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晴姣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是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无数个“为什么”开始的。然而跨入小学后,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课堂上集体“失声”,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知识点“投喂”,毫无理解表达能力的表现欲望,这种现象年级越高越严重。究其原因,其实是孩子的理解力出了问题。
什么叫“理解力”?这个词源自拉丁文,意为“抓住总体”,主要指对某个事物或事情的认识、认知、转变过程的能力。在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理解力尤为重要,它是衡量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指标。究其课堂表现,可细分为洞察力、类比力、分析力。这两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尝试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从这三个方面着力,希望通过课堂实践寻求到提升学生理解力的有效策略。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从孩子喜欢问为什么可知,他对外界有了敏锐的感知,觉察到其中的细微变化,迫切地想要了解其中的一切奥妙,才会生发出一个个小问号。同理,当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有了感知共鸣,想要走进文本,就会产生进一步的质询和探究,以求能够了解从作者、主人公或构文意图、情感表达的方方面面。
在执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陀螺》时,我没有布置提前预习,在课堂伊始,我出示了精美的陀螺图片,并且现场掏出了一个陀螺,让孩子们逐个看一看、摸一摸。孩子们发出了声声惊叹,自然地发出了声声追问:“这小小的陀螺是怎么做的啊?”“这是用木头做的吗?”“顶端的珠子是用来做什么的?”“还可以把它拿出来吗?”这时机灵的孩子已经心急地打开了书本,我不失时机地表扬并提示:“对,你们的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陀螺》中,你们快去读一读吧!”于是,所有的孩子都打开了书本,开始沉浸其中寻找答案。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这篇科学小品文想要阐述清楚的内容。学生在后续的理解表达中很好地扣住这些问题,把文章脉络梳理得很清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里还有《牛和鹅》里的“牛和鹅”啥样,《爬山虎》里的“不留一点儿空隙”的感受,《窝囊的大老虎》里“我”神气活现的模样,第六单元“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的导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用身边的图片、实物、文章片段、一句名言等打开学生好奇的匣子。当他们发现了其中感兴趣的点,就会产生追问的欲望,可以说,这种追问就是洞察力的外化,更是促成理解的开端。
有人说:“不爬一次崎岖的高山,就不知道大地的平坦。有对比,才会有认识。”语文学习如果光着眼于教材中的几篇课文,而不带着学生建立“大语文观”,恐怕学生终其一生不能领略母语的文化魅力。
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我常常会在课前引导孩子们去查查资料,去比比同类。在一类文的比较中,发现教材中课文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区别出课文的题材特点、构段特点、体裁特点。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辨别比较能力也在增强,这时的他们在理解的时候怎么会没有感受启发,分析的时候又怎么会没有话说呢?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7 课《松鼠》的文后习题安排了“读下面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通过拿课文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上的句子作同题材比较,孩子们很轻松地就能比较出语言风格的不同,更好地体会到布封笔下对松鼠的介绍更有趣味性,让人读来机灵的小家伙如在眼前。同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松鼠》和前一课《太阳》,发现虽然同为说明性文章,但《太阳》语言平实,《松鼠》则显活泼,让学生通过同体裁比较,更好地理解透彻说明文的特点是:无论用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除了阅读同类进行比较外,还可以跨学科、融生活,用一切体验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于这一点,我最难忘的是在执教四年级上册第2 课《走月亮》的时候,我正动情地读着文中的一个片段,这学期刚转来的那个孩子突然趴在课桌上低声哭泣了起来。当我安慰并询问原因的时候,他动情地说:“我突然想起了我乡下的爷爷奶奶和小伙伴。我们那里吃晚饭就是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吃的。家里的鸡呀、狗呀、猫呀,就在我们的腿边转。村里的人还会端着饭碗来串门。我的好朋友们一吃完晚饭就会来找我玩。我说不来这里上学,我爸爸偏要把我转过来。”我拍拍这个孩子的脑袋并动情地问其他孩子:“《走月亮》这篇课文又引起了你们什么样的回忆?”孩子们像炸了锅一样讨论开了。这个说:“我们老家那有许多田,我和小伙伴天天在田埂上采花、捉虫子。”那个说:“我们老家北面有一座山,我爷爷还带我进去玩过。”还有的抱怨说:“现在我们吃饭在家里、在饭店,都没有晚上搬到院子里吃好玩。”“我们乡下老家可以看到许多星星,这里晚上基本看不到星星。”……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忽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班上有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灵魂深处来自故乡的滋养却是根深蒂固的。课文《走月亮》正好诱发了他们的思想情愫,因此将课文与生活结合,也能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读出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滋味来。
分析力是人在思维过程中把分析对象的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进行研究、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可以说,它是理解能力高低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孩子一张嘴,便知有没有。许多孩子其实不缺内心敏锐的感知,可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她却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如果说前面洞察力、类比力需要教师引导,那么分析力是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中,《太阳》一课课后练习要求孩子“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师首先要把什么是说明方法给孩子介绍清楚,不能只简单告诉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有的孩子分不清“作比较”和“打比方”,还有的孩子只懂什么叫“列数字”,其他统统分不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讲清楚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当教师讲透彻了,学生就能回答好第一问了。然后教师在讲清楚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时,要联系具体语句进行深入浅出的示范。如“举例子”的作用为: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一位教师这学期上了《太阳》这一课的公开课,在讲“太阳离我们特别远”这个特点时,首先出示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句简单的话,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多远。一个孩子说:“很远很远。”教师追问:“很远很远是多远?你能不能说具体点?”有的孩子开始翻书,说:“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这句话怎么证明了远?”“一亿五千万。”一生回答,另一生立即补充:“而且是千米。”教师及时肯定:“对,不是米,是千米。用‘千米’做单位更看出了……”“太阳离我们很远。”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就是数据的好处,在这里用它很好地证明了太阳的远。”教师点头评价后,接着问:“可是你们知道一亿五千万千米有多远吗?”学生们均摇头。“如果能用我们熟悉的方式来‘丈量’一下就好了。”教师假装苦恼。有的孩子立刻又翻书:“老师,书上有例子。”“好,我们来读一读书上的句子。”学生齐读:“如果步行……;就是坐飞机……”“哦,这里举了两个例子。读完这个句子,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哦!原来第一自然段通过使用列数字、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说具体、说清楚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谁再来说一遍。”通过跟着教师学说,在接下来理解太阳“大”和“热”的特点时,学生就能有意识地扣住说明方法进行分析。这是单线分析,学生最好掌握。但有时我们需要学生在理解时做多层次解读,例如,五年级下册第22 课《手指》中,“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学生要先分析大拇指和食指的特点,然后对号入座,联想到对应的人,再通过其身上的具体事例加以佐证,这样才算完整、正确地解答了上述问题。还有时要教会学生多方面、立体、全面地对人物进行评价,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8 课《小英雄雨来》中,“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有的学生光看到他面对敌人时的勇敢是不全面的,即使还关注了他逃脱时的机智也是不全面的,他还是一个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的好孩子,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的分析,对雨来的解读都是失败的。教师在每个新知识点出现的时候,都要及时地将之转化为提高学生分析力的技能点,那样,学生经过日积月累,何愁张不了口呢?我已经带了所教班级学生两年半,在这两年半里,根据我们的研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分析解读能力,目前其他借班上课的教师都反映,我们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同年级班级。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学校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上走出了以往的误区:注重文章数量累积,忽略文章精要分析;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由分析空间小;少数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口不张。我们更注重科学的研究和指导,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这方面形成“三力”的螺旋提升策略,因为我们认识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儿童理解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琢磨学生,从学情出发,制订长远的计划,进行系统的教培。从一篇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训练、发展学生的洞察力、类比力直至分析力。现在国家发布“双减”政策,需要我们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题海战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成为历史。在这种形势下,提升儿童在阅读中的理解力正是破解课堂难题、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人们都说:“理解万岁!”阅读教学中亦如此。我们要在孩子张口问“为什么”的时候,抓住机会,告诉他:“走,孩子!我带你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