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兴,冷岳奇,李东方,王伟忠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出台,从2016 年到2021 年,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已经完成第一轮建设周期,目前各大高校也已经进入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加速发展期[1]。2019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聚焦强军目标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健全动态调整机制[2]。极地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特色学科,主要研究极地自然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机体在极地环境下的适应性,以及与极地相关的伤病发生与救治。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极地特殊环境对机体的心理生理适应性和病理改变特点及其机制,探索极寒、强紫外线和极昼极夜等极地环境因素对极地作业人员健康的损伤机理和救治策略,提高作业人员在极地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健康维护能力和作业效能。极地医学主要研究方向有极地生理学、极地病理生理学、极地心理学、极地伤病学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强化特色、突出优势、探寻新的发展支撑点是极地医学这一新兴学科亟需破解的难题[3]。笔者结合极地医学学科建设实践,深入剖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极地医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极地医学学科建设的优化路径,旨在借助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为极地医学这一新兴学科谋求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极地医学保障需求日益凸显 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正式将包括南北极在内的极地、太空、深海和网络纳入国家安全的新疆域,明确指出中国在极地区域的国家安全利益包括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环境安全[4]。在北极地区,目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每年夏季都有10 艘以上的商船穿越北极航道[5]。北极的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相对于传统航线,具有耗时短、成本低和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北极航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6]。随着北极地区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上升,北极地区不再以非传统安全为主,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也被更多地纳入到各国领域中来[7-8]。随着北极航道通航商船的增加,以及“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推进,我国对于北极航行过程中人员的医疗保障需求也大量增加。
对于南极,目前我国的活动主要以科学考察为主,但是南极资源丰富,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数量庞大的矿产和生物资源[9]。这些资源近年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各国纷纷采取积极的极地政策[10]。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目标不断落地走实,我国南极科考更加频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在持续增加,预计在2022 年建成第5 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11]。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已成为常态化,但受极地极端气候,如极寒、风雪、强紫外线、极昼极夜,以及相对孤立的生活环境的影响,科考人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免疫功能和心理等易发生应激性变化[12]。因此,南极科考活动中对于极地医学保障需求也随之大增。
1.2 极地医学学科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极地医学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51 年被由学者Abs 提出[13],之后极地医学研究发展相对缓慢,尽管其间有为数不多的关于极地医学的相关报道。但是直到1989 年,德国科学家Schrader 才完善了“极地医学”这一概念[14],指出极地医学作为公共卫生的一部分,主要研究与极地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流行、治疗和监护等内容。随后极地医学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纳入了南极科考队员健康监护系统、生理适应性等相关内容[15]。随着极地医学的不断发展,澳大利亚学者Lugg 在1975 年提出了“南极医学”[16],并且推动澳大利亚从事南极医学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7]。由此可见,极地医学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中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迭代[18]。十八大以来我国确定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极地作为远海战略重要的一环,其海域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点保障与研究方向。自1984 年我国首次开展极地科考以来,国内极地医学研究机构围绕极地科考人员健康维护和常见伤病处置开展过一些工作,主要聚焦于抽调医生承担国家极地科考医疗保障任务,探讨了极地不同环境因子对应激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2017 年,同济大学东方医院陈国庭团队归纳总结了我国极地医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并指出我国极地医学学科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涉及极端环境下身体和心理的应激变化,但也涵盖了社会学、环境控制系统、水处理和再循环技术等[19]。尽管我国在极地医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缺乏成体系的极地医学基础研究向卫勤装备开发利用转化的应用研究,也缺少培养极地医学人员的学科专业,无法为国家极地科考、极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和储备医疗保障后勤人才。因此,设立“极地医学”学科方向可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推动我国极地医学保障达到国际水平提供学科支撑。
2.1 经费投入不足 相较于“双一流”高校传统优势学科,极地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虽然极地医学学科建设必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目前极地医学保障实际需求仍处于加派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为主的低水平层次,国内也缺少专门培养极地医学保障人才的机构和学科专业[20]。即使极地医学保障人才对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尤为重要,但是受限于科考船的人员数量,并且注重队医的诊疗素质,对数量的需求相对较少,部分涉及极地医学人才培养的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也就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在极地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将趋于边缘化。此外,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影响,海军军医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基础医学,所投入的经费和人力更加倾向于基础医学所涵盖的学科,新兴学科或弱势学科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难以支撑学科建设做大做强[6]。
