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军
生活世界观由著名学者胡塞尔提出,胡塞尔认为,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以个人为中心,构建生活世界,感受周遭变化;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在交流过程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通过人和人的交际,共同构建生活世界;在人们互动的过程之中,感受生活所带来的意义。生活世界观强调个体的经验累积,注重个体发展。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一理论,带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掌握中心思想,感悟文本内涵,丰富情感体验,拓展视野。
首先是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胡塞尔认为个体与个体之间具备着差异性,个体是唯一的,也是独特的,[1]个体与个体之间在交流之中,会产生诸多联系。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师生的友好互动能够实现师生的互相尊重,构建和谐发展关系,推动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2]
其次是更好地推动教学进程。在阅读教学中互动必不可少,有趣的课堂互动,会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日常生活是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内容,从生活的细节入手,联系教材内容,可帮助学生更为快速地领会相关知识,最终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将文本信息与日常实际紧密关联起来。除了日常现实生活以外,生活世界观还强调有意义的世界,教师不仅要传递学习技能,还要走进学生内心,关注学生情感,丰富学生情感世界 。
最后是回归教育本真。生活世界观强调语文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捕捉和掌握事物变化的本质,让学生真切地走进文本之中,强化认知水平,使小学生能够在语文的世界中实现自主徜徉,埋下思考的种子,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其一是联系实际生活,开展阅读教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多种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其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师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将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到语文教学中。
例如,在教授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称“教材”)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笔者就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生活元素,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带领学生迅速进入阅读中,深刻领会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我国国土辽阔,山川河流众多,美不胜收,每一个地方的风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传递着不同的风俗人情,尤其是高山,人们享受爬山的过程,也喜欢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我国高山众多,黄山就是其中一座,这些年来,黄山游客与日俱增,可见人们对其的喜爱。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有哪些景点让你们流连忘返?能说说你们对黄山的体会吗?如果没有去过黄山,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听过黄山吗?在你们的印象中,黄山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从生活的角度切入,学生学习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笔者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还播放了与黄山相关的旅游宣传片,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黄山的自然情境,对于黄山的好奇心愈发旺盛。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二是变换思考角度,开展阅读教学。胡塞尔认为阅读是需要自我与他我结合的过程,即生活世界观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意识,学生需建立自我意识,但同时也需考量他人意见。从个人角度和他人角度出发,更为全面地看待事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换位思考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沟通、讨论、甚至是争辩的过程之中,凸显他我意识,实现对文章的更深层次理解。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体会“英子犹豫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这一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如果你在现场,是文中的作者,你当时会有何表现,你当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呢?鼓掌分明是好事情,但是英子却哭了,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又为什么会鼓掌呢?你们认为这样的掌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一步体验作者情绪,感受文本中心思想。当学生或从作者视角出发,或将自己当成英子的同班同学,设身处地地开始联想时,就会意识到英子作为一个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的自卑,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她的同学鼓掌背后所蕴含着的善良品质。
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时,就能够更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深义,了解文章内涵,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强化认知水平。
其三是注重情感体验,开展阅读教学。生活世界观视角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学习生词佳句,还需强调个体价值观,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体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个体情感体验的认知,实现师生友好互动,与教师在某种精神层面达到一致,从而更为顺畅地开展阅读活动,自觉进入到阅读内容之中,融入文章所构建的情境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谈谈宋庆龄所说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但是我并不后悔”这句话代表的意思。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为四个人一组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对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思想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能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朗读结束以后,学生再进行小组讨论,表达个人对于文本的理解。每一个学生一定都有不同的见解,组内讨论的过程也是他们开拓视野和思路的过程。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可让小组依次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有的小组认为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宋庆龄这句话更是诠释了她是一个守信用、有高尚情操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宋庆龄的这种精神,不要失信于人;有的小组认为美好的品格十分重要,守信用是对他人的尊重,当然对方也应守信用,这样才能够维持一段良好关系。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培养诚信的优秀品德,提升个人素养,充盈精神世界。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在讨论分享中互通情感,交流感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信息,高效完成学习目标。
在生活世界观的基础上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项重大考验。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改要求,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优化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感悟语文的魅力,使他们爱上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