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做核酸的时候,我看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这个报告发布在中国记协网上,权威性和准确性毋庸置疑。
正像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有些数据要对比着看。不看不知道,对比吓一跳。比如这个报告中持有新闻记者证人数的变化:2014年版持有记者证人数为25.4万余人,2022年版持有记者证人数为19.4万余人。也就是说,持证记者人数相当于8年减少了6万人,减少比例为23.62%。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8年间从15.48%降到了7.27%,而50岁以上记者则占比增幅明显,从2014年的13.91%上升到2022年的20.41%。因此,本来疫情期间时常焦虑的心情又多了几分忧虑——照这个趋势下去,未来持证记者人数会不会进一步减少?记者队伍的结构老化会不会日渐突出?
记者队伍缩编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比如传统媒体的关停并转,比如互联网的豪横扩张,比如收入降低的生活窘境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我这样的一介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能做的是:敢问路在何方?换句话说,记者的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在哪里?
今天我们如何做记者?什么样的记者今天才配记者部落中的C位?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去年记者节央视的一次云创论坛——记者的力量的发言里提到。具体设计是:以2021年央视的几内亚和阿富汗战事、云南野生大象迁徙和孟晚舟回国为个案,邀请参与这三个报道的记者讲述背后的故事,有专家点评总结,重点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我的任务是作为点评嘉宾谈谈对大象迁徙报道的评价等。
我的点评大概是这样表述的:“一路象北同象行”的报道团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大象不睡我不睡,走近你,更懂你,为观众,为全世界讲述了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中国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鲜活的、不可多得的范例。而就记者的初心和使命而言,“一路象北同象行”的成功实践,有力地回答了记者这个职业面临的一个时代命题:这就是在传播技术和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老一辈记者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还行不行?贴近实际、深入采访还能不能?脚板底下出新闻还灵不灵?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如今有的青年记者不整个抖音快手短视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不说点“绝绝子”“永远滴神”就跟不会说话差不多,甚至当个“网红记者”也成了某些人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是有了“一路象北同象行”的系列报道,我们看到了习总书记倡导的“四力”对打造新闻铁军、确立新闻立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四力”中,脚力是排在第一位的。贴近生活、深入采访,站在重大新闻的报道现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优秀记者的秘笈和法宝永远不会过时。记者走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记者的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永远在路上。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今天有不少记者对流量如此向往?为什么这些记者对10万+如此痴迷?为什么记者对深入采访和走心写作嗤之以鼻,而对网红式出镜五迷三道?这里,我重申一下对“网红记者”的基本判断:一、当“网红记者”颜值被过分夸大时,这是网红,不是记者。二、当“网红记者”比照流量明星时,这是网红,不是记者。三、当“塌房”类的“网红词”用来形容“网红记者”时,这是网红,不是记者。从中国的彭子冈到国外的法拉奇,从炮火连天的喀布尔的央视女记者到哭了个朝野震动的“小莉帮忙”,这样的女性名记者有谁是靠脸吃饭的?如果是自媒体的“网红记者”本无可厚非,但主流媒体不是自媒体,放下身段不等于降低档次,新闻娱乐化的旁门左道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记者是小史家,史家是大记者。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代中国记者,他们昨天的苦难辉煌,今天的使命担当,明天的伟大梦想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被传播,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