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加到相融,互联网各个赛道中,都出现了主流媒体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北京日报的编辑记者积极响应,就此全面开始了融合传播。当时的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把握学习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岁末年终等时间节点,在制作报纸特刊的同时,通过制作视频、H5互动,让重大主题报道在互联网平台上以更丰富的样式呈现,使特刊不仅可读,还可听、可看。
与此同时,北京日报自两微(微博、微信)平台起步,鼓励编辑记者积极尝试新媒体。各采编部门紧密结合各自特点,纷纷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形成新媒体矩阵,通过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在社交媒体上服务读者,发出党报声音。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孵化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两微”品牌。
新技术、新创意层出不穷,占据互联网各个平台、赛道,多点开花,热热闹闹,气势十足。但碎片化的内容,重复化的设置,人员机制的掣肘,也制约着媒体融合的发展。
在舆论场中,要想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就要强调送达率、转化率,才能真正将优质的内容推送到读者指端。这需要守正创新、深耕细作,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2019年,北京日报社开始了一场创刊以来最大的生产关系变革——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采编体系打通,推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每一个生产单元的融媒体化,构建起“横向集约、纵向扁平、前端统合、后端分立、融合生产、分态传播”的新型组织架构体系。
2020年,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北京日报策划的北京扶贫调查报告,记者分多路前往北京对口支援省份采访报道。每一支采访团队,都肩负着融合报道的重任。除采写报纸文章外,还同时制作“解码小康直播”“京心相助”访谈、航拍等多项任务,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每一支采访团队在完成采访之后,依据报网端微各端口生产产品,不仅完成了多卷《扶贫调查报告》、北京晚报《老乡》特刊等报纸产品,还制作了多期视频直播,扶贫干部访谈等系列节目,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展现了脱贫攻坚战中的北京力量。
2021年建党百年主题报道中,北京日报不仅在报纸端呈现了百版特刊《致敬逐梦》,还开设“誓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京畿红迹”“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栏,完成多篇优质报道。同时,通过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制作视频节目“我们的第二生日”,“光影记忆薪火相传”,红色印记打卡直播等,不仅将报道可视化,同时还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此外,北京日报融媒体发展之初,就特别注重报网互联。通过AR技术,率先尝试“魔法报纸”,扫描文章,可观看视频、新闻播报,为读者提供新的阅读选择。
此后,报社还开发AR眼镜等采访设备,在采访中,记者佩戴AR眼镜,进行采访、直播,可实现实时传输,带着读者一起进入新闻现场。同时,AR眼镜还可以直接连线至编辑部,实现实时指挥,全媒报道。
今年,北京日报社再次创新机制,推出工作室制度,打破采编部门界限,发挥编辑记者的积极性,由编辑记者自行组建团队,提出创意和项目,经过评估,给予支持,孵化有传播力、影响力的融媒体项目。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融媒体产品,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及首都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例如,短视频节目《胡同里的北京》展现着北京老城保护的成果,讲述着胡同里,老北京人的烟火韵味,新北京人的幸福生活。工作室成立以来,又开发出《胡同开门》《胡同冷知识》等系列节目。截至目前,仅微博平台“胡同里的北京”话题阅读量已超过670万。
短视频节目《说疏》,用评书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加上实景探访,展现着北京城市更新的成果,以及越来越美丽的北京街巷。
短视频节目《坐着地铁逛北京》则展现着北京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通过体验打卡的方式,呈现北京各处网红打卡地,以及年轻人的崭新生活方式。
融合传播作品《我家门前有条河》则通过视频、H5等手段,反映北京环境、生态治理的成果,曾经河道纵横的北京又回来了。
融合传播作品《走市界》通过报纸版面、微信图文、视频号呈现,以三个完全不同的产品,融合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融合发展之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同时利用两微、客户端全网推送,栏目刚一推出,两微平台阅读量已达350万+。
同时,在互联网主战场及时发声。增加“京报锐评”短评微论的发声密度,强化细分“新闻我来说”的主播个人风格,2021年评论类文章及视频节目全网总阅读量超10亿。
