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视域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考察

2022-11-24 05:54
关键词:通识人文音乐

杨 馥 嫚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性历史进程以来,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世界越来越被技术力量所宰制和主导,作为工具的技术理性异化为主导人类生存价值的“物化”力量。从教育的角度看,这种工具理性全面宰制的趋势也更多体现在理工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日益分离之中,这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极端片面化,其结果是培养出单向度片面化发展的人。真正的教育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全面育人”教育。如果教育背离了“全面育人”的宗旨,走进单一片面的技术理性自控制封闭系统,就只能培养出单向度片面化发展的人,也就越来越远离马克思所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境界。正因为此,以审美教育为路径的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越来越引起高度的重视。显而易见,作为人文教育的艺术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价值,其最为重要的价值意义在于审美教育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直接诉诸人的内在心灵世界,陶冶涵育人的情感世界,焕发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心理。

正是为了改变工具理性片面发展的单向度教育的弊端,世界各国都对教育进行了修正和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以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为核心的艺术审美教育。虽然“通识教育”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近两个世纪之久——早在19世纪初美国巴德学院帕卡德(A. S. Packard)教授就提出并倡导“通识教育”[1],但是通识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发展,更面临着“功利性价值取向的阻碍、跨学科课程开发难以组织、反思与评价环节有效性不足”[2]等严峻挑战。2017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新工程教育转型”计划(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简称NEET),引起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该计划提出新工科人才应具备11种思维方式,即“制造、发现、人际交往技能、个体技能与态度、创造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批判与元认知思维、分析性思维、计算性思维、实验性思维、人本主义思维”[3]。其中,人本主义思维特别强调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融合——使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跨界融合成为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亟待突破的重点。近年来,在国际教育创新战略发展趋势的影响下,结合本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中国也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提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创新改革的国家规划和要求。

人文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今中外都有人文艺术教育的传统,只是由于文化或民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路径和模式。从跨文化比较视域看,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文化教育的交流互鉴发展。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育思想方针为理论视域,以跨文化与跨学科为研究方法,以美国匹兹堡大学音乐艺术教育为个案考察对象,对其人文艺术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理念原则、教学模式等进行阐释分析,以期在文明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新时代美育的建设发展。

一、 凸显历史性与人文性的课程体系

美国匹兹堡大学为世界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除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科学是全球最富盛名的学科领域,人文艺术通识教育领域同样值得关注。该校通识教育以人文艺术教育为主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建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培养模式。通过一系列的通识教育要求和可选择的数百门课程,促进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相融合,使学生在当今多样化、全球化的世界中“成为具有敏锐洞察力、深远影响力、理性思考力的高素质公民”[4]。2018年版匹兹堡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方案明确构建了学生的八大能力培养模块:一是写作能力;二是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四是文化多元化交流能力;五是人文艺术素养;六是社会科学知识;七是自然科学知识;八是全球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我们看到,在能力模块设计中,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语言能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全球意识、多元文化等均属于人文艺术教育领域,只有逻辑推理和自然科学两个能力模块属于自然科学知识能力模块。由此可见,其人文艺术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十分明确,关键在于人的人文素养与理性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单一技术理性化所造成的片面化教育培养的弊端。

艺术史教育在人文艺术教育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艺术史教育就很难真正实施人文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学家艾迪斯和埃里克森在《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一书中指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史被当作提高艺术欣赏力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和提高人的社会地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方法又一次促进了艺术史教学,把艺术史当作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愈加注重艺术史教育的背景下,美国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不断加强艺术史教育的比重。

匹兹堡大学的音乐艺术通识教育由该校肯尼斯·迪特里希艺术与科学学院音乐系承担,开设课程涵盖作曲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流行音乐、音乐技术与计算机音乐等多个领域,鼓励学生在追求自己兴趣的同时,探索广泛的文化领域、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在音乐艺术通识课程中,有关音乐艺术史的内容占比较大,摒弃单纯以时间为轴的音乐艺术史类课程讲授方式,尊重各类型音乐艺术特征,以专题史划分课程。从音乐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将音乐史划分为不同主题,专门化授课。以此形成数十门音乐艺术史类专题课程,如通史类课程《西方艺术音乐概论》等,断代史课程《1750年前的西方音乐史》《1750年后的西方音乐史》《巴洛克音乐》《20世纪西方音乐》等,地区史课程有《美国音乐史》《匹兹堡音乐史》等,音乐风格史课程有《美国流行音乐史》《摇滚乐史》《爵士乐史》等。在课程框架内,注重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和在历史语境中的挖掘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背景,探索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有关领域发展。学生通过历史分析,渐进式厘清音乐名词的含义,掌握音乐流派的特征,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理解音乐现象的产生,揭示音乐风格的演进过程。经过音乐史的学习,学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进行音乐专题研究、音乐表演实践时,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和风格特征。

