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珊珊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京 210000)
众所周知,包括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在内的所有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始终与建筑行业发展息息相关,都是以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建筑岗位需求相匹配的高精尖技能型人才为本质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但要做好专业课程方面的教育,而且也要立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1+X证书制度的指示,积极做好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让学生不但能获得学历,更能考取更多有用的建筑技能证书,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缓解我国建筑行业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
国务院于2019年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正式提出了1+X证书制度。该制度的试点推行与有效实施深入贯彻了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职业教育育人实效为主线,强调了“1”(学历证书)与“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融合。这一制度的提出,不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风向标,也促进了市场人才需求矛盾问题的有效解决。相较于以往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制度来说,1+X证书制度有着更强的开放性与指向性,同时,该制度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课程实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该制度要求学生要学好专业类课程,进而在毕业时能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类证书并非某一行业(如建筑行业)的入门资格,而是能够符合该行业普遍认可的证书,有着更高的含金量[1]。其次,在该制度中,“X”属于未知数,学生在职业技能证书考取方面有着更高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他们不但可以通过专业方面的技能等级考试来获取相关技能证书,而且可以参加一些其他岗位性质或其他专业性质的职业技能考试。与此同时,我们能够看到,“X”的未知性也表明,学生只要有充足的经历与实践,就可以尽可能多地去考取一些有用的证书,这也是推动学生良好就业、兴趣拓展和社会继续教育等方面相融合的重要举措,能够让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发展道路更加宽广。
首先,在1+X证书制度的支持下,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实践以及成长契机,这对他们学习能动性、自主性的激发是很有帮助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肯定并鼓励学生依据证书类别以及证书等级来免修相关课程,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的任务之后,可依据相关规定获取相应的学历证书,他们在后续的职业技能等级学习以及培训过程中,可以免修以及免试部分内容。这一激励政策的提出,能够进一步激起学生获取“X”证书的动力,进一步保证其在专业、职业学习和实践中的积极性,这必将推动其专业学习效果的提升,而且也能够为其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提供助力。其次,在1+X证书制度下,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专业性的学习资源和空间。1+X证书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深和更广的专业学习资源、路径和空间,这不但能够深化他们的专业认知,而且也能够丰富其专业视野和职业视野,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增添其就业与发展的砝码,这对他们长期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首先,就1+X证书制度而言,其属于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融合的基础所在。该制度的落实无疑为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改革提供了良好助力,进而让课程育人实效更上层楼。其次,在1+X证书制度下,学校的教学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如今,在新课改旗帜下,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体制以及育人机制不断更迭[2]。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当属教师教育理念以及模式方面的改革。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能够获得更多与建筑行业、实践岗位接触的契机,进而不断丰富其专业课程教育技能,开阔其专业化视野,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落实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再者,在1+X证书制度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让双方的资源得到有效互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共赢。
客观地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是建筑企业人才的不竭源泉,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1+X证书制度的落实,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新技术和生产新技术在专业教育中的渗透,而且企业与学校之间能够实现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在该模式的支持下,学校能够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有资质、有技能和有素养的人才,这不管是对企业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的缓解,还是对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与变革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结合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特点来看,其和建筑力学的教学目标在本质上是趋于一致的,都是以培养更多有资质、有本领和有素养的建筑人才为目的。因此,在推进1+X证书制度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不能将该制度分离于课程教学之外,要搭建其与建筑力学的教学工作、育人工作等方面的沟通桥梁,实现该模式的运行目标与建筑力学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该模式的育人效能。对此,我们应当围绕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指示,在把握课程教学定位、教学方向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做好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工作,在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新厘定和重新架构的同时,要时刻坚持一体化的办学思路,将教学重心放到职业技能历练上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技能实践的契机,从而满足其职业技能发展和良好就业的需求,让建筑力学教学始终处在为学生谋发展和促就业的正确道路之上。
