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化探究

2022-11-24 10:11罗奉媛
今天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新课改内容

罗奉媛

(安顺市关岭县关索街道第二小学 贵州 安顺 561300)

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设计面临的主要教学任务与数学生涯的其他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别。数学生涯的中的其他阶段通常会以数学知识的逻辑思考和综合化的运用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小学时期的教学任务中此类教学设计的占比相对要小。与此同时小学时期数学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到学生参与的体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设计不再是以单纯的数学内容讲授为核心,而是要兼顾满足学生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面临的教学任务更加多元,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学生学业的实际需求时构建的教学设计要多样灵活。

1.明确课改方向,设计教学策略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设计认为小学数学是逻辑化思维化的,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更看重数学练习的开展,这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去依赖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学习,这样虽然可以较为有效的完成数学课堂的知识教学,但这也显著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天性,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同时在新课改的视角下,数学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兴趣,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进行成长,发现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而完成数学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发现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方式在教学设计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特别是表现在教学方式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会进行一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比如,教师对教学设计内容的选取,结合新课改方向倾向于选择能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内容,教师会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路人,在实际教学中也会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样,教师在教学设计方式上也更倾向于活动教学、小组教学、合作教学的方式,会将教学实践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参与度上,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完成数学学习。

2.重视学生参与,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时期的学生个体已经开始建立起属于自身的思考方式,不同的学生间对数学知识也开始有了不同的认识,进而引申出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设计的复杂性。因此为了实现新课改对教学设计的要求,需要教师认识到小学学生参与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只是对新课改要求进行生搬硬套,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仅容易使教学设计活动脱离实际需求,还难以被学生所理解接受,导致学生难以参与到其中。因此,为了实施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理解接受,需要教师关注到小学学生学业发展上来。

2.1 结合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动能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理解方式,也为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划定了基本方向。一个适用于教学设计的探究式学习题目,无疑是开展数学教学优化的有利保证,设计一个鲜活的探究式学习题目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业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一方面也可以参照具体教材的内容,进而围绕适用于学生探究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多个探究内容。其中的探究环节可以作为新课导入方式进行设计,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探索动能,帮助学生更为平滑的过渡到新课内容上。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开展“大数的认识”相关的教学设计实施时,为了符合新课改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设计的参与感与实用价值,教师就可以从本课的内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数学教师设计的探究式学习可以从贴近学生认知水准的数学问题出发进行选择,比如进行1亿有多大的教学设计时,采用问题诱导探究的方式进行设计。可以设置的探究问题“1亿等于几个千万”、“一千万等于几个百万”、“1亿又等于几个百万”,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吸引学生关注,在探究问题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1亿有多大。又比如设计1亿步有多远的问题探究,测量一个学生的一步有多远进行推导计算,通过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教学设计,以用来突出学生的表现。

2.2 注重学生展示,拓展设计形式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主旨是教师将学生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通过展示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中的展示部分具有显著的参与感与表现性更能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在小学阶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时,需要认识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一方面设计的展示内容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一方面要做到内容上的趣味性保障能够吸引到学生参与,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已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效果。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开展“四则运算”相关的教学设计实施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展示学习主动性,助力学生的学习动能,数学教师就可以从本课的内容特点构建学生展示的教学设计。其中,教师设计的展示主题可以是《我是解题小能手》,在明确了展示内容后,就可以安排学生对教师展示的习题内容进行现场解答。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结果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四则运算相关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正向评价,进而积累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这一活动的构建和参与,学生的相关能力就可以逐渐得到展示和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来自参与过程的直接正向反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保障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3.围绕能力培养,推动深化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进行开展。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到能力培养在教学设计中的导向性,那么教师也不会收到教学设计实践的反馈,势必是无法准确的去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无法实现数学教学的优化。同时数学新课改的推行,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开展数学能力提升进行了助力,并将数学知识的深化学习联系起来。通过教学设计的开展,教师就可以有效的认识到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入手进行教学的调整。

3.1 活用课程小结,了解实际学情

在教学设计中的课程小结对于学生来说起到了总结归纳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学生会在课程小结中对教学设计产生整体性的认知,这对学生完成教学设计内容至关重要。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特性,及数学知识本身对抽象化逻辑化的需要,而学生数学学习的途径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失去来自数学知识上的聚焦内容,导致教学设计效果的折扣。重视从课程小结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教学的特性,开展符合实际学情的教学设计用来支撑学生的数学学业发展。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开展“数学广角—优化”相关的教学设计实施时,课程小结可以将教学设计内容中较为抽象的部分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知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可以观察到课程小结对教学重点内容的提示。在认识到这一作用后,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新课改作出围绕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课程小结,导入适用的课程小结内容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小结的使用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对教学设计的主体内容进行总结,避免出现重点知识的遗漏从而违背新课改的初衷。这需要教师对其所教授的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观察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边际,探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高效点在哪里,进而扩充学生的学习能力。

3.2 关注练习内容,锻炼运用能力

练习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巩固强化的关键环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伴随着练习内容的进行则会有新的认识。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设计的这一特性创设适用的练习内容,来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程度。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中,相较于理想设计而言要意识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尚有差距,面对教学设计的内容不同学生间往往会呈现学习效果的差异,这也是练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差距追赶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开展“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的教学设计实施时,引导学生间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运算进行学习。可以预先准备一些练习习题加入到教学设计中,同时预留课上练习的时间,在教学设计实施中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练习的成果进行验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错误探究,帮助学生能够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的知识独立解决设计的练习内容。之后对练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正向评价,为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目标。这样的练习内容生动鲜活,及时性强不仅是可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对相关内容印象深刻。

4.开展教学反思,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结合自身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直接感受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建立起对教学设计内容的动态调整。虽然小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可以为学生的发展需求划定教学设计的方向,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的结果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更重要的是遵循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来进行开展的,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只是学生学习的开端,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开展教学设计的实施时,部分学生是数学意愿是偏颇的盲目的。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将有这类倾向的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引领学生对自身想法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可以对教学设计中未能发挥效果的部分进行教学反思,去分析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的教学设计方向。又比如部分小学学生在教学设计实施中表现的轻松自如,对教学设计的内容掌握情况表现优异,教师则可以针对此类别的学生设计较为独立的教学活动,进行更有深度的数学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为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从数学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在定位了相应的教学需求之后,教师就可以再从需求入手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新课改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主要内容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