正如荷兰学者任博德(Rens Bod)在《人文学的历史》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人文学科通常被定义为那些考察人类精神表达的学科。音乐学、文学理论、语言学、视觉艺术研究,悉数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6]从人文艺术角度出发,艺术类通识课程建立在“人文精神之表征的基本理念上,凸显‘艺术让人成为人’的人文价值取向”[7],其中的音乐艺术通识课程则应放置于文化背景中,使学生领会某种音乐流派、风格和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而深刻感受和阐释音乐本体。

人文性特征在匹兹堡大学音乐艺术通识课程中十分突出。音乐系充分利用该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配备的世界级师资,通过跨学科方式,建立了一大批具有人文艺术属性的通识课程。学生可按专业方向、学分需求、个人兴趣选择课程,从而感悟音乐的人文价值及其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该校2021年公布的最新通识教育课程目录中,包含人文艺术音乐类通识课程共计77门, 如《音乐,文化与技术》《音乐与宗教》《灵歌的文化政治》《爵士乐和蓝调音乐中的女性声音》《浪漫喜剧中的音乐》《批判性聆听与音乐批评》等,从技术文化学、宗教文化学、文化政治学、女性主义艺术批评、艺术思潮史、艺术批评学等多个人文学术思想角度来阐释音乐文化艺术问题。 《音乐,文化与技术》侧重从文化与技术或技术文化学的角度来阐释音乐在人类文化技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音乐与宗教》则在音乐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视域中, 展开音乐艺术的历史维度, 探究音乐文化发展与宗教神圣性价值之间的复杂关系; 《灵歌的文化政治》将当代文化政治理论运用到音乐艺术研究分析之中, 使学生在接受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当代文化政治学的艺术批评方式;《爵士乐和蓝调音乐中的女性声音》则是把当代女性主义艺术批评方法运用于当代音乐艺术分析之中; 《浪漫喜剧中的音乐》以音乐美学思潮为线索, 剖析音乐艺术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西方喜剧精神的内在关联;《批判性聆听与音乐批评》主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试图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将音乐聆听体验提升到音乐艺术批评的高度。

二、 关注国际理解与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形成了比较牢固的传统,这一点在艺术教育领域同样表现得十分突出。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世界对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意识的反思,对于全球化以及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认识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全球人文艺术通史》一书提出,我们应“在全球范围内扩充人文学科的涵盖面”,实现“对世界文明的一次广泛的考察”[8],除了西方文化,还应涵盖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等,强调对全球人文艺术的观照。正是基于国际理解与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匹兹堡大学的音乐艺术通识教育以全球人文艺术为落脚点,积极尝试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念,注重在不同文化艺术的差异性中,介绍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文化的流变发展,深化学生全球意识和多元文化理解。

