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建设体育强国,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根本性问题,重点解决场地数量、设施类型、制度规范等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1]为此,优化社区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路径,探索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频的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对策,这对于体育强国战略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体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全覆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竞技体育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发展、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建设等方面。社区是体育强国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底色。然而,审视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发现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包括场地数量、设施类型、空间结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从场地数量来看,与《“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3 平方米”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于体育空间的需求,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依然存在体育场地“人满为患”的问题,以至于居民不得不转向收费场地开展体育训练。从体育设施配置来看,体育设施配置数量不足,供给模式单一,影响了社区居民体育训练的效果。[2]从社区体育空间结构规划来看,空间结构安排不合理,尤其是广场舞的兴起,对其他居民的体育空间造成挤占效应,诸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均成为广场舞的“领地”,不仅存在高分贝扰民现象,还存在抢占体育场地的群体性事件,给社区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社区体育服务包括服务主体、服务对象、专业服务人员等方面,这些都是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服务主体单一化。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基本上以地方财政补贴为主,由于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社会力量介入社区体育服务的动力明显不足。在服务主体上,仅靠政府部门“一己之力”来实施,不仅降低了社区体育服务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社区体育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其次,服务的针对性不足、普适性不够。譬如,一些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以老年人为重点,把太极拳、广场舞等作为体育服务供给的重点内容,而青少年的体育供给服务被削弱。最后,社区体育服务指导员的配置不足。
社区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需要诸多体育服务供给制度的保障。然而,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在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上,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以至于体育公共空间成为“难管之地”,针对广场舞等挤占社区体育公共空间的问题,只能套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治理,难以保证体育公共空间治理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在体育供给主体责任划分上,也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3]当前,我国正在探索“一核多元”的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在此背景下,必须要将政府、社区、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纳入到社区体育治理的主体中来,但是,从现有的制度规范来看,尚未出台相应的协同治理制度,以至于在社区体育治理中,责任划分不清,一旦出现问题,难免出现各主体互相推诿的现象。
实现社区体育服务“全地域覆盖”与“全民共参共享”,最终解决社区体育服务供需矛盾,是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对此,针对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社区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以“共建、共享、共赢”为根本目标,具体到“共建”维度,要打破传统政府垄断的局面,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要将体育产业机构、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专业化组织、志愿者团队、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指导员等纳入到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中来,充分借鉴国外体育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经验,探索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社区体育服务供给道路。对此,必须要打造“一核多元”的供给结构,发挥不同主体在体育服务供给的效能。具体而言,就是强化政府的主导协调、彰显体育专业化企业的资金支持与资源供给功能、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补齐短板、发挥社区居民的组织协同作用,以修补政府治理的失灵局面,实现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对于体育专业化企业而言,要注重发挥其在资金投入、设施供应、管理优化等方面的优势,与政府签订互惠互利共赢协议,明确义务和权利,给予体育专业化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和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激发企业参与社区体育供给的动力。对于体育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而言,要发挥其在社区体育培训、社区体育赛事组织、社区体育氛围营造、社区体育设施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帮助政府节约供给成本,实现社区体育供给资源丰富化、供给效率高效化、服务供给专业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的目的。
基于社区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共建、共享、共赢”的目标,必须要从如何增加社区整体体育服务福利的视角出发,强化不同主体之间协同、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彰显协同治理的价值。必须要理顺政府、体育产业机构、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专业化组织、志愿者团队、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指导员等多种主体的关系,构建社区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链,强化不同主体的利益表达、互动决策,以增强信任感、提高满意度,形成多元参与主体协同的供给机制。对此,一方面,要从不同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强化需求表达的协同。对于社区体育服务供给而言,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供需矛盾,这就需要准确获取不同群体、不同社区的体育需求。政府要搭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让社区居民发声,帮助政府了解民意,并将民意传递给政府,实现“社区居民—体育产业机构— 体育社会组织—社区体育指导员—政府”之间的需求表达协同,为政府更好地改善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提供依据。[4]另一方面,要强化供给决策环节的协同。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决策的制定,不能仅由政府“一手包办”,而是要发挥多元主体议事的优势,强化政府、体育产业机构、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专业化组织、志愿者团队、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主体的决策协同,这就需要建立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决策平台,合理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强化表决环节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以集体投票的方式,表决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方案,使体育服务供给更加贴近民意,更加凸显民生。
公益性、普惠性是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基本特征。然而,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必须要因地制宜、因区而异地开展社区体育服务,杜绝“一套标准” “一竿子到底”的供给思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居民的体育服务权益。对此,一方面,要以均等化服务为前提,以社区居民最迫切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中的基本要求为建设标准,突出社区体育服务的整体性发展、公益性优势,力求社区体育服务惠及全体居民。另一方面,要实施分层次供给,瞄准社区居民的差异化、个性化体育需求,在不改变均等化供给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社区的收入情况、体育服务需求情况、锻炼兴趣等,提供差别化的体育服务。譬如,针对人口密集度较大的社区,可以建设足球场、封闭式体育场馆等,以提供多样化体育服务项目,实现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收入水平高的社区,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形式,建设诸如攀岩、羽毛球、瑜伽等休闲体育运动场所,引导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拓展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渠道,满足社区居民对高质量体育消费的需求,提升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