段的表演中,将自身与角色有机结合、对于角色充分地理解以及对于歌剧展现的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表演艺术家不仅仅要深入地去深入地去知晓作品的历史,有关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对表演的曲谱不断研习,最终才能把故事通过自己的音乐技巧展现出来,像观众述说,产生共鸣。为了细腻地展现出木兰这个英雄人物独特的崇高品质和强大的人物魅力,也就要求艺术家要对于木兰有关历史与文学作品进行极致的解读与剖析。就如同咏叹调:“啊哥哥我的好哥哥”的演唱,这一层次是木兰内心喜悦与自豪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木兰在面对军旅生活中长期身份的隐瞒以及自身性格的反差和心中爱意压抑之下的绝底的挣扎于渴望。正是因为这种感情极其的复杂而又浓烈就更加需要在唱段的演唱者在作品演唱之前就已经沉浸在所演绎的角色当中去,并且牢牢地抓住觉得内在的情感状态,只有这样要求自己才能在演绎的过程中精准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更加完美地诠释出角色的艺术形象与内涵。在展现这部分时严格的注重音色和吐字的清晰明确,还有歌唱的力度以及情感欢快愉悦,气息平和。要展现出讴歌和赞扬。作品情感真挚,音乐空灵悠扬,人物的特点婉约含蓄。可以从多维度视角看到抒情的意味深长。中原人擅长悠扬的民歌,对这种慢速的悠扬旋律有着超乎一般的热爱。音乐审慎标准的内容构造帮助其深刻的展现它的思想追求,从歌词到覆盖的其他音乐层面的影响因素,对这首歌词的价值追求和艺术深度都有关键影响作用。
歌剧唱段在歌剧中的发展也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的,它不仅承载连接着之前的故事与情节,而且还起到引入接下来的剧情与音乐内容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重量。抒发着自己在歌剧中所承载的情感与内容,也就是说既要拥有强大的功能性,也要拥有自己的灵魂与血肉、和不可或缺的独立性。而在这部歌剧中,作曲家与作词者就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尤其是这个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创作与处理,把整部歌剧推向了情绪的高潮。也就意味着这部分的演唱要着重运用好重音和强拍形成的对比,还可以尝试加入人的肢体或者脸部表现来帮助更好地展现,力求将木兰的唱段演唱处理得饱满而准确。
在我国的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上,各位创作者、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脚步与探索,一直是我们的民族歌剧发展不断向前。不断地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之作与艺术形象。一直以来,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英雄女性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也使得创作者们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从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与形象。也是民族歌剧的发展路线朝向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上倾斜。作为中国民族歌剧中极具影响力与引导力的优秀之作——《木兰诗篇》不仅代表着是一部优秀的英雄主义歌剧,同时也代表着我国民族歌剧的进步与内涵。正是由于在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中那些优秀的作曲家、音乐家不知辛苦与疲倦地挥洒艺术与高尚的汗水。才使得我国民族歌剧能够崛起与进步,跻身于世界的艺术洪流而不倒,从跌跌撞撞到站稳了脚跟,并且拥有了一席之地。也是由于创作者的高水准创作和表演者的高要求演绎,才能向观众、向世人展示出熠熠生辉、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女英雄木兰。■
注释:
① 彭子圯.浅谈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木兰的音乐形象——以《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为例[J].戏剧之家,2019,(01):50.
② 李杨.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女主角的唱段分析及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