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文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贫困,深深地制约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持续不断地进行民生改善工作。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过程,也正是百年反贫困的过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改,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通过回顾、总结反贫困实践历程,为后续的减贫工作总结经验,提供遵循。从反贫困的百年具体进程看,不同时期采取反贫困的方法具有差异性,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处于近代历史时期的中国,在外部列强入侵与内部腐朽统治下,呈现出极端贫困的现象,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斗争成为身处在那个时代人民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运动的兴起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1]。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自由被无情剥夺,革命斗争在所难免。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时就高举共产主义旗帜,选择站在人民的一边,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924年,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并推动北伐战争,同时提出“扶助农工”的主张,谋求改变贫苦大众的生存条件。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中国革命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推动耕者有其田。革命根据地的农民由于获得了土地,通过自我生产解决温饱问题,实现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与此同时,也争取到了政治权利。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八路军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增加生活资料,并同灾荒作斗争。在陕甘宁边区,号召全体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了人民负担。土地革命斗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善了群众生活,赢得了人民的拥护。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建设,极端贫困仍然广泛存在,发展和恢复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对经济发展进行整体谋划,推进生产资料所有制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举全国之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为国防建设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农村的面貌伴随着国家发展而得到有效的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环境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农村生产资料短缺的问题;大量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村开展扫除文盲行动,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从1953年到197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从1949年到1976年,我国新增人口近4亿,而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8斤提高到615斤,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2],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实现自我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反贫困工作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夯实了反贫困的根基。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全新的发展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开始重新认识并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3]。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体制改革直接成为减贫的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实行,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维持的一种极低水平的均衡,农民在生产上获得了自由。同时,市场经济发展开辟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就业人员提供了渠道,实现了增收的多元化。经济的快速增长,保障了党和政府向重点贫困地区投放更多的资金。1980年起,中央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基金,用于支援穷困地区的经济发展。1982年12月,第一次实施片区开发,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统筹运用规划与专项资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释放的体制改革红利,反贫困的工作日渐组织化和规模化。1984年,中央《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着重强调了要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1986年5月,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专项机构,开始了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1994年“八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直接瞄准了全国农村八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多措并举,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为进一步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先后发布了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有计划大规模地推进扶贫开发,有效地解决了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帮助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摆脱贫困,也为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面临的贫困问题更加复杂、更加多样,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面对严峻的形势,常规的办法很难完成任务。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这一理念明确了新时期的扶贫方式和重点,逐渐演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分析了我国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并系统回答了怎么进行精准扶贫的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确保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两个确保”,更加突出精准方略的重要性。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举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力度、精准式的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级书记”责任制,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数字式脱贫;持续深度做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做到真脱贫、脱真贫。2013 年至 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 30.2%[4]。精准扶贫开发,使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5]这个深深影响人类生存的绝对贫困现象在中国被彻底消除了,人们能够在满足生存的条件下追求更自由幸福的生活。
在百年反贫困历程中,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在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道路,在减贫行动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积累了治理贫困的有益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能够实现三次伟大历史飞跃的根本保证。正是把握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中国积累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要的物质基础。进入脱贫攻坚的冲刺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在整个扶贫开发的工作中,党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将扶贫开发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使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为扶贫开发提供了政治保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构建责任制的“抓扶贫”体系,选派扶贫人员,为脱贫攻坚输入“智慧”主体。“脱贫攻坚”居于民生工程的首位,大量资源的投入带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吸引着有志青年投入其中。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中国减贫人数相当于整个非洲或者欧洲人口总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有可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突破[6]。中国减贫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不断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新境界。
我们党一直都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国家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以动态的方法去推进扶贫工作。从实现“耕者有其田”到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实现小康,这表明我国的扶贫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扶贫标准方面,历经几次变化和调整,贫困标准从1986年的人均年收入206元到2001的865元,再到2011年(2010年不变价)的2300元。在扶贫对象方面,始终坚持动态帮扶。扶贫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就是弄清楚真正的贫困人口在哪里,通过基层的建档立卡得到详实的数据,进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贫困群体的动态监测,给予贫困群体准确的帮扶。部分地区脱贫的成效和持久性难以巩固,集中表现为易返贫人群的出现,这部分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对这类人群的帮扶,采取了及时监测、动态帮扶的措施。在持续的扶贫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现实出发,科学有序地推进扶贫工作,逐步满足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
