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阳光课堂 培育阳光青年
——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

2022-11-24 13:41战仕欣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阳光评价语文

战仕欣

2020 年,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中学开始了新一轮的教改实验,以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一代新人。在确定教改课题时,把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比作现实世界中的阳光,并按照阳光的特点,创建有阳光特质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个学生,温暖每个学生,包容学生的一切,照亮学生的世界,为学生指引方向,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进步,为学生解惑,确保学生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经过近两年的课程实践,课改研究已见成效,形成了有阳光特质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活动设计。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阐述我们对于阳光课堂的理解。

一、阳光课堂普惠学生无差别

中国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处于基础地位的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则是为了所有青少年共同成长服务的,教育公平是我们的一贯方针。过去经济条件不好,教育公平的重点是让每个孩子有学上,现在条件好了,教育公平则追求让每个孩子上好学。阳光课堂是针对班级所有学生而设计的,不能顾好不顾坏,培优不补差。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服务每个孩子,教育每个孩子。

2022 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1]这是阳光课堂普惠性的具体体现。但是教育公平不等于千篇一律的教育教学形式。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基因水平,学生呈现的语文基础素养和基本素质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所以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习惯溜号的学生,教师就要多提醒。发现他溜号了,适时提出问题,让他来回答,拉回他的注意力。这样做,虽说是在提问机会上不平等了,但是在教育参与上则是公平的。

二、阳光课堂温暖学生祛寒冷

从经济条件上看,学生的生活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吃不上、穿不上、挨饿受冻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学生心理上的“寒冷”依然存在。现在很多家庭关系很不稳定,父母离异的状况大量存在,一些孩子或是生活在单亲的状态下,或是和与其关系冷漠的继父、继母生活在一起,或者被长期寄养在亲戚、朋友身边。还有些学生父母外出谋生,长年回不了家,学生和祖辈生活在一起。虽然学生生活上似乎并不缺吃少穿,也不缺零花钱,但是爷孙之间隔了一辈人,年龄差距大,代沟很深,在交流和管理中经常出现问题。很多年长的老人不懂教育,对孩子不会关爱,只会溺爱,导致孩子的心理上出现很多问题。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焦躁、痛苦、无奈等情绪流淌于成人世界,这些情绪也会传导给身边的青少年,让孩子也焦躁起来。国家号召减负,但是家长普遍内卷,应试压力依然存在。上述种种,导致我们的学生并不都是生活在快乐和幸福之中,孤独、烦躁、不被理解等情况在很多学生身上存在着,自卑、自闭、自残甚至自杀现象时有发生。

学生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寒冷,需要教育者用爱的温暖祛除。爱是一切教育魅力的源泉。[2]在学校,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和学校的温暖。

语文课堂以语言交流为主,在关爱学生、施予温暖、祛除寒冷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利用语文教师擅长语言交流的优势,和学生勤交流多交心,努力通过语文教师自身的光和热温暖学生。

三、阳光课堂指引方向出迷津

教育为懵懂无知的孩童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为目标模糊的学生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学生人生方向的明确得益于教育,得益于教材,得益于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和言语指引。国家把德育放在众育之首,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学校和教师要勇于担负起这个责任,积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对学生人生方向的引领。每年学校都要利用重大节日,比如国庆节、校庆日、建党日、建团日、国家公祭日等开展多样的活动,以期在活动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对于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指引就是教师的言行示范。如果教师思想端正、知识广博、举止得体,学生就有了良好的行动榜样。教师的指引还表现在教师的言语指导上。教师的言语指导有人生观的指导,也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有做事态度的指导、待人接物的指导等。要做好学生人生观指导,教师本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人生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灵活运用学校学到的方法,完善自我、回馈社会。正确的待人接物是公民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技能。如何待人接物,源于家庭的熏染,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任务。教师要通过班风、班规等有形的制度约束和教师、学生无形的熏陶,让学生学习如何待人接物,了解社交礼仪。必要时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上社交礼仪课。

语文课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宣讲课程,语文课堂充满了思辨和体悟,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典范性。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或是深刻隽永,或是意味深长,仔细品读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深远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大都是各个时代的楷模,其行为、思想可以为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树立人生标杆。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多利用先进人物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坚强无畏的人生态度和勇往直前、不惧风雨的斗争性格,为学生的人生方向做出正确的指引。