2.2 师资力量不强 极地医学是一门为适应国家海洋战略和海军转型发展需求而新组建的学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与科考单位协作共建,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我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共建的“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徐成丽研究员团队探讨的不同环境因子对生理心理应激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21];服务于南极考察医疗保障和队员选拔,并制定了《极地考察队员岗前体格检查要求》的行业标准[22]。但是仍缺少培养极地医学人才的专业师资队伍。海军军医大学极地医学教研团队是由多学科组建而成,尽管成员在原有学科中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展了极地医学课程,编写了极地医学讲义,撰写了《极地医疗手册》,但都未对极地开展实地考察,教学内容和保障需求结合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促进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
2.3 学科平台不多 极地医学作为服务国家和军队海洋战略发展需求而产生,从国家提前布局的角度出发,目前主要处于搭框架、建平台的阶段,极地医学科学研究职能没有得到凸显,学科总体科研条件(实验场地和设备)相对薄弱,学校在政策和资源上优先支持优势学科,改善和扩建极地医学的研究条件相对不足。此外,即使学校有充足的建设经费支持,但是在省级、国家级学科基地及人才工程项目等占比中也极低甚至为零。因此,极地医学缺乏软硬件匹配的学术平台。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而组建的学术研发和创新平台是目前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但是以极地医学保障为主要业务的地方企业凤毛麟角,这样的现状决定了极地医学学科这一类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平台相对较少,层次也较低。
2.4 知名度不高 在极地医学研究领域内,国外,如澳大利亚、挪威、美国和俄罗斯等国极地医学实力较强[23],尽管开展了极地医学相关研究,为南极、偏远地区和海上全科医生提供培训和教育[24],但也并未形成完整的极地医学学科[25]。国内,哈尔滨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学科交叉优势成立了极地研究院,其极地生命与健康研究中心设有极地生命科学、极地生命与健康科学两大学科领域[26]。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多年来承担国家极地科考医疗保障任务,并在院内成立了“极地医学中心”,为极地科考储备了部分医疗保健人才。海军军医大学成立了研究室,成为专门从事极地医疗卫勤保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单位。通过立足自身原有基础和与极地科考单位协作共建,学科建设已初具规模,并率先在临床医学本科学员中开设《极地医学》选修课程。目前,国内已初步建立了极地医学学科体系,建成专职的研究机构,在极地医学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军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尚未设立“极地医学”学科。因此,无法面向社会招生,学科持续发展不强劲,基础理论瓶颈突破不显著,导致极地医学学科知名度不高。
学科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需要在学科内外因素和多方合作下,从自身特色出发,找准学科定位,通过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7]。
3.1 发展自身特色,错位发展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27]。极地医学作为新兴学科,从成立伊始,本着面向极地和聚焦保障的原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组成就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树立信心和一流目标,极地医学作为一门前瞻性的面向极地医疗保障的应用型学科,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药学、卫生勤务学和装备学等多个学科,能够为培养适应极地环境下生物和医学防护、应急救援、作业支持等卫勤保障人才提供学科支撑。在极地医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将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将极地医学“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自身特色转化为学科发展的优势或突破口,以此发挥极地医学学科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极地医学错位发展。
3.2 依托优势学科,借力发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2021 年组织医学门类学科及相关专业学位类别修订调整,海军军医大学作为特种医学学科修订的牵头单位,将极地医学纳入特种医学新的学科方向。目前,海军军医大学“双一流”学科为基础医学,而极地医学作为特种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学科,但是极地医学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在校内研究室将依托学科群建设,与基础医学、生物学、航海医学、潜水医学等优势学科进行校内融合;依托学校基础医学这一优势学科,积极融入学校基础医学“双一流”建设工作中,开展特殊环境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极地免疫学等基础研究。在校外,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筹备签署战略合作关系,在承担极地科考医疗保障和医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科发展规划,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实现极地医学借力发展。
3.3 集中研究方向,快速发展 尽管极地医学学科成立较晚,但是科研人员可立足原有基础,结合调研结果,开展极地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极地特殊环境生理学、极地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极地虚拟仿真平台建设[28]。极地医学以极地卫勤保障实战需求为牵引,扁平化地将前沿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如针对极昼极夜开展研究,寻找改善机体昼夜节律紊乱的药物和干预手段,使前沿科技成果真正服务于极地医学保障。从业人员可通过申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项目的资助,进一步集中研究方向。极地医学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培养极地医学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极地医学快速发展。
3.4 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递上,具有相对的保守性,并与功利保持距离[29]。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守”,学科建设才能够日益进发,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产出更优质的创新性成果。极地医学只有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学科连续性建设,才能够为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军军医大学极地医学学科教学团队成员中已有多人获得军队育才奖银奖、上海市育才奖、校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等多项奖励。2021 年,研究室组织科室青年教员赴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参加极地水域航行操作培训。这些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极地医学发展成果传承和发扬,促进极地医学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双一流”虽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双重心建设,但是究其实质而言最重要的在于学科建设。做好学科建设将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谋划中就纳入了动态调整的制度设计,“双一流”建设分周期进行,第一轮建设周期结束后重新组织遴选,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激发高校学科建设的热情和信心[30]。我国极地医学学科建设虽然刚刚起步,但学校极地医学团队秉承“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发展信念,借助“双一流”建设的东风,深入融合到“双一流”学科——基础医学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极地特色,努力将我国极地医学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