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琳
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重要参与者的骨干教师,其成长与发展备受关注。“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以下简称“东林小学”)对骨干教师队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级骨干教师分布不均,高层次骨干教师严重缺乏,许多骨干教师遭遇发展瓶颈,如缺乏开展新课改的坚定信念,缺乏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新问题的研究,缺乏对自身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理论对接等。为了促进骨干教师突破自我,继续描绘专业成长的“第二曲线”,实现向高层次骨干教师的发展,东林小学以“三力(信仰力、教学力、研究力)提升行动”为抓手,与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专家团队(以下简称“专家团队”)签订三年指导协议,邀请一批专家学者、教学名师作为学校重点项目发展顾问、骨干教师成长课程导师,构建一个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多学科专家与管理者相结合的强大智库,实现了骨干教师的二次成长。
校本文化建设是实现骨干教师信仰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只有先进的、深入人心的学校文化才能促使骨干教师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才能实现对骨干教师精神品质的重塑和信念力量的赓续。
东林小学前身是著名的东林书院,她身上既有千年书院的文脉底蕴,又有百年学堂的教育精魂。新的时期,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东林小学组建“东林书院文化在当代小学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研究团队,骨干教师们主动加入团队,共同寻找先贤的足迹。在对东林先贤“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实学实用实益”的理念、注重健全人格培养的八大训育目标等众多文化元素的关注中,骨干教师们不断感受东林每一个历史阶段表现出的令人振奋的精神气质、深邃先进的教育思想,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蓄精神力量。
在东林小学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明亮的珍珠需要教师一一拣拾,加工并串联,展现其光华。在与专家探讨后,东林小学进一步提炼出东林文化精神的核心特质,如“家国情怀”“笃学尚行”“自主发展”“开放自由”等。在新时期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骨干教师将这些精神特质融入自己对文化的新解读中。如须靓玄老师融合校训提出者黄龙骧的原始注解和当代教育的新要求,赋予校训“质朴”时代新意义。
基于对东林文化精髓和要义的探讨,专家团队进一步指导东林小学骨干教师以德育路径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公民素养提升、环境建设等为切入点,继续探索文脉赓续的实践路径。在对教师队伍建设蓝图的描绘中,专家团队与东林小学骨干教师不断开展思维碰撞,最终提炼出“东林学人”作为新时期东林小学“四有”好教师团队的标识,使骨干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东林学人’学在东林”的发展任务:通过学而成“人”,先学做“四有”之人,再以学育人,不断涵养笃学尚学、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
骨干教师是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方面的精英,在东林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进程中,他们与智库专家同台共研,经历了无数次“立足现场的教学力”研修,这些为他们向高层次骨干教师迈进提供了更多契机与可能。
“主张”即主意、见解,是指个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骨干教师要完成教学力的质性提升,首先要对教育教学规律、学科教学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并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进而转化为个人清晰、适切甚至个性化的教学主张。
通过专家团队提供前沿学科课程理论分享、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分析、新课标关于教学改革具体内容与实施建议的解读等,骨干教师提升了个人的理论素养,形成了深刻的教学认识。同时,骨干教师通过展示课堂教学、阐述实践思考,并与专家团队对话,进一步反思、研究、解决个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符合个人教学经验的主张。
例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陈淼长期开展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对于“讲绘课堂”的教学理解与实践经验,在提出“绘声绘色读文写文”“层次清晰列表绘图”“积极主动讲述看法”的具体教学策略以后,又展示了《如梦令》《大象的耳朵》《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等课例。在与专家交流的过程中,她得到了基于学生“阅读表现”的前瞻理论指导,进而提出了“情境性学习,表现阅读理解力”“实践性学习,表现阅读表达力”“经验性学习,表现阅读感知力”的“三‘学’三‘力’”教学主张。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持续稳定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综合和表现,它融合了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审美理想、艺术修养、性格特点等各方面因素,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教学风格的形成是骨干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专家团队拥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他们对名师教学风格的类型、影响因素、形成过程、培养策略等都进行过深入的探究。在东林小学,他们与骨干教师展开互动对话,基于教师的生理基础、学习积淀、文化修养、教学理念、实践反思以及在教学现场的综合表现,制订教学风格塑造计划。
例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黄春华长期接受南通海门名师张兴华的指导,在《体积和容积》《长方体的认识》等优秀课例中展现出“大气、灵动”的特质。专家团队进入东林小学后,对黄老师进一步开展阅读、观察、思考、写作、沟通等方面的指导,引领他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开展实践,逐步形成“认知与情感和谐共生”的教学风格。