短视频节目“光影记忆”推出100集《建党百年 薪火相传》大型系列微纪录片,采访重磅嘉宾,结合历史资料和访谈,讲述党史故事,回顾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难忘历程。
此外,北京日报还通过微信视频号,以直播的方式,展现北京“五子联动”的发展成就。通过卫星图等新技术,打造“卫星新闻”,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北京、全国的生态变化、非凡成就等。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以传播者为起点、经过媒介、以受众为终点的单方向,直线性传播为主要方式,互动和反馈机制较弱。而新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中心,互动性强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新闻发出之后,即时就可以收到反馈。因此,如何与读者形成更好的互动,也是互联网新闻的“流量密码”。
今年7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佳县实践团走进泥河沟村,做出了一个十分出色的融媒体传播案例。大学生们在这座黄河边的小村庄开了间临时摄影棚,为村里的百余位老人免费拍摄肖像照,同时记录村民的口述史。一张张照片,一次次讲述中,岁月在村民们身上留下的故事慢慢浮现,当地村民最质朴的笑容中,有幸福的味道。
深入基层,才能读懂中国。一名实践团的成员说,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村的发展是为了村民。让村民成为新闻主角,用最真实的笑容呈现幸福的味道,潜移默化之间,脱贫攻坚的成果、乡村振兴的图景跃至眼前,植入心中。
这一事件经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后,人民日报等央媒迅速跟进,相关话题登上全国热搜榜,微信图文推送,也诞生了多篇爆款文章。
传播还没有结束,北京大学的同学们还要将村民肖像照在入村口的石墙上展示,作为泥河沟村一张生动的形象“名片”,向游客讲述动人的中国乡土故事。让传播成果固化于乡间,产生二次、三次进而多次的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此前策划的时光博物馆,央视策划的全家福等融媒体产品,都是将读者作为新闻的主角,用寻常百姓的幸福生活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新闻报道中,北京日报也将再次邀请读者作为主角,用最平常的视角,呈现最真实的幸福。
主流媒体还充分借助两微平台互动性强的特点,通过议题设置、连麦、投票、直播等方式,邀请年轻人参与话题讨论,与年轻人交朋友。利用新媒体技术,积累日常点滴,每个人的生活日常就能绘制成幸福的图景。突发事件、灾难降临时,媒体与普通人之间又通过新媒体技术联系在一起,汇聚每个人的微薄之力,最终成为守护平安的强大力量。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致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挑战同样孕育着机会。在融媒体报道实践中,我们的报道并不只是简单的“提供”,我们还可以“倾听”(评论区),可以通过“市民吹哨,党报报到”等多种报道方式,及时回应读者关切,每一次报道,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每一次报道,都是对人民真切幸福感的记录。
即时的反馈机制,使读者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制作中。阅读完一条新闻,读者会第一时间提出疑问、观点,甚至寻求帮助的信息。及时回应读者的关切,是形成良好互动的基础,这些疑问、观点、求助,也会丰富媒体的线索,形成新的追踪报道。
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流调信息繁杂、传播链复杂交织,读者迫切想了解流调信息的关联性,病毒的传播链,以及如何做好自身防护等。北京日报微博微信编辑部,率先对多地聚集性疫情进行梳理,使用示意图、思维导图、关联图等多种形式,帮助读者、各地疾控机构厘清传播关系链,查漏补缺,织密疫情防护网,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相关作品还被天津卫健委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引用,并被央视《新闻1+1》报道。今年3月以来,北京疫情反复,3月11日至5月19日期间,北京日报两微平台共发表50篇“传播链图解”,实现微信端口35篇10万+,微信单篇最高阅读量44万,总阅读量达680万。微博端口,全国热搜7个,3月11日至5月19日话题总阅读量超6亿。
疫情报道中,通过微博、微信评论区,我们发现了读者对核酸检测、健康宝弹窗的疑问,对动态调整的进出京政策的疑问等,就此,北京日报及时采访有关部门,并制作思维导图式的图解,回应读者,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今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微信小程序日活跃用户突破4.5亿,活跃小程序数量同比提升41%。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也应跳出单纯的信息发布,要向小程序发力,为读者提供更便利、更友好的服务功能,不仅加速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时也可以提高黏性,塑造更好的品牌。
北京日报两微编辑部与腾讯健康等团队合作,联手开发“核酸地图”小程序,不仅可查询核酸检测点,还可实时查询繁忙与空闲情况。同时,联手各区,动态更新核酸检测点位,邀请市民一起完善“核酸地图”,提供便利的“新闻+”服务,让媒体融合真正服务到人民,及时解决民生痛点。“核酸地图”上线首月,访问量即突破千万。
融媒体环境下,“以读者为中心”,就是将新闻报道、为读者服务相融合,将主题报道所展现的发展成就融入读者的日常生活,见证和记录人民的幸福感。
以读者为中心,就一定能收获读者的认可和肯定,从而产生更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