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岚 陈 甜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能够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但是,因为部分高职校园存在着文化底蕴差、学生缺乏文化自信以及教师对于该如何将地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缺乏方法上的指导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的去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定的文化认同感[1]。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文从多个方向来进行了举例和论证,希望能够为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路径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和建议:
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其丰富和扩充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容,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切实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对此,为了加快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需要从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入手,适时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2]。
例如,教师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从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入手,适时在全校范围内扩大宣传的力度。比如,利用校园网、校园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方面的宣传,以此来让学生对于一些地域特色文化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逐渐意识到地域文化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当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安排和组织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方面宣传标语、口号以及海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进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进行宜春地区地域文化内容相关的宣传标语口号以及海报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地域文化内容。在此期间,需要教师发挥其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重点告知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地域文化的宣传以宣传地域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让更多的学生愿意配合教师展开相关的宣传工作。
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想要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程度,需要关注和重视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和构筑,努力在全校范围内为学生打造起一个崇尚地域文化、有着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借此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例如,教师在探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路径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其一,利用校本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的教育。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班会课的时间,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知识的普及,进而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一些宜春地区的地域文化内容。其二,利用具体的主题班会活动来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在此阶段,可以定期开展以“立足宜春,推进学校文化创新”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班级内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提高学生对宜春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其三,则可以在专业教学当中融入一定的地域文化内容。比如,专业教材上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与地域相关的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与本地区的文化内容进行关联,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一些地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真正意义上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一定的熏陶和教育。
地域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很难把握的文化景观,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高职院校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承和传播场地,应该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以自身特色的文化来实现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此,需要教师切实加快地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合研究,借此来实现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校园与地域间的互动。
例如,为了让地域文化内容在高职院校当中得以继承和发扬,教师从多个角度来进行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一,把握校地文化融合的着眼点,确定融合的理念。尤其需要挖掘宜春地域文化当中的精髓,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和特色,进而在全校范围内逐渐凝练具体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其二,需要选择校地文化融合的着力点,丰富融合的内容。[3]尤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充分吸收宜春地区优秀文化的精髓,开发具有特色的本土化文化资源。其三,则需要挖掘宜春地区的文化人物,编写特色的文化教材。而这,需要以宜春地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地方典型人物为主体,提取地区人物的典型事迹以及一些典型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精华,将其作为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其四,则需要依托地区的文化资源,建立特色的教育基地。而这,需要学校在校园内试着采用校地共建的方式,加强院校和宜春地方文化机构之间的交流联系,积极寻求和探索特色的多元建设模式。
为了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间的融合,除了需要教师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融合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关注和重视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举办,通过为学生组织和举办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真正意义上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供支持。
例如,针对一些高职学生对于宜春地区的文化内容了解程度低下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入手,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主题为“弘扬地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4]在此次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学生们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试着深度去开发和研究宜春地区的地域文化内容,从中选择一项适合本班级学生进行表演和宣传的内容来进行排练,并在此次校园文化活动上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更多宜春地区的地域文化内容,实现宜春地区地域文化内容在高职学生群体当中的继承和发展。比如,“宜春评话”作为宜春地区第一批省级说出形式,其主要以唱为主,中间掺杂这一定的说白,相比较传统评话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宜春评话则是以击打评话筒助节拍,说唱时,表演者需要左臂托着评话筒,左手指夹着小竹片来敲击筒壁,右手则拍击筒低,以掌拍节拍,借此来烘托气氛。因此,学生可以选择将其作为在校园文化活动上的表演内容来进行排练。另外,“万载得胜鼓”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大型民间吹打乐,其整个乐曲主要来源与“民间灯彩和民间锣鼓,是从花灯、龙灯、狮灯、战鼓、十样鼓、三百鼓”等锣鼓声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它也具有十分浓厚的宜春地域气息。因此,学生也可以将其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上的表演内容,通过向其他学生直观的呈现整首吹打乐,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万载得胜鼓的魅力所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路径的研究,首先需要教师对地域文化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够从地域文化当中找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而这,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力,能够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当中,融入到校园文化课程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然而,由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低下,导致校园文化课程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举办形式化严重,完全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性。面对此种情况,就需要教师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例如,教师在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建设和提升。对此,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快信息化交互平台的建设,借用信息化的交互平台的优势,密切和其他学校教师、宜春地区文化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联系。通过与其他教师、文化工作人员的交流联系,进而了解到更多宜春地区的文化内容以及特色的风俗,进而为更好的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积极参加由教育部门、学校所组织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活动,进而在积极参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力,让更多的高职院校教师能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化积累来探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真正意义上让地域文化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总的来说,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建立起属于高中院校特有的文化内容,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提供支持。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真正意义上让地域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对此,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期间,既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引导教育,借此来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接受程度。又要关注和重视校园文本活动的组织和举办,通过为学生组织和举办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地域文化活动,进而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基础。此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还需要努力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能力,借助教师文化素养能力的提升来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间的融入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