高层次骨干教师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核心在于论证。骨干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后,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理论论证,找到依据、讲明道理、揭示内涵、分析原因,逐步形成和建构基于教学主张的理论体系。然而,要想完成这一质性的飞跃对骨干教师来说是困难重重。因为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都习惯于经验思维,当要高于实践而进一步开展理论探究时,他们就显得无所适从。
专家团队的在场,让骨干教师的经验剖析走向理性分析。他们会根据在教学现场发现的问题,对骨干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引领骨干教师深入剖析各种教学现象和问题,指导骨干教师进一步学习已有的相关教育论述。经过无数场的“修炼”后,骨干教师逐步对“概念”“论证”“逻辑”“体系”等陌生的词语有了一定的认知,开始形成个人的教学思想。
例如,汤雪平老师是东林小学的科研骨干,她对教学与课程的理解远超于一般的骨干教师。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她逐步提升了对深度教学、学科育人的认知,提出了深度学习“四要素有机循环”的体系化解读,又与郭元祥教授合作形成《语文的学科观及其价值超越》一文,进一步提出“生命关怀”观点,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思想。
作为学校或区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研究力直接关系改革推进的方向性、适切性以及成果的实效性。为了让提高教师的研究力成为一件“不敢懈怠”“不能懈怠”“刻不容缓”的事情,东林小学选择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引导骨干教师主动参与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智库专家的助力助智,顺利完成问题破解、实践探索、成果提炼等高难度工作。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中,东林小学的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在实践中积蓄研究的力量。
项目建设的起点是对现实问题的破解。作为研究进程中的先行者,骨干教师一次次与专家对话,确定学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之后,他们通过阅读和研究有关此类问题的理论书籍与政策文件,在占据大量中外教育教学专家的前沿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专家共研,寻找更适切的破解问题的抓手。
例如,在东林小学破解“十三五”教学改革问题的初期,武凤霞校长组建了由陈淼、马燕妮、张莉茗等骨干教师组成的教改问题研究核心团队(以下简称“核心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核心团队将目光聚焦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在接下来的研讨中,专家团队又引导核心团队深入研究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要义,剖析培养目标与过程的一致性等问题,最终找到了化解难题的钥匙——“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在与众多专家进行多轮研讨之后,核心团队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理解,归纳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实践途径,并进一步梳理形成教改项目申报书。之后,由武凤霞、陈淼、马燕妮所组成的答辩小组又经历区、市乃至省级的多次答辩,接受更多专家的论证、指导。经过这种螺旋上升的“自我思考—专家论证—思辨提升”的过程,东林小学的骨干教师们对项目理念更清晰、更透彻,也使得项目更顺应社会发展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彰显出较强的时代性和适切性。最终,“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成功申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东林小学也因此成为区域教改的排头兵、先行地。
在东林小学承担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把项目实践内容设定为“开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梳理小学语文素养表现的层级化目标体系”“创生小学语文素养表现的基本教学方式”“建设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支持平台”等。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专家团队提供了更多专业的实践与理论支持。他们指导核心团队构建出大主题统领下的“小专题支撑序列”,如“层级化目标体系研究”下细分“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等维度,然后进行专题研究;再如“支持平台建设”下延伸出多个项目化研究内容,包括作业研究项目、课本剧创作项目、综合实践项目、学习任务展评单开发项目等。“大主题统领,小专题支撑”的思路,让骨干教师得到了更具体的研究抓手,更关注教学现场的真实情况,教学行为也在有意识的分析比较中发生了转变。
随着项目研究的推进,骨干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如何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提炼,形成理性的且具有一定系统性的思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骨干教师系统学习写作要略,并在反复的实操中积累经验。为此,专家团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序列性的专题学习,内容包括《论文主题的确定与关键词提炼》《论文摘要的要素与表述规范》《论文导语的表述与问题提出》《论文的文献综述与运用》等。每一次学习结束后,骨干教师都要提交对应能力点的训练作业,专家团队会一一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促进骨干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在这样的精心指导下,东林小学的骨干教师完成了众多基于项目建设的专题文章,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不同的成果对骨干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创作要求。一路走来,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骨干教师还经历了与项目有关专著的编撰,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等历练。多角度、成系统地提炼成果的过程,也是促进实践转化的过程,使项目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东林小学的教改成果于2021 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总之,在与专家团队同行的三年中,东林小学实现了新的进阶式发展,骨干教师队伍也完成了进级式的蜕变,获得了信仰力、教学力、研究力的提升。他们在成事中成“人”,精准踏入向卓越教师迈进的二次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