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章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为全面培育中国源头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才培养、团队组建、成果申报等方面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NSFC制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成为中国评审公信度最高的科研项目,成为衡量单位和个人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1]。每年一些学术网站、期刊、团体等部门对高校与研究单位获批NSFC数量与类别进行排名,以此来评价各学术单位之间的研究水平。为此,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研究单位与研究个人每年对基金申报均非常重视,在前一年度10月份已开始安排下一年度NSFC申报工作。由于不限项申报,因此,每个单位均制订了相关文件,要求符合申报条件的研究人员尽可能进行申报,并出台了申报与获批的激励政策(经费配套、奖金发放、人才选拔、职称评审等)、邀请NSFC获得资助人员进行经验报告与申请书把关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命中率与资助数量。笔者自2003年博士毕业以来,由于侧重于基础研究,NSFC成为个人获取经费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基本上每年都要申请作物学NSFC(除2019年限项外),截至目前,笔者进行了17次NSFC申请,共获得5次面上项目(2008、2011、2015、2018和2021 年)和1次NSFC-河南联合培育项目(2017)的资助,也指导数名年轻教师获得NSFC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的资助,但更多是铩羽而归的失败经历。与多数科研工作者相比,在获批数量、资助率与项目类别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在此与读者分享个人申请NSFC的体会,期望对申请者有一点帮助。
NSFC集中申报项目约在每年的8月20日放榜。放榜后,获资助者志得意满,而未中者精神沮丧,一段时间内意志消沉。特别是发表高水平论文较多、有较好研究积累的一些申请者,愤愤不平,认为评审不公,甚至认为评审制度存在问题。对此,应该用平常心对待评审结果。一定要认识到,NSFC竞争非常激烈。2021年集中受理项目数量达274 982项,而获批45 681项,项目平均资助率仅为16.6%。竞争激烈,优中选优,申请书中稍有一点问题都会导致未获资助,故绝大多数项目申请不被立项。作物学NSFC资助率更低,竞争更加激烈。例如,2019年作物学类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平均资助率为16.26%(受理申请书2 718项,资助442项),低于当年集中受理项目的平均资助率17.62%。但NSFC评审制度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是国内公认的,是优于其他任何类别项目[2]。因为其他绝大多数类别科研项目存在申报指标的限制,不告知评审结果,没有评审意见,也没有复审环节。而NSFC给予每位科研工作者以公平申请机会,全文反馈同行评议意见和专家评审组意见,并给予未获资助人员复审的机会。虽然个别申请实力很强,因为同行评议专家的意见不一致,当年项目没有获得资助,这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只要认真修改,继续申请,今后就有机会得到资助。因此,相信NSFC公平性,是持续申请NSFC并获得资助的动力源泉。
无论哪一类NSFC项目,绝大多数评审专家首先检查申请人的学术积累,以评价申请人是否有雄厚的研究积累支持本项目的开展。研究积累包含两部分:(1)个人围绕基金本子所做的研究积累,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档次、知识产权、主持项目、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数量等;(2)若申请人前期因工作调动、毕业分配等原因来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还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其所在团队是否有足够的研究积累支持本项目的开展。因此,建议申请人一定要围绕个人或团队良好的前期研究积累进行NSFC的撰写工作,能显著增加获批概率。有位专家形象地形容NSFC获批相当于足球场上“临门一脚”,前期所有工作均做好了,就差最后进球的射门动作了。因此,申请书撰写的内容一定要有雄厚的前期学术积累,让评审专家相信申请者个人或所在团队围绕一个研究领域,持续开展研究工作,认可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和完成本项目的研究实力。
基本信息的每个空格内容均要填写严谨。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的电子邮箱最好填写单位邮箱,尽量不用商业邮箱,以增加学术严谨性;项目名称、中文关键词、研究方向等尽量撰写简洁、目标集中,要反映出课题的核心与精髓,切忌空泛,让评审人一目了然,能够准确把握研究内容,相关英文内容也要撰写准确;第一个申请代码是NSFC送审的依据,一定要填写准确,这样有利于送到小同行专家手里,增加项目评审的公平性。目前,国家、省(部)级政府部门批准的研发平台较多,因此,在“基地类别”里一定要填写与本项目最相关、最高层次的研发平台,可在无形中增加本项目的平台实力;申请直接经费切忌过高,近几年生命科学类面上项目资助每项平均在58万元左右,因此,建议申请60万元较宜,不宜过多,以免让评审专家产生谎报虚报的印象。
2018年,NSFC开始要求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时,从4类科学问题属性“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中,选择最相符、最侧重和最能体现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并阐明选择理由,以引导科研工作者深入思考,破除“套路化”思维,推动创新研究,目前已在绝大多数项目类别上进行实施[3-4]。由于作物学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实现探索原创、独辟蹊径和交叉融通等科学属性较难,因此,作物学类多数面上项目或青年基金选择了“需求牵引,突破瓶颈”,这体现出作物学项目基础研究与应用价值相结合的特点,不容易出现科学属性的问题。但有些项目选择了其他3类,这就需要详细叙述选择该类属性的理由,以免因叙述不佳,影响评审效果。
