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生福
从第28届到第31届中国新闻奖,共有75件短视频作品获奖,这些作品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趋势和独特实践方式。
本人结合观摩学习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短视频获奖作品和自己拍摄短视频的创作体会,谈谈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创作需要把握好的三个关系。
短视频是指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短视频充分发挥视听语言的优势,在极短的时长内快速推进情节、表达观点,内容呈现直观生动,表现力更强,更易调动情绪、引发共鸣,形成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2018年,第28届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奖,媒体融合奖项中专门设立了短视频新闻奖。这一届有12件短视频新闻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获得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作品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是因为新闻类短视频应具备的“新、短、快、实、美”五大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视频中没有炫目的制作技巧,没有字正腔圆的播音语言,甚至由于自然条件和环境限制,画面都不能保证平稳,却不妨碍它成为对新闻现场最真实的记录、最生动的表达。
2020年,第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在原有的短视频现场新闻的基础上,又设立了短视频专题报道。短视频现场新闻是指在移动端首发直击新闻现场的视频新闻,要求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信息量大,时长不超过3分钟;短视频专题报道是指在移动端首发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较深入的视频专题报道,含微纪录片,要求新闻价值大、内容有深度、呈现方式新、社会反响好,时长不超过8分钟。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短视频专题报道一“短”一“长”,两者分类和定义更加科学准确。
短视频的“短”,不仅时长要短,更要在有限的时长里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创作者抓住或截取典型瞬间去呈现。短视频现场新闻《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时长只有32秒,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讲述的是湖南小伙郑能量,在微信朋友圈立下“生死状”后,2020年正月初一,从长沙出发,独自奔赴武汉,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何让人物在32秒的新闻素材(“生死状”)中立起来,编辑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策划,包括视频配文内容及背景音乐的选择,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着力突出泪点和正能量的传播。
短视频现场新闻《漫长的2秒:伊宁男童从5楼坠落后》,时长1分18秒,作品讲述的是2019年5月23日,新疆伊犁州伊宁市某小区一个两岁男童从5层坠楼,开车回家的28岁小伙托尼可·吐尔干别克在男童坠地前的瞬间,上前一步接住,男童获救无大碍,小伙当场被砸晕过去。5月24日上午,记者从朋友圈得知这一线索后,在两秒现场监控画面基础上,补充采访了当事人、医生和小区居民。该作品新闻要素齐全,镜头语言突出,制作节奏紧凑,小切口反映了民族团结大主题,获得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短视频的“长”与“短”是相对的,“长”一点的短视频是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较深入的视频专题报道,这就要求创作者拍摄的短视频专题报道新闻价值大、内容有深度、呈现方式新。短视频专题报道《生死金银潭》,时长28分钟,呈现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疫情期间最真实的样子,记录了医患之间的救援故事和生死时刻。2020年春节前后,人民日报社记者和摄影师驻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深入“红区”连续跟拍36个日夜,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一线画面。2020年3月31日一经推出,刷屏网络,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2020年,新华社围绕脱贫攻坚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推出《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在素材采集上,《第一书记》主创团队从几十万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资料中筛选出近百位典型代表,将其故事凝炼于六个主题中,记者深入西藏等12个省区市采访拍摄,全程真实记录、捕捉故事细节,极大增强了纪录片感染力、感召力。在呈现方式上,《第一书记》采用影视化手法,在剪辑过程中以电影制作标准精心雕琢,使画面的每一帧截图都堪比海报,赋予纪录片新闻的灵魂和电影的外表,鲜活展现“英雄出自平凡”的时代精神。《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通过故事人物化、细节情感化的叙事方式建构宏大主题,通过“视频+创意海报+亮点动图+标语式题目”组合传播手段激发受众共鸣,为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决战记录一线感人故事,留下珍贵影像史料,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二等奖。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已经四年,获奖短视频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新闻性和思想性双提升,一方面,新闻现场感增强,作品更加注重对新闻环境、新闻当事人和新闻事件的还原;另一方面,主题报道的新闻视角更加多元,新闻叙事更丰富生动。获奖作品呈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时政主题“软”做;二是民生话题“巧”做。
时政主题“软”做。“软”做意指时政报道中凝练主题出发点,找准人物故事点,寻求情感共鸣点,把重大主题化为日常化、生活化的事物,进入寻常百姓家。2020年1月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调研。在腾冲和顺古镇小巷里,游客偶遇总书记特别兴奋,围拢过来朝总书记挥手问好。总书记与游客亲切对话,不经意间有个女孩子问总书记“彭麻麻呢”,正当大家诧异时,总书记回答“没来”,还接了一句“快过年了,都在家忙着呢”引得现场欢声笑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政记者敏锐反应全程捕捉,短视频《独家视频丨游客:“彭麻麻呢?”》于事发当日在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首发,迅速在互联网传播,刷屏朋友圈,占据各大网站头条,充分彰显了总书记的亲民爱民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真挚情感。23秒的短视频发布当天点击量23亿,全网阅读量累计37亿,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民生话题“巧”做。“巧”做是指将平凡人的闪光点与社会大主题和时代大背景相连接,以小人物做出大情怀。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臊子书记》,是津云新媒体推出的短视频作品。《臊子书记》讲述了天津大学“80”后青年教师宋鹏,为了帮助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早日脱贫,积极挖掘地方特色,以沙湾臊子为切口,利用“互联网+扶贫”带领村民打造全链条式电商产业,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带不走的幸福路”。2018年7月初,津云新媒体视频团队奔赴大寨村,与村民们一起同吃同住半个月,深入挖掘鲜活的故事,运用无人机、滑轨、运动摄影机等设备,拍摄到基层真实、感人的画面。作品通过“沙湾臊子”的小切口反映了精准扶贫的大主题;通过“臊子书记”这样的典型人物,折射出扶贫干部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不懈奋斗的大情怀。
