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哲,吕晓东,赵 畅,杨 扬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847)
从文化学、文化哲学的角度观察,体育文化由内到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层。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精神位于体育文化的核心层——观念层,具有精神价值[1]。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体育的精髓和灵魂,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并普遍认同的具有历史性、民族特征和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纵观整个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每个历史阶段都涵育出独具特色的体育精神,这些体育精神都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在新时代,应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运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体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讲话精神,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以登山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女排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华体育精神,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价值,创新体育文化表达,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1996年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概括为“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4]和2000年原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司长谢琼桓将其凝练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顽强拼搏”[5]的基础上,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6]。至此,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有了权威的凝练和诠释。
1.1.2 中华体育精神的特征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中华体育精神一直以其独特的姿态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和人民幸福的愿望。中华体育精神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3 点:1)政治功能和育人功能相统一。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振民族自信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体育领域的精神产物,不仅在体育领域发挥着其应有的功能,同时还兼具独特的政治功能和育人功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把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体育精神,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7],可见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时代[8],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丰富性和包容性相统一。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对于提高人的思想意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体育精神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9]6,又借鉴吸收了西方体育精神的价值追求[9]7,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同时红色体育是我国独有的特色体育活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未过时,红色体育精神在新时代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弘扬。因此中华体育精神不仅只包括当今的或者历史上某一阶段的体育精神,还应包括舶来的优秀体育精神和内生的宝贵体育精神,即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求的全部中华体育精神。3)凝聚力和感召力相统一。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引领着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勇攀高峰。北京奥运精神、国乒精神、女排精神、女足精神、登山精神……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各行各业中、在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里迎难而上、书写光荣。当前,中华体育精神正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历史上和国际上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气质,散发出豪迈的中国气派。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0]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狭义范畴,一般被称为“德育”,主要内涵是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2.1.1 基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重要发展。精神文明反映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中华体育精神从形态上分类,属中华体育文化的里层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从事体育物质文化生产产生的特有的意识形态的集合。因此,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教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10]53。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内容,其本质在于高校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因此理应放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首要位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体育精神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2.1.2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为共产主义培育新人的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马克思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表述——“会做一切工作的人”“高度文明的人”,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来讲,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以及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10]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高校育人中的德育,从国家、社会、个人3 个层面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体育同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各自独立、缺一不可,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增长,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中华体育精神产生于不断激发人的身体潜能的实践中,是在不断创造新的体育成就中凝聚出来的与身体潜能相匹配的文明力量,把为国争光精神注入爱国主义教育,把无私奉献精神注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把科学求实精神注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把遵纪守法精神注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教育,把团结协作精神注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把顽强拼搏精神注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2.1 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是中华体育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育事业的灵魂,是从中华民族创造的体育史中沉淀和凝练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不管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都应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为宗旨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探索阶段发展到今天的成熟阶段,在新时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使学生在各类实践中加强锻炼,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2.2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中华体育精神将突显爱国主义的“为国争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放在首位,将突显社会主义文明的“科学求实”精神和“遵纪守法”精神作为准则,将突显集体主义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化为动力,三者有机融合,密不可分。
2.3.1 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点同步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中国传统运动文化被卷入西方世界主导的现代化浪潮中时,体育带着“竞争”“争胜”与“逐利”的鲜明价值观,伴随着战争和殖民掠夺传入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发表在新文化运动阵地《新青年》上的文章《体育之研究》,以忧国忧民的笔触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摒弃中国传统运动文化中“不好动之原因”,批判了“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用思想之人每歉于体,而体魄蛮健者多缺于思”的错误说法,以“猛烈”“无畏”“敢为”“耐久”的体育精神为例,提出体育“强意志”的功效为“体育之大效”,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的最高追求,饱含寄希望于体育能够唤醒并锻炼中国人民站起来把握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强烈愿望。至此,中国体育开始有了关注体育精神及其功用的萌芽。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程,不论理论内容还是实践内容,均从鸦片战争以后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思考和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开始讲起。
