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困境与路径①

2022-11-24 09:47翟鑫严中平武晓娜
现代教育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究生主体教育

翟鑫,严中平,武晓娜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1]。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心聚焦到提高培养质量与内涵发展上来。加强教育治理,聚力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2],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关键。

一、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治理是顺应时代背景,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综合运用各项政策工具,协同各类教育治理主体,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知识的生产。因此,研究生教育治理是以提高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依靠合理的结构,运用系统方法,严格调控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并严密组织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形成任务明确、权责清晰、沟通顺畅、协同促进的教育质量管理过程[4]。

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资源、沟通协调等关键要素[5]。研究生教育治理理念更加注重相关者的权益,强调制度化、民主化和多向互动[6],蕴含着研究生教育参与各方的协调、互动与协作的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全方位的变革[7];研究生教育治理是政府、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责任,只有在各环节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8],要把握治理的本质属性,强化治理的顶层设计,建立“系统共治”多元协同运行机制[9],发挥多中心的积极作用,推动研究生教育由管理向服务、由人治向法治转变[10],使研究生教育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治理工具的选择与运用是衡量教育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为研究生教育治理提供高效的技术载体,有效链接治理主体[11],将研究生教育的各项规章融入信息系统中,为研究生教育过程提供规范化和精细化治理[12];治理资源是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科学整合、合理分配研究生教育资源,能为多元主体协商共治奠定基础[13];完善协调沟通机制,以多主体互动形成的合作秩序为基础,通过交互协作过程实现研究生教育主体利益表达与整合的机制[14],有效化解研究生教育领域矛盾,寻找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平衡点[15],遵循“价值—支持—运作—创新”战略模型,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16]。

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时代”,加快治理现代化是其基本旨归,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系统性改革、化解研究生教育矛盾和冲突的必然[17],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通过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治理理念是引领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治理主体是合理划分职责的前提,治理工具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治理效率的有效手段,治理资源分配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基础,沟通协调机制是保障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顺利运行的底层逻辑[18]。因此,要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依法治校的理念下,理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及高校内部关系,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治理组织形态[19],进行顶层设计和提供系统方案。加强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明确责权划分,利用数字化的治理工具,深化对细节和机理的潜在把控,弱化高校内部的中央控制与官僚化操纵[20],构建义利兼顾的教育资源培养模式,以内外联动机制实现内外部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整合,从体制机制上切实保障不同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权利与空间,促进研究生教育事务的科学合理决策[21]。本研究认为,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在治理理念的引领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依靠协调多元的治理主体,利用现代化工具规范治理过程,实现治理资源的协调分配和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沟通平台优化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过程,是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具体操作与实践。

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逐步实施,2021 年国家多部委印发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特色优势学科的高校将迎来空前发展机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生教育治理及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全国研究生教育整体,进行研究生教育全链条或质量保障、立德树人等部分工作的治理现代化探索,尚未有根据地方行业高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地方行业高校为研究对象,解析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勾勒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行动指南。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困境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下简称“地方行业高校”)一般是国家部委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设立,在管理体制改革后划转到地方管理的高校。地方行业高校一般紧密对接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具有行业领先的科研平台,对行业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地方行业高校的管理人员知识背景一般以行业为主,管理模式以延续传统和经验管理为主,对现代精细化管理需求和治理理念适应度存在差异;地方行业高校的优势学科一般集中在特定领域,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较弱,通用基础学科薄弱,学科交叉存在一定困难;在体制转化后,地方行业高校和主管部门间的人才培养纽带发生了一定程度断裂,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上述特征,其研究生教育治理亟待依靠现代化的治理理论提升现代化水平。

(一)对治理理念认识不到位影响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第一,树立现代化治理理念不深入。“大学治理文化包括协商思想、共治理念、法治思维、办学自主、学术自由、廉政文化、服务文化等,一般表征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22]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一般具有行业学科背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在质量保障中的内生性作用缺乏深刻认识,容易忽略大学精神和理念对质量的引领”[23]。地方行业高校“结构—功能”的院系设置和管理指导思想,使其在管理运行中容易产生浓厚的行政体制特征,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体系、行动体系,习惯在政府政策或行政命令要求下被动改革,对行业需求和人才特点的转变不够迅速,缺乏治理改革的内生动力;习惯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对工作进行分配和执行,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容易使学术权利受到侵蚀,降低治理效能[24]。

