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中共息烽县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1100)
2020年9月,中组部、财政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推进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各自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推进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财政厅按照《通知》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试点工作,将猫洞村等23个村庄纳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目前,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对猫洞村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可以为后续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提供借鉴,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探路子、作示范。
猫洞村位于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紧邻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全市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息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猫洞村试点工作,并根据省、市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统一安排,积极推进其他各项试点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永阳街道具体实施,不断深化对猫洞村的认识,开展好群众问策、规划编制、统筹调度和项目建设等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
全方位的认知是找准定位的前提,在如何找准猫洞村试点的定位上,县委、县政府积极协同规划部门,对猫洞村的资源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区位优势优越。猫洞村位于息烽县城南面,属永阳街道管辖,在息烽南部片区开发范围,属“多彩阳朗”田园综合体建设组成部分,距县城中心和高速出口近,紧邻息烽同城大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其次是红色文化富集。一是红军长征途径猫洞村,在息烽县城南郊阳朗坝(现猫洞村以北)一带构筑工事,封锁敌军从县城南进,以掩护红军主力越过川黔公路,为中央红军佯攻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打开局面奠定了基础。二是位于猫洞村猫洞组的集中营旧址,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先后关押过罗世文、许晓轩、车耀先等革命烈士和韩子栋、马寅初等革命人士及进步人士1200余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1年,猫洞村了解息烽集中营历史的健在知情人员仍有10人。最后是产业基础扎实。猫洞村坚持发扬传承息烽集中营“狱中秘密支部”精神,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奋发图强,积极改善乡村面貌,建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村两委组织群众于2017年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积极动员有能力的农户自己发展乡村客栈和民宿45户、农家乐4家。依托村“两委”和村民成立了猫洞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菊花种植100亩,精品水果采摘基地300亩,带动周边50余人就业,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2000元。
在准确摸清猫洞村的底数之后,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成工作组,坚持内源性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通过坝坝会、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向群众问策,同时通过专业规划设计单位派人蹲点等形式,汇集民意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最终,形成“品红色记忆,览乡村风光”的定位和“历炼猫洞·幸福村园”的建设主题,在息烽县域内构建起“一核·双轴·五点的红色空间布局”,同时,在村域内打造“一轴·六区”的功能分区,一轴即幸福乡村发展轴,六区即历史缅怀区、红色教育区、红色乡村体验区、村居示范区、户外休闲区、生态保育区,打造“红、农、文”融合、“旅、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对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进行了精准定位,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确保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亮点突出,县委、县政府成立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及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高规格推进各项工作。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永阳街道负责《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起草,并按程序做好相关报送审定工作。同时,根据《实施方案》内容,制定“息烽县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调度表”,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调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有效推进。
在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导向指引下,为增强猫洞村支部的领导力、战斗力、创造力,针对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与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县委组织部通盘考虑,在换届选举中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为更好地发挥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打下基础。
息烽县在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中,积极抽调县相关单位精干力量,统筹各方面力量,组建了项目建设专班、综合协调专班、资金保障专班、史实挖掘专班等工作专班,通过分工协作,全力推进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相关工作,并由县委督办督查局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在各工作专班的积极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村庄规划编制得以顺利出炉。在经过100余次的入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并召开8次群众会进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村庄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并通过县乡村三级初审和上级部门审核。猫洞村还将执行规划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使执行规划成为猫洞村村民的日常行为,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到试点建设工作中去。二是项目建设阶段性任务完成,经过筛选,最终提出2021年拟实施重点项目12个,目前已全部完成,为试点工作见效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史实挖掘取得丰硕成果。在史实挖掘专班的积极努力下,经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已挖掘猫洞村境内发生的红色故事50个,梳理形成文字的红色故事49个,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相关影视资料的收集,共发现与猫洞村相关的作品15种,其中包括:书籍教材8本,宣传片7部,为猫洞村历史内蕴及其现实意义的开掘提供了基础材料。