2.3.2 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目标一致 西方体育价值观伴随着体育传入我国,移植于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点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经中华传统运动文化和中国革命体育文化的包容和改造,形成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华体育精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中国人民的体育事业有了主心骨,中华体育精神从在挽救民族危亡中求生存,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再到为建设体育强国凝聚力量的实践中,始终都围绕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重要精神力量而发挥功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中,也必须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所以中华体育精神能够滋养大学生心田,引领大学生奋进:弘扬为国争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培养敬业意识;弘扬科学求实精神,加强诚信教育;弘扬遵纪守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塑造优秀品格;弘扬顽强拼搏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回溯中国体育发展史,我们看到中国体育事业经历了由羸弱到强大、由参与追赶到引领摘金、由竞技争胜到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发展和变化,从体育的视角映照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体育工作者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在历经磨难和奋力拼搏中锤炼出宝贵的中华体育精神,政治品格鲜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弘扬、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略且必须承担起传承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经营好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以青年大学生为先锋力量,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接续奋斗和奋力进取。青春的底色符合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追求,中华体育精神也是青年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中华体育精神可以提振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鼓励他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2035年的战略目标中包含“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提高,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发扬”,2050年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其具体内容包括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让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7]。这就表明实现体育强国必然要促进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发展和应用,实现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研究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也必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历史使命。
中华体育精神从悠久而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中走来,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淬炼,凝结于新的时代。内涵丰富的中华体育精神,不仅具备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功能,还体现为与体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相交叉的文化知识,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各环节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高校应当实事求是地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然而,当前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笔者对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调研对象为15 个省(直辖市)的高等院校在校师生,发出问卷1 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 000 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4.1.1 高校对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问卷调查中对于“您了解中华体育精神吗?”的提问,13.29% 的师生选择“非常了解”,68.79%的师生表示“一般了解”,17.92%的师生表示“不了解”。对于“您认为中华体育精神包括哪些?”的提问,仅有0.90%的师生的选择完全符合国家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权威解释,选择问卷中设置的两个干扰选项的比例竟然分别高达57.51% 和74.86%。对于“您认为目前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提问,56.94% 的师生选择“碎片化”,50%的师生选择“随意化”,58.09%的师生选择“针对性不强”,47.11%的师生选择“系统性不强”。因此,我们有理由从高校师生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认知和评价推论出高校缺乏有意识地将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精神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有效整合和利用的计划和举措,导致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碎片化、随意化、不系统、无针对性、点散状地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4.1.2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跟不上 在问卷调查中,23.99%的师生表示所在学校没有明确提出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制约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提问中,选择“领导重视程度”“体制机制保障”的人数要高于“学生个人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可见参与问卷调查的师生普遍认同顶层设计因素的重要性和不足。对于“您是否热爱并积极参体育活动?”的提问,25.43%的师生选择“否”;对于“您是否关心体育资讯?”的提问,39.31%的师生选择“否”;两个问题都选择“否”的师生占21.68%,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那些对体育相关事务不感兴趣、体育实践欠缺、体育活动体验不佳者如何领悟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另外,问卷调查中对于“目前,您对哪些您所在学校进行的体现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活动比较满意?”的提问,80.64%的师生选择“体育课”,72.25%的师生选择“校园文化活动”,55.49%的师生选择“思政课”,而“网络平台的利用”“体育场馆的建设”“校内外体育赛事”的选择人数均低于50%。由此可以看出部分高校虽然有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师生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满意度也较高;但同时能够强烈体现中华体育精神的各类活动,包括观看体育赛事、参与体育竞赛等,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实现教育活动实施的全面覆盖,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无法衡量。一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大型教育活动,如“纪念一二·九”活动前的动员讲话等,无法得到所有参与者的高度专注,实效性往往得不到保证,所以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落后于实践,是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难的重要原因。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是以其教育效果为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达成、教育任务能否高效落实,能否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然而,当下建立健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却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
4.2.1 评估机制缺少人文关怀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和完善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明显吗?”的提问,仅有37.5%的师生认为非常明显,43.93%的是师生认为比较明显,18.5%的师生认为一般和没作用。对于“您觉得体育活动的竞技利益和人文价值哪个更重要?”的提问,12.72%的师生选择“竞技利益”,15.9% 的师生选择“人文价值”,71.31%的师生选择“两者都重要”。因此,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除了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外,还应该重视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除了突显奥林匹克争胜意识的重要性,还应该突显中华传统运动精神和中国革命体育精神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温度”的育人活动,仅仅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动作而建立的评估机制很容易机械地忽略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的吸引力,严重降低了中华体育精神育人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2.2 评估结果有失客观公正 目前,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体育课评教环节中。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范围狭窄,只能从教育客体的表现观察体育课教育教学的效果,既缺乏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自我评估,也无法体现教育主体和客体评估的充分互动。此外,第三方客观评估的缺乏,也无法保证体育课以外其他教育活动能够得到及时、客观的评估。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体育工作者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展现出来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财富,具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品格,在继承和传承的实践中不断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着生动的演绎。然而不同主题的教育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创新灵活多样的、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密切联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十分必要。