摘要一般分为“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4部分,格式撰写类似八股文特点,如“……性状在控制作物产量或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申请人具有……前期研究基础;本项目在此基础上,用……方法,开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有……理论创新性与应用价值”[5]。申请人需要在400字内高度概括摘要。一般来说,研究背景一句话,研究基础和研究内容各两三句话,研究意义一句话。一些申请人直接描述研究内容和意义,难以给大同行评审专家和会审专家留下深刻印象。英文摘要也要认真撰写,并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以免因出现语法错误,让评审专家对下文“预期研究结果”中撰写SCI论文的能力产生怀疑。
由于限项,面上项目中固定成员多以中级职称为主,以1~2名研究背景与本项目相关的中级职称人员较宜,为避免项目之间工作时间的重叠,每年工作时间以120 d较宜。由于评审专家清楚,现在科研项目主要依赖研究生完成,因此,建议项目中增加研究生数量较宜。
为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和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从今年开始,NSFC扩大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资金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使用。今后,NSFC对预算编制不像以往每类细化和严格要求,按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3大类编制直接费用预算,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提供测算明细。对于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而言,因资助经费有限,不建议编制设备费,以免给评审专家造成研究平台实力较低的印象。另外,编制设备费也会减少间接经费的数量。
NSFC每年的报告正文格式会稍有不同,提交的申请书应完全符合当年最新格式要求,不得自行减项或者直接拷贝往年申报版本,以免在初审时出现格式不合格问题。撰写报告正文要有较高的科技写作技能,应逻辑严谨、表达清晰、文笔流畅、详略适宜,能够将其研究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评审专家感到无懈可击,甚至拍案叫绝,感觉不资助本项目心里就会过意不去;而写作质量较差的本子,常常写得让小同行发现漏洞百出,让大同行感到晦涩难懂[6]。因此,初次撰写NSFC的研究人员,应提前半年开始报告正文的撰写工作,反复修改上百遍,最后让同行专家把关内容,让非同行人员修改语句。有关报告正文的撰写,许多专家已撰写了很好的心得体会,在此不再赘述,仅简要介绍一下对撰写每部分内容的个人撰写经验。
4.1.1 项目的立项依据 在立项依据部分最好用1~2张高质量图片,叙述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做到图文并茂;在立项依据部分的最后段落中,一定要引出本项目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申请人或团队围绕该问题所做的前期研究结果,引出本项目准备用什么方法,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在参考文献部分,除引用高影响力的文献外,注意引用国内同行的研究进展,保证本子送到同行手中,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研究结果的尊重,提高命中概率。
其二为串通招投标。在药品、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参与招标的药企或设备供应商在利益的驱动下,暗行串通抬价之事侵占国有资产,加剧医疗保险基金流失。
4.1.2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该部分是项目申请书撰写的核心内容。撰写研究内容一定要层次分明、上下部分逻辑关系严谨、语句通俗易懂、重点内容突出。因为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资助经费较少,研究内容不宜太多,面上项目研究内容建议写4~5项,青年基金写3~4项[7]。切忌写太多研究内容,让评审专家感觉研究内容太多变成重点项目,认为项目实施阶段完不成研究内容,从而影响评审结果。很少见过因研究内容过少而影响评审结果的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该部分多数评审意见是研究内容过多,担心在3~4 a实施年限内完不成所列出的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容易混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是上述研究内容的精华总结,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通过研究内容解决农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因此,研究目标比较集中,相对较小;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相对较大,比较宏观。这就需要申请人认真提炼,把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总结到位。
4.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该部分分为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手段和关键技术4部分。笔者习惯把研究方法和试验手段放在一起撰写,按照研究内容,依次叙述研究方法和试验手段。在这部分尽量引用申请人与所在团队相关的研究方法,增加评审专家对本项目研究积累的认可程度。关键技术要凝练出本项目的技术难点,一定要详细叙述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技术路线部分,尽量用图片格式清晰勾画出拟采取的研究方案,要显示出前期研究积累和本项目研究内容两部分,以箭头形式呈现出前期研究基础与本项目研究内容之间的递进关系,建议两部分各占50%。可行性分析建议从研究积累、研究条件、研究方法、团队实力和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叙述较宜。
4.1.4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部分内容应以简洁为主,分成两段,第1段应围绕研究材料、研究手段或研究内容的不同之处来描述本项目的特色。第2段的创新之处应根据作物学项目的独特之处,从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两方面来描述本项目的创新之处,以便与基本信息里的科学问题属性相对应。