如前所述,全球化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问题,其背后关涉到如何以一种更为开放多元的视域来看待文化艺术发展,以破解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和霸权主义价值取向,这就需要从当代全球化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艺术,以多元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音乐中心论”开始解构,世界音乐发展的中心逐渐转向美国。然而,世界各地区、国家拥有迥乎各异的音乐体系,都应被尊重和理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发展,文化认同问题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欧洲中心”到“全球视野”,体现出当代音乐文化关联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匹兹堡大学音乐艺术通识课程设置从宏观视角出发,放眼全球,开设多门全球性音乐主题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如《全球音乐议题》《全球音乐史》《全球流行音乐》《全球嘻哈音乐》等课程,以某一音乐风格、某种音乐现象为主题,通过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对风格特征、地区差异、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总结,以全球视野探寻音乐文化认同与传承。又如《音乐与身份研究》《音乐与种族》这两门课程侧重于以全球化文化理论为方法,讲授传达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全球人文艺术理念,教学则基于当代身份认同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结合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通过当代身份认同理论中强调的差异性,使学生认识不同种族音乐的文化艺术价值,以消弭种族之间的文化矛盾与冲突。应该说,此类课程已经超出一般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民族种族音乐介绍,而更为突出身份认同理论在理解和对待不同文明间的理论价值。这种兼容并蓄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体现了该校通识教育目标,这一可持续的发展眼光,正是未来全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将欧美音乐视为主流艺术的思想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但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和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不断完善,欧美国家对非西方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和认识。面对愈加开放和多元的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该校通识教育明确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介绍亦被全面纳入音乐艺术通识课程体系并作细化分类。所开设课程几乎涉及世界民族音乐九大区域的音乐艺术文化,增加对亚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的了解和反思,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体现出的鲜明个性特征,突出音乐风格的区域性特征,以专题形式讲解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音乐文化发展历史及现状。《东南亚音乐》《南亚音乐》《北美音乐》《拉丁美洲音乐》《非洲音乐》《西非表演艺术》等课程,着重强调地理区域体现出的音乐艺术特征;《中国音乐表演艺术》《1945—2005年法国音乐》等课程,具有强烈的地区音乐文化代表性;爵士乐一直被视为当代美国音乐文化的载体,《爵士乐史》《玛丽·威廉姆斯:匹兹堡爵士乐领军人物》等课程,是学生了解美国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透过多元文化视角,赋予世界音乐地区性标签,研究和分析特定地区音乐,全面地讲解世界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客观认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文化多样性,进入多元文化的世界。在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相互碰撞的社会背景中,音乐成为种族、性别、民族、宗教等问题的象征与符号。该校音乐艺术通识教育以这些象征与符号为媒介,帮助学生客观认识文化差异,了解不同音乐的特征及促使其产生的人文因素,并揭示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挖掘音乐与现今社会各领域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加快适应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社会。

三、 注重在场性与体验性的教学模式

美的价值体现需要通过审美活动来实现,审美活动使审美个体的情感得到内在的、无限的升华。审美教育是以人作为主体、以艺术作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它使审美个体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形式与自由的统一,消除个体内部与外部的矛盾,从而进行情感的释放,力求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心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艺术各门类中,音乐是区别于其他门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独特的声音材料和有序的组织形式,在时间中表现,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直击人的心灵,并以其特有的音响、节奏、旋律之美引起人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以促进审美个体的审美感知。由此构成的音乐审美本质特征,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纽带作用及特殊地位。作为人文艺术的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遵循音乐美的规律,进行音乐作品的赏析,还应结合创作和表演,有目的地组织实践性活动。“做中学”的实践哲学,使学生成为音乐审美教学活动的主体,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尽量还原或回归到艺术作品产生及发生的现场,通过真实的、直接的、无遮蔽的体验,在感性和理性的对立与统一中获得发展。因此,匹兹堡大学音乐艺术通识课程积极采用在场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力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激发其对艺术的兴趣,提高艺术品位,以人文艺术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需求。