4.3.1 网络平台教育模式开发力度有限 发达的网络时代,为校园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发挥强大吸引力和粘合度,以及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师生对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问卷调查中,对于“了解并参与所在学校开展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的渠道有哪些?”的提问,选择“网络平台”的师生所占比例低于“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外体育赛事”,仅为60.4%。显然,网络平台时效性强、吸引力大、粘合度高的优势因为开发力度的制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大力度开发网络平台教育模式,有利于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筹起来,创新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4.3.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统筹建设步伐过于保守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既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目前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校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问卷调查中80.64%的师生对所在学校体育课上呈现的中华体育精神教育比较满意,而对所在学校思政课上呈现的中华体育精神的满意率仅为55.49%,可见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统筹建设步伐应该再提速、再迈步。在体育课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中华体育精神的相关教育不能缺乏针对性,应该充分利用中华体育精神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动、具体地理解,进而增进其爱国情、坚定其强国志、促进其报国行。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是简单地将中华体育精神添加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而是要从理论上深入解析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建构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价值体系,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使中华体育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演绎。
5.1.1 全面提高对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要积极提高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认识,有意识地将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吸引力与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应增强自觉性,在享受体育活动的竞技快感和轻松愉悦之余,充分认识中华体育精神的思想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和文化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应充分发挥交互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中彰显中华体育精神的强大力量,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突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5.1.2 重视和完善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 从三全育人的理念出发,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协作,共同构建中华体育精神协同育人机制,将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理想和中华民族梦想的实现融合在一起,在提升体育文化自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作用。高校党委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重视并充分利用中华体育精神在立德树人中的资源效用,有针对性地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育人、管理和评估机制,把方向、保落实,引导广大师生做中华体育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充分发挥学生组织活力,广泛开展受学生欢迎的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调动广大党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中华体育精神增强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理论研究、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打造优质、有针对性、常态化和制度化的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5.2.1 建立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为保障和提高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解决教育覆盖面狭窄、评估机制缺少人文关怀、评估结果有失客观公正等问题,高校必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调动工会、学生工作部门、思政课、专业课、公共课、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积极性,建立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常态化和科学化机制。
5.2.2 完善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以客观评估为主,主客观评估相结合;以全面评估为主,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以动态评估为主,动静态评估相结合;以定性评估为主,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以肯定性评估为主,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估相结合,从而确保评估结论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5.3.1 以中华体育精神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应该充分运用好来自于这一深厚力量的中华体育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认知和认同,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系统教学、理论武装、心理育人、实践育人与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促进中华体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体育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体育课和体育教师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除了自身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之外,还要明确体育课教学任务不应仅仅局限于体育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体能水平、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把为什么强身健体以及体育活动所承载的中华体育精神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意义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要建立思政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机制,确保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3.2 建设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体现中华体育精神的校园文化,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做好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一方面不断完善好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建设好满足中华体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要求的活动中心,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里中华体育精神板块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加强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和讲座等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同时,把握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时间节点、校内外体育活动、展现中华体育精神的纪念日和仪式等时机,创新开展主题鲜明、具有特色、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5.3.3 占领中华体育精神网络育人平台新阵地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冯刚教授曾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我们紧紧抓住高校网络文化这一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工作重心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要求融入到网络空间,把文化阵地构筑到网络空间,切实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12]当今网络已经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空间,以中华体育精神的活力和魅力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引力不高和覆盖面狭窄的难题,例如建设一系列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中华体育精神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开展喜闻乐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师生思想状况,聘请专家及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解疑释惑。同时,务必注意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做好网络空间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防止背离正确价值观的信息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中华体育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育实践涵育出来的宝贵思想。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以中华体育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给学生的获得感,对于完成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