“巧”做也指充分发挥融合创新手段,生动呈现普通人物闪光的故事和细节,以对小人物的关照折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凉山州最后7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四川彝区也由此开启振兴发展新征程。如何创意展现四川彝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显著成绩?四川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短视频《说“彝”解字:这间“房”有丝也有粮》将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巧妙融于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以“彝”字贯穿全文,巧妙地将“彝”字拆分成“彑”“米”“糸”“廾”四个偏旁部首,从有车、有房、有丝、有粮四个层面,展现了脱贫攻坚给彝族群众带来的幸福生活,由“彝”字串联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一个民族的情愫。短视频以小见大、画面精致、构思精巧,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二等奖。
回顾这些年的中国新闻奖短视频获奖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是一条好用管用的重要经验。
无论是短视频现场新闻,还是短视频专题报道,都要求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客观记录有多重视角,可以是第三视角,也可以是第一视角。
多数短视频的拍摄,基本上是使用第三视角去讲述故事,不去影响受众对故事的理解和判断。制作出一个优秀的短视频,不仅要将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交待清楚就可以了,还需要有价值的故事、有情感的表达。当下自媒体视频作品铺天盖地涌来,专业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制作团队更有必要用心探究如何制作有思想、有内涵、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
四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75件短视频作品中,其中有64件是以第三视角创作的,这些作品在主题立意和叙事表达等方面成为业界的范本。例如,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3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此后,又相继推出“中国一分钟·地方篇”和各主题篇。系列短视频从“一分钟”小切口进入,非常巧妙地把小与大、瞬间与永恒、碎片与整体、大数据背景与细节呈现对立统一地表现出来,记录中国在这个时间刻度内发生的变化,“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成为2018年的标杆性融媒体产品,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第一视角通常以故事“主角”的角度对故事的发展及经过进行介绍,将观众带入至故事“主角”角色及情境中。这种拍摄角度的优点是可加深观众对故事发展情节、主要人物心理历程的理解程度,使观众与故事“主人公”产生共鸣。
自中国新闻奖中设立媒体融合奖以来,每年都有以第一视角创作的短视频作品获奖。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短视频《上桥!今天和溜索说再见》,创作者用一位在金沙江畔生活的乡村教师邹金萍自述的方式,讲述她最后一次走“老路”过江的故事,仿佛是一个身边朋友的切身经历,拉近了观者和故事主角的距离,真挚的情感刻画让观者对主角故事更加感同身受。作品在梁山最后一座溜索改桥项目贯通,四川民族地区正式结束溜索时代这样的宏大时代节点中,找到了柔软和细腻的切入点。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刻画细腻,兼具新闻性和故事性,用更加贴近生活和更具网络传播特点的方式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近两年,采取Vlog第一视角方式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Vlog平实、简明,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记录真实场景、传达拍摄者情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新闻媒体的Vlog,是新技术形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的创新融合,这种人格化的表达使新闻报道变得“可爱”,更能引发年轻群体对于新闻的情感共鸣,增强用户黏性。“现场新闻+Vlog”的报道形式,在业界及学界受到广泛讨论。
《Vlog: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短视频是中国日报新媒体在2019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专题系列报道。短视频以初次报道两会的年轻记者小彭作为主观视角,是较早尝试用Vlog形式,以第一视角的介入式观察拍摄的短视频新闻作品。作品将一向严肃的时政主题进行了创新表达,作品现场感强,生动、接地气,形成较大影响力,获得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抗洪Vlog丨记者坐拖拉机赶往安徽庐江圩堤抢险现场:数千人会战守堤坝!》是工人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在2020年南方暴雨洪灾期间推出的一个短视频现场新闻。作品以Vlog的形式,通过记者目击多个抗洪场景,串联起新闻事实和新闻背后的故事,时效性强、内容层次丰富、极具现场感,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新媒体短视频产品《十八洞龙金彪的Vlog丨脱贫之后》,以十八洞村年轻村民龙金彪在脱贫后的故事为切入点,讲述十八洞村人脱贫后如何做到不返贫且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主创团队采取第一视角的方式,并且选择更有记录感的专业小机器Gopro,记录故事主角龙金彪的日常生活场景,讲述他的感受,拉近故事主角与受众距离,是一组带着泥土气息,又带有“网感”的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作品,获得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短视频既是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抓手,又是转型突围、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必然选择。随着短视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竞争日趋激烈,优质内容仍将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应积极运用短视频,发挥在内容质量和深度上的优势,树立在短视频传播领域的价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