描绘蓝图不仅是展望未来,也是行动的指南。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1953年开启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就一直延续,保证了我国稳定地实现既定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总结经验,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1986年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开启了有计划进行反贫困的新时期。此后制定了“八七计划”和两个十年的扶贫开发纲要,保证了政策实施的连续性,提高了脱贫质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及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有计划地补足农村短板,促进帮扶效果的长期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据统计,从1978年至1994年,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70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降低到7.7%。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明确目标,强化手段,进行精细化扶贫开发,是脱贫攻坚取得最终胜利的策略,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前瞻性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体因为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在长期与绝对贫困斗争中收效甚微。因此,因地制宜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党带领人民进行反贫困的斗争,注重脱贫效果的长期性,将实现长足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作为扶贫的内在要求。交通、水利、电力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医疗卫生条件的保障等措施都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深度贫困区群体来说,单凭自身是很难克服的,必须借助“输血式”的外部帮扶,打牢摆脱贫困的必要发展基础。采用“造血式”内部脱贫办法,以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内外力量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实现富裕生活。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必须紧紧扭住教育这一关键环节。一方面,通过教育,增强贫困群体的自信心,扭转一部分贫困人口被动的脱贫思想,增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另一方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享有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效果的巩固与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输入持久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一直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点燃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民族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上下同心,积累了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扶贫开发的历程走到2012年时,全国现行标准下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小康,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党的形象。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深度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军队,央企、民企、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灵活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精准帮扶。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形成最广泛的反贫困战线,构筑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反贫困是一场持续的斗争,中国现阶段脱贫攻坚的胜利显著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成为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的起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将会开辟反贫困实践新境界。中国自身的发展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促进了人类反贫困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7]。中国减贫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脱贫攻坚战就是奔着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的目标前进,解决世界性生存贫困难题。然而,贫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关注的不只是吃穿住的问题,更多需要满足人们能够实现自我发展,从而能够感受到幸福。身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是否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是衡量幸福与否的一个判断标准,也是新时期减贫行动的重点。目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表现在东部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尤其是贫困区与发达板块的强烈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将逐渐凸显并占据主要地位而长期存在,减贫更加需要整体的规划和持久的动力。
新时期反贫困将面临新态势。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就步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可见,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部分,必须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切实推进农村的产业发展。脱贫不是终点,是实现高质量全民小康生活的新起点。脱贫后的地区和群体,将面临如何深度转化现有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创新持久的内生发展动力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补足短板成为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发展的重大工程,不仅要延续上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更是在战略上支撑农村的持久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积蓄力量。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必然有力地补足现有农村存在的短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内在要求,需要为农业农村产业的壮大提供强大动力,让产业发展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留住人才的根本出路,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力量源泉。从反贫困的对象看,相对贫困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特征,相对贫困的重点和难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绝对贫困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显著的改善,但是现有水平距离美丽宜居的新农村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市场要素向优势区位流动,市场的益贫性不能够自发形成。因此,大部分的脱贫群体在实现自我发展上仍然是脆弱的,同时在城市中处于低收入的群体也日渐庞大,相对贫困的挑战将扶贫工作推到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叠加”期,将从全局的角度发力,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市场的益贫性,走融合发展的路径,增强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一方面,中国的减贫加速了世界反贫困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8],中国减贫在国内和国际反贫困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就人类反贫困进程而言,中国的减贫成为世界反贫困领域中的主战场。从世界银行成立到2018年的70多年时间里,如果去除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摆脱贫困人口数量,世界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中国一直都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进行深度的贫困治理经验交流,不断创新对外援助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广大发展中国家切切实实地分享到了中国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8]。
另一方面,中国减贫的成功实践,丰富发展了人类反贫困理论。一是发挥制度优势,调动最广泛的扶贫力量。中国的扶贫取得这样的奇迹,离不开构建的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政府、市场和社会为减贫行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扶贫理念的创新。首先是“精准”理念和方法的提出与实施,解决了扶贫中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了扶贫措施的准确性,确保了脱贫的质量。此外,正确处理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的关系,不仅强调帮扶的重要性,更加倡导有劳动能力的群体勤劳致富。注重综合手段的运用,也是创新之处。绝对贫困的消除是个超级难题,常规性的办法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多措并举、综合运行才能巩固筑牢脱贫成效的根基。三是扶贫方式的可持续性。在进行帮扶的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进行帮扶的具体途径也更加注重可持续性,转变单向度的帮扶形式,做到“授人以渔”,增强贫困主体的自助能力。
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为世界减贫贡献力量。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卡玛奇亚对中国减贫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作出了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在世界正发生大变局与疫情全球蔓延的时期,中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有效控制了疫情,无不证明中国开辟了有效的发展新路径,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智慧和方案。在反贫困领域,中国特别注重以综合的方式推进扶贫开发。例如,在因地制宜进行减贫行动时,开创了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教育扶贫,“万企帮万村”“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等多措并举,同时,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这些措施都贯穿着一个主线,就是以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贫困。阿马蒂亚·森从可行能力的视角来检视贫困,他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9]。中国的反贫困实践,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吃穿等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同时,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也得到了保障,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大大增强,他们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实已经表明,脱贫攻坚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富有成效的反贫困,全面地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实现发展,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方案,将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反贫困贡献巨大力量,将进一步推动和平、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