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梅, 张瑜
(皖江工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行业的深入推进,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下简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只有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为学生主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才能提升学生参加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由于此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置于此视角下,能充分展现该教学模式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深化课程内容对学生主体的影响,展现课程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多方主体密切相关,当前由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学生兴趣不足及教学模式安排、评价等层面存在问题,在此教学模式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面临一系列阻碍,无法获得高效推进。所以高校及教师应密切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类阻碍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
混合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必然相关性,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置于该教学模式视角下,既能有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践行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实效,在变革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持续深化课程育人的影响,进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论是线上自主学习还是线下与教师面对面探讨,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1]。一方面,在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课前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观看,然后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开展线下面对面教学,发现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学生合作探究得出解决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这也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只有坚守学生应有地位,才能得到教学模式落实的有效参考,进而切实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目的地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得出具体有效的培育策略,进而精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在此视角下培育学生学习能力,还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要求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都需以学生学情实际为依据,在充分展现学生特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过程中展现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也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具体实施混合式教学。如此,高校课程教学便可实现创新性发展。
在混合式教学视角下高校课程教学可从学生主体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增强,展现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同时在师生互动及合作中实现课程教学的高水平发展。首先,此教学模式落实过程能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且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能较大程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展现较浓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无论是在自主学习微课视频环节,还是在课中师生面对面交流环节,都需要学生主体花费较多的精力,进而在展现其较强参与度的基础上帮助高校课程教学实现更广范围的拓展,也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学习体验,最大化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以混合式教学为基点,教师便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支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在师生协作中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充分把握,进而展现课程教学的高质量[2]。
混合式教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模式的不同,而在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是从学生主体入手,持续深化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课程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极大提升,能够使学生深化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同课程教学内容、使用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达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一方面,在此视角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并以其学习需求及习惯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展现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传统背景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便可得到充分转变,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得以展现,也为增强教学质量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置于此视角下,可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在适应学生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深化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加深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展现育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实现混合式教学更高水平的发展[3]。
在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体系等都存在密切联系,其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对培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多以传统模式为主,师生关系及双方地位与该教学模式要求存在差距。在传统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其对课程教学的兴趣也难以提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是难以推进。如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便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化问题,该课程多以教学内容讲授和实验教学指导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多以传统理念为指导,居于课堂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4]。究其原因,高校教师较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有待提升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引领混合式教学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阻碍因素。一方面,高校尚未形成对教师教学观念及综合素质提升等角度的培训体系,教师主体缺乏了解混合式教学要求、新型教学理念的系统途径,仅以课程教学理论知识和传统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无法真正达到育人目标,也无法认同混合式教学在培育学生能力层面的重要性及落实路径。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还存在科研等任务,在完成高校诸多工作之外,教师自学研究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精力有限,再加上部分高校教师缺乏提升自身综合育人素质的自觉性,也限制了其在培育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培育效果。
混合式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但当前高校及教师在具体落实此教学模式时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握不深,无法精准对接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其参与此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在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无法实现有效推进。一方面,高校教师在设计混合式教学时,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全面调查,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及设计教学方法时缺乏有效依据,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无法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相关教学方法也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限制学生主体参与此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习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对传统模式下教师单一讲授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提起兴趣,无法充分与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如在一项针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中发现,有61%的学生认为当前提升自身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学习兴趣及自信心无法长久维持”,而仅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希望“具备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表明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较低[5]。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及教师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无法精准对接学生的学情实际,也无法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混合式教学的亲和力便会受到影响,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在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是缺乏有效途径。