第二,协同共享的治理理念未形成。地方行业高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行政体制特征使其封闭化办学理念较为常见,容易盲目追求综合规模和“大而全”的发展愿景,设立一些与行业特色学科关联不太密切、不能有效对接产业和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学科,习惯以简单平均主义进行资源配置,导致新设置学科不但挤占特色学科资源配置优先权,还因学科院系组织壁垒,阻碍资源协同共享,影响可持续、多样性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生态的形成,阻碍协同创新,使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蜕化,人才培养优势丧失[25]。同时,当前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使单一学科视角的研究存在很大局限和应对困境[26],导致地方行业高校的优势学科对其他学科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学科发展有“高峰”无“高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解决国家或行业战略性科技任务能力不足,竞争力下降。

(二)治理主体不协调影响治理效果的改进

在治理视域下,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核心在于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和合作,这离不开政府、高校、教师、研究生、行业(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第一,政府是研究生教育的决策和投入主体。受官本位和历史文化传统影响,政府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27],经常存在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干预过多、管控过严的情况,影响高校治理改革的自主性和积极性[28];受体制改革和地方财力影响,地方行业高校从政府得到的支持有限,这也严重影响行业高校的发展。

第二,高校和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实施主体。受限于现代化治理理念的不深入,部分地方行业高校更习惯关注如招生质量、在学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显性或短期指标,对研究生毕业质量和未来发展质量等长期或隐形指标关注相对较少。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治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导师责任意识、指导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治理成效。地方行业高校对导师的要求虽然在多个制度文件时有体现,但管理者偏行业的知识背景、传统管理模式和经验,使得导师更多是作为被监管的对象出现在各项制度中,缺乏话语权和监督权,未能充分发挥教授治校作用。同时,受招生规模和社会环境影响,高校与行业割裂现象的存在,导致地方行业高校导师背离主体责任、“力不从心”或“消极怠工”等现象也较为常见。

第三,研究生和行业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接受主体,是最直接的权益主体。受限于行政体制特征,地方行业高校缺乏研究生作为主体参与研究生治理的制度支持;受社会不良风气和价值观的影响,其研究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由于地方行业高校和主管部门间人才培养纽带的断裂,行业(社会)支持和参与研究生教育的意愿虽仍存在,但由于缺少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桥梁,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共享和评价机制仍需探索。

以上原因导致政府承担研究生教育责任不合理,研究生和行业承担责任弱化,过多责任叠加在行业高校和导师身上,导致治理效果和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三)治理工具不先进影响治理效率的提升

研究生培养过程具有类型多、环节多、个性化强、流程长等特点。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支撑教育决策、管理和服务,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实时性和快捷性,为研究生教育治理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可在治理理念、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等方面推动研究生教育治理由“经验主义”向科学精准的智能化、现代化方式迈进[29]。随着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治理主体存在自律和诚信意识参差不齐、传统人工管理难以有效应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弊端,导致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难以保障,培养关键环节可能的不规范和管理漏洞难以杜绝,各种突发事件冲击着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正常秩序、制约治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难以满足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和反馈优化的需要[30]。

(四)资源协同的不到位影响治理能效的发挥

第一,科技创新和服务协同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行业高校资源配置的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行业资源还是政府资源,都需要通过资源转化的方式获取。随着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以往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高水平行业企业的研发能力甚至超过了高校,高校和行业科研合作的关系已由引领转变为竞合。受资源获取渠道的限制,部分地方行业高校由于与地方经济耦合度较低或处在缺少行业元素的区域,科学研究难以对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难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生产力,缺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区域经济的协同,阻碍地方行业高校原有产学研结合优势的发挥和政府资源的获取。

第二,企业教学资源的交流弱化。地方行业高校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虽然存在人才培养这个共同利益连接点,但由于成果共享困难和获取收益不足,价值和利益诉求点差别较大,导致地方行业高校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不足。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式知识基础结构开始取代学科式科学结构,高校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主体,高校和企业需要寻找更多的结合点,需要加强双方在学术交流、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合作。然而,由于地方行业高校和企业间交流、培训和课程共建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地方行业高校将行业或者社会资源转化为办学资源的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

(五)沟通协调不畅通影响治理民主化的推进

第一,高校与政府的协商机制尚待建立。当前,政府和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治理层面缺乏完善协调机制,不仅存在界限和责任划分不清、教育评价“一刀切”现象,还存在政府忽视行业高校个性与特色,管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等现象,导致政府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缺位、越位、错位时有发生,影响高校治理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地方行业高校在原行业主管部门下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使得“坐、等、靠”现象经常出现,导致划转后存在治理不够主动、过分依靠政府的现象。