4.1.5 年度研究计划与预期研究结果 年度计划按研究内容的先后顺序整年度叙述较宜,语句简洁为主,不宜叙述过于详细,以免与研究内容重复,最后一年不能只写课题总结与论文撰写,一定要有少量的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结果不宜写得过大,不能只有学术论文,应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种质资源创制或技术研发等较多方面。学术论文以3~5篇较宜,数目不宜过多,且不要强调期刊影响因子。
4.2.1 研究基础 研究基础是指“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关于研究基础的介绍能让评审人了解申请人的学术积累,进而判断申请人是否有能力做好申请的课题。一些评审专家不建议详细叙述研究基础,但笔者建议申请人应尽量详细描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地撰写研究基础,同时附上高质量图表。与立项依据最后一段相似,本部分最后一段一定要引出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以给评审专家清晰地表明研究基础与本项目研究内容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注意要有技巧地调整表述方法和研究结果,语句上不要和立项依据最后段落进行重复。另外,由于申请人简历中最多只能列出5篇代表性论著,因此,可在此部分末尾,详细列出申请人围绕前期研究基础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指导的学位论文、取得的知识产权等科技成果,以展示申请人雄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但一定注意不相关的科技成果不要展示。
4.2.2 工作条件 该部分应详细列出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进一步列出这些科研平台拥有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主要仪器设备,增强本项目的平台实力。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绝大多数依托单位的科研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基本均能满足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的需要。因此,除个别特殊仪器设备外,不建议列出太多的缺少试验条件,以免给评审专家留下研究平台条件较差的印象。
4.2.3 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
若有与本次申请书相关的项目,建议详细列出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增强申请人的研究实力。但不要为了显示申请人的研究实力,列出不相关的项目,以免评审专家认为申请人目前主持项目较多,而不予资助。这部分虽然撰写简单,但申请人列出过多的在研项目很容易在无形中降低评审效果。
4.2.4 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该部分的高质量撰写是评审专家根据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完成质量,判断申请人的学术水平,作为决定本项目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建议申请人高质量完成每一项NSFC,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增加本项目的资助概率。在500字范围内应高质量撰写研究工作总结摘要,建议在最后也应列出与本次申请项目之间的关系,显示申请人从事科研的目标集中程度。
同行评议结果基本上决定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被资助与否,由于每位同行评议专家同时收到13份左右的申请书,繁忙工作之余,评审专家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13份左右项目的评审工作,非常不易。因此,要求申请人高度重视项目内容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让评审专家在10 min左右很快能了解申请书的撰写内容。这就需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基础、工作条件等核心内容之间形成一条环环相扣、递进明显的逻辑链,在短时间内让“大同行”能看懂,让“小同行”认为有水平[8]。
申请人应认真检查基金本子中是否出现错字、漏字、错句、序号错误、计量单位错误、图表复制粘贴错误等问题,这些低级错误非常容易给评审专家产生学术不严谨的印象,无形之中严重影响评审结果,甚至不予受理。近年来,因“年度计划与研究期限不一致”的原因,所占NSFC申请书不予受理的比例最高(2019年作物学类所占比例达26.42%),极有可能由于申请人直接复制上年度的申请书相关内容所致。由于长时间撰写,申请人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建议申请人在反复修改审查基金本子基础上,甚至让研究生把关,杜绝该类问题的发生。
个别申请人用他人往年获批项目作为模板,用来撰写自己的申请书,由于部分内容相似,感觉他人写得不错,就把相关内容不进行修改,直接复制粘贴,造成申请书查重不过关。即使评审结果再好,也不予资助。
在代表性论著里,应严格检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否标注,全部作者是否全部标注,并列通信作者是否全部标注,个别申请人认为自己对论著的贡献最大,虽然有共同第一作者或多个通信作者,但只标注自己,这属于学术问题,一票否决,即使通信评审过程中同行评议结果再好,项目也不予上会。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题目均为楷体,但不少申请人喜欢在报告正文中全部采用宋体,造成研究题目与正文内容的字体格式不一,影响了全文的美观程度。强调内容的句子,建议对字体进行加粗,但加粗内容不易过多,以免失去效果。另外,报告正文对行间距不作要求,因此,建议申请人通过调整行间距,尽量使同一大类内容排在一起,避免出现一大类内容的一行或几行字附在另一大类内容后面的情况,从而影响排版质量。另外,参考文献的引用尽量按照高影响力期刊的格式进行。
从NSFC申请书的撰写角度提出的个人经验,主要希望能提高申请书的写作质量。但NSFC申请书是否获得资助,是申请人学术积累和科技写作的共同结果。因此,申请人在前期应凝练研究方向,围绕一个目标,开展持续研究,积累雄厚基础,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是获得资助的基石。同时,注重申请书的撰写质量,将会显著提高项目资助成功率。对于获批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高质量完成项目制订的研究内容,超额完成研究目标,拓展进一步研究内容,可为获得下一个NSFC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