对于1+X证书制度而言,课证融合是其精髓所在,“课证融合”指的是保证课程教学能够与学生“X”证书的获得相融合。结合教育实践来看,1+X证书制度的落实,往往需要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性的考核,这些考核不但考察了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考察了他们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熟练度。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X”证书,建筑力学有必要围绕“课证融合”来做好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从而为1+X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内容方面
为了保证课证融合效果,我们应当围绕学生获取建筑方面的证书需求和建筑企业的需求来对建筑力学内容加以优化,将职业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课程化处理,积极做好课程教学大纲的修改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在课程中融入一些与建筑类“X”证书考核相关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专业教师应当积极牵线建筑企业,做好对建筑行业证书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同时,要围绕校企合作关系,与建筑企业师傅或技术人员搭线,结合学生的建筑岗位期望、建筑岗位发展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等要素来将“X”证书培训内容引入到建筑力学课程中来,并做好课程内容的重新搭建工作。例如,结合建筑岗位发展情况以及建筑力学内容,我们打造“1+BIM”形式的建筑力学课程,在此基础上,以“荷载—内力—应力—变形—强度—刚度—稳定性—结构内力—结构位移”的程序来重新建立课程内容结构,从而让学生在获得课程学习效果提升的同时,获得BIM职业技能的历练。
2.课程方法方面
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决定着课程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所以,在1+X证书制度下,建筑力学教学改革务必要做好教学方法方面的优化工作。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第一,信息辅助,理论融合。结合教育实情来看,由于建筑力学大多开设于第一学年,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工程背景和联系实际方面的能力不足,很难学会画图等内容,如果我们只是言语讲述,他们很难把握课程知识的内涵及精髓,更不用说学习“X”证书内容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必要立足信息化的时代形势,引入一些信息化手段,来助力学生更好地把握建筑力学知识点,强化他们对“X”证书内容的认知。以“1+BIM”的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BIM三维建模仿真等方式来带领学生认知柱、梁、板等结构构件,并积极指引学生运用BIM技术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建筑结构画图等[3]。如此一来,不但能让学生乐学、知学与好学,而且还能实现1+X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让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职业技能学习效果均得到有序化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案例教学,实践融合。建筑力学课程有着知识点多以及图形图表多等特点,如果仅仅依靠板书与口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的话,学生很容易出现厌恶、抵触等情绪。鉴于此,在落实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将案例教学法渗入到教学中来,通过丰富的数据及案例将抽象性建筑力学知识进行形象化展示,并借此契机,引入一些关于“X”证书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例如,在“1+BIM”模式下,教师可将“案例法”引入课程教学中来,通过一些BIM工程案例来推进绘图、建模等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实情,在班内划分出多个4-6人的建筑小组,然后提出BIM绘图等相应的组别任务,指引他们通过集体之力来进行案例分析、绘图实践,而后可结合他们的绘图结果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通过此举为学生建筑力学理论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BIM技术的锻炼。
第三,技能竞赛,综合提升。技能竞赛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教育方式,对于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而将其和1+X证书制度下的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保证1+X证书制度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结合1+X证书制度的相关内容与标准,在深入探讨命题、内容和方式之后,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将“1+X”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引入到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建筑力学绘图实践和建模实践契机,从而让他们在后续的“X”证书考核以及获取中能够更加顺利,为他们就业能力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做好奠基工作。
3.课程考评方面
为了进一步推动1+X证书制在建筑力学课程中的落实,我们有必要做好课程考评方面的优化工作。例如,我们可以积极依托校企合作关系,搭建一个“学分银行”,实现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和技能证书学习成绩之间的有效互换。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建筑力学中所获得的学分以“货币”形式存放到“学分银行”当中,而这些货币又能够在学生的技能证书学习时换取相应的积分,实现免修、免学等目的,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在1+X证书制度下对专业课程学习、技能证书学习方面的积极性[4]。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牵线建筑企业、证书培训机构等方面的人员,将他们引入到课程考评中来,综合性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X”证书技能掌握度以及职业素养等展开评价,让他们在课程学习以及技能证书学习中能够更加高效。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个人能力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在1+X证书制度下,要想实现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教育的无缝衔接,就必须做好双师团队的构建工作,以此来提升该制度的推进效果。对此,学校要认清1+X证书制度下双师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牵线建筑企业,为教师提供实岗历练契机,提升他们对建筑类“X”证书需求及运用方面的认知。同时,教师也要通过网络学习、同事交流以及参加培训等方式来积极了解一些关于建筑类“1+X”证书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在课程教学改革、育人方案制定等方面的能力,让1+X证书制度能够在建筑力学课堂中落地生根[5]。
总之,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也要做好相应的改革工作,我们既要认清该模式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优势,也要围绕其内涵与特点不断对建筑力学课程教育体系加以革新,从而促进人才的专业化成长,营造一个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三方共赢的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