聆听是人类感知世界、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音乐聆听即是人处于一种审美状态。与欣赏音频和视频相比,现场音乐能够更好地还原并再现作品,无疑是最能立体地、真实地体现音乐魅力的一种聆听方式。由于日常可接触到的乐器种类十分有限,除钢琴、小提琴、吉他外,大多数学生对其他种类丰富、形制多样的乐器并不熟悉,也很难准确辨别出乐器音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有效聆听。该校音乐艺术通识教育活动中,经常邀请著名艺术家进入课堂,受邀嘉宾不仅讲解乐器结构、音色特质、演奏技巧等内容,还进行现场表演,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体会音乐之美,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如课程《世界民族音乐》“非洲鼓乐”一讲,受邀嘉宾向学生展示金贝鼓(djembe)、恩坦加(entenga)、说话鼓(talking drum)等十余种非洲鼓类乐器,详细讲解每种乐器的发声原理、表现特征等,并现场示范典型节奏和音乐片段。又如课程《聆听现场音乐》,主讲教师邀请当地有名的小型爵士乐队进入课堂,举行小规模爵士乐讲解音乐会,使学生体味到爵士乐现场表演的感染力。通过融合聆听现场音乐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获得了极佳的学习体验和审美体验,逐步建立起审美个体的音响平衡系统,而且还提升了审美感知,有助于音乐审美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基于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和审美体验的重要影响,匹兹堡大学音乐艺术通识课程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场地安排,开展沉浸式教学。如《西方艺术音乐概论》《1750年前的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表演艺术》《东南亚音乐》等历史性、地域性较强的课程,通常被安排在匹兹堡大学标志性建筑——学习大教堂。这座有42层、163米高的哥特式建筑是西半球最高教学楼,除常规教室外,设有31间各具特色的国际教室,每间教室由世界代表性国家名称命名,室内家具与装饰极具民族特色。音乐艺术通识课程根据主题和内容,在风格相近的教室授课,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聆听音乐时,置身于孕育其产生的环境风格中,可以更好地领略和体会某种音乐的风格特征。作为具有人文艺术属性的音乐类通识课程,同样注重开发和利用学校周边资源作为教学活动场所。如《匹兹堡音乐史》《美国音乐史》等带有鲜明本土音乐文化元素的课程,授课地点设在斯蒂芬·福斯特纪念馆(Stephen Collins Foster Memorial)。该馆为纪念出生于匹兹堡的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而建,作为美国音乐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对美国民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通过到该纪念馆进行生动有趣的实地研究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能力。此外,西奥多·芬尼音乐图书馆(Theodore M. Finney Music Library)也是该校音乐艺术通识课程日常教学的重要场所。该馆保存了近65 000本图书乐谱、25 000份录音资料、1 500份影印资料、150种期刊,还拥有早期美国赞美诗集、地方音乐志、17至18世纪英国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曲谱原件等珍贵馆藏资料。它不仅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而且是美国重要的音乐研究中心之一,为美国国内和国际艺术机构提供音乐资料借阅查询服务。《1945—2005年法国音乐》《巴洛克音乐》《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歌剧》等课程通常在这里进行,图书馆负责人根据主讲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作曲家手稿、相关曲谱和文献资料等,充分发挥此类研究中心反哺教学的资源优势。

创作与表演等实践性活动也是进行艺术教育、提升审美水平的有效方式。通过直接参与创作和表演等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为全面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音乐会合唱》《亨氏教堂合唱》是典型的音乐表演类课程,此类课程被安排在肃穆庄严的亨氏纪念教堂(Heinz Memorial Chapel)进行。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完美产物,也是较易接受和理解的艺术形式。亨氏纪念教堂那狭长的走廊、高耸的拱顶、彩绘玻璃窗,给人以安宁和谐之感,学生在学习歌唱技巧的同时理解空间对艺术表现的作用,实现声音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切身体会到声乐艺术之美。在理论性较强的音乐艺术通识课程中,也融入了大量实践性活动。匹兹堡大学在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具有颇多建树,开设了门类齐全的民族音乐学课程,构成该校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东南亚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课程通常被安排在巴利菲尔德会堂(Bellefield Hall)的甘美兰音乐活动室进行,里面陈列着全套甘美兰乐器和种类繁多的世界民族乐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和学生席地而坐,共同探讨乐器构造、发声原理、类别划分、组合规则等理论知识,而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体验。

四、 结 语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现代审美教育提供了具有教育哲学意义上的理论根据和指南,为现代美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工作的指导性原则,强调“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与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并强调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中,最为关键的是“美”与“文”。“以美育人”是指以情感为中心的全面的人的教育,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文化人”是指以文明为内涵的“人文化育”,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尽管不同历史、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学派对审美教育的基本理念、施教内容、方法路径等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出现相互抵牾的冲突,但其审美教育的主旨总体上是一致的,由此构成人类审美的感性共同体,这无疑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音乐,作为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当下我国美育提倡“以审美唤醒和强化人的本性、本心力量,并以之为基础来培养相应的人格精神和人格美,构筑供人安身立命的人生乐境”[9]。在我国高等学校“新工科”与“新文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按照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进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深化教育工程改革创新模式,实现人文艺术教育“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通识人文音乐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音乐
人文社科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