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乃虎 阚程璐璐
(1.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1]所谓“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2]6。大学生是承担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生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高校理应担起培育好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使命,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为此,高校要提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重要性的认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为抓手,针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法治时代。比如,市场经济一定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清明政府一定是一个法治政府,乃至现代文明国家一定是法治国家。法治生活无处不在。法治时代对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从大学生个人视角看,一个人要安身立命、成长成才、贡献社会,需要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伴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法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素质能力。既然社会与时代对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赋予了更高要求,那么大学生就应当勇迎时代挑战,自觉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让法治信仰植根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以时代新人的崭新形象,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高校是主要的承担主体。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高校要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顺势而为,加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力度。与传统意义上大学生培养规格相比,法治时代语境下的人才内涵更加丰富、要求更加全面。唯有如此,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方能适应法治时代新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作为重要支点,高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大学生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时代新人的闪亮标签。在认识上,高校要把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目标系统加以重视。
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人。推动法治建设,公民法治素养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3]法律只有“铭刻在公民们的心里”[4],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用。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让法治成为全社会普遍信仰。由此可见,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规范固然重要,但重视培育全体公民的法治素养、法治信仰尤其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必须重视提升社会成员的法治素养。一个缺乏法治文化、民众法治观念淡薄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法治国家目标的。大学生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这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需要。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也伴有一些拜物、享乐的不良风气。一些物欲强虚荣心重的大学生,面对金钱利益诱惑,往往抱有侥幸心理,不惜违法乱纪,铤而走险。有的学生因金钱驱使涉足传销、赌博,甚至参与诈骗(特别电信诈骗)、盗窃、抢夺、抢劫等犯罪行为。有的学生不想学习只想“经商致富”,盲目从事网络营销、商事经营等民商事活动,试水市场的结果往往是惨败或被骗。有的学生参与网络暴力、言论过激、色情网聊等,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至于校园内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失范等现象更是频发。从大学生自身因素看,00后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社会经验缺乏,为人处事方式简单,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弱,容易“不知法”“不怕法”而主动违法,也容易因防范意识薄弱而上当受骗。
现实生活中,不懂法、不尊法,以身试法、知法犯法;搞变通、打折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随大溜、存侥幸,视法律为儿戏,藐视、践踏法律等现象和行为皆有之[5]。造成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多的根本原因,是法治素养不高。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高校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更没有把法律当成信仰,缺乏依法办事意识和法治精神,常见法律知识贮备少,处理涉法问题能力弱,其法治素养明显不能与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任务相适应。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高校“基础”课教材关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等。从其内容设置看,宏观概括、不具体,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过于务虚,对大学生处置具体涉法问题的指导过于笼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从“基础”课内容结构看,法治部分存在涉法知识多、教学比重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法治认知教育,不利于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
“基础”课涉法部分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很难讲解透彻。法治部分的考核比重小,理解记忆难度大,学生从考分角度考虑,不愿投入精力学习。这些现实因素,无疑增加了法治教学难度,制约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不敬畏法律,不懂法不知法,自然不会用法。这种状况不改变,大学生即使学习了“基础”课,对法律的认知依然模糊,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某学生在没有核实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仅靠微信沟通就向对方付款购物,且数目较大,结果微信被拉黑。知道被骗,欲起诉对方,才发现除了无用的聊天记录外,没有可靠的身份信息,无法立案。
“基础”课教师专业大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比较少。这在客观上形成了法律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储备不充分、法律精神理解不到位、法律实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基础”课教师法律学养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了“法律基础”部分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再加上现实中新的法律规范出台多、修改快的法治发展环境,“基础”课教师很难应对和处置发生在大学生中相对专业的法律问题。结果就是面对大学生现实中的诸多涉法问题,教师不能提供操作强的建议,只能停留在静态知识解读、观念分析层面。这种法律学习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脱节,会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困惑。