高校在落实混合式教学模式时,还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设计及二者的融合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影响其培育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效果,也无法充分展现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价值。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在设计线上教学视频时,会过度使用网络资源、贴合当代大学生的习惯,进而出现过度娱乐化现象,导致线上教学视频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观看学习后也无法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设计线下教学环节及具体方法时,也多沿用传统讲授法,对线上视频教学中已展现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讲授,且不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课程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都无法深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也无法有效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安排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比例时,也易出现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更多地倾向线下教学,双方的融合及在混合式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也无法得到科学安排,不仅影响混合式教学效果,也无法发挥其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力。如阜阳师范学院的运筹学课程便存在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该课程教师过多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需求,在线上资源设计与线下资源选择时也存在许多问题[6]。
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多采用结果性评价,对学生在接受混合式教学后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核,评价内容也较少涉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无法有效反映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程及取得的效果,以评促教无法发挥其效用。首先,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仅以教师为主体,单一的评价主体无法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混合式教学视角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的评价内容也较少涉及学习能力,多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效果的充分展现。最后,高校混合式教学评价方法也较为落后,仅以结果性评价为主,难以观察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的表现,对学生参与线下教学的积极性也缺乏考察,如此便无法动态化监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教学评价的结果便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如在OBE理念下高校传统二外日语教学评价中便存在教学评价模式问题,受课时和空间限制,传统二外日语教学多采用课堂听写、提问及期末闭卷考试的评价方式,单纯考核学生对日语知识与语言的记忆程度,无法有效全面综合反映学生参加混合式教学的情况[7]。
为有效突破上述阻碍、解决各类问题,高校应深入分析各类阻碍因素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策略,从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及优化评价模式等路径入手,精准突破各类阻碍,确保在混合式教学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开展。
教师是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其是否尊重并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决定着在此教学视角下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果,所以高校应积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使教师认同并积极践行混合式教学理念,使其真正成为此视角下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的引领者。一方面,高校应为课程教师提供培训,帮助教师系统把握相关要求,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学习研究相关培训内容,为有效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在培训中,高校应融入混合式教学宏观及微观内容,帮助教师全面认识混合式教学,并了解开展混合式教学对自身的要求。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在培训中融入学生主体教学观念,帮助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生主体在此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深入探究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此外,高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体验,创新培训形式以吸引教师的关注,在教师与培训者充分互动中达到培训内容的充分传递,也帮助教师在培训中积极锻炼混合式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自觉学习研究此教学模式与培育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明确自身与优秀教师之间存在的差距,并积极探究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引领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创新教学观念,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研究混合式教学体系,充分认识当前时代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时刻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及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要求自己[8],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基础上借助日常学习探究提升综合素质,真正成长为混合式教学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领者。
培育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学生必须有效参与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与教师充分互动及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而得到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混合式教学视角下亦是如此,高校也需关注学生地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及线下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高校及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入手激发其参与混合式教学的浓厚兴趣,在体现课程教学以人为本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首先,高校及教师应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及设计教学方法等环节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和特征。在此过程中,高校及教师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开展学情调查,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能力、需求及习惯,为后续设计教学模式提供有效依据。其次,高校教师在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时,应充分结合学情实际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设置混合式教学目标、选择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在精准对接学生主体学习实际的基础上展现混合式教学的亲和力,也在供需平衡中达到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最后,高校及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及其参加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在设计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注意结合信息技术的支撑,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在充分结合学生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激发其参加混合式教学的浓厚兴趣,也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与教师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进而展现其学习能力。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协作,高校及教师只有保障教学的合理结构,使线上教学成为线下教学的依据,线下教学成为线上教学的延伸,在科学比例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效用,才能真正推进此视角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为学生主体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体验。为此,高校应对课程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帮助教师在充分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及学生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比例,确保二者可同时发挥协作育人效用,避免陷入二者独立存在、联系不密切等困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课程教学主题为指导,在设计线上教学内容时把握学生的接受习惯,确保线上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习惯,既能吸引学生参与兴趣,又能全面反映课程理论知识;在设计线下教学环节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观看学习线上教学视频后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疑问,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面对面引导学生深化对线上教学知识的吸收,也积极与学生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遗留疑问,进而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此外,高校及教师还应注意合理规避线上线下教学的弊端,确保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实现教学的深层次推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也实现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9]。
作为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价对体现课程教学效果、展现课程育人效力具有总结性作用。所以,高校还需关注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等层面确保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充分展现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首先,高校应完善混合式教学评价主体,确保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落实。高校应在设计教学评价主体时重点关注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置于与教师同等参加教学评价的地位,从学生主体角度客观真实地展现混合式教学效果,以及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应优化混合式教学评价内容,确保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其实践技能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还应融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调整混合式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最后,高校还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融合的形式系统考核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情况。同时高校还应注意采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线上教学内容、参加线下教学情况进行动态化监督,并为每个学生建设学习信息数据库,通过算法统计得出学生参加混合式教学的情况,结合结果性评价效果,充分展现混合式教学视角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高效发展[10]。