第二,高校内部的协商民主机制有待完善。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多元主体依托公正、协商、民主的价值境域开展沟通交流,增进主体间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地方行业高校普遍的科层组织结构导致主体间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下级主体缺乏表达利益诉求的空间和渠道,存在各要素间不能构成有机整体甚至存在功能冲突现象,缺乏健全的协商对话机制,从而损害各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地方行业高校固守的“结构—功能”管理思想使得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融合现象较为常见,阻碍研究生教育治理民主化的进程,影响高校的创造力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优化路径

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要实现治理的现代化的目标,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地方行业高校治理困境,切实解决治理过程的实际问题,以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多元主体的治理结构、先进的治理工具、协同的治理资源和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为路径的改革。秉承“立足行业、依托行业、支撑行业、引领行业”的治理理念[31];尊重研究生教育规律,发挥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科学整合政府、高校、教师、研究生、行业(社会)等多元治理主体;不断转化制度优势为治理优势,持续重构能力体系,利用高效信息化治理工具实现治理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和规范化[32];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和成本分摊机制,通过行业合作共建、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等形式,提升社会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参与度,实现资源协同配置;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基础,构建以信任为前提、以持续沟通为要旨,以参与最大化和责任明确化为内核的沟通协调机制[33],在兼顾开放性与耦合性、平衡稳定性与适应性基础上,达到改革发展与有效治理的统一。

(一)坚持特色发展,以兼容并蓄的校园与行业文化传承创新治理理念

精神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制度文化是高校内部有效治理的保障,行为文化是高校个体思想外化而成的群体行为,是高校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34]。高校通过治理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来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卡普兰(Gabriel E.Kaplan)在《治理结构重要吗?》中指出:“校园特有的文化条件可能胜过结构安排。”[35]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治理理念已完成从“是否需要治理”向着“如何治理”转化,主体间的关系也已实现治理现代化调整[36]。因此,对地方行业高校而言,首先要传承创新治理理念,聚焦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将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行业特色、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涵养兼具行业与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研究生独特的人文气质,让研究生教育与行业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要在研究生教育治理过程中,以“提高面向产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聚焦“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胜任力,通过实施“红色基因”教育工程,以鲜活事例帮助研究生感悟职业精神,将代表行业和学校发展历史的精神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以深厚的校园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以科学的价值取向引领研究生培养改革,普及现代化育人理念,使得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入脑入心。办学定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是学校生存空间拓展的关键,是学校良性运行的基础[37]。地方行业高校应将定位回归区域和行业本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思路,围绕行业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进行差异化办学,寻找比较优势,在行业特色领域和区域优势领域寻求研究生教育发展和突破是地方行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学科差异,分类设置学科建设经费分配方案和绩效考核目标,构建以学科建设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招生名额、奖助学金和培养经费等分配机制,将基础学科融入学校特色与主流,通过原始理论的创新,支持特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地方行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年办学形成的行业优势,巩固自身优势学科之本,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之元,优化学科布局,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发展,力求形成以本校强势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群,构建合力发展的优良学科生态,为学校立足区域辐射全国,推动行业现代化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党的领导,以高频渗透的培养网络链接多元协同的治理主体

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理顺主体间关系,在多元共治理念下实现调适与平衡,确保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地方行业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确保在制定政策时行业部门能统筹考虑地方行业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生产方面的特色,有效利用地方行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行业与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更多支持地方行业高校的转型与发展,加快出台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校、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的职责边界,明确法律责任、义务和不能履行义务的法律制裁措施,提高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研究生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研究生参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法律安全保障,以法治为基础构建网络化、规范化的政府与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的协作机制,增强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能力。地方行业高校自身也应主动适应研究生教育治理内部诉求与行业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以创新为动力,优化治理结构,运用弹性化治理方式,根据情势变迁及时调整治理手段,有序推进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发挥导师和研究生“教”与“学”的主体责任,引导学校释放研究生教育的活力和动力;充分发挥校内组织如研究生教学督导、培养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协助落实研究生教育政策的主体作用。通过邀请行业全程参与研究生招生、培养、科研训练和学位授予过程形式,提升行业协会和企业对研究生教育的参与度,通过吸纳研究生代表进入学术组织的方式,畅通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情感表达渠道,建立主体间沟通对话和信息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研究生参与决策过程的机会,提高研究生决策自主权[38],最终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等责权明晰、多元交互、互相监督和相互支撑的治理体系。地方行业高校应将院系、学科建设成办学主体,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学院、学科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直接组织者和实现者作用,邀请行业参与研究生招生、课程授课、科研实践和论文答辩过程,紧密学校与行业的联系;按照院系与学校特色学科契合度,确定差异化的培养目标,采取分类资源配置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健全导师管理制度,将立德树人职责考核纳入导师年度审核,通过优秀导师评选等活动,弘扬尊师风尚;实行“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多级培养模式,营造上下联动,全员育人氛围。