四、阳光课堂阻杀细菌免病患

阳光有治疗作用,可以利用自身的热量杀灭多种病毒和细菌,为人类的健康成长提供滋养。我们的课堂也要像阳光一样,为学生提供可以阻断污染的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主动做出改变。阳光课堂要创设优秀的育人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风清气正,每个人都积极向上,学生不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污染,健康成长。

社会上的很多丑陋现象正在通过电视、网络、父母的语言、亲属的言行等渠道影响着学生。比如偷税漏税的明星、不知休止的饕餮吃播、宣扬无限享受的电视节目、飞扬跋扈的基层官僚……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学校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起一道真善美的保护屏障。

语文是一门具有治疗作用的课程。语文课本中的优秀人物及其先进事迹都是经过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做好这些人物及事迹的宣传,就是在用正确的思想去替换学生的错误思想,用真善美去抢占学生的心灵空间。社会主义教育领地绝对不能被黄赌毒所侵占,不能被西方价值观同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精神资产,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

五、阳光课堂传递能量扶弱小

阳光滋养着万物,通过热量、能量的传递,促进水的循环,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各种矿物质的形成。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也像阳光一样,滋养学生,给予力量,提升他们的能力,让学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虚弱走向坚定,从被周围环境影响发展到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和事。这就是教育的目标所在。

在课题立项时,我们就确立了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完善学生,促进学生终身阳光的研究初心。我们所创建的阳光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阳光课堂的育人目标就是: 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在此目标下,我们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重点,开发课程资源,融合多种教育元素,构建课堂、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的教育大课堂,力争在初中三年的阳光课堂教育之下,我们的所有学生都能成长起来、强大起来、成熟起来。

汉语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之一,是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可以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完成更多的社会任务;学生学习语文,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完成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学习语文,可以为学习其他课程奠定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从而在各个方向上全面发展自己,提升能力。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从依赖他人走向个性独立,能够独立应对外界的各种挑战。语文课堂就应该像阳光一样,普照学生,哺育学生成长。

六、阳光课堂光合作用创生命

阳光通过光合作用,聚集能量,产生新物质,发展新生命。教育要像阳光一样,让外界环境和学生的个体思维有机融合,发生反应,从而诞生新生命,形成新观念,发展新能力,让一个个新的生命诞生、发展、成熟。

阳光课堂的光合作用,首先要求教师建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开放的格局,拓展学生的学习探究空间,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阳光课堂里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在课堂上,教师把课程内容与生活经验、社会现象、科技发展、艺术作品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吃透教材,也要学生突破教材,走出局限,发展自我。

阳光课堂所坚持的评价是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有教师的综合评价,有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同学间的互动评价,有小组、班级的集体评价。在评价时限上有即时评价、阶段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些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评价中学生感受到评价带来的欣喜和愉悦,让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幸福旅程。

语文是关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一门课程。[3]语文的光合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语文任务群来完成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变的。比如“识字与写字”在打牢语言应用的基础,“阅读与鉴赏”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鉴赏水平,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资源,并能运用形成的价值观鉴别这些资源的优劣,选择性吸收;“表达与交流”是服务社会、共享人生的需要,学生奉献社会的能力就是在不断地表达与交流中成长的;“梳理与探究”在提升学生的理论深度,提升学生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上述任务的完成可以快速地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完善学生的生命品质。

七、阳光课堂无限包容促创新

阳光具有无限的包容性,不会因为光照对象的种属、地域、性别、资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我们的教育也要像阳光一样,包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因学生的错误而打压学生,不因学生的意见与教师不同而限制学生,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都能得到包容和表达,学生的每个创新之举都能得到支持和鼓励。

一些教师讲课时经常告诉学生: 说话有定式,作文有样式,但实际上,语文表达是十分灵活的,这是语文的开放性特点。语文教学鼓励学生在语言应用和输出的时候,要秉持灵活多样的原则,不固守某一模式,鼓励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正如鲁迅所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语言形式不是固定不变,是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语言的包容性成就了语言的无限发展性,同时也造就了更多的创新人才。

结语

阳光课堂不是一种崭新的课堂形式,但是它更强调了教育要公平、要温情、要指引、要祛毒、要转化、要创造、要包容,强调教师课堂上要坚守什么,要摒弃什么,这样创建的阳光课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如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阳光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走在阳光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