四是资金得到有效整合;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部门项目资源的要求,目前猫洞村试点建设已统筹到文物保护、乡村建设、文旅专项、基层建设等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同时,通过引进农业发展项目和协调企业扶持资金等获得26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在政府统筹资金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保障下,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猫洞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前期建设并开放运营,总体原因可归结为强大的组织领导、群众的积极参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其建设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猫洞村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首先,在试点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组织振兴这一关键,以红旅融合党建示范带创建为切入点,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实际、实用、规范”原则,强化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通过聚力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点,突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其次,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猫洞村着力在选优育强红色村干部队伍方面狠下功夫,紧盯“五个一批”选好村“两委”接班人,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落实县级备案管理,实现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打好“选、育、用”组合拳,做好后备干部储备,落实“传帮带”责任,落实村干部待遇报酬,优化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再次,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力量,猫洞村还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将农、文、旅产业及宣传媒体关联部门的骨干下派驻村帮扶,进一步夯实队伍力量。最后,为提升红色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突出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猫洞村还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村民组、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小微权利清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两委”办事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促进村级事务透明化、公开化、规范化,探索在党建引领下与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有机结合的“自治、德治、法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发挥好党组织核心作用,带领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凝聚起党员群众及社会各方的精神力量,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调整,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新的、积极的生产关系代替以往不适宜新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猫洞村在试点工作中,积极开展革命精神教育,通过每月举办一次红色文化大讲堂的方式,开展红色文化培训,邀请县委党校教师、党史专家、历史知情人员等为猫洞村村民授课,使村民们系统地了解猫洞村的历史,在思想上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重燃起干事创业的信心。大胆开展创新创业,积极投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红色村集体资源资产,持续推进“村社合一”模式。目前已引入2家经营主体入驻发展,通过入股、分红、务工等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围绕产业发展构建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共同体。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提下,利用息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政策红利,通过招租、入股等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共享庄园、仓储等新业态,进一步落实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理事、监事等人员按照收益分配方案兑现薪酬。2021年春节期间,猫洞村党支部结合当地实际,决定把村里分散生产香肠、腊肉及吊瓜子的农户联合起来,由合作社统一打包成“猫洞村福虎添亿年货大礼盒”进行销售,春节期间,共收到16万余元的订单,帮助农户销售腊肉1400斤、香肠1100斤、吊瓜子420斤,为农户增加了收入,极大提振了猫洞村产业振兴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息烽集中营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成立“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紧密团结同志,积极开展对敌斗争,被关押的人员无一叛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村两委积极发扬信念坚定、赤胆忠诚、坚贞不屈、爱党忧党的宝贵精神,通过精神传承影响猫洞村一代又一代的党员群众,成为猫洞村人团结一心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猫洞村试点建设过程中,紧盯组织起来的力量,抓住人才这一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红色村人才队伍培育计划,结合各类人才引进、培育计划,用好招才引才政策,挖掘和吸引外出打工者、农村创客群体、青年致富能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企业等进驻,促进资本、技术等资源整合利用。以实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提升行动为契机,培训一批旅游经营管理、文艺表演、服务技能等方面人才,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充分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带出去学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村“两委”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开展培训,拓宽发展视野,提升统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猫洞村还坚持实施红色村“新乡贤回归工程”。以建立“一个组织”、搭建“五个平台”、实施“七项激励措施”为抓手,深入摸排户籍(含原籍、祖籍)或姻亲关系在本地的寨老、返乡定居的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民间艺人、文化精英、医疗教育人才、长期工作生活在息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来息烽投资带动农民增收的企业家等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有影响、热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乡贤,与人才引进有机结合,为其返乡创业就业创造积极条件,促进新乡贤回归,积极投身助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以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猫洞村试点建设中,积极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内“烽火不息”展区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内部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红色旅游品质,倾力打造红色旅游名片。修缮猫洞遗址,对旧址内文物建筑进行抢救性修复,进一步丰富红色遗址内容,扩大红色历史遗迹的可观赏性和教育性。同时,以“探寻红色印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为主线,在硬件上,通过雕塑、声像、党史文化墙等各类元素将红色故事与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实现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在软件上,深挖红色史实对红色村的深刻影响,突出党支部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取得的系列成就。开发系列党性教育培训课件、拍摄红色教育主题情景剧,组建由党史专家、党史工作者、学者、老党员、退伍老兵、历史见证人等组成的“红色讲师团”;深入挖掘红色故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红色讲坛”,让全村党员能讲红色革命故事,让全群众能讲村风民风、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变迁历程,营造红色文化宣传人人参与、代代相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