(三)强化质量管理,以多元共享的信息技术更新全程覆盖的治理工具

由于社会和环境中存在有限理性和高度模糊性、新颖性和动态性,高校决策不能以完全理性的方式实施[39],需利用先进的治理工具推动教育决策,强化对治理效能的支撑。因此,在结合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地方行业高校应加快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思维方式的学习,制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积极开展先进的研究生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多元治理主体的紧密联系;准确衡量各类治理工具的实际效用和适用范围,有效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强化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过程中的行业参与,在全面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环节基础上,将治理新理念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利用研究生管理系统,建立基于关键节点的学位预警和分流退出机制,确保每个环节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依托系统进行论文盲审、抽检等,强化同行专家与行业专家的参与;厘清质量保障机制,把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合并固化在系统中,打造一个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研究生培养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服务,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服务综合、程序优化、高效便捷的治理工具。在研究生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的便利性,将行业专家和外部管理人员纳入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利用全过程研究生教育管理平台实现规范管理和对研究生教育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深度发掘和科学研判,进而提升研究生教育信息共享和行业资源整合程度,打破信息化建设零散破碎和信息隔阂,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全方位、多层面的质量监测,有效提升治理能效。

(四)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开放融合的实践平台实现内外资源协同配置

在新时代,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步呈现规模扩大、资源配置多元态势。地方行业高校应主动打破资源获取限制,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将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纳入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减少资源错配和浪费,将产业的市场化导向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秉承“跨越边界、共同发展”理念,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从分散性合作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和制度化合作,打造网络式、互动式、开放式的多元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高质量资源协同[40]。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设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引导研究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解决行业技术难题。

地方行业高校始终坚持行业发展需求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利用社会组织、行业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将企事业单位等外部资源纳入研究生实践培养体系,搭建开放共融、多元共享的实践创新平台。此外,还要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胜任力,推进地方行业高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的资源协同。

(五)强化制度建设,以内外联动的沟通机制构建多维泛在的协商民主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治理理论支撑下的复杂网络结构,要想达成多元主体的理解信任和共识,就要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协同效应,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体系和沟通协商机制。首先,政府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转变政府主导性的研究生质量保障模式,由行政管理变为政策监控,将依据“命令—服从”逻辑建立的层级权力模式转变为内外联动、上下结合、纵横贯通的立体化协作模式。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协作部门,以“行业协会+行业高校联盟”形式,协助地方行业高校提升与行业的沟通对话能力,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完善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机制。其次,地方行业高校自身应进一步加强自身沟通协调能力,主动加强与政府、行业部门、行业协会等的联系,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地方行业高校内部,还应强化内外联动,以制度明晰权责,减少管理层次,以服务替代管理,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实现治理力量的放大和增值;健全导师管理和奖惩体系,改善管理及学术队伍的学缘结构,加强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组织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促使导师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生发展、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优化民主决策程序,破解主体间信息获取不对等和沟通不畅问题;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通过以绩效、培养质量为基准研究生招生名额动态分配机制改革和高水平的行业参与,促进生源质量和结构持续优化;强化科研活动赋能教学过程,完善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奖助制度建设,破除“五唯”顽疾,以完善的校企结合的资助育人机制,提升研究生自我学习、自我保障积极性,将研究生的质量保障意识转化为学习动力。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应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坚持“四为”方针,以合作、协商和规则等为手段,加快推动地方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行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要加快错位的“中心—边缘”治理结构转变,实行明确的责权划分,整合政府、高校、导师、研究生和行业协会、企业等多维协同的治理主体。要改变行业高校以经验为主的驱动模式,构建以数据融合为基础、基于数据管理的现代化决策模式,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科学治理和理性决策。要通过行业优质教育资源的提质增量,优化和扩大校内外优质资源供给方式,增加对行业企业先进科研和服务的供给,改变资源稀缺和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要加快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和协商民主机制,改变传统刚性的制度实施,以校内外呼应的治理结构和沟通平台,实现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和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研究生主体教育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国外教育奇趣
论碳审计主体
题解教育『三问』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