“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制约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教师对自身法治素养提升不够重视,对法律理论学习研究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教师容易把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当成纯理论的范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校对“基础”课教师自身法律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培训途径不多,教师法学水平得不到改善和提升,影响法治教学能力。教师讲解不透彻,学生理解不充分。这种教学状况严重制约对大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育。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是高级的法律意识[2]173。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固然要重视基础的法治知识学习,但重点在于培育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因为,大学生只有树立以法律意识为核心的法治思维,并将其转变为生活经验,才能避免在日常行为中脱离法律约束[6]。
首先,结合“基础”课教学实际,丰富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知识贮备。法治知识是法治素养形成的逻辑起点,是大学生认知和理解法治理论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要以时代为导向,有重点地进行法律知识传授。教师要熟悉学生中学阶段的法律知识学情,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大学生法律知识结构。学生要认识到法治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完成课后作业和各项教学任务。师生合力打劳扎实的法治知识基础。
其次,坚持理论学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既要具备一定的法治理论基础,也需要法治生活实践养成。“基础”课通过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本质、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法律、尊重法律,从行为上践行法律,同时还要加强引导大学生依法参与国家和社会法治生活[7]。如通过相关法治报刊、影视传媒中的法治栏目、法治微信公众号等,关注与大学生群体相关的热点法治事件,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学以致用,在法治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最后,坚持“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在人才培育上,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应当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特别要熟悉和掌握与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实践相关联的法律知识[8]。为此,在课程建设上,建议增加开设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法律规范,逐步形成正当性、规范性法治思维,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遵守法律、尊崇法治。
“基础”课承担法治任务过多,内容庞杂。面对教学课时少法治内容多的现实矛盾,教师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高法治教学质量,让大学生真正做到尊法、学法、懂法,以此提升大学生法治认知能力。
首先,创新“基础”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法治理论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必须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活力。通过课堂辩论、课堂评论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通过推广法治情景剧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法律的力量;通过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让学生体验法治方式的可行和有效;运用研究式教学增加法律课程深刻性。
其次,强化“基础”课实践教学,畅通学生参与路径。实践教学能够改变大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能够增强学习主动性。“基础”课教学要加大课内外实践,做到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撰写“我所经历的典型法治案例”拉近自己与法律的联系,通过开展以“我与法治中国共成长”“我的法治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比赛、PPT制作比赛等课内实践方式,加深大学生法治认知能力。也可以通过参与法律宣传等课外活动感悟法律威严、感受法律责任。
最后,坚持法治教学目标,持续增强法治方式能力。法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基础”课法治教学任务重、时间少、临近期末等教学难题,教师可以相对策略地在“思想道德”内容中增加法治相关案例,德中寓法;学校运用好公选课平台,有目的地增加法律方面的公选课,满足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的需要;创造机会,大学生通过法庭旁听、涉法人员以身说法等实践性强、促动大、感触深的法治化方式,持续提升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方式能力。
“基础”课教师的法律知识和法治实务能力很难达到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法律人的水平,但教师的法治素养特别是教学能力,应当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和对解决涉法问题的需求。
首先,注重“基础”课教师自身法治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基础”课教师要提升授课对象的法治水平,需要有比学生更丰富、更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实务能力作支撑。教师不能把自己是非法学专业,作为上不好法治内容的借口,需要持续加强学习,特别在认知深度和处理方式上要优于学生,增强与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相对应的教学能力。学校要采取开放、灵活的方式,鼓励校内法学专业教师兼职承担“基础”课部分法律专题的教学任务。
其次,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基础”课教师法务教学能力。利用好假期思政课教学研修机制,对接好法治教学突出的高校,让“基础”课专兼职教师进行普遍参与、交流提升;派送“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法治素养培训,或选派骨干教师到相关法律机构挂职锻炼,以提升教师的法务教学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某方面的针对性需求,邀请教学名师进行专项教学能力交流和培训,解决针对性问题,以教学专业性赋予学生法律能力。
最后,通过教学经验交流和总结反思等形式,持续提升“基础”课教师的法治教学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组建微信群、访谈对话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教学进程及教学结束后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加强校际联合和协同,组织同一高校或不同高校间“基础”课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专项教学竞赛。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与道德规则在内化为人的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时,同样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9]。所以,在教学理念上,“基础”课的两个目标密切关联,切忌把两者割裂开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都要加强